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雨很了解崔匀清,以她的性格,她绝不会轻易放过慕正光。当时的她想让慕正光的双腿消失,现在的她,说不定还抱有这种想法。
“我知道了,不撞就不撞吧。”
崔匀清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杨树雨的要求。以过渡世界的性质而言,容纳不了多少奇思妙想。想用过渡世界里的短暂时间把他打垮,难度太大,只能使用更可怕的手段。
慕正光住在校外,但他每天在学校里的时间多余校外。在学校里,他看到花草树木,看到老师,看到同学。
慕正光看着同学,跑步的同学、打排球的同学、打羽毛球的同学……青春的活力,成熟的魅力……年龄赋予了不同的人不同的色彩。他陡然想到假如世界就此停滞,所有人留在现在的年龄,并非好事。
同行的男生女生,不值得让人羡慕,超越界限的接触,也不值得诅咒。为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诅咒别人,不是正常人该做的事。
他们能在一起、能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那是因为命中注定。不过,命中并没有注定我要羡慕他们,我的心、我的思想不是注定的,我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想法来对待这些人、这些事。
选择嫉妒的是我,选择仇恨的是我,选择诅咒的是我,选择旁观的也是我。我曾是接受他人羡慕的人,也当过投出羡慕的人,但现在,我不需要别人的羡慕,更不需要羡慕别人。
慕正光的最后一段大学生活像是在假期里度过的,在度假的同时,他不忘参加校招,投出简历。后来,他找到工作,完成答辩,领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在那一天,慕正光拎着厚重的毕业证书,在学校里走来走去。
校园及校园附近曾给他留下过痛苦的回忆,发生在十字路口的车祸让小徐同学去了另一个世界,让他在轮椅上坐了十个月。但这里也给他留下过快乐的回忆。如今,他即将离开这里,并有可能再也不回来了,在这一刻,回忆不再重要。
这世间发生的所有坏事,轻微一些的,背后说人坏话,严重一些的,例如当面辱骂,大多都可以用“身不由己”来形容。虽然身不由己,但罪恶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无需刻意诅咒、刻意仇恨这些人,只要和他们划清界限就好。不是在形式上划清界限,而是和他们说的话、做的事、传达的思想划清界限,也与他们的恶意划清界限,不要以同样的做法、同样的情绪回应他们。
这世间的所有人都在身不由己地走向罪恶,有的人走得更快,有的人走得更慢,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头,有的人走到一半还能回头。
我也曾走在错误的道路上,追寻着错误的方向,我很庆幸我还有回头的机会。
我并不讨厌这个地方,也不讨厌这里的所有人,无论他们的本质是偏向善还是偏向恶。我的衡量不一定准确,而他们的命运、结局却是一定准确的。
他们有他们的命运,我有我的命运,我的命运并没有和小徐同学的命运相连,她死了,我的命运还在继续,甚至,比起以往,我还能活得更好?也许吧,但不是因为我手中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是因为这几年里我做出的错误的和正确的选择。
仇恨与诅咒,尽数散去。慕正光的答案,接近满分。杨树雨不由自主地为他感到高兴:几乎所有类型的极低浓度的罪恶都不足以污染他,那么,低浓度的罪恶呢?在下一个遗憾世界里,崔匀清应该会用低浓度的罪恶考验他吧?希望他能通过考验。
拿了毕业证后,慕正光并未立刻返回启川市,而是在长余市里又住了几天。
白松大学隔壁的师范大学里有很多女生,这个消息慕正光早就有所耳闻且深信不疑,但他从来没有去过师范大学。在离开这座城市之前,他想去看看,看看这个让一部分同学日思夜想、流连忘返的地方。
慕正光看到许多女生,并肩同行的男生女生也更多。他忽然想起一位室友曾经说过的话,“校园里的爱情才是最单纯、最美好的,以后毕业了就没有爱情了,全是利益交换”。
其实这些人在校园里就已经很不单纯了,在离开校园后,他们更是变本加厉,把婚姻视为交易、视为工具,并在婚姻中加上了很多复杂的要求、条件。他们对婚姻感到悲观、恐惧,他们仇视婚姻,甚至把伴侣视为敌人,这都是他们活该,自讨苦吃。
不过,有一条要求标准是可以加入婚姻里的,但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用一个字就概括了。
自己的伴侣是怎么对待自己的身体的、是怎么看待男女交往的界限的,在这些思想观点的引导、约束下,有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最后的那个结果,才是他们所说的那一个字。
