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归宿 第65节

第109章 我校楼多可利用

  赵妤曦看到徐萦则发来的任务报告,只觉眼前一黑。报告正文第一行赫然标注着:此报告由助理所写。

  这句话是真的,这意味此份报告和站长本人没有多大关联。无论是真是假,都很难和徐萦则扯上关系。虽然这是由她授权,但不是由她所写,哪怕要算账,也只能找助理算账。在这整个过程中,站长犯的错误顶多只是渎职。

  当赵妤曦看到慕正光的报告时,她更是感到这两人竟都不让人省心:都让助理写报告?很吓人啊!徐萦则的第二项任务是持续性的,这要是出了什么岔子……算了,你们都是我看好的人,不会有意外。按照我的计划,你们将会经过四项考核、一次对战,从而越过四级分院院长这一职级,直接成为三级分院院长,到那时,你们各自掌管三~五座城,而我则掌管六~九座城。在省内,我们共享无与伦比的话语权。

  第三项考核任务是“送分题”,你们必能完成。研究院设下三项简单的考核标准,就是为了给一级站长开方便之门,毕竟能成为一级站长的人可不多,这些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必须快速提拔,这才顺应研究院的发展趋势。

  赵妤曦调出任务模板,在模板里的横线上填入名字和日期,并把相关人员的资料组合在一起做了个压缩包,连同考核任务一并发给站长。

  慕正光收到赵妤曦的邮件后连夜赶往萦同学家,与她商量下一项考核的事。

  这项考核简单来说就四个字:找人开会。

  找哪些人?找所长。所长是什么人?研究院乡、镇一级机构被称为研究所,研究所里的一号人物即为研究所所长。临时所长都是近代者,暂时负责研究所里的各项工作。正式所长都是进决赛的参赛者,这类人和被标记者有重叠。

  启川市里进决赛的共有54人,12人成为站长,另外42人成为正式所长,全在本地。市里原有的十二位临时站长,都不见了。一百多位临时所长,有的被调走,有的被降职,只有一小部分人坚守原位。

  研究站站长管理研究所所长。以启川市凭霖县为例,县内有三个街道、七个镇、十个乡,对应着20位所长,这些人里面有的是临时所长,有的是正式所长。

  把麾下的所有所长聚在一起开会,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要说它简单,其根据是:只需给所长们各发一份邮件,通知他们到研究站开会就行。

  但这道送分题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研究院在区县一级的机构名为研究站,但是研究院并没有定下研究站的位置,这项重任压在了站长的头上。更惊悚的是,研究院对此事一分钱的拨款都没有。在这项任务里用到的一切花销,全都由站长自费。

  徐萦则用电脑打开考核文件,两人大致浏览了一遍。其实在见面之前,他们都仔细看过文件,这时的阅读是为了加深印象,以免有遗漏和错误。

  “开会的地方应该不难找。教室对面那栋楼如何?作为我们的办公场所。”

  慕正光略有担忧:“我们这么做合适吗?”

  “你果然问了这个问题。教室对面的那栋楼是废弃楼。学校树林里有六栋楼,两栋楼给复读生用,两栋楼只用于体检,两栋楼废弃。学校后面还有三栋废弃楼。这些楼都可以用。学校不缺楼,我们拿校内的楼,这叫变废为宝。你要是觉得可行,我明天就去联系校长租下两栋教学楼。哦,有一点忘记说了,我们使用这两栋楼,与赵妤曦给的特权无关。”

  慕正光不想看到萦同学使用特权,也不想看到她用权力达成个人目的。可是,她说的话似乎无懈可击,让人无法反驳。不对,我不能这么想。我应该相信她,相信她不会做出不合情理的事。

  “把办公场所放在学校,其他人进的来吗?就一栋楼,会不会太拥挤了?”

