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封“双字亲王”时,一般都是封给武勋功臣的异姓王。
比如说清初吴三桂的“平西王”、尚可喜的“平南王”、耿精忠的“靖南王”等等。
如今,苏明哲把本该封给武勋功臣的异姓王爵位,封给了自己三个兄弟,这里面肯定有强烈的政治寓意。
很多武勋将军对视一眼后,都开始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大朝会结束,苏明哲让侯公公带着三位新晋封的王爷去延寿宫拜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作为老人,最重规矩。
在如今苏明哲已经登基称帝的情况下,她在这三个孙子过来请安时,忍不住就耳提面命,让他们安分守己,不要行差踏错。
到了最后,太皇太后,才开口道:“你们三个既然已经被封为亲王了,你们的母妃继续住在皇宫里,多少有些不合适,稍后你们就把你们母妃接回去吧。”
“多谢皇祖母恩典。”
李承江本来对这太皇太后不怎么喜欢,但是如今这祖母竟然让自己把母妃接出宫孝敬,心底的那些怨气立刻也就消散了。
李承泽倒是不想和自己母妃住在一起,因为他不喜欢被约束。
但是,他又没理由拒绝,只能跟着一起谢恩。
至于最小的李承平,他才五六岁,根本没资格提要求。
三个亲王谢了恩,就去延福宫拜见太后,顺带接自己母妃出宫。
太后对自己儿子的这些同父异母兄弟,并没有什么好感,只是干巴巴说了两句话,又赏赐了一些金银珠宝、丝绸布匹,就让他们离开了。
李承江和李承平带着自己母妃出宫、团聚且不说。
李承泽带着自己的母妃平南王太后,回到了王府,直接就把自己母妃丢给了管家,而他自己则是叫来了几个心腹,询问自己被拘禁在殡宫的九天里,京都城内发生了什么事情。
到了中午,苏明哲看望过太皇太后后,又来到延福宫,太后就一脸不高兴地问自己儿子道:
“乾儿,你怎么这么快,就给他们三个封了亲王爵了?”
苏明哲不想和太后讲自己的谋划,只能随便找个理由解释一下:
“母后,只要他们没犯大错,封他们亲王爵,算是早晚要做的事情。正巧,我有件事,需要他们帮我去做,就趁机封了。”
苏明哲说吧,不等太后再教训自己,就开口继续讲起另外一件事:
“母后,礼部那边回报,如今天气炎热,父皇的棺椁应该早入长陵。依照旧制,帝王七日入殡,七月而葬。父皇的宫妃需要去长陵守灵。你这边把要去守灵的名单制定一下吧。”
“名单的事情,哀家早就拟好了。”
太后做皇后的十几年里,一直都被庆帝打压,完全就是一个吉祥物的存在。
如今做了太后,她也喜欢操弄权势,所以该她处理的事情,早早地就拿出了方案。
苏明哲拿到太后手里的名单,交给侯公公,让他把事情安排下去。
做完这些事后,苏明哲正准备要走,太后却忽然开口讲起了另外一件事:
“乾儿,哀家听说,你这些天一直都是吃住在御书房,是吗?”
苏明哲还以为太后心疼自己,澹澹一笑,回应道:
“不错,孩儿刚刚接手国事,还没把事情理顺,以后就好了。”
“你这孩子,勤理政务是好事,但是你是皇帝,要懂得“动静相宜,张弛有度”的道理。”
太后轻飘飘一句话后,伸手朝着一旁招了招手。
不多时,管事太监就带进来了四个眉清目秀、粉唇贝齿、雪肌玉肤的美艳佳丽。
苏明哲看了一眼,忍不住就被吸引住了目光。
这倒不是说,这四个宫女如何美若天仙、倾国倾城。
而是因为,这四个宫女中,有两个和李云睿都有七分相似,还有两个和那范若若有七分相似。
这才几天功夫,太后就找到了这样如此有特色的四个绝色佳丽,苏明哲都要佩服太后的本事了。
太后看到苏明哲惊讶地目光后,也是心中难免升起一阵得意,继续说道:
“乾儿,这四个秀女,都是哀家这几日亲自挑选的,琴棋书画,歌舞诗酒,虽不敢说样样精通,却也都略有所成。你带回去,闲暇时,可以解闷取乐。”
“多谢母后。”
苏明哲也不推辞,当即带着四个美艳宫女离开。
回到御书房后,苏明哲忍不住,问了四女姓名。
酷似李云睿的两女名叫薛莹、陶青,肖似范若若的两女叫姜妍、岳虹。
这四女中,薛莹最为神似李云睿,容貌也最为美艳。
其次就是姜妍,气质与范若若也有几分相似,容颜清丽,气质纯真娇柔。
“侯公公,你先把她们四个安排住下来吧。”
苏明哲办公的御书房,在未央宫的前殿。
侯公公也是个体贴的,就把四女放在西侧的昆德殿休息。
到了晚上,苏明哲批改完奏折后,准备休息的时候,侯公公就过来笑嘻嘻问道:
“陛下,今晚让哪一位选侍侍寝?”
