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天下最大的武器贩卖商!
向吴三桂兜售武器,这也是朱晨浩的想法。
另外,卖的也仅是长刀、长枪等冷兵器,亦或者少量的钢铁盔甲,因为漕帮售卖的兵器都是钢铁打造,质量远超普通的刀剑,所以这个价格嘛,那绝对是不便宜。
至于说火枪和火炮,那是绝对不可能是对外出售的。
这件事吗,也很好理解。
因为,无论任何冷兵器,只对上雷火步枪,都是被碾压的结局,铁刀和钢刀有区别吗?
所以把钢刀卖给吴三桂赚点辛苦钱,也没啥大问题哈。
咳咳,也幸亏吴三桂不知道这事,更不知道漕帮背后之人就是他恨之入骨,恨不得抽筋扒皮千刀万剐点天灯的小贼,否则一定会气的吐血。
合着是拿老夫的银子研究铸造火器,然后又用边角料打造了些刀剑盔甲,再以高价卖给老夫,继续赚老夫的银子。
最坑爹的是,到了最后,还计划着用老夫银子研究出的火器打老夫。
特么的,求求你做个人吧!
“噗,吴三桂绝对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碰到你!”
慈宁宫,龙儿听到吴三桂付了三十万两银子的定金,想要从漕帮手中购买十万人马的兵器盔甲一事后,差点没笑喷过去。
除了朱晨浩自己,恐怕在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漕帮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若没有吴三桂的那价值几百万两银子的金票银票,漕帮想要发展,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
没错,在龙儿看来,漕帮之所以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发展成如此一个庞然大物,那人拉人名为传销的手段是一方面,其中最关键的还是银子。
若没有足够多的银子,底层的漕帮人员哪有这么高的积极性,光几十万张嘴就能把人给吃穷了。
不过想想吴三桂和大明皇室之间的恩怨,龙儿也不觉得吴三桂可怜,只是略微有些惊讶的问道:“这次你怎么舍得将钢甲卖给吴三桂了?”
因为此前,吴三桂也提出过购买钢甲,却被朱晨浩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按照他的话说,那就是卖些钢制刀剑给对方,那是因为即便长刀、长枪再锋利,只要砍不到人,那就是白给。
雷火步枪有效射程八百米,二百米靶能打穿十毫米钢板,四百米靶虽然打不穿钢板,子弹也能卡在钢板上。
八百米靶,钢板只留下一个凹坑,已经很难对全身披甲的将领造成伤害。
当然,这一个全身披甲指的是钢甲或者铁甲,皮甲和布甲不算。
朱晨浩为什么拒绝对外出售钢甲呢?
因为钢甲不仅防御力比铁甲更强,也比铁甲更加轻便,完全能满足骑兵的穿戴使用。
战场一旦遇到全身穿戴钢甲的骑兵冲锋,那绝对是现今所有军队的噩梦。
所以为了防止战场上遇到钢甲大军的骑兵冲锋,为了避免自己售卖的武器对自己新军造成威胁,朱晨浩拒绝对吴三桂等人出售钢甲。
或者说,即便出售,也仅是零零散散的出售一些,不会大规模的出售。
而现在不一样了。
龙威炮的出现,让新军再无惧钢甲骑兵的冲锋,从此以后,朱晨浩可以对天下人宣布了:“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对于装备了雷火步枪和龙威炮的新军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不要觉得朱晨浩狂妄自大,而是装备了雷火步枪和龙威炮的新军,面对现今所有的军队,都将是毫不留情的碾压,属于降维打击。
有效射程八百米,这是什么概念?
骑兵冲锋,八百米距离最少也要一分钟。
在这一分钟时间里,撞针式的雷火步枪,可以发射十五次左右。
只需要有一万人列队排枪射击,一分钟时间里也能打出十五万发子弹,这还没算威力更加恐怖的龙威炮呢!
不需要太多,只要一百门龙威炮横在那里齐射,十万骑兵恐怕还没有跑到新军面前就会彻底溃败。
这也难怪当年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清廷的十万骑兵冲锋,被排枪打了个全军覆灭,敌人才伤亡十几个人了。
这种铺天盖地的枪林弹雨,碰着就死,擦着就亡,十万骑兵冲锋被直接打崩,似乎也不是很难理解了。
或许有人会说,无论是清廷,还是吴三桂,手下大军中都有火器营,尤其是吴三桂手下的关宁铁骑,在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
然而,关宁铁骑虽然强大凶悍,打的满清八旗大军抬不起头来,但朱晨浩却不觉得关宁铁骑能抗得过新军的降维打击。
虽然两者同属火器部队,并且关宁铁骑还是骑兵加火器的组合。
但是,他们面临的并不是大军数量的碾压,而是超越了时代二百多年的火器碾压。
无需龙威炮,仅是撞针式后膛枪的雷火步枪,就能让这支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关宁铁骑灰飞烟灭,彻底成为历史。
如果这个冷兵器与热兵器对决的战例,还不能体现撞针式后膛枪的威力,那就换一个战例。
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用的是撞针式后膛枪,法兰西用的是前装燧发枪。下场是……法兰西六十万大军被打爆了!
现如今,关宁铁骑的火枪还是最原始的火隧枪,又如何能抵抗得了撞针式后膛雷火步枪碾压?
只不过是朱晨浩谨慎惯了,所以有了雷火步枪也不愿意将钢制盔甲放出去,如今有了龙威炮的加入后,他才放开了钢甲的售卖。
当然,一副钢甲可是真的不便宜,不二价,三百两银子一副,爱买不买。
至于成本价?
咳咳,大约、可能、或许、也许......接近三十两银子。
什么是暴利,这就是!
什么抢钱,这就是!
也不要觉得朱晨浩心黑,而是行情如此。
一副普通的覆盖全身的铁制盔甲还要一百五十两银子呢,他这钢制盔甲,无论是性能还是防御,都远超铁制盔甲,卖三百两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