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接回了一句。
黄老道继续开口道:
“姜兄弟,那个,那个宋道长怎么要那么多纸人啊?
不知道,是不是,是不是要做什么法事?”
我微微点头,但没说话。
毕竟拿这么多纸人,不是做法事,是做什么?
黄老道见我不说话,也就尴尬的笑了笑:
“姜兄弟,我虽然没什么大本事。
但在这津区殡葬界,我还是有点能量的,有什么需要的,我黄有贵绝对义不容辞。
三十五年前,我还在两江殡仪馆做学徒的时候。
宋大师,还喝过我的递过的茶呢!那个时候,我就很崇拜宋大师这种高人了,只可惜没那机缘,现在只能算是个生意人,混口死人饭吃……”
我听到这里,还愣了一下。
黄老道说得这么详细,看来他和我师父,真有过一面之缘。
他之前说,他五十岁了。
三十五年前,就是他十五岁的时候。
我师父那会儿应该二十七八的样子,那会儿他老人家,已经在山城开始大展拳脚,游走各大殡仪馆、火葬场什么的,倒也正常。
我点点头:
“你想见我师父也行,一会儿送货的时候,你就亲自过来。看我师父还能不能记得你。”
“好好好!”
说话间,他这才去捡地上的铜钱。
只是这个时候,他微微愣了一下。
“咦!这、这卦象,不太好啊!”
“你能看卦?”
我沉声询问,还有点意外。
结果黄老道摇头:
“真神面前,我就不装了。
我不会,但识得卦象图。
照本宣科,读卦解还是可以的。
但如何对应个人,如何去解破,如何去破势,如何去解势,我就、就差点意思了……
不过这卦上兑下坎,是泽水困。
不是好卦啊!
那个,那个我虽然不会卦术。
但也懂一点点皮毛,这落地成卦的道理,我也知道一二。
刚才我是听到宋大师的名字,这手臂颤抖,铜钱落的地。
这卦,可能会应在宋大师身上。
当、当然了,宋大师这种高人,肯定能解。
对了,铜钱是出的我手。
我的生辰八字是这个,我给你写一个,解卦的时候可能会有用……”
说话间,他快速的将地上的铜钱都捡了起来。
然后在柜台上,拿起一只签字笔,在一张废纸上快速的写了他的生辰八字。
看他的样子,他的确很崇拜我师父。
至少这个黄有贵,本性不坏。
并非大奸大恶的人,最多算个奸商而已。
同时也看得出,这个黄老道是有点东西的,且想学真本事,但没地儿学的那种……
至少对卦的基本概念,他是明白的。
也知道脱手卦,需加入投卦之人的八字计算,才会更加准确。
我点点头,同时谢道:
“我会转告我师父的,谢了。”
说话间,我拿过他的生辰八字。
而这个黄老道又急忙道:
“姜兄弟,你放心,我肯定没乱写八字。这是我的身份证,你看看。”
说话的时候,他还急急忙忙的从钱包里拿出身份证给我看。
和他写的八字,的确契合。
对方做到这一点,也说明了对方足够诚意并没使坏。
“我是真的很敬佩宋大师,如果有机会。
还请姜兄弟在宋大师面前美言几句。
我一会儿送纸人过去,也请宋大师指点指点我,我是真的想学真本事,就是没有门路。
再不济,让宋大师赐一道平安符给我也行啊!”
听到这里,我瞬间明白了一切。
这黄有贵,黄老道除了对我师父敬仰外,还是有点小心思的。
想让我师父指点,其次是想要他给的平安符。
我师父给出的平安符,那是绝对可以防止阴邪鬼祟的,用来镇宅的。
这玩意儿,不是说有钱,就可以随便买得到的东西。
难怪态度这么好……
见对方态度这么好,而且也帮了忙。
我直接回答道:
“平安符的事,没问题,至于我师父指不指点,就看他了。”
黄老道一听这话,瞬间激动道:
“谢谢,谢谢姜兄弟,谢谢姜兄弟。”
我点点头,然后就转身离开了铺子。
出门后,我给毛敬打了个电话。
问他那边,鸡和兔子购买情况。
毛敬那边也挺顺利的,说东西都买到了,最多一个小时就能把东西运过去。
同时他也问了问我这边的情况。
我也说买纸人挺顺利的,就是在买纸人途中,让我看到了泽水困的卦象。
电话那边的毛敬一听这话,也是倒抽一口凉气。
显然对这种卦象的出现,也有一些忌惮。
他沉默了少许之后,在电话沉声念道:
“这是大凶卦;
时运不来有人欺,千方百计费商议。
明明与你说好话,撮上杆去抽了梯。
此卦虽是得宋前辈的名字而落。
可是却因我等之事而起。
今夜,我等怕是有凶险在身啊!”
第427章 到河边,师父的意志
毛敬会算卦,会看相,所以我才给他提了提。
此刻他这么一分析,我也皱起了眉头。
然后继续问了一句:
“毛敬,这卦,会应了我们所有人吗?
那么今晚,我们直接离开。
或者说,改日再来对付这老鬼,卦象会不会有变数?”
毛敬听完,在电话那头笑了笑:
“是福还是祸,是祸躲不过。
卦术虽是吉凶推演,一种玄机预兆。
但我始终认为,这是命理的映照。
如果我们命里,真有一劫,躲肯定是躲不过的。
今天就算不理河里的老鬼。
那么这一劫,也会应在别的地方,而且会变得更厉害。
这就和养小鬼,养妖祸,借气运,借命运一个道理。
借了、避了,以后都会加倍的,从另外一些方面偿还。
既然劫数来了,咱们接着就是。
卦虽然是凶卦,但路并非绝路……”
毛敬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淡定,他的情绪很稳定。
一点都不像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更像是一个经历了沧桑的中老年人。
他这方面的感悟,肯定是超越我的。
因为在电话里,很多细节也说不清。
我听完这些后,就“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