  “县里只有五百多位研究院职员,其中有大约四百人在镇上,不用我们管。在县里工作的不到两百人,三个教室就能装下。废弃楼比高二教学楼还大,少说也有40间教室,够用了。把会开完后花几天时间买桌椅,装修,开学前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好快啊。学校里有这么多楼,我都没注意过。”

  两年前,徐萦则上初三,正面临着中考报考的事。以她的分数,无论是去凭霖高级中学,还是去凭霖县第一高级中学,都游刃有余。

  她刚一听说这两所高中的名字,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亲自前往校园对比差距。其实在那时她听到的远不止两所高中,凭霖县内还有其他高中,例如凭霖县第二高级中学、凭霖县第一职业高中。这些学校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她没去。

  一中像个大公园,她记不清那里具体有几栋楼,但那地方真的很大。由于她是先去了凭霖高中,因此到一中之后,她清晰地得出结论:一中比凭霖高中更大,更偏。再考虑到一中每年的录取成绩和高考成绩都低于凭霖高中,她很轻松地做出了决断。

  当年她游览凭霖高中时,详细看过了校园里的每一栋楼。她能很快说出每栋楼的状况,不仅仅是她记性好。她在收到第三份考核任务之后,立刻去校园看了一遍,所以才讲的头头是道井井有条,仿佛学校是她家一样。

  “这些楼虽然是废弃楼,但还没到年久失修的地步,稍微改改就好,当然很快啦。怎么样?你看可行吗?”

  慕正光被她的奇思妙想折服:“可行。把研究站放在校内,我们上班就很方便了。”

  徐萦则已有明确的思路,她迫不及待地要把构想变为现实:“那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上午去找校长,顺便看看废弃楼里能不能找出一间可用的屋子,先把会开了。你是在老家过生日吗?”

  爷爷奶奶都在老家,他们进一趟城不容易。虽说渐近线妙处无穷,让身体素质大幅度强化,但有些习惯要想改变,着实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慕正光早就决定在老家庆祝生日。当萦同学问起这件事,他很自然地说出心中所想:“是。”

  “叔叔阿姨他们回来吗?”

  慕正光感到惊讶:按理说过生日顶多请兄弟姐妹、请朋友来就行,爸爸妈妈都不在老家,让他们专门回来一趟,听起来显得他挺不通情达理。

  “不回来。你要见他们?”

  “奇怪,你和我一样是连续两个暑假没出远门,你爸爸妈妈都不回来吗?”

  “他们工作忙,估计没时间。”

  在他面前,徐萦则毫无顾忌地为他打抱不平:“不应该啊,就算工作忙,至少回来一个还是可以的,他们又不缺那几天的工资。研究院的事,你跟他们说了吗?”

  “没说。他们都是当代者,跟他们说了也没什么用。”

  “啊?同学,有很多事在物质层面上看起来确实没什么用,甚至有害。你说他们工作忙,估计没时间,但我认为只要你喊他们回来,他们是一定会回来的。”

  “是这样吗?那他们也没问过我呀。”

  徐萦则笑道:“就算他们问了,然后你给个否定的答案,他们不还是回不来嘛。工作的事也是同理。把中古者的工作状况告知当代者,他们不能在工作上帮我们什么,但至少不会因为一无所知而阻拦我们的工作进度,对吧?”

  (本章完)

第110章 我想为你做些事

  徐萦则颇费心思地劝他请父母回来,她这么做有多方面用意:一、回来之后最好不要走了,我们的管辖范围仅限于一个县或者一个市、几个市,爸妈离我们太远,我们很难为其提供帮助。二、一直以来,我对你爸妈的了解都不够准确,趁着假期多见一见,我想弄明白一些事。三、假如我要给我的爸妈强化力量,那你的爸妈也不能落下,在这件事上,不应厚此薄彼。

  “好吧,我打电话让他们回来。你找他们有事?”慕正光不认同同学的建议,但也没拒绝,他觉得同学这样做肯定还有别的用意。

  徐萦则说:“徐婉阳已经接受了辅助变量的强化,她的能力足够自保了,不急着接受愿望实现的强化。我们的爸妈都没有经过任何强化,他们单独在外,其实是很不安全的。”

  “要给他们强化吗?”

