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好,郁青衣还没过门,等郁青衣过门了,杨正山总不能放着香喷喷的夫人不管,跑到空间内刨土吧。
所以灵泉空间内不能种植太多成长年份较短的药草。
简单的清洗了一下,杨正山这才走出房间。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院子里的草木都焕发了新的生机。
杨正山走出主院,漫步在池塘边,看着抽芽的草木,心情难得宁静。
这庭院建造的真的很好,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布置,抄手游廊与青石小道交错,颇有几分一步一景的惊喜。
看着这样漂亮的风景,杨正山心里忍不住再次感谢起曹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能有这样一个精致的住处,杨正山还是沾了曹涵的光。
可惜曹涵已经死了,不然杨正山肯定要登门道谢一番。
“爷爷!”
就在杨正山在池塘边散布的时候,杨承业一路小跑过来。
六岁的杨承业比去年变化很大,去年的时候,这小子还跟个顽童一般整天疯闹,可现在一举一动多了几分富贵公子的做派。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杨明诚请来的教养婆婆。
那教养婆婆姓李,今年五十三岁,以前曾在宫中做过宫女,后来归乡就做了教养婆婆,二十多年来,她教过很多官宦之家的公子小姐。
杨明诚打探了许久才找到这么一个人,又花费了重金才将这位李婆婆请到杨家。
好不容易请来这么一个人,杨正山自然是人尽其用。
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赶。
杨云雪这些女孩要学规矩礼仪,杨承业自然也要学。
当然杨承业这几个小子只跟着李婆婆学规矩礼仪,其他的不学。
李婆婆也是个尽心尽力的人,她的课堂一开始就把重心放在了杨云雪、杨承业和杨清婉身上。
因为杨云雪是杨家的二小姐,杨承业更是杨家的嫡长孙,而杨清婉是杨家长房长女。
她对杨云雪三人格外的严苛,凡是她教过的礼仪规矩,就不允许三人出现一点差错。
相比之下,她对王云巧、王明哲就要宽松一些。
王云巧和王明哲是杨正山的徒弟,但实际上他们更像是杨家的养子养女,
虽然他们从小养在杨家,但不管如何他们的身份都不是杨家的子孙。
杨正山看着规规矩矩的杨承业,不禁捋起胡子来。
在前世,他觉得孩子就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显然李婆婆是不能给杨承业带来快乐的。
可是杨正山也不能插手李婆婆的教导。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身份越高,规矩礼仪就越大。
这些东西就要从小培养,杨正山虽然希望杨承业能够轻松一些,但也不想让杨承业长大后不知礼节。
“哎,有得必有失,只要孩子不长歪了就行!”
杨正山心里轻叹一声,脸上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今天在学堂有没有好好上课?”
他问的学堂是启蒙学堂,杨承业虽然在学礼仪规矩,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启蒙上。
“爷爷,我有好好上课!”杨承业站在杨正山面前,昂头说道。
杨正山笑着点点头,伸手牵起小家伙的手,“走,陪爷爷走走。”
小孩子还是要多陪伴一些毕竟好,虽然这孙子来的便宜,但也是他看着长大的,感情还是有的。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在池塘边慢慢走着,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的很长。
杨正山一边走一边询问着杨承业的学业。
杨承业还是很聪明的,背书几乎读几遍就能背下来,学东西也很快。
第172章 印象的改变
翌日上午。
谢渊进城陪同许进巡查屯田之事。
其实谢渊也不想陪着这位许大人,他那边可是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春耕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接下来他要准备将士们的训练事宜,准备整修屯堡,准备在各屯堡修建猪圈、羊圈、马厩等等。
另外还要与锦绣坊的掌柜对接,挑选合适的女孩进入锦绣坊学习刺绣。
杨正山做的那些计划,都要由他来实施,所以他现在真的很忙。
只是陪许进巡查也是杨正山的命令,他也不能拒绝。
一行数十人出城之后,谢渊骑马来到马车旁,问道:“许大人,我们先去哪边?”
既然是陪同许进,那今天的行程自然要以许进为主。
马车内,许进依旧是满脸肃然,他声音低沉的说道:“东延墩!”
“东延墩!”谢渊一愣,“许大人,东延墩是不是太远了,我们不如选个近点的看看!”
