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一群文臣武将们,崇祯满意的不停点头,这些都是大明的希望啊!
随后,崇祯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阵后,便是王承恩宣读诏书,诏书的内容很长,但是却将所有人的赏赐都包括在了里面,不过在朝会结束以后,他们还会得到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圣旨。
这也算是崇祯的皇恩浩荡了。
只不过封赏的圣旨里,没有朱仲杰的名字,当王承恩宣读完毕之后, 受赏的将领们都有些迷茫的看向了上方。
崇祯见王承恩已经宣读完毕,缓缓的站了起来,走上前去。
“辽东一战的功绩,朕已经想不出更华丽的词语来形容了,而将士们的 功劳,朝廷也已经做出了封赏。
镇国公朱仲杰听旨!”
“臣镇国公朱仲杰接旨!”
朱仲杰向前几步,半膝下跪。
“镇国公朱仲杰辽东一战中立下不世之丰功伟业,特加封其太子太师, 领兵部尚书衔,领锦衣卫都督之职。
另外,天下紊乱不堪,各地乱匪,流民剿之不尽,朕决定在五军都督府之上重建大都督府,节制天下兵马,特封朱仲杰为大都督之职!”
哗......
崇祯的话,让百官纷纷抬起了头,一脸惊愕的看向了崇祯,不少言官们更是有些按奈不住,想上千劝阻,不过一想到受封的是朱仲杰,他们刚抬起来的脚又放了下去。
就连吴等内阁大臣也是一脸惊愕的互相张望,很明显,崇祯的这个决定并没有找他们商量过。
要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就连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把握不住,在洪武十三连便废除了大都督府,因为这个职位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
可吴刚准备上前一步劝住,便被史可法可拉住了衣袖,之间史可法对着吴轻轻的摆了摆头,吴见状愣了愣,叹了口气,也没有再向前。
不过相比较与众人的惊讶,朱仲杰还是非常淡定的,因为这件事朱仲杰早就与崇祯商量过了。
这次立下了大功,加上朱仲杰之前那些功劳,其实按道理来说封一王爵也不过分,可纵观大明有史以来活着封王的汉人大臣那是一个没有。
朱仲杰也不想被这个续命阻挡了脚步,但是崇祯却只相信朱仲杰一人,权衡利弊,两人才想出了这个主意,重建大都督府,由朱仲杰担任大都督之职。
另外,崇祯还给了朱仲杰开府建牙的特权,这在大明也是绝无仅有的待遇,不过这封赏也有些劲爆,所以崇祯打算过些时间再宣告。
对于崇祯为什么这么信任自己,朱仲杰有些想不明白,他觉得有可能是系统的原因,因为崇祯在历史上可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但自从自己来到大明后,崇祯对他一直都是无比的信任。
“难道,崇祯知道自己是老朱家的人了?”
朱仲杰眯着眼看向了崇祯,崇祯也朝着他微微一笑,以示回应。
封赏完毕,大臣们纷纷告退,而崇祯则是把朱仲杰以及内阁阁老们留了下来,前往乾清宫议事。
本来在朱仲杰回京的第二天崇祯便打算召集阁臣议事的,谁知道朱仲杰那天夜里便遇到了袭击,这件事便也就拖了下来。
第195章 乾清宫议事
乾清宫东暖房内,崇祯与六位阁臣以及朱仲杰正在商议着。
“陛下,此次鞑子南下,导致北方的春耕被耽误了下来,朝廷恐还需要 一大笔的救灾银子,而这次大赏的银子都还没有着落,臣甚是担忧啊。”
户部尚书倪元璐站了起来,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
大明现如今就像一条破船,哪里都需要填补,可每年的税收等进项却不增反减,让他这个户部尚书愁的是每日每夜都睡不着觉。
“汝玉兄,这封赏之事,事关军心,可不能拖欠啊。”
还没等崇祯说话,史可法这个急性子赶紧站了起来,有些激动的说着。
倪元璐也是没有办法,看了史可法一眼,叹息了一声,双手一摆,崇祯见状,也赶紧出口说道。
“两位先生先坐下,银子的事情是朕疏忽了,这一次封赏的银子,就不用户部出了。”
“什么!”
“陛下,您有主意了?”
倪元璐有些激动,其他注重阁臣们,也是望向了崇祯,不过只有朱仲杰,似乎在摸鱼,一会东看看,一会西摸摸。
仿佛就是来乾清宫旅游的一样。
崇祯瞥了他一眼,颇有些无奈,这小子,也太不上心了。
“这件事确实是朕疏忽了,仲杰这次辽东之行,不止是战果颇丰,收获 也是颇丰啊,这样,回去以后,户部便派人前去京营中接手,先生,这些银子,可要用到实处啊。”
“敢问陛下,镇国公是缴获了多少银两,臣也好安排人员和车辆以及库房。”
在崇祯意想中倪元璐应该是有些激动的,可是此时的倪元璐,确实十分的淡定,因为在他看来,就算镇国公在辽东收获颇丰,可这一次大赏一次性可要出去几十万两银子,剩下的也肯定没有多少了。
“那确实,倪阁老要派多些人手,其中散碎银子太多,咱们在辽东又要 赶路,根本没时间清理,不过估摸着,大概有两千万两左右。”
朱仲杰终于说话了,可他这一开口,东暖阁中瞬间安静了下来,众阁臣们纷纷张大了嘴巴,惊讶的一会看看朱仲杰,一会看看崇祯。
被这些老头子盯着,朱仲杰怪不自在的。
“这....这....镇国...公,此话当真?”
