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王建军没有晕了头的直接冲进城内,而是让底下一部黑龙士守好这个城门,自己率领着两部黑龙士杀上城墙,彻底掌握这个城门要点所在。
德康和几个河川军的将领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人全都一哄而散。
等到王建军杀上墙头的时候,那些河川军已经是跑的一个不剩,只剩下垂死的德康和心有余季的康先生。
王建军见过德康的身影,知道他的身份,当即上前去一把将还在垂死挣扎的德康脑袋跟砍了下来,随手就丢给了一旁的士兵:“拿下去满城示众,告诉所有蒲城内的军民和官吏,德康已死,投降不杀。如有再敢负隅顽抗者,一律以夷三族之罪论处……”
旋即,他又转过头望向康先生:“你是谁?”
康先生看着王建军手中长刀跃跃欲试的样子,生怕对方一言不合直接挥刀砍过来,连忙说道:“在下康奎,是河川节度使德康的谋士。在下愿意投靠王室,助将军平定城内……”
至于说谎,康奎更加不敢,因为他的身份几乎整个蒲城的人都知道,根本瞒不过去。
最重要的是,他要让自己有价值,这样才不会被对方给随手砍了。
果然,王建军一听康奎是德康的师爷,顿时眼睛一亮。
等到听到康奎有办法平定城内的混乱,当下一把抓住康奎就往下走:“行,你只要能够帮助本将平定城内,本将保证你和你家人的安全。甚至,本将还将你推荐给老板……”
王建军虽然擅长厮杀,但是在治理方面却是没有着什么天赋。
好在有着康先生在,很快的王建军就收拢了一大批的降兵,将城内的城主府和军械、粮仓、府库、书库等等重要地点全都在第一时间接手过来并且派了人把守。
要是这些东西被毁,那么战利品起码消减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尤其是书库,里面摆放了记载着河川一地的地形图和人口户籍、田地、税赋等等一系列的重要数据。
看似这些书册没有粮草军械重要,可是要是真的从头再来,那其中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都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这些都是康奎提醒王建军,王建军这才反应过来。
毕竟是第一次攻城略地,许多方面都没有经验。
一个时辰后,夏飞策马进入蒲城,看到已经渐渐平稳下来的蒲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老王,这次干得不错。”
夏飞拍了拍王建军的肩膀,又将头转向康奎:“你就是老王说的康奎,德康的谋士,现在愿意归顺我军?”
“小的之前湖涂,误入歧途,幸蒙王将军不弃,在下愿意投效大人。”康奎十分识趣,没有表述自己半点的功劳,反而让夏飞等人高看了一眼。
情商高的人,总是会让人心中舒服一些。
“嗯。”
夏飞也不在意他忠心与否,发现不对当即斩杀,于是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看在你尽心尽力稳定蒲城的情况上,现在任命你为蒲州刺史兼蒲城城主……”
现在夏飞和姬芸手中官吏太少,而且基本上都是和河川一地的官吏,想要不用都没有办法。
不过好在晋室的威望犹存,有着大义的名分在,这些官吏也都算是尽责。
……
德康一死,再加上河川军大败,剩下的地方传檄而定,很快地整个河川之地就都落在了夏飞的手上。
虽然河川军死伤惨重,有着近乎两万人左右的伤亡,但是好在晋室的威望犹存,倒是也没有出现太大的乱子。再加上康奎这边尽力的安抚百姓,并且将德康的罪状公布于众,使得民心迅速地安定了下来。
尤其是康奎建议夏飞新招募了数万大军,不但将可能发生的混乱提前消弭于无形,更是让河川之地的百姓看到姬芸公主是自己人,顿时拥护之心大增。
在古代,交通不便,百里为一地,地方上的乡情十分的深厚,在外的时候会聚在一起报团取暖。
同样的,对于其他地方的人,也都会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理。
夏飞的军队都是来自蓝星,没有一个河川人,自然让那些河川人心中有些担心。
毕竟,战乱的时候,杀戮、抢掠、放火洗城都是经常发生的……
康奎的建议,消弭了那些河川人心中的担忧,自然就拥护起来。
旋即,康奎又处理了一批贪官污吏和德康的心腹,使得整个河川之地迅速的平复,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不得不说,康奎确实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才华,而且经验丰富,做事务实可靠。在夏飞看来起码是一地的封疆大吏,甚至是宰相都不无可能。
却是被德康当做了谋士使用,简直是大材小用!
就连姬芸公主和护国将军,对于康奎也是大加欣赏。
与此同时,晋国公主姬芸占据河川之地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周围,甚至传到了乾朝中……
………………
原晋国国都,绛城。
燕国大将军杨燕看着地图,原本晋国几乎有着五分之四以上的地方都已经插上了燕国的标志,惟有最北方的那一块地方仍然是赤红的颜色。
那个地方就是晋国的河川之地!
原本这块地方也即将插上燕国的标志,可是突然其来的一道消息,让杨燕将这块地方重新插上了晋国的标志。
“河川之地大约有着一百三十六万七千多口人,物资丰富,粮草也不少,而且占据了古平关这样的要隘险关。要是不惜代价的话,可以拉出一支十五万人的军队……”
“再加上北边草原那边,要是双方联合起来……”
杨燕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块赤红色的地方,神情凝重。
哪怕是之前决定攻打晋国的时候,他都没有如此的犹豫,可是现在偏偏对一股晋国余孽让他有些束手束脚。
之前的时候晋国虽大,但是力量分散,而且内部腐朽,不怀好意者众多,因此轻易就被击溃。
而如今河川之地虽小,但是内部祸患已除,上下一心,反而不是那么好对付。
要是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哪怕是消息中对方有着五千道兵,杨燕也是丝毫不惧。
他本人就是一名强大的战将,麾下的‘飞燕兵’在周边几国也是小有名气,一战将十万晋国近卫军覆灭,使得燕军在短短的小半年时间内就覆灭了晋国。
最重要的是,燕国覆灭晋国的举动让周边几国生起了戒心,就连乾朝那边似乎也有所动静。
要是已经完全覆灭晋国也就罢了,可是如今晋国王室仍然有着传承,而且又占据了河川之地。一旦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这最后一股晋国余孽,恐怕各国和乾朝那边的反噬就即将到来。
此时的杨燕,反而有些进退维谷!