  “不一定。我们可以先了解他们的愿望,把强化的方式告诉他们,让他们随时准备完成愿望,这样他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就能迅速变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他们的愿望和我们有关,且不是太难做到,我们听了之后给他们预留一份实现愿望的机会。”

  徐萦则曾慎重思索实现愿望的事,她想到的不仅仅是徐婉阳。她和堂姐的关系是很好,但是从血缘上看,还称不上最亲。因为不是最亲,所以在那人身上花的心思不多,所想的事也并不全面。

  当她为父母考虑这件事的时候,与实现愿望有关的诸多事项被她一一列举出来,她想在这多种可能性中找到最佳选项,做到有备无患。

  慕正光被她的谨慎和细腻打动,一股难以形容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用赞许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人,深深感到对方的心的美好和深邃。

  “好的,我今晚就给他们打电话。明天你去找校长,我去采购,如何?”

  “好。第一批采购只需要购买桌椅,顶多再加上饮水机,不用买太多东西。”徐萦则本打算这两件事都由她自己来做,但是同学要帮忙,她没有理由推辞。在这件事上,她只需把她的思路告诉同学,为他减去一些思考的过程就行。

  “嗯,我记住了。谢啦。”

  “不用谢。要是时间来得及的话,就在7月11日上午开会吧,刚好第二天能庆祝生日,说不定还是以分院院长的身份庆祝生日。”

  “好。”

  7月10日,徐萦则给有关人物打电话,让有关人物通知校长在学校对面等她。在手握权势和地位之后,她很愿意借着权势和地位尽快达到她的目的。

  校长很好奇是哪位大人物要在学校对面等他,这似乎不像是领导的作风。此外,那位大人物的职位未免过于生僻:凭霖县研究站站长。这是个多大的官?能让那样的人帮忙传达命令,级别肯定不低。

  校长丝毫不敢耽搁,早早就在约定的地点等候。他双手空空,腰板挺直,站在学校对面,这姿势有点像初次被罚站的学生。

  徐萦则准时来到学校对面,她一眼就看到局促不安的校长,心想这人来的真够早啊!有关人物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这样的人才得多用。

  “他没跟你说我的名字,对吧?杨林校长。”

  被学生当面直呼其名,杨林校长很不高兴,但他还未来得及训斥,也未来得及细想,就听到一串熟悉的职衔,“凭霖县研究站站长”。

  “我的职位很快就会变,你不用记。我的名字是徐萦则,这个要记。学校里人少,我们进学校说吧。”

  徐萦则穿过马路,到校门口停下,原地起跳,越过伸缩门。

  杨林瞠目结舌。常识告诉他,这个学生的举动有问题,但是“理智”告诉他,领导要做的事,千万不能质疑。于是他跟了上去,蓄势一跳,也越过伸缩门。

  “站长主管一座县城,以研究院的分级的结构而言,我大概是县里最大的人物了。我想找你借两栋楼,作为研究院的办公场所,你是否愿意忍痛割爱?”

  杨林大脑一片空白,他来不及思考,但正确答案却脱口而出:“徐站长找我借楼,是我的荣幸。不知是哪两栋楼?我找人帮您收拾收拾。”

  “和高二教学楼连在一起的实验楼,还有水池旁边的那动楼,要这两栋。”

  杨林知道实验楼和水池旁边的楼,都已经很久没用了,把这两栋楼给她,只是举手之劳。

  “好。我这就找人来打扫。不知徐站长您何时入驻办公?”

  “明天。你先把钥匙给我,不给也行,我会找人把门拆掉,然后换成新的。有钥匙吗?”

  “保管钥匙的老师放假回家了,不在校内,我给他打电话。”

  “这事不着急,等我把话说完再做也不迟。如果我要给这两栋楼里的每一个教室都配备空调,学校的电路不会出故障吧?”

  徐萦则已经记不清是在哪里听说过学校电路老化的事了,但是,这两年的校园生活让她经历了数次晚自习停电。由此可见,线路有问题的说法并非毫无根据。给两栋楼装空调,这会让学校电路的负担陡然增加,毕竟学校里只有高三班级装空调了,其他的班级都使用风扇降温。校内的电路能带得起一栋楼的空调,那么三栋楼呢?