虽然他们说的一个字很重要,但只有这个字还不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确的观点足以保证结果令人满意,但令人满意的结果却不能证明观点是否正确。
不过,考虑到还有极少数情况,以及人的观点是可以伪装的,而结果一旦形成就不可改变,把结果作为一条衡量标准,能让人更安心,能帮助人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慕正光在师范大学里找了个教室坐下,戴上耳机,最后一遍聆听徐的遗言。
“姐,我们的关系到此为止了,谢谢。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了,你说的不合适的、对我不利的答案,我也明白了。我终于跟上你的脚步了。以后我不再喜欢你,但你教给我的衡量标准,我永远喜欢。”
慕正光闭着眼睛,像是在自言自语。无声的言语,无声的落泪,在他的心中激起巨大起伏,然而随着他删除那段视频,久违的轻松和平静瞬间掩埋了所有起伏。亦如同一路走来,有无数波折风雨,终于到达注定的结局。
(本章完)
第430章 遗憾故事的新篇
“哦,对,对,你这十星要是能稳定住,肯定比那八星探险家好得多。”陈治扫描光线,也正是在那一刻,他的眼神黯淡了一瞬,“俞启,十星普通人。”
班里传出一阵唏嘘。
普通人这项职业上限高,下限低。他们的所有能力必须依靠学习获得。
但是,十星天赋不是假的,哪怕是最弱的十星普通人,也比八星木匠、八星建筑工要好得多。
不过,与八星探险家相比,十星普通人就不够看了。因为八星探险家对标的是十星木匠、十星建筑工。
俞启认为他的真正天赋就是十星,但由于他是穿越者,所以有些原住民的好处他没有享受到,所以才觉醒了“普通人”职业。
在这个世界上觉醒“普通人”职业的人不少,其中绝大多数是一星,只有极少量的二星和三星。在已知文献中,他是第一个拥有超高天赋的普通人。
陈志看到俞启也没有主动走下讲台的意思,便安慰了他两句:“你这职业虽然不加任何专业技能,但这也正好说明了普通人可以从事任何职业。只要愿意努力,哪条路都走得通。好了,下一位,十六号,南宫淳。”
其实俞启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他在回到座位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一句“原来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俞启转过身来,很轻松地就发现了说他坏话的人。毕竟这里可是超凡世界,而且他意识到驱动等级直接对应修为,现在的他已经升到了Lv5,是货真价实的一阶中期。
“老师,可以让李昊提前觉醒技能吗?”
老师陷入了两难。按照规矩,李浩是不能插队的,但他又不想得罪一位拥有十星天赋的天才。
但这时领导的话给了他信心:“既然俞启同学都这么说了,那就让李昊提前吧。说不定还能沾沾前人的光,也觉醒出十星天赋。”
领导的天赋不强,但他的修炼时间长,早就迈入了三阶。他的听力也远超常人,李浩刚才说的那句话,他也听见了。
能混到他这个职位的,多多少少都有点阅历。他这么说,算是卖俞启一个人情。
虽然俞启是十星普通人,但“十星”的名头就足够吓人。
刚才不小心得罪了俞启,刚好趁此机会修补关系,以免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俞启重生前好歹有了近二十年的岁数,领导的话外之意,他自是听得出来:领导这是在把李昊架在火上烤啊。十星天赋哪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先把你捧高,等你觉醒出一星两星的时候,你就知道那种滋味有多不好受了。这领导倒是挺会做事的。
领导下了命令,陈志不再犹豫:“南宫淳,你先等一下,让李昊先来。下一位,二十三号,李昊。”
李昊战战兢兢地走上讲台,他先前说的“中看不中用”是出于嫉妒,这会儿被喊上讲台,他双腿都在打颤。他不认为他能觉醒出十星天赋,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李昊把手掌贴在魔晶上,一道亮线冲天而起。
众人都瞪大了眼睛,因为那条亮线中不含有任何金光。
这样的奇景不是第一次出现了,领导突然感到头皮发麻,后背一凉。
领导走到讲台上:“不知是哪位前辈莅临我校想看看这些小辈们的觉醒状况,但还请手下留情,不要干扰了正常程序。”
通过这次的小动作,俞启离Lv6更近一步。
紫色亮线中开始流淌金色,金光增加到三段便不再增加。
严格来说,三段金光,这样的天赋不差,虽然与那些高星级的人比起来不值一提,但是排在三星后面的还有众多一星、二星的人。
想到这里,李昊稍微松了口气:三星,还好,丢脸没丢的太多,三星下面还有一大堆垫底的。
三段金光,这太正常,不值得陈志细想,他用机器扫描金光:“李昊,三星普通人。”