倪元璐紧张的话都说不清楚了,不止是他,吴也开口问道。
“镇国公,这事也假的不得啊。”
朱仲杰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肯定的说道。
“假什么,到时候你们一起去城外京营驻地看看就知道,密密麻麻堆上 成了山,你们赶紧运走,我那些将士们也好空闲下来回家省省亲什么的。
对了,各位大人,在这一批银子里,每一粒银子上可都带着血的啊,晚辈不该指挥诸位大人做事,但有一件事,我想请各位大人们谨记于心,那就是每一粒银子,都要让它发挥自己的作用!”
说着,朱仲杰正了正身子,朝着诸位阁臣便是一拜,而众阁臣们也是纷纷站了起来,朝着朱仲杰一拜。
“这一点陛下和国公大可放心,谁敢贪污一分,我就是豁出了命,也要 把他绳之以法!”
倪元璐大声的保证道。
两千万两银子,这可是大明财政一整年的收入,还是净收入,这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有了这笔银子,官员的俸禄可以发了,拖欠边军的饷银也可以发了,今年的春耕也保得住。
只需几年光景,大明就可以焕发出勃勃生机出来,倪元璐怎么能不兴奋。
“陛下,国公放心,此事内阁也会上心,严加监管。”
有了吴的带头保证,朱仲杰同崇祯也都点了点头,不过这在朱仲杰看来,还是不太稳当。
毕竟这可是明末,这些阁老们他信得过,可下面的人他却信不过,这些银子若是按照往常一样,经过层层盘剥,可能真的用到实处的,不足十分之一了。
不过这件事朱仲杰也不好明说,只有下去以后,请示崇祯,让锦衣卫在其中严格监视,找出几人来杀鸡儆猴,效果会好很多。
有了银子,后面的商议就轻松了许多,毕竟许多的事情都是因为没有银子闹的,这次有了银子,他们办起事来,也就顺利了许多。
众人都在说着,突然吴开口朝着朱仲杰说道。
“国公,我听说你遇袭那日,是打算来我府上,不知国公当时是有什么 要事?”
吴这一开口,众人也都感兴趣的朝着朱仲杰看了过去,就连崇祯也一样。
提到这件事,朱仲杰的脸色一下就严肃了起来,他朝着礼部尚书蒋德说道。
“蒋阁老,你可听说过胡益客?”
见朱仲杰问道自己,蒋德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礼部向来都是清闲衙门,他不知道怎么勾起了这位镇国公的关注。
可一听这个名字,蒋德微微皱眉,而后看向朱仲杰。
“不知道国公你说的胡益客,是不是礼部主事?”
“没错,就是他,看来蒋阁老是知道此人的了。”
“胡益客此人,办事勤劳,任劳任怨,可惜在半月之前,胡益客在家自缢了,不知道国公提起他是何意?”
崇祯等各阁臣们此时也是一脸疑惑的看向朱仲杰,不知道他提起一个小小的礼部主事是何意。
“蒋阁老,诸位阁老,陛下,你们都知道这胡主事自缢而亡,那你们可知道这胡主事是因何事自缢的?”
闻言,众人更是疑惑,他们身为阁臣,日理万机,又怎么会知道区区主事为何自缢。
就连身为礼部尚书的蒋德也是摇了摇头,他对此事也不是十分的了解。
崇祯也是满脸不解,不过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
“唉!”
朱仲杰叹了口气。
“他是被逼死的啊!”
“倪阁老,朝廷官员已经有数月没有发放粮饷了吧?
蒋阁老,礼部精简裁员,这胡益客就在裁撤之列吧?
家中本就无粮,这胡益客甚至卖掉了一个女儿换取两石粮食度日,就此,他或许还能坚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就这,他还要被裁撤,诸位,你们说说,他还能活的下去吗?”
“哐当....”
随着话落,崇祯手中的茶杯不由自主的滑落到了地上,摔倒粉碎!
第196章 蜀地紧急
朱仲杰的话,犹如猛地扯开了大明官场的一张遮羞布,让崇祯与在场阁臣们的脸面瞬间荡然无存。
其实胡益客这种底层官员的惨状,早就已经不陌生了。
从明太祖时起,底层官员便已经如此。
只不过在好的年月,凭借着那薄弱的俸禄,这些官员们勉强还能度日。
可一旦天下发生什么变故,这些官员们甚至会比普通的百姓还要惨。
百姓们还能去挖挖野菜,卖卖力气,甚至是乞讨求生。
可他们不行,他们毕竟是朝廷命官,代表着朝廷的脸面,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
这也就导致这数百年来,底层官吏的惨状一直没能杜绝。
而高层官员的俸禄其实也没有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可是这些高层官员们,一些有着不少的灰色收入,有一些家境本就殷实,当了官后,家中的田地甚至不需要纳税。
所以底层官员们的惨状,在高层官员中出现的几乎很少。
吴等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几人虽然不贪腐,可家境也确实不差,在自己的老家,也属于豪门大户,家中良田颇多。
说句大气的话,就算当官不发俸禄,对他们几乎也没什么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数百年来,没人愿意去更改明太祖的这项俸禄规定的原因,因为能说得上话的人,压根就不关心这个。
可朱仲杰偏要打破这份传了两百多年规矩,不仅是这一项,很多不合理的规矩,朱仲杰都会一一动手打破。
“仲杰,你的意思是?”
崇祯冷着脸,他倒不是生朱仲杰的气,而是有些感叹胡益客的遭遇。
其实这种事他也是听说过的,只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崇祯一直不愿意相信而已。
“改革俸禄制度,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这句话说的确实好,但是 不发财也不代表着人家饿死吧!”
朱仲杰愤愤的继续说道。
“又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这不行, 陛下,必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