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21节

郭爱华道:“我种了七八亩田,你二舅种了五六亩。”

苏星晖皱眉道:“这么少啊,那收入真是不够用了。”

郭爱华道:“靠种田能有几多收入?咱们都是靠打打零工赚点钱,要不一家人的生活都难得过。”

苏星晖点头道:“光靠种田确实不行,没想着搞什么副业吗?”

郭长庆道:“家里去年养了两头猪,一头猪杀了过年了,一头猪卖了些钱,准备今年开春了再捉几只猪仔养了卖,再养点鸡鸭什么的。”

苏星晖道:“我觉得你们还可以搞一些其它的副业啊,比如挖鱼塘养鱼,或者在水田里种藕、种莲子,这应该都比种田要挣钱一些,可以留大部分田种谷,用一小部分来搞这些副业,到时候挣的钱都会比全部种谷要高得多。”

郭长庆有些惊讶的问道:“星晖啊,你怎么懂得这些东西的?”

苏星云笑道:“外公您还不知道吧?星晖他现在就在农村工作呢。”

郭长庆道:“是吗?我还真不晓得呢,我只听素华说星晖回了上俊工作,倒不晓得他去了乡里。”

苏星晖道:“外公,我就在我们县的猛虎岭乡工作,去年我们乡里帮着农民搞了不少副业,农民的收入增加很快,所以我觉得你们想致富,也要搞副业。”

郭爱华和郭中华兄弟俩对视了一眼,他们的眼神里有一些犹豫,他们都是很传统的那种农民,觉得种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最多养养猪,养养鸡,再搞其它副业他们心里没底。

郭爱华道:“可是每年咱们还要向国家交公粮呢,我跟你二舅加起来每年要交三四千斤,还要留足一家人吃的口粮,要是种田少了怕不够呢。”

这倒是个问题,这个年代,农村的农民们是要交公粮的,也就是完成每年的粮食收购任务,这年头的水田产量又不高,不像二十年后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多斤,这年头亩产能有五百斤算不错了。

这样一算,三四千斤公粮就是七八亩田的产量,而他们一大家子十口人,一年的口粮总也得两千斤左右,他们家种的水田也就堪堪能够满足这两项需要。

苏星晖想了想之后道:“你们可以留一部分水田,把公粮种出来,另外一部分用来搞副业,挣了钱之后去买口粮啊,这样也比全种水田要强。”

“买口粮?”两兄弟又对视了一眼之后,郭爱华还是摇头道:“我心里还是不落底,再说了,咱们是种田的,吃的口粮还要找别人买,那像个什么样子?”

看到两个舅舅的思想还是有点顽固,苏星晖在心里摇了摇头,不过这年头的农民就是这样的,不像后来政府不但不收农业税,还给种粮补贴,都没有多少人愿意种粮了。

苏星晖道:“这样吧,你们可以把大部分田都用来种粮,只用一亩田种藕试试,种藕的话,一亩田最少可以收一两千斤,一斤藕可以卖一块多钱,种一亩田的藕,收入顶得上十亩田的谷啊!”

听到外甥算的藕的收入,两个舅舅有些动心了,他们根本都没有算过种这东西的收入这么高呢。

苏星晖又道:“其实在藕田里还可以养点鱼,比如鲫鱼、鲤鱼之类的,这又是一笔收入啊。”

郭爱华道:“可是如何种藕,我们又没有技术啊,万一种失败了怎么办?”

苏星晖道:“这个简单,我们猛虎岭乡搞副业,就是请了江城农业大学的专家来教的技术,如果你们真想搞,我可以帮你们问一下专家,顺便还可以让他们推荐一些良种。”

这一下两个舅舅有些动心了,郭爱华道:“行,那就麻烦你帮我们去问一下。”

苏星晖笑道:“大舅,您这么客气干什么?您可是我舅舅,我帮你问一下这个算什么,我也希望你们能够致富啊!”

郭长庆笑道:“爱华,你们听星晖的准没错,他学问可大。”

郭爱华道:“嗯,星晖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嘛,我那两个小子要也能考上个大学就好了。”

苏星云问道:“他们现在读中学了吧?成绩怎么样?”

