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帝现在就向全天下人发问,这到底是怎么了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情况呢?
国库收入连年下挫,这可是天大的事儿,不可不慎重。
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无奈的去提高税额,然后叫天下黎民苍生受苦。
这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儿。
往年朝廷出了问题,那一个选择就是得过且过,第二个选择就是变法。
不管是李唐的租庸调制改两税法,还是赵宋的王安石变法,那都是一个选择。
但那都是朝廷做出的决断,从来没有帝王问道天下的。
泰昌帝许诺天下之人皆可来信来言,只要有道理,他必不惜重赏。
因为看似鼎盛看似繁花似锦的大周皇朝,实则已经有小毛病露出来了,这些小毛病短期内坏不了大周朝的国势,但长期看呢?
是人都知道应该在大病还是小病的时候就掐断它的苗头,防患于未然。
所以泰昌帝是很诚恳问道于天下的。
新闻报上还会从中择选一些名家名刊印出来,大家对之如果也有不同意见,那也尽可以来反驳。
此一出,那传播出去后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等到五日后的再一期新闻报,那上头直接刊登了户部尚书的章,这位年纪快七十岁的老尚书,非常干脆的提出了改革税制四字。
惊呆了无数人的眼球!
改革税制虽然不如变法那般犀利,但也叫无数人诚惶诚恐。
也所以,这报纸刊发以来的第一个大热点正是出炉了。
无数人都在猜测那到底是老尚书的意见,还是泰昌帝本人的意见。然后全国各地的信件章就雪花般的飞到了报社。
里头不乏一些已经致仕的重臣名宦,亦或是士林中影响不小的人雅士。
林如海、卢正人都要被各地飞来的稿给湮没了,然后他们还要整理出一些个有名有姓之人的意见送交宫中,给泰昌帝过目,这工作量是很大的。
然后报社的书吏员之流数量就一增再增,卢正先就把自己的不少后生塞了进来,接着林如海也把贾环、贾琮、贾兰塞了过来,他们的任务并非是阅读章来件的内容,而只是整理编辑名人录。
===第一百四十七章 贾琏人生新体验===
“娘,娘”
这日贾兰才回到住处,就撒腿往屋里头跑,边跑还边高声叫着。
“兰儿。”
李纨连忙迎上门。贾兰是遗腹子,生来就没了爹,所以打小就乖觉懂事,性格也沉稳,李纨都已经忘了上次他这么失态是什么时候了。
便是能入林府跟着林姑父读书授学,也没有让贾兰这般高兴的。
声音中的欣喜挡都挡不住。
“母亲你猜我今天见到谁的笔了。”
不待李纨猜测,贾兰就继续惊喜的说道:“我见到了外祖大人的手书了。”
却是已经告老还乡的李守忠也向报社发来了书信。
虽然贾兰都记不得李守忠长什么样了,但他知道金陵的前国子监祭酒李守忠正是他亲外祖父。
李守忠绝对是个腐儒,把女儿教成槁木死灰,但李纨丧偶这么些年后能一直槁木死灰,那就说明她是真的认了她爹那套。
而贾兰得她言传身授,人生三观是不是已经被彻底竖立了那还未知,可在读书这事儿上贾兰是绝对用心的。而作为他外祖父的李守忠可是国子监的校长啊,国子监乃是大周朝最高学府,祭酒虽然只是一个从四品官,但国子监校长这等清贵之职可想而知必是天下名儒方可担之。
贾兰心底是打小就被种下了一颗崇拜崇敬李守忠的种子。
学识上的崇拜崇敬,再加上亲情血缘上的仰慕之情,贾兰这才这般的兴奋。
那不止贾兰很兴奋,连李纨听了都眼眶发红。因为贾兰还太小,都忘了贾家也在京城呢,他的外祖父再怎么古板酸腐,那都有把信件寄到报社了,又怎么可能没想着给他闺女也寄来一封信呢?
李纨白昼里都已经哭了一场了,但现在见到贾兰如此兴奋的提及自己的亲爹,是一点都不耽搁她再哭一次。
而越哭心里头就越感激林如海,不仅把儿子救出了祸害贾家私学,还让自己母子见到了父亲的手书。
至于说,是不是当老子的对自己这个外嫁孤寡的闺女太漠视太冷落了,这种想法从没有在李纨脑子里出现过。
李纨贾兰母子的哭泣在偌大的荣府里没有掀起丝毫的风波。
现在整个荣府里正传着琏二爷要发达了的话的。
随着报纸的日益高涨,琏二自然水涨船高,更牛逼的是,关于税制改革的事儿,竟然就已经有人把关系找到了贾琏头上。
贾琏虽然客客气气的回绝了,但也让他在荣府里堂堂正正的风光了一把。
要知道他琏二爷往日里虽然是个爷,可谁都知道他是不成器的。吃喝玩乐上是一把好手,也能跑腿给府里办事,但正事上他琏二就是真孙子辈的。
可现在却也能扬眉吐气了,在正事上扬眉吐气了。
贾琏很有种飘飘然的感觉。
但还好贾琏脑子并没糊涂,没有真被几句话就捧的飘飘然,而且税务改制的事儿他也真的不知道。林如海现在都说不准呢,他能知道个屁?
不过这种滋味却真的很叫人享受,与往日里一群狐朋狗友的吹捧全然不同。
贾琏是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种重视的。
他并不是傻子。
早在与王熙凤成婚之前,他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对,虽然他打小就跟二房熟络,见了贾政王夫人比见亲爹继母还要亲切,但贾琏真不是个傻子。
他问过自己亲爹,不止问过贾家的情况,还问过自己的亲娘,问过自己的外祖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然后的贾琏就乖觉的顺着贾母王夫人为他制定的路线一步步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