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是偏向于文功,以入道正法打破阴神桎梏,随即反哺肉身。
此前的显圣武道同样如此,这也是谢缺的“菩提心证”为何能够滋养身躯的缘故。
机谶禅师叹过一口气,眼中似流露出一丝回忆的神色:“觉法师兄吗?”
谢缺有些惊异,这位觉法大师可是三千年前的人物,没想到竟是这位机谶禅师的师兄。
片刻之后,机谶禅师方才似从回忆之中脱离而出:“即便如此,那你也是一等一的天才……”
他叹了口气,看着谢缺手中的金色罡气:“圣者大人此来,所谓何事?”
谢缺轻笑道:“既是以武入道,那自然是想向贵寺探讨一番武学之理。”
机谶禅师眼中流过一丝好奇的神色,轮转道至今为止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流传下来的典籍皆是一等一的神通。
以谢缺身份,自是不会缺乏功法招式,却为何如此纠结于武功武学?
谢缺看出了机谶禅师的疑惑:“禅师勿怪,不过是对武道的执念作怪罢了。”
“执念……执念……”机谶禅师口中痴痴念过几句,思绪不由回想起千年。
本天赋才情皆是难得绝世的觉法,却因对武道的执念而卡在了初入四境。
因修行道功而带来的阴神强大,无法满足觉法内心对于武道的追求。
于是乎觉法毅然决然地散去道功,只留一身武道傍身。
可想而知,其便是从四境跌落至三境,最终郁郁死去。
师兄的死,也成为了机谶禅师的一个心结。
机谶禅师并无修习文功天赋,同样是以武道起家,但此后他选择了拜神的道路。
而且所拜之神,还是世尊如来。
当初即便是双修,进度也远超诸多师兄弟的觉法,也被他一个不起眼的拜神武僧远远甩在了后面。
他虔诚礼佛,数千年来从未落过一日的焚香诵经。
终于是成就了灵将境界,但成就灵将的同时,机谶禅师也知晓了拜神的恶果所在。
机谶禅师收回思维,看着眼前的谢缺,又看看周围习武的武僧弟子们。
若是武道能有一条真正的宽阔坦途,那该有多好啊……
觉法师兄不会死,自己也不会……
他道了声佛号,开始和谢缺探讨起武学一道。
机谶禅师虽拜神多年,但身为监院,也作为武僧总教头,这身功夫却从未落下。
甚至于他还结合佛法神通,创造出了不少独特的武学招式。
这禅林寺与世隔绝,并无多少烦心事。
而拜神者几乎不怎么需要自我修炼,只是日复一日的焚香拜神即可。
拜神也是一个不可逆的选择。
像是当初的大顺,因是被动拜神,而非完全敞开心神,自行接受秘密主的烙印。
导致其拜神还可逆转,脱去圣行者的身份。
但神魂上一旦被神灵烙印下痕迹后,便从此只能是拜神者,再无任何转机!
这也导致机谶禅师虽知拜神之害,但也知晓无法摆脱。
毕竟自己的这一身力量都是来源于神灵,也没什么不好的。
不必理会世俗之事,也无需担忧修为精进,更