郭爱华道:“那两个小子一个读高一,一个读高二,成绩在乡高中还算不错吧,不过想考个大学够呛,能够考个中专就算不错了。”

郭中华一提起这事也直摇头,他的女儿和儿子都在读初中,成绩也很一般,毕竟是乡里的中学,教学质量跟城里的没法比,不过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对这事,苏星晖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离得太远,他不可能给这几个表弟、表妹初习功课,他也只能等以后找机会再来帮帮他们了,毕竟人生的路有很多条,也不一定就非要考大学。

说话间,两个舅妈出来说饭做好了,众人便一起进厨房把菜端出来,准备吃饭了。

第114章 及时的举报信

外公外婆家的菜没那么精致,甚至显得有些粗砺,红烧肉都是大块大块的,鱼也是在铁锅里煮熟的,盛菜的不是那种盘子,而是粗瓷大碗,米饭也不是电饭锅煮的,而是用铁锅煮出来的。

不过,这样的饭菜让苏星晖吃得很香,他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吃过太多这样的饭菜,这已经是深埋在他心底里的味道了。

在喝了一碗用铁锅熬出来的漆黑的藕汤之后,苏星晖满足的感慨道:“真香啊!”

郭长庆道:“香吧?这藕汤没有城里用高压锅压出来的好看,可是香着呢。”

苏星晖笑道:“我更希望明年来的时候,能够喝到你们自己种出来的藕熬出来的藕汤啊!”

郭长庆跟两个儿子对视了一眼,一起点头大笑道:“明年一定努力让你喝上。”

在外公外婆家住了一个晚上,苏星云一家和苏星晖初三早上才回到上俊县,他回来之后才知道,昨天在上俊县发生了不少事情。

县委书记纪涛召开了临时常委会,讨论的当然是陶彦遭遇车祸这件突发事件。

陶彦身兼县政法委书记、县委常委、县公安局局长三个职位,这三个职位无论哪一个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不可一日或缺,他现在躺在病床上,至少要躺几个月,显然无法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陶彦酒后驾车,并且是在大年初一跟一个自己的女属下单独同车出的车祸,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陶彦也不适合继续担任他现在的职务了。

当然,陶彦是县级领导,他能不能继续担任现在的职务也不是县里说了算的,但是县里至少可以先指定一个人代为履行陶彦的职责,因此纪涛便召开了这个临时常委会。

在常委会上,单国智迫不及待的抛出了他的人选,那就是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郑建安,郑建安也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让他暂时全面主持政法委和公安局的工作,单国智还是比较放心的。

不过,张开山提出了另外一个人选,那就是另一个副局长徐仕燮。

单国智脸色有点不太好,他说郑建安是常务副局长,在局长不能履行职责的情况下,本来就应该全面主持工作,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张开山微笑着说:“郑建安同志虽然是常务副局长,不过他干政法工作是半路出家,对政法工作并不熟悉,而徐仕燮同志在公安战线工作了二十年,治安、刑侦都很熟悉,现在县里的治安情况不容乐观,我觉得让徐仕燮同志来全面主持公安局的工作更加合适。”

单国智顿时语塞,郑建安在公安局确实是半路出家,他原来只不过是县酒厂销售科的科长,说是科长,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级别,他是孝敬单国智孝敬得好,单国智把他调进了公安局,几年之间,就坐上了常务副局长的宝座。

你说郑建安懂不懂公安业务?说他完全不懂也是不准确的,他至少在公安局呆了几年,可是你要说他多懂,那也是瞎话,起码他在公安局的威信就还差得远。

常务副县长戚和生开口了:“毕竟郑建安同志是常务副局长嘛,他主持工作,我觉得是很合适的。”

宣传部长史美丽也开口了:“是啊,这种事情总得讲究个排位嘛,我也觉得郑建安同志更合适。”

史美丽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称得上是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了,她曾经是县委招待所的服务员,后来被单国智看中,也当过电视台的播音员,之后一路高升,当过广电局局长,宣传部副部长,直到现在的部长。

在上俊县,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单国智和史美丽之间的段子,总之,两人之间的关系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纪涛微笑道:“既然大家意见不一,那咱们就在郑建安同志和徐仕燮同志之间进行一个投票表决吧。”

首节上一节121/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