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 第353节

  “沈总,邱总,在游玩过程中你们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生存环境、科技树、进化树等等,这些我就暂时不解答了,毕竟这些算是解谜元素,本身也是游戏内容的一部分。”

  扮演执政官、负责具体操作的是沈广,他先是尝试著框选屏幕上的这些硅基小人,但没反应。

  很显然,《星辰计划》的操作方式并不同于一般的RTS游戏,操控并不能精确到每一个平民单位。

  沈广很快就确定了具体的操作方式:

  “第一执政官”是游戏中唯一的可操控单位,并且这个第一执政官的机体也是可以升级的,甚至可以变成一个类似於单兵机甲的构造体。

  它看起来就比其他的硅基小人更大,天然地拥有更多资源。

  沈广可以通过第一执政官,向附近的所有硅基小人下达指令。

  此外,游戏中也有相对应的操作面板。

  从操作面板上选择某个建筑,并将它的建筑图纸摆放在某个具体的位置。

  而后这些硅基小人就开始各司其职、开始建设。

  其中的一个硅基小人直接就变成了建筑本身,这有点像是某些游戏中虫族的建造方式。

  而其他的硅基小人则是从附近采集合适的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

  沈广建造的第一个建筑是采矿场。

  地图上有一些特定的矿产,初期的矿产基本上分为三类:能源类、建筑材料类、生存资源类。

  作为硅基生命,它们也不是靠捕猎动物、采集植物来生存的,而是通过摄入特定的矿产。

  采矿场建好之后,沈广又开始建造传送带和仓库,将这些矿产源源不断地储存起来。

  “咳咳!

  “沈总,我这边……”邱庆鸿试探著说道。

  沈广此时才意识到这游戏还有另外一个人,问道:“邱总,你那边是什么情况?”

  邱庆鸿说道:“我能看到沈总你的所有操作。

  “但是一些具体的数据不太清楚,就比如现在每个仓库里具体储存了多少矿产等等。

  “不过我这里可以制定一些具体的发展目标。

  “比如,下一个节点是‘一万彗星时’。

  “至于具体的日期还有彗星运行轨道这些东西,还没解锁。好像是需要研发到‘初级天文学’才能行。”

  很显然,这颗彗星上的环境与地球上的环境截然不同,那么这里孕育出的生命守则也有著天壤之别。

  因为无法通过自转和昼夜交替来分辨日期,因此只能用硅基生命的方式来计算小时数。

  不管怎么说,一万彗星时看起来像是某个不算太长的短期目标。

  针对这个时间段,元首可以制定具体的发展指标。

  比如,某些资源的产量达到XX/时,某些资源的仓储总量达到XXXX,又或者人口达到某个具体的数值,科技推进到某个具体的科技点等等。

  具体怎么制定,游戏中并未给出建议指标,完全都由元首自己决定。

  “沈总,你觉得我定多少指标合适?”邱庆鸿颇为谨慎地问道。

  沈广有些无奈:“邱总,现在你是元首,你说了算。

  “玩游戏就不要考虑太多其他因素了,认真一点玩,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好嘞。”既然沈广都这么说了,那邱庆鸿也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

  他开始拖动各项数据指标的进度条,并勾选本阶段需要重点突破的科技。

  虽然只是初期的科技树,但可选方向竟然也挺多的。

  比如,燃料利用率和新燃料是一条科技树;

  各项材料是一条科技树;

  机械化制造是一条科技树;

  人工繁育又是另一条科技树……

  这些科技树互相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某些技术是另一些技术的前置条件。

  还有很多科技树的前置条件是未知的,必须要在突破其他科技树的过程中偶然获得。

  甚至还有一条科技树,是对硅基生命的进化和改造,让它们变得对严寒或者酷热更加耐受。

  这会直接改变硅基生命的生命形态。

  只不过这种改造只能顾一头,比如,可以把适应零下70度的硅基生命改造成能够耐受上千度高温的硅基生命,也可以改造成可以耐受零下几百度的硅基生命。

  但这种改造是一次性的,不可兼得,并且想要改回去的话又要耗费巨量的资源。

  邱庆鸿显然不想折腾这些内容。

  “好,那就这么办了……”

  邱庆鸿首先定下了三项资源的产量和存量指标,分别是燃料、储能矿石、金属。

  储能矿石可以视为这些硅基生命的食物储备。

  而后,他选定了两个比较重要的科技树,分别是燃料利用效率,以及人工繁育。

  在邱庆鸿点下确定按键的瞬间,这些信息就被发送给了沈广。

  “……这指标也太高了吧!”