东延墩是安源城辖下做东边的一个火路墩,距离安源城足有一百多里,快马加鞭的话一天能跑个来回,可若是乘坐马车,应该勉强也能跑个来回吧。
谢渊觉得许进没必要受这苦,乘坐马车不停地跑一百多里,是能把人颠散架的。
可许进不这让认为,他觉得既然要巡查那就要查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东延墩距离安源城最远,而且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路墩,很容易被忽略掉。
“不必了,就去火路墩!”许进很不给面子的拒绝了谢渊的好意。
谢渊神色微动,瞥了闭着的车帘,说道:“既然许大人执意要去,那就去吧!”
说完,他也不在理会许进,驱马走到队伍的前方。
这老头明显是来找茬的,他何必要自讨没趣。
想看就看,想查就查。
不就是东延墩吗?
那里还真不怕查!
重山镇的道路除了官道之外,其他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坑坑洼洼的,在这样的道路上乘坐马车的感受可想而知。
别说马车,就算是汽车放在这里,时速都不能超过二十。
由于许进乘坐马车,他们足足花费了两个多时辰才抵达东延墩。
当许进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差点没有站稳跌坐在地上,幸好他的随从扶了他一把,不然他肯定会一屁股坐在地上。
不过他并没有为此感到尴尬,站稳之后,他朝着周围打量起来。
小小的火路墩看起来非常的破旧,用灰土堆砌的外墙都有一段坍塌了,透过大门可以看到里面那些破旧的土胚房屋。
破旧,是他的第一印象。
他微微皱起眉头,又看了看周围的屯田。
田地很明显都有耕种过。
他迈着虚浮的脚步来到田地边,伸手挖了起来。
他要看看是不是真的种下了粮种,还是只是随意翻耕了一下。
谢渊见此,嘴角微微抽了抽,这位许大人还真是够仔细的。
说实话,这么仔细的兵备道佥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对,应该是第一次听说。
以前的兵备道佥事也会巡查屯田,可是那些佥事的巡查更像是走个过场,一般都会去沙岭堡大吃一顿就巡查完了。
像许进这样跑这么远,还要亲自挖开土确认的兵备道佥事,谢渊听都没有听过。
许进确实是一个很仔细的人,只是他这份仔细也是被人给逼出来的。
当初他刚来重山镇,第一次巡查屯田之事,他也看到了一片耕种过的田地,那次巡查他很满意,他还觉得一种屯田官做的很不错。
可是就在几个月后,他路过之前巡查的田地,却惊骇的发现那片田地居然荒废了,田地里一棵麦苗都没有,只有一片茂盛的杂草。
一开始他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可是经过调查之后,他确定了那片荒废的田地就是他之前的巡查的屯田。
那个屯堡为了应付他的巡查居然连夜将田地翻了一遍,做出了已经种下麦种的表现。
如此也就罢了,可是之后他们居然依然没有播种,让数十亩屯田给荒废了。
吃一堑,长一智。
自那之后,他每次巡查都要亲眼看到土地里有粮种才算放心。
就在许进蹲在田边挖土的时候,东延墩中跑出来三个身穿破旧战袄的士卒。
他们来到谢渊等人面前,神色非常紧张,其中一个年级稍大的士卒战战兢兢的拜道:“小的拜见诸位大人!”
“嗯,免礼吧,不用紧张,本官是安源州管屯官谢渊!”
“拜见谢大人!”三名士卒再次拜道。
这时候许进也挖出粮种来了,看着地里的粮种,他这才缓缓站起身来。
“你是小旗官?”许进看着那位年长的士卒,问道。
“这,小的不是?”
“你们小旗官呢?”许进眉头微微皱起。
那人磕磕绊绊的说道:“大人,两天前杨大人过来把我们的小旗官给砍了!”
“杨大人!”
许进一愣。
旁边的谢渊解释道:“前两天杨大人将所有的火路墩和烽燧巡查了一遍,东延墩的小旗官因为把粮种卖掉了,杨大人一怒之下就把人给砍了!”
这事他是知道的,不是杨正山告诉他的,而是下面的屯堡官向他禀报的。
不只是这里的小旗官,就连上面的那个屯堡官也被杨正山训斥了一顿,打了十军棍。
因此,那屯堡官才连夜又给东延墩运来一批粮种。
许进陷入了沉默,他是真没想到杨正山之前居然来巡查过,不对,他是没想到杨正山会巡查火路墩和烽燧。
之前他还有些厌恶杨正山,觉得杨正山傲慢,不作为。
现在他才明白是自己错了。
“没有任命新的小旗官?”许进再次问道。
“应该是没有。”谢渊皱了皱眉,他是管屯官,虽然所有的屯堡、火路墩和烽燧都是他的管辖范围,但是他也不可能管到每一个火路墩。
这种事自然要下面的屯堡官来处理,哪里用得着他亲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