  杨林的额头上冒了几滴微不可察的冷汗。学校线路有故障,这事是哪个老师说的?别看校内发生过停电事件,但校内还有发电机呢,这条件多好啊。虽然发电机从来没用过。

  “不会出故障。”

  “不出故障是不可能的。你帮忙把校内的电路换一换,费用我出。十天之后,我让人装空调。到那时候再出故障就不好办了。尽量用些高级的线,因为两栋楼不一定够用。等我升为分院院长,我可能要用四栋楼、六栋楼。我不拿你的教学楼,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随着徐萦则要的楼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两倍,杨林的恐惧也增加了一倍、两倍:给六栋楼都装上空调,得换什么样的线?这么大规模的改造,十天不一定够用。

  这些话杨林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站长大人是他万万得罪不起的。别说只是把线路改一改,就算是让他把买空调的钱出了,他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是。我今天就让人换线。”

  “还有一点,我拿你的两栋楼,是给两位站长,不全是为我自己拿的,另一位站长名为慕正光。”

  杨林深深感到几十年来形成的世界观全都被打成粉末:两位站长的结合,这是何等的惊世骇俗!你们在校园里表现得那么平常,我还以为你们是普通人,但谁知道你们都是身居高位的大人物!

  “是,我记住了。”

  (本章完)

第111章 何人不以权谋私

  说完了借楼、换线的事,徐萦则又对校长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三开学前要分班。我接下来说的话,你可以当做命令去执行,这么做是最保险的。分班时把我、慕正光、张相涵、季婉婷、侯留清、夏悦桐、卢浩、李默蹊都分到22班。”

  高二(20)班与徐萦则的二十连胜,这样的对应关系可遇不可求,但高三(22)班与二十二连胜则是在她的主导下发生的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杨林头大如斗,胆战心惊:这件事很简单,要做好不费什么力气,但要是做错了,后果不堪设想。你说了九个人,前两个人好找,因为站长肯定是与众不同的嘛。但后面那几个人,你也不说仔细点,他们原来在哪个班?学校里面重名的人可不少。此外,你说的那些人,他们的分数能进小奥赛班吗?

  他硬着头皮又重复了一遍:“是,我记住了。”

  “真记住了?我和张相涵在20班,慕正光、卢浩、李默蹊在19班,侯留清在21班,夏悦桐在17班,季婉婷在14班。季婉婷有我给的分数,足够到小奥赛班了。在时机未到之前,我的身份不要对其他人提起。我不喜欢在我成为分院院长之后,依旧有人称我为站长。”

  徐萦则这么说纯粹就是开玩笑了。她在意的事有很多,但“称呼”不在此列之中。称她为站长、分院院长、同学,或是直呼其名,都可以。

  “是。”

  “保管钥匙的老师来了之后,让他把钥匙拆开,分别放在每个门的门口,这件事尽快做吧。”

  “是。”

  “工作人员可能会在上课期间进入学校,如果有证件,那就给他们办证件,如果没有证件,你跟门卫说一声,不要妨碍他们。还有很多细节,等开学之后,我们再慢慢说。”

  “是。”

  “最后,说一件很重要的事。对你来说很重要,对我来说也比较重要。两栋楼的租金加起来,一个月是多少?八万够不够?”

  徐萦则月薪84000,租金每月80000大约是她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如果租金高于80000,那就得找同学帮忙了。

  杨林没想到徐萦则会这么大方:每月8万,肯定够了。一年96万,十年960万,盖这两栋楼花的钱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他说:“八万太多,六万就够了。”

  “折中吧,每月七万,我先付一个月租金。加一下我的联系方式,我下午找人把现金送给你。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可以走了,我在校园里再看看。”

  “是。”

  不久之后,杨林收到徐萦则的助理送来的七万元现金。

  他拿着这笔钱,心情复杂:我一开始以为你特别不近人意,但后来你详细地提出了你的要求,这些要求都合情合理,容易做到。你的风格和我认识的那些大人物都不同。

  徐萦则上午逛校园。中午,她编辑了一封邮件,邮件里有开会时间和地点,她把邮件发给县里的二十位所长。

  下午,她和慕正光一起搬桌椅、布置教室。

  运送桌椅的人还没来,两人站在校门口,徐萦则说起上午的事。

  “两栋楼加起来每个月的租金是七万。我查过了,这个价格比较正常。”

首节上一节65/2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