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封大声说著,继而抱拳躬身,对著所有等待的百姓们躬身一拜。
看到赵封这一举动。
所有百姓都是激动无比。
“武安君当真还是赤子之心啊。”
“我等平民竟然受了他一礼。”
“武安君当真是人品贵重,没有任何倨傲之气。”
“武安君真的当得了此位,我服了。”
“武安君客气了,吾等无法承受你这一礼啊。”
“你是我大秦的功臣,能够在此等候,此乃吾等荣幸。”
“是啊……”
无数百姓看到赵封这一礼,无不是感动,无不是敬佩。
赵封以武封君,更是上将军,未来的国尉,当之无愧的国之重臣。
如此身份,竟然对作为平民的他们行了一礼,这是何等的心性,何等的博怀。
“诸位乡亲父老。”
“大王在朝堂等待我觐见,赵封不能在此久留,抱歉了。”
赵封微微一笑,又对著所有乡亲父老抱拳道。
而周围自然是一片迎合之声。
在城内外百姓注视下。
马车重新启动。
赵封并没有进去,而是对著官道两边的百姓摆手。
“武安君如今在大秦的声望当真是无人能及啊。”
看到这一幕。
桓漪的脸上也浮起了一抹感慨之色。
而作为赵封的亲卫们,此刻则是带著浓浓的自豪。
因为咸阳十几万百姓相迎殊荣,这是他们的主上得到的。
朝议大殿!
赵封与桓漪相继走入了大殿内。
“臣参见大王。”
两人躬身对著王位之上的嬴政一拜。
高位之上。
看著毫发无损归来的赵封,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来。
“好。”
“武安君。”
“你在楚国征伐之功,孤虽远在咸阳,但皆是知晓了。”
“你,无愧吾大秦战神之名。”
“孤有你,孤之福。”嬴政大笑著道。
“多谢大王夸赞。”
“此番能够顺利灭楚,皆是依靠武安与函谷两大营锐士攻伐之力,断不是臣一人能够做到的。”赵封十分谦虚的回道。
他自然不会没有情商,将所有战功全部占据。
……
第279章 封国尉!执掌大秦兵权!
“此战之功。”
“凡攻楚锐士与将领皆是大功。”
“孤又怎会不知?”
嬴政笑了一声。
随著赵封归来。
嬴政脸上的笑容都变得浓郁了。
以往朝堂上,嬴政向来是冷著脸,只是听到捷报传回才会浮起一些笑脸了,如今却是迎来了改变了。
“桓漪。”
嬴政威声道。
“臣在。”
桓漪立刻一拜。
“此番攻楚,桓漪上将军立大功。”
“赐晋爵两级,赐千金,赐十万钱,赐奴仆千人,赐玉器百件。”嬴政威声道。
“臣,谢大王隆恩。”
桓漪激动一拜。
原本他是十四级爵,如今晋两级,已然与王翦相当了。
当然。
在得道如此重封后,桓漪自然是将感激的目光投向了赵封。
此番如若不是赵封,或许他函谷大营已经全军覆没了,哪里又能够博取如此大功。
“启奏大王。”
“此番灭楚之功,臣函谷大营只是辅助之功,真正灭楚根本在于武安君,在于武安大营。”
“初攻楚国时,如若不是武安君派人提醒芈启叛国,臣根本不会有所警觉,后果必然会是全军覆没,此乃武安君一功。”
“之后武安君率军攻破楚国北境,一路斩灭楚军,破楚都,斩项燕。”
“武安君方为灭楚大功之臣。”桓漪又大声启奏道。
看著桓漪如此推崇赵封,嬴政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来。
对于此战。
桓漪是真的发自内心对赵封感激。
如若不是赵封,那此番他就不是拥功归来,而是负罪归来了。
“武安君大功,孤怎会不知。”嬴政笑了笑。
随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大声道:“赵封。”
“臣在。”赵封立刻躬身一拜,自然是一脸期待。
封国尉,再进一步,再得到一个三阶宝箱。
这可是武臣极致了。
“赵封统领武安大营灭楚有功。”
“斩楚王,斩项燕,功勋卓越,当重赏。”
“今日。”
“封赵封为大秦国尉,武臣之首,执掌四大营一半虎符,执掌大秦兵权。”嬴政威声宣布道。
语气之中带著毋容置疑。
听到这一封赏。
赵封当即一拜:“臣,谢大王隆恩。”
而朝堂之上。
朝臣心思各异。
“终究是到了这一日了。”
“王相,这赵封彻底成势了,武臣之首,真正的大秦朝堂权柄第一人。”
“当初不该那般针对啊,如此你也不会落得一个全族被灭的下场。”
“往后,长公子的路不好走了啊。”隗状心底一叹,十分的悲凉。
如今朝堂形势已经彻底大变了。
不知不觉之间。
赵封成长到了武臣之首,位列上将军之上。
而且文臣之首的左相韩非也是赵封的好友。
不知不觉之中。
赵封以二十六岁的年龄权倾朝野了。
这种势头下来,谁敢得罪啊?
不说韩非。
作为秦王最为信任的尉缭,作为廷尉的李斯,他们无形之中似乎也对赵封站在了一边。
鬼谷子邀请赵封入鬼谷一叙。
自然是无形之中也打上了与尉缭交好的标签了。
至于李斯。
他的儿子都在武安大营为将,其意义更是无需多言。
至于扶苏?
如今的情况非常的不容乐观。
因为芈启的叛国,扶苏母族的势力可谓是被尽数瓦解,在嬴政的心底再无任何地位,不少朝臣也放弃支持扶苏,这对于扶苏的打击自然是很大的。
而胡亥则是趁著这机会大肆拉拢,如今在朝堂之上成为了位分最高的公子。
随著大秦一统。
未来的形式似乎对于扶苏而言更为难定了。
“大秦即将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