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 第90节

“故元有三策以解其患。”

刘备顿时来了兴趣:“子初快快道来。”

“建书院以养才,聚英阁以求才,制察考以选才。”

刘备闻言,若有所思。

“四弟所言,皆为良谋,然则恐受士人仇怨。”

陈元正色道:“大哥欲伸大义于天下,必以百姓为基,重在用人,为大哥基业,元何惧区区仇怨乎?”

说完之后,陈元突然又是一笑:“况有大哥二哥三哥在,天下何人敢伤我!”

刘备听到陈元这么一说,豪气顿生:“四弟尽管去做,一切有大哥在,我看谁敢欺我刘玄德之兄弟。”

陈元心中微暖。

“对了,四弟,那书院和聚英阁应该建于何处?”

“书院建于鹿门山吧,聚英阁就建于州牧府中,以便大哥选用其中人才。”

刘备点点头。

“还有什么需要大哥做的?”

“还需大哥下一道求贤令,尽贴荆州境内,务求使野无遗贤。”

说实话,下求贤令这跟朝廷的察举制是不相符的。

这肯定要背上巨大压力的。

不过刘备想都没想:“此事易尔,然则还需子初为大哥操刀一番才是。”

这不是撞枪口上了吗。

孟德兄,借你求贤令一用。

当即,让人上纸笔。

陈元大笔一挥,文不加点,一道求贤令便问世了。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吾刘玄德欲治平荆州,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刘备看着陈元写的求贤令,尤其是唯才是举四个字,不由的连念几遍。

“好一个唯才是举,此令一下,吾刘玄德何愁无才可用也。”

当即,刘备命人抄写之后,传于荆州各郡县,张贴于官衙之外,以表自己求才若渴之心。

且不说求贤令会造成什么样的成绩和后果。

陈元开始让人修建襄阳书院和聚英阁。

修建的具体事宜,陈元交给了蒯良去负责,是的蒯良被刘备分配给了陈元做副手。

以蒯良之才,负责此事,绰绰有余。

陈元只是就修建提出了自己大概的意见之后,就不再去管了。

他现在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书院的老师和学生该从什么地方来。

老师暂定:蔡邕、司马徽、向朗、庞德公以及他自己。

学生暂定:诸葛亮(3岁)、诸葛瑾(10岁)、庞统(5岁)、法正(8岁)、周瑜(9岁)、鲁肃(12岁)、徐庶(大约十七八岁)、马超(8岁)、孙策(9岁)、孙权、(2岁)陆逊(一岁)、马良(未出生)、马谡(未出生)刘晔(7岁左右)黄叙(6岁左右)

这是都是暂定,因为陈元目前就只想到这些人。

以后如果再想起了其他人,随时加进来。

书院分文武两科,因材施教。

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刘备自己的人才。

当然现在肯定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为国养才吧。

老师学生暂且定好,那就要搞一些教材出来了。

总不能上来就读论语吧,就算是诸葛亮这种天才,上来就教论语,多半也是懵逼。

所以三百千出来吧。

128,三百千

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不过都需要修改一下。

尤其是百家姓,肯定不能是赵钱孙李了。

打头肯定是刘。

刘后面该是啥?

陈元突然发现百家姓不好搞啊。

如果现在就搞出来,说不定会引起大的波澜。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姓氏看的之重,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

罢了,百家姓暂时搁置吧。

就用三字经和千字文吧。

而且句读之法也要发明出来,不然太不方便了。

句读之法使用的前提那就是纸张的大量普及才行。

如此一来,可能要建造工坊大量的生产纸张了。

好在,陈元已经改进了造纸术,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了。

先是下令让人组建造纸坊,一来可以方便使用,二来也是增加州府收入。

等生产出来之后,就卖向全国,定然可以给州府积累大量的财富。

之后,陈元就在房间之中开始憋三字经和千字文了。

说真的,真的是憋。

因为陈元背不下来啊。

三字经开头他倒是记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后面的就记得不是太清楚了。

只能一点点磨了。

好在原主人家是有学问的,在原主的基础上,陈元再结合自己记忆的内容。

总算是编出一个陈元版本的三字经。

陈元看着自己写出的三字经,这应该跟原版差不多吧。

当然东汉以后的事情肯定是没有了。

陈元在里面加了不少私货进去。

比如说那个黄香的事情陈元就给删了。

开玩笑,他都要对付江夏黄氏了,把黄香写进去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总之不合适宜的,不适合自己理念的,陈元全都删除了。

最后搞出来的就是这个陈版三字经。

三字经搞定,开始搞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等等。

同样的的不合时宜的以及不符合自己理念的东西,全都给删除或者改编了。

百家姓没有了,那就用幼学琼林代替吧。

不过,幼学琼林不像三字经和千字文一样,内容太繁杂了。

有四卷三十一个分类,其中科第类可以暂时排除。

但是剩下三十个分类那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暂时就先用三字经和千字文吧,这两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认字。

意识的灌输是其次。

先通过这两本书来认字,之后再学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学完就可以学习五经了。

当然陈元决定还要把其他科目给搞上。

比如说数学、物理、化学啥的。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他不会啊。

他上学学的那些东西早就还给老师八百年了,别说编写教材了,就算是写个什么数学公式估计都费劲。

怎么办呢?

陈元有些头秃。

不过不着急,看系统以后还能不能升级,升级之后能不能兑换教材。

暂时先这样吧。

三字经和千字文,陈元准备自己来教。

五经就有蔡邕、向朗等人来教。

军略啥的,司马徽好像懂。

就让这个水镜先生来教吧。

如果有可能的话,日后把卢植搞过来教军略也不是不行。

卢植不仅经义高深,军略也是很强的。

公孙瓒和刘备,仗打的都很溜的。

教材暂时搞定了,陈元喊人过来进行抄写。

是的,这个时代的书都是抄写出来的,印刷?

对不起,没有。

即便是雕版印刷都没有。

印刷术这个东西,也要搞出来啊。

陈元想要通过系统点亮这个科技树,可是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首节上一节90/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