薛莹四女作为秀女入宫,本来没什么身份,临时才被太后提成了“选侍”。
苏明哲听了侯公公询问,沉默了一会,这才开口道:
“就让薛选侍、姜选侍过来吧。”
一夜风流。
到了第二天。
苏明哲并没有因为两女的温柔乡,就从此君王不早朝。
不到卯时,天色微微亮,苏明哲就起床了。
侯公公早就在床边候着了。
随后,又进来几个宫女伺候着穿衣服,洗漱。
侯公公则是命人送来两碗凉汤。
凉汤,也就是所谓的“避子汤”,用得是寒凉中药熬制而成,会损害女人的督脉,导致女性身体受损,不易怀孕。
苏明哲还在守孝期间,他身边的女人是不能怀孕的。
薛莹、姜妍都是来自权贵官宦之家,也知道情况,所以都很乖巧地把凉汤喝了下去。
苏明哲看着两女柔顺的模样,思考了片刻,这才说道:
“你们两个辛苦了,多睡一会吧。”
“谢陛下。”
两女坐在床边,感激地谢了一声。
苏明哲作为皇帝,事情多得很,也没太多心思关心她们,穿戴好了衣服,就离开了寝室。
第五百六十八章 拨乱反正,就在今朝!
苏明哲这个皇帝当的,其实也蛮辛苦的。
不到卯时(五点)就要起床。
起床后洗漱一下,就要去给太皇太后,太后请安问好。
如果碰到三天一次大朝会,苏明哲连早饭都吃不上,就要回未央宫,开大朝会和大臣们商议国事。
到了中午午饭前,苏明哲要再去探望一下太皇太后和太后。
下午继续处理朝政。
到了晚上晚饭前,苏明哲还要去问候太皇太后和太后一次。
这就是晨昏定省,一天三次的问候,一次都不能少。
苏明哲从未央宫走到延寿宫,差不多要走十几分钟。
花半个小时在太皇太后和太后处探望、问候,然后再花十几分钟能回来。
计算一下,苏明哲每天要有三个小时的时间,花在“晨昏定省”这个规矩上。
太皇太后和太后也都心疼苏明哲处理政务辛苦,几次开口,让他每天过来一次就行,不用一天三次这么勤快。
不过,苏明哲却执意执行“晨昏定省”,一天三次不断。
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让苏明哲赢得了朝中文武百官的敬佩。
在大家的朴素价值观中,一个拥有孝心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与苏明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的二皇子,现在的平南王李承泽。
李承泽昨日被放出宫后,第一时间不是陪伴自己的母妃,而是召集心腹手下,联络曾经拉拢的官员武将,打听各方动静。
平南王的种种行为,都给人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感。
“这个二皇子还真是让人不省心啊!”
作为鉴察院院长的陈萍萍,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李承泽的信息,想了想后,就来到皇宫,请求觐见。
不多时,御书房内,苏明哲就听到了陈萍萍的汇报,不过他却并不把这些当回事,只是哈哈一笑道:
“陈院长,我相信二哥不是不顾大局的那种人。”
陈萍萍也不知道苏明哲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但是他作为鉴察院院长,有职责提醒苏明哲:
“陛下,您仁慈宽厚,不知人心险恶。二皇子已经联络了叛军大约五千兵马,随时都有可能行谋逆之举!”
“不可能,绝不可能。”
苏明哲断然否定了陈萍萍的猜测,随后又用自己最温和的语气,说道:
“陈院长,我以前和二哥虽然也有闹过矛盾,但那些都只是一时的意气之争。如今我已经登基,父皇尸骨未凉,我二哥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行大逆不道之举呢?您的消息肯定是错了!”
两人对视良久,陈萍萍炯炯有神的双眼,忽然眨了眨,轻呵一声,低头致歉道:
“陛下,可能真是老臣老眼昏花,看错了情报,我这就回去,重新看看。”
“陈院长怎么可能老眼昏花呢,肯定是下面有人搞错了情报。”
苏明哲笑呵呵地送走了陈萍萍,眼神却眯了起来。
在华夏,只要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
郑庄公继承爵位封地后,他的弟弟共叔段不服他,就各种挑衅。
郑庄公为了兄弟和谐,就对共叔段不断推让。
结果,郑庄公的不断退让,不仅没有让共叔段钦服,反而越发看不起他。
最后,共叔段兴兵造反,郑庄公果断出手,把共叔段在鄢这个地方击败杀掉。
在这个世界,没有《左传》这本书,自然也就没有《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