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打卡签到 第178节

“这里头既有财力的不允许,亦有消息闭塞之因故。”

“所以真想要此物早些造福百姓,朝廷必要想方设法的广而告之,甚至还要学一学北宋拗相公的青苗法也说不定呢。所以小侄以为,朝廷迫切需要一个能对着全天下人广而告之的宣传通道。”

“伯父以为一份扩大版的邸报如何?”

“或者说是一份正式的小报如何?”

邸报就是从前汉就开始出现的一种官方报纸,宋代,甚至都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而且在宋朝邸报的发行时间趋向固定,然后大周定鼎之后就专门作出规定将邸报事归入通政司负责。

而小报呢,那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虽然它不定期、非官方,甚至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但却是直接面对普通百姓阶层的。

内容五花八门,从国家时事政治到权贵的后院八卦,从天下奇闻趣事到皇宫大内的嫔妃争斗,乃至是凭空杜撰攻讦政敌,污人清白的东西,全都能刊登出来,所以大宋是三番五次的下令严禁。只是因为赵宋政权管理成效的有限,以至屡禁不止,越禁越兴。

也就是大周崛起之前连年的战乱厮杀大大重创了中原的民生经济,小报才随之消失的。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小报的兴起并非是有了一猾刁钻的刁民奸商,而是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化的繁荣昌盛,生活节奏的加快加速,读书人和城市富裕人群的不断壮大扩大情况下,使的城市内出现了一个相对存在的阶层他们对信息获取有了进一步渴求,在这种背景下小报才屡禁不绝的。

至于为什么说大周定鼎也百年时间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已经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为什么就没出现小报,这就必须说道周太祖对于造谣传谣一事的严厉处罚手段了。

连大周朝的御史都不能风闻奏事信口开河,小报又如何能够?

何况赵宋鉴于唐末五代武人跋扈,其政治渐渐趋向于温和,实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治国政策。宋朝的官员们大可不必担心朝不保夕的脑袋,更加不用当心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这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就也非常直白的体现在了新闻控制领域,有利于小报最初的发展,“省、院之漏汇,街市之剽享有,意见之撰造”都成了小报的消息来源,其内容甚至还屡屡出现了假新闻假诏旨和伪造的章奏。

而且北宋虽然几次查禁小报,但直到南宋中后期以后,其对小报的惩治才相对加重。

大周朝则是从一开始就对这种小报处于严厉打击态势,对于胆敢造谣的,处罚严厉。因为周太祖吸取了前宋的教训,对于人远没有赵宋时期宽松。

所以大周至今都遗忘了小报这俩字了。

可林如海乃饱学之士,一听到小报俩字就立刻明白了陈玄策的提议是甚。

“正式的小报?”

他有些明悟又有些懵懂。

陈玄策为他解释了一番什么是报纸。

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将新式纺车广告天下是小,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是大。伯父为士林翘楚,当知道近些年来大周兴武废之势越发明显了,士林之声日益广盛了,可是这些士林之声却不见得都是在为今上摇旗呐喊”尤其是在江南,忠德郡王借着甄家之势,在江南贤明之誉可是相当响亮的呢。

所以一份掌控在朝廷手中的报纸,一张独属于朝廷属于今上的口舌,其重要性和作用,陈玄策觉得自己都不需要继续说下去了。

林如海作为一个宦海沉浮多年的老人了,他不可能想不明白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 何止一个十万两===

陈玄策把如意算盘打给林如海后他人就不去管了。

因为报纸的意义之大,作用之强,他都已经给林如海说的很明白了。

传播大众,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

这要是被朝廷把握在手中了,可想而知意义有多么重大。

而且在这个时代里,印刷事也不成问题。

铜活字、铅活字全都有。

只不过这东西要搞出一套完整的字模耗费巨大,所以民间很少有人玩,但是官府绝对不缺。

而且在奉上报纸的同时,陈玄策还同时奉上了一个石膏模浇铸铅版的法子。

简而言之就是将金属字模排成印版,以熟石膏从凸版制成阴模,再使用熔化的铅液注入模型,成为经济方便质量可靠的铅铸版的法子。

这一妙法的作用是最大的利用字模。

毕竟报纸这东西是要走量的,你要印报纸的话,那是必须要拥有庞大的印刷量的。

不可能一份朝廷出面发行的报纸,这么大的事儿,你却只能拿出一天三五千份的印刷量不是?

三五千份的报纸别说广告天下了,那就是在京城也掀不起啥风浪啊。

因为一套字模中的相同字模是有限的,哪怕是一些常用字,也不可能成百上千的拥有。

所以哪怕有朝廷之力,报纸的排版又能成多少版呢?

是五版?六版?还是十版?

再去想想一版字模一天最多印刷多少份吧。

就算是一天到晚的人歇模不歇,一天24个小时,一小时60分钟,也就是一天1440分钟,你一分钟能印刷几张?

毕竟报纸不是书籍,只论幅面,它比书本大的太多了。

哪怕是再熟练的师傅,从铺纸到拓印,然后还有揭纸,一分钟两份这已经是神速了吧?然后再去假设他一天到晚的工作速度都能保持在巅峰数字,那一天又才能搞出多少份呢?

所以在古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报纸没能出现,那还真不稀奇。

林如海是识货的人,在听了石膏模浇铸铅版的法子后是拍手叫好,直言这个法子如果全天下流传开了,必可叫书籍便宜上许多。

薛蟠眼睛又是一亮。因为书局这东西,他们薛家也是有的啊,虽然往日里根本就不受薛家人的重视,但好歹有根底的,如果用上了这个法子,岂能不大放异彩?

要知道书局里印书,最麻烦的就是排版。而有了这个法子,薛家哪怕只有几个排版师傅,那都能迅速的印出成千上万本书来。

因为那浇铸出来的铅版直接就可以印刷,而不需要重新排版,这不仅省去了书局印刷上的很多时间,还节省了大批工钱昂贵的排版师傅呢。

“可惜这都是些蝇头小利。林姑父这里一旦上书朝廷,那法子不知道会传的有多快。”所以薛蟠也明白这事儿上他家只多能占一个先机,抢一点肉渣滓。等到那些出了名的书局都知道了这个法子之后,薛家书局还是会被打回原形的。

林如海走后薛蟠给陈玄策感叹,感叹他的傻,十万两银子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怎么是浪费了呢?我把那东西搞出来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而且真正赚钱的东西可不是那个纺纱车。你眼睛里就没有看到棉花吗?”

“想想这东西一旦出现后对整个纺织产业的影响吧。首先就是棉花急缺!”

因为纱线的速度快了,所以棉花的消耗量就变大了,这是很直白的一个因果关系。

首节上一节178/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