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水寨舰船,向内收缩,往旱寨靠拢。”白晓文下达了第一个命令,同时移步登上楼船,观战指挥。
在楼船之上,白晓文看到江东水军快船,转折如意,往来如飞;而他部下,水军舰船上的北方士卒,一个个不习水性,在船上站都站不稳,连驾船都是慢如龟爬,更不用说放箭御敌了。
江东水军冲杀过来,白晓文麾下的水军大乱,被击沉数艘艨艟,更有不少临时改行的水兵,落入淹死。
“老韩。”白晓文在队伍频道中,沉声说道。
韩旭答应一声,瞅准了一处江东水军密集的区域,轰然放出了深海冲击!
一艘庞大的幽灵船,劈波斩浪而来,轰然撞在了目标区域,溅起了数丈高的浪花,两艘最近的江东舰船,立刻倾覆。船上的江东水兵,也纷纷落水,带着晕眩状态,一直沉入水下。
江东军吃了一惊,攻势放缓。白晓文鸣金,水军舰船向岸上靠拢。
不过韩旭的深海冲击,毕竟用于这种大军团战场,也只是杯水车薪,江东水军并没有被吓住,很快就二次击鼓,二十艘快船咬着北方水军的尾巴追袭。
看着追近,白晓文下令放箭。
早有准备的塞西莉亚、慕容平二将,各带数千弓箭兵,对着二十艘江东快船,一齐放箭。
这一阵箭雨,总算逼退了江东水军,但看对方的损失,恐怕也只是两三艘船、百十个水兵而已,白晓文这边的损失是对方的数倍。
看看快到天明,白晓文便下令击鼓升帐。
谋士武将们都看到了昨夜水军的战斗,一个个面色沉重。
韩嵩跪地请罪,白晓文温和地说道:“你与孤有言在先,不遣你上战场。你何罪之有?专心为孤训练水兵就是了。”
韩嵩谢恩而起,归于队列。
白晓文看了一眼麾下文武,说道:“江东水军之精锐,昨夜可见一斑。孤要下江东,这茫茫大江是必须跨越的阻碍。”
荀攸说道:“长江风高浪急。我军将士,在舟船之上颠簸,立足不稳,难以战斗。”
白晓文点头说道:“孤昨夜思得一个计策。可以命人打造铁链,将诸多楼船连在一起,共同抵抗风浪。公等以为如何?”
众人都陷入沉思。
还是荀攸第一个说道:“大王此计虽好,但惧怕火攻。若是孙策、周瑜以火烧船,一船焚烧,则其余各船都会着火,我军危矣。”
停顿了一下,荀攸又说道:“此时正是春季,东南风正紧。大王慎之。”
荀攸也不需要把话说得太明白,因为他知道白晓文的智慧,只要点到就够了。
白晓文笑道:“这一点我已经考虑过了。然而火攻之计,是可以防备的;浪涛颠簸、士兵晕船的难题,却迫在眉睫,必须铁索连舟,才能解决,否则谈何南征?两害相权,孤取其轻。”
荀攸便拱手不言,回归队列。
白晓文随后命人督造铁链,众将散去,只有一人留了下来,正是蒯越。
蒯越献计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王何不遣细作过江,伺机传递消息?”
白晓文问道:“何人可用?”
蒯越道:“蔡瑁有两个族弟,分别叫做蔡中、蔡和。大王前些日子封赏荆州士族的时候,因蔡瑁亡故,未曾封赏蔡中兄弟。这两人便可以受到冷遇为由,诈降于吴。”
白晓文笑了笑。他当初是故意没有封赏蔡氏二弟,就是打着细作的主意,没想到蒯越先提了出来。
第1368章 顾陆周张,吴郡四姓
白晓文秘密召见蔡中、蔡和兄弟。
“孤入荆州之后,未曾封赏你们蔡氏族人。你们心里,应该有不少意见吧?”
蔡中、蔡和大惊,赶忙说道:“我等仰慕大王天威,怎敢心存怨怼?”
白晓文笑了笑:“行了,你们也不用害怕。孤前者不封赏你们,是有一桩大功劳,要你们二人亲手去取。如果能够成功,你们将来的权势地位,绝不在蔡瑁之下。”
蔡中、蔡和大喜,便小心询问,是什么功劳。
白晓文道:“孤要征讨江东,欠缺一名内应。你们二人可秘密渡江,投江东而去,就说受到孤的冷遇,心怀怨恨;孙策必然不疑。然后秘密传递江东军情,等到孤平定江东之时,赐予你们一场大富贵。”
蔡中、蔡和先是犹豫不敢,不过看到白晓文面带威严,不敢拒绝,只能把心一横,跪地领命。
白晓文道:“你们两人仔细些。莫要怀有二心,却给孤传来假军情。延误战机的话,军法处置。”
蔡中、蔡和急忙指天画誓,说道:“我二人家眷族人,都在荆州,怎敢背叛?”
白晓文点头,又安抚了几句,蔡中、蔡和便领命而去。
队内频道,李淑仪问道:“演义里面,这两人也是被曹操派到江东当奸细了吧。”
白晓文点头。
“这两人不是被识破了吗?周瑜利用他们传递假情报,在决战之前,杀了祭旗。”李淑仪眨了眨眼。
白晓文再次点头。
“那你为什么还要派他们去送死啊?”李淑仪问道。
白晓文笑道:“我根本看不上蔡中、蔡和传回来的情报,无论真假。但是,周瑜却会认为,可以利用蔡中、蔡和两人,向我们传递假情报。这就足够了。像周瑜这样精细的人物,如果不露点把柄给他,他又怎么能按照我期望的步调走呢?”
江东,孙策军帐内,气氛一片肃杀。
孙策一身戎装,坐在主座上,旁边坐着周瑜;在两人面前,一个年轻的儒士,被孙策亲兵押解过来。
那年轻儒士,虽然强自镇定,但像周瑜这样敏锐的人,仍能看出他极力掩饰的紧张。
孙策厉声说道:“大战在即,陆氏不思进取,反而背主投敌,议论献降!如今人证确凿,陆儁你还有什么话说?”
名叫陆儁的年轻儒士,被孙策的威严震慑,不由倒退了一步。
忽然,帐外一阵喧哗声传来。
有军士来报:“主公,帐外有多人求见,还送上了拜帖。”
孙策命人接过拜帖。这拜帖数量共有四张,孙策看过之后,不由眉头紧锁,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