顿时,教室里传出阵阵哄笑。三星普通人,这可比一星木匠还要差劲,是名副其实的倒数第三名,比三星普通人更差的只有二星普通人和一星普通人。
李昊感到五雷轰顶,他脸上发烫,心跳加快,双腿像灌了铅一样,一步也动不了。
李昊发自内心地排斥这个结果,他呆站在原地,这样过了两秒,他竟一口气上不来,昏了过去,仰头栽倒在地上。
“二号、三号,你们把李昊排到医务室,我们继续觉醒。下一位,十六号,南宫淳。”
“下一位,二十号,高诚……三星渔夫。”
对这个结果,高诚喜忧参半。
三星天赋还算不错,虽然他不喜欢渔夫这个职业,但将就一下也是可以的。听说前些年有人从业海中钓出一条大鱼,吃了之后能增加十余年功力。
等四班的检测完全结束后,刘渊走进教室,他向俞启发出邀请:“俞启同学,我是八星探险家刘渊。职业考核大赛青少赛马上要开始了,我想组建一支队伍,我当队长,你当副队长。”
每年七月份都会有针对高中毕业生举行的职业考核大赛,天赋达到三星的高中毕业生都可自行组建队伍参赛,每个队伍6~10人,有1位队长、1位副队长。
大赛结束后根据排名发放奖励,分给每个队伍的奖励,队长拿30%,副队长拿20%,剩下50%归队员所有。
俞启对大赛不感兴趣。根据往届的惯例,大赛奖励通常是物质资源和录取通知书。
俞启升级只需混乱经验,除此之外不需要任何外物。
其实一般人也未必看得上那一点点屋子资源,但是有一点是大多数人避不开的,那就是,想进入武校必须参赛,并取得好名次。
不过,十星天赋意味着直接入学,无需录取通知书,所以,大赛奖励对俞启而言充其量只是聊胜于无。
刘渊拉拢俞启是因为他需要这样的人帮他争取好名次,毕竟他可没有直接入学的资格。
当世大学分为文校和武校,修炼资源几乎全部流入武校。武校说是习武,其
无论哪个职业,最后都会成为“战士”,不过由于职业的特性,战士的战斗力天差地别。
例如,教师的战力低于同阶的建筑工、木匠,而建筑工、木匠的战力低于同阶的探险家、魔术师。
俞启很乐意加入刘渊的队伍。要是让他自己找人组队,那多费时间,还不如把队长的虚名让出去。
反正队长和副队长得到的录取通知书是一样的,而队员的通知书则要略逊一筹,但这就不在俞启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俞启应道:“好,我加入你的队伍。高诚,你要入队吗?”
此话一出,高诚和刘渊都感到难以置信。
高诚当然很想入队。只要能加入武校,哪怕是三流武校,将来也能找到机会去业海一游。若是考入文校,那发展之路就被锁死了。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并且资源只会流入武校,而不流入文校。
刘渊知道高程只是三星渔夫,他很不想让这个人入队,但为了拉拢实心普通人,他不得不退一步海阔天空:“高诚同学,如果你要入队,我也是欢迎的。”
“感谢,感谢,我中午请你们吃饭。”
“刘渊同学这么大方,我也不能太小气。你请客,我付钱。不知刘渊同学有没有考虑好其他入队人选?”
刘渊想当然地说:“这简单。咱们跟着魔晶一起走就行了。只要到六星的,都邀请过来。”
俞启的阅历比刘渊更丰富,他把一个入队名额送给高诚,但他一点也不担心这会让队伍的综合实力下降。
因为一个队伍只会收到两份一流武校的通知书,也因为一个队伍里只会有两位强者,就这么简单。
当队员的人顶多只能进入二流武校,因此颇有实力的人都不甘心成为队员。
六星、七星的人通常想赌一赌,万一有更好的成绩,就能进入一流武校。
故事再次重启。
他回到了一年前的世界。
他更名为林光夜。很乱的名字。
妹妹八九岁的时候觉得她的名字不够“风雅”,有时自称为林希夜。他以为这只是改了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她在本子上写的是“林汐夜”,心中琢磨着这个小姑娘好像是有了那么一点点“风雅”的气韵。
至于“光”,这个字得追溯到眸光凝望同学那里。
高中三年级时的林兆汝住在学校里的出租屋,妈妈陪读。
15:34。这是下午第二节课。
小城镇里的高中除了在学习上有严苛的规矩,其他事情都放的很松。校服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
正在专心听课的林兆汝一闭眼睁一睁眼,眼前世界截然不同。
这是一节物理课。他的物理成绩很一般。可能这道题的上一步还看得懂,下一步就看不懂了。但这样的差异不能解释“截然不同”。
同学,老师,教室。全都不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苍白又可怜的月亮照在绿色的水面上、滑行在桥面底下。群星之间,寒流凛冽,世界在逐渐变暗、变冷的太阳周围旋转着、纠缠着、挣扎着。
这一分钟很长很长。
铺路的石头已经松动了,从石头下面钻出了草。桥边的栏杆上长着发绿发红的锈斑,金属的皮屑与皲裂暴露无遗,像是在原本光滑的柱面上糊了一层碎渣。
像破开的墙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