  沈广很震惊,显然这些数值跟现在的实际情况相比,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把生产线拉冒烟也很难想像产这么多啊!

  邱庆鸿赶忙解释:“没事沈总,这游戏也没说一定得达标啊,这只是个目标。咱们尽力而为就行。”

  沈广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提出新的疑问。

  “但是你为什么要选这两个科技呢?

  “尤其是这个人工繁育,这是什么鬼。”

  邱庆鸿继续解释:“沈总,我是这么考虑的。

  “既然这是个彗星,那就说明,咱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极寒状态下度过的,只有极少数时间是极热状态。

  “极寒状态的话,就得考虑这些硅基生命怎么才能不被冻死。

  “直接改造生命形态虽然也可行,但投入资源太多了,而且等彗星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时候,还得再改回来,开销实在太大。

  “所以最经济的办法,肯定是发展能源和燃料技术。

  “到时候冷了也没关系,咱们就使劲烧燃料取暖。

  “等热的时候,咱们再想办法进行生命形态改造。

  “至于这个人工繁育,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经济性的一项科技。

  “沈总,咱们要加速发展,加速建设,那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个体去执行。

  “您没注意嘛,不管是拉一条传送带,还是建一间仓库,实际上还是靠这些硅基生命小人去完成的。如果小人的数量不够,建设速度就会受影响。

  “机械化制造看起来很好,也很符合硅基生命的发展方向,但我觉得这个技术所用到的资源太多了,初期有些不太划算。

  “硅基生命的人工繁育一样可以留在初期达到这个效果啊,便宜。”

  沈广微微点头:“哦,这样吗?”

  作为执政官,他是看不到元首那边具体的指标制定界面的,因此对于这些数据也无法了解得特别透彻。

  但根据常理推测,邱庆鸿说的应该也没毛病。

  这就有点像是现实生活中“生产线”和“牛马工人”这两条线。

第478章 矛盾初见端倪

  全自动生产线好不好?当然好,但它有一定的前置技术要求,前期投入很大,需要日常维护。

  效率确实高,但用途相对单一。

  而牛马工人呢?虽然效率远不如生产线,但简单易得、价格低廉,而且稍微培训就能让他们去生产另一种东西。

  如果仅从起步阶段来看,邱庆鸿的办法还真是挺合理的。

  先拼命挖燃料、储备物资,确保严寒到来的时候所有人有吃的、能御寒,然后大家一起当牛马。

  等科技树推进到一定程度之后,在逐渐用更加高级的自动化生产机械来替换硅基人工。

  “好,那咱们就按照这个目标开始大干特干吧!”

  确定了大方向,沈广也就可以放开手脚操作了。

  他一连拍下了好几个采矿机,分别开采不同的资源,然后又牵出几条传送带,把矿产运送到冶炼炉或者仓库中。

  而后放一批初级制造机,建造各种有用的零件和建筑。

  “嗯?这两条线怎么还打架了。

  “飞一根线吧。”

  沈广直接搭了个桥,让一条传送带穿过另一条传送带时,从上方越过。

  邱庆鸿则是看著自己屏幕上不断开展的建设计划,嘴角微微抽动。

  简直是没眼看。

  这也太不讲究了吧!

  咱就是说这个生产线,真的不能规划得好看一点吗?

  这种游戏产线的摆放还是很有讲究的,不只是美观的问题,还会影响效率。

  传送带输送物资是有速率上限的,所以传送带拉得越远,运输速度就越慢。

  而且,不同产线生产时需要几种不同的原料,有些多有些少,如果不能很好地规划传送带的速度,就很容易产生卡壳的问题,一边的材料堆积了,另一边的材料还迟迟送不来。

  更何况生产线搞得越清晰,后面排查起来就会越容易。

  如果乱七八糟、很多建筑单元混在一起的话,到时候捋顺一跟生产线的源头都能把人给累死。

  这可都是血的教训。

  但沈广显然压根没有什么规划,就是东一坨、西一坨地放,然后需要了就拉一根飞线,毫无美感可言。

  邱庆鸿简直看得脑仁疼。

  就像是在强迫症患者面前,在原本整齐划一的线条中,随意地画几条不规律的曲线。

  真是酷刑。

  邱庆鸿其实很想说,早知道这样让我来当执政官不好吗?

  我肯定给你摆得立立正正的。

  但是沈总主动要求扮演执政官,那也不能说什么了。

  邱庆鸿憋了半天,说道:“沈总这生产线摆得……

首节上一节353/3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