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派陆氏诈降,就是出于这层考量。这层仇怨关系,可以被利用,让燕王相信陆氏是真投降。
陆儁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摇头说道:“不可,我陆氏百年清白,不能做这种事。”
周瑜道:“破袁之后,主公必然大加封赏,恢复陆氏名誉,对陆氏清白又有什么影响?”
陆儁只是摇头。
孙策冷声说道:“大敌当前,你们陆氏不思抗敌,只想着投降,本来就该斩了示众!现在给你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还不知珍惜,抱着所谓的家族清白不放,真以为本将军的剑不利吗?”
陆儁变色,周瑜笑着劝道:“伯符息怒,以我看来,陆氏不会不识时务。”
孙策、周瑜两人,自小投契,心意相通。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软硬兼施,确实让陆儁难以招架。
关键的是,谁都不知道孙策会不会真的发狠,来个一拍两散。就连陆逊,都不敢赌。
毕竟,孙策和寻常的诸侯不同,对当地士族很少安抚,就一个字,杀!
在平定江东的时候,孙策杀了不少江东士族豪杰,不仅和陆氏,和周氏、许氏也是有仇的,是个狠角色。
这也是孙策在演义之中,被刺客伏击的原因,看似是许贡门客的个人行为,实际上却是江东士族的强烈反弹。
陆逊道:“二位将军,我等不是为了家族清白,而是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容在下冒昧说一句,我们陆氏诈降,必然得罪燕王;万一二位将军事败,燕王大军南下,其他各族都会被安抚,唯有我陆氏,将被灭族了。”
孙策怒道:“袁熙能灭陆氏,我就不能?”
陆氏三人勃然变色。
周瑜跨前一步,笑道:
“伯符一时气话,你们不要当真。依我看,袁熙虽然军势浩大,但北军不习水战;士兵虽众而号令不齐,又有何用?
“袁熙在天下尚未平定之时,分封士族,拉拢其心,给予的封赏极其丰厚;如果征服了江东,对最后投诚的江东士族,还会额外加封吗?
“各位都是英雄豪杰,不思自立图强,难道要捡其他士族的残羹冷炙吗?”
周瑜的最后一句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历史上的三国鼎立,东吴是最后一个亡国的。江东士族,对比中原士族,就是低人一等。
陆氏的后代陆机等人,前往洛阳出仕,为家族谋求政治地位时,处处受人刁难,都是有记载的。
灵界三国位面,也是一样。
白晓“龙兴”于河北,所以河北士族,得利最早,地位最高。
后打败曹操,得河南各州,河南士族的地位就稍逊一筹。
然后是雍凉、两川,最后是荆州。
这从“燕王侧妃”的数量占比中,就能看出一二。
可想而知,如果白晓平定江东,就基本上统一天下了,江东士族的子弟,再想要出仕立功,谈何容易?
周瑜说得很好,然而陆儁心中却毫无波动。
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白晓一统天下的趋势,现在拉拢陆氏上贼船?别说陆氏和孙策有仇,就算没仇也得掂量掂量。
不过,陆逊却是劝道:“周将军说得对,我等若是不想跟在他人身后,捡残羹冷炙,就只有依附孙氏,保守东南。”
周瑜笑道:“伯言能明白这个道理,当真是少年英豪。你们可以写信给袁熙诈降,在取得对方信任之后,就传递假情报过去,早晚能让袁熙栽个大跟头。”
孙策也是回嗔作喜,邀请陆氏在帐内饮宴。
忽然有人来报,江北有二人,自称是蔡氏族弟,求见孙策将军。
孙策道:“蔡氏族弟?是蔡瑁的族人吧,他们来找我作甚?”
周瑜却道:“我听说荆州士族都获封列侯,只有蔡氏族人,并未封赏。或许这两人是心存怨愤,故此来投,伯符不妨见一见。”
随后,周瑜又让陆氏三人回避。
第1370章 尔虞我诈,信中格式
孙策接见了蔡中蔡和,果然和周瑜所料一样,二蔡因为燕王冷遇,特来投献。
周瑜好言安抚,接纳了两人,并许诺击败北军之后,封赏蔡氏。
蔡中、蔡和大喜,随即告退。
孙策皱着眉头说道:“这两人来路诡异,我感觉不像是真心投降。”
周瑜笑道:“两人连家小都没带,必然是诈降。”
孙策道:“何不杀之?”
周瑜摇头,神色间有一丝兴奋:“我正要利用这两人,为我传递假消息。可笑那袁熙,居然出了这样的败招!”
孙策皱眉说道:“人都说袁熙用兵如神,怎会露出这种破绽。”
周瑜笑道:“袁熙就是太顺利了,从未受过挫折。如今四海皆平,他以为江东也和汉中、益州一样,可以轻松讨取,放松了警惕。这正是天赐你我击败袁熙,成就大功的良机!”
孙策也感到振奋。
就在两人商议破袁之策的时候,卫兵报告,降将张允、张琮求见。
张允本来是荆州水军将领。在魏延袭破襄阳之后,张允不知为何,转投江东。
孙策本来看不上张允,不过周瑜颇有远见,劝谏孙策:“袁熙早晚要来攻伐江南。到时候两军战于长江,只有凭借水军。张允只擅长水战,我们江东不需要,但对于袁熙来说,却是一宝。我们接纳张允,就等于削弱了袁熙。”
故此孙策厚待张允,赏赐极多,连同他的弟弟张琮,也封为都尉。
这次张允兄弟求见,带来了北军的最新动向。
“袁熙铸造铁链,将战船全部连了起来?”周瑜皱眉,重复了一遍。
张允说道:“是啊,我等亲眼看到,袁军以铁索连舟,长江风浪几乎完全不起作用了。袁氏兵将,在楼船之上骑马,来去如飞,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