“大将军。”
一名年轻的将领走了进来,对着杨燕行了一礼。
杨燕转过身来,看着年轻将领,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是三皇子啊,本将招你过来,是有事想要询问你。”
燕真虽然是燕国三皇子,可是在军中以统帅为尊,这点就连燕王也是要遵从。
自从百年前燕国变法之后,燕军的实力日渐壮大,从原本东南方的一个小国成为了如今东方的霸主,与宋、明、汉三国公认为天下四大诸侯国。
这四大诸侯国,都是占地广袤,拥有雄兵数百万,就连乾朝也是要谨慎对待!
燕真身形站的笔直,一股精悍之气油然而生,显然是真正经历过战火的精英,不是那种镀金的纨绔子弟。
“晋国的姬芸公主你可熟悉?”
燕真的神情微微一愣,随即沉着地说道:“不算是很熟悉,不过有过几面之缘。”
“嗯,那你对姬芸公主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杨燕望着燕真问道。
“漂亮,十分漂亮!”
燕真当下毫不犹豫地说道。
“……”
杨燕一时间有些不明,以疑惑的目光望向燕真。
燕真神情不变:“姬芸公主是晋王的第七个女儿,也是最小的一个女儿,最为受晋王宠爱。姬芸公主本人长得国色天香,可堪称东方第一美女!”
“曾经就有着晋国大臣和王室想要让姬芸公主和皇室联姻,不过晋王因为舍不得,所以没有立刻同意,只是说要缓几年再说……”
“除此之外,姬芸公主琴棋书画都算是精通,但是没有修行,不懂军事,也不通政治……”
“……”
杨燕点了点头,感情姬芸公主就是一个美丽的花瓶,要是没有这场剧变将来的结果就是联姻。
他将手中关于姬芸公主的情报放在一边,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份情报。
“夏飞!”
杨燕喃喃地说道,眼神有些凝重。
燕真看了一眼杨燕,心中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帅,你询问姬芸公主,莫非……”
在他的心中,对于那个美丽的不似人间般的姬芸公主还是一直念念不忘的。
“这是姬芸公主最新的情报,你看一看。”
杨燕随手将河川的情报递给燕真,毕竟对方的身份是王子,这点轻重他还是可以拿捏的。
燕真将河川的情报看了一遍,童孔有着微微的扩大,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大帅,这是真的?”燕真放下手中的情报,犹然有些不信。
“嗯,看来晋王还是有两下子的,居然隐藏的这么大的一记暗手。要是没有那五千道兵,就算是晋国的护国将军出现,德康也不至于会一败涂地。”杨燕摇了摇头说道。
“如今河川之地再度落入晋室的手中,而且铁板一块,想要拿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燕真有些默然,他不是一个莽夫,也知道如今的情势对燕国有些不利,周边的国家畏惧燕国的强大,渐渐形成了联盟,共同对抗燕国。
之前那些国家还有些犹豫不决,可是这次燕国在短时间内覆灭晋国,真正的刺激了这些国家。
要是让那些国家知道晋国还没有亡,绝对不会允许燕国继续消灭这支晋国最后的势力……
“对了,大将军,国师似乎正在河川,一直在寻找玉箫宝藏。”燕真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
“莫非……”
“哼!”
杨燕的脸上有着几分不屑的神色:“所谓的宝藏,对于大局来说根本无用,还没有听说哪个势力靠着宝藏复国的。一个宝藏顶多成就一个富家翁,想要复国,凭借着宝藏的力量根本不可能。”
“刘寻那个老家伙,贪婪吝啬,还不是觊觎晋国的宝藏……”
从始至终,杨燕都没有将夏飞等人和玉箫宝藏联系在一起。
“不过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试探一下河川那边,要是有着机会,快刀斩乱麻,倒也不是不可以趁机将河川之地重新弄到手,也免得夜长梦多……”杨燕的眼神闪烁,抚摩着下巴忖道。
想到就做,杨燕神情一变,沉声说道:“燕真。”
燕真神情一动,身形站的笔直,大声应道:“末将在。”
“你即刻率领一万飞燕兵和五万精骑,赶赴古平关外,潜伏起来。要是有机会,趁机夺取古平关,将河川之地占领。要是没有机会,则是撤兵回来,具体的情况由你判断。”杨燕望着燕真沉声说道。
燕真不仅是三王子,也是一名久经战阵的悍将,深通韬略,修为强大。杨燕的麾下中能够和燕真媲美的,也就只有少数的一两人。
再加上燕真的身份,是最适合执行这个任务的将领。
换做其他的燕军将领,且不说有没有这个本事,关键的时候就无法像燕真这般当机立断。
而且燕真的手下有着不少他招揽的高手,关键的时候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杨燕这个老狐狸,几乎将燕真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燕真一时间还没有想到这么多,听到杨燕居然愿意调一万飞燕兵在自己的麾下,顿时眼睛一下子亮了许多,当下就没有丝毫犹豫地大声应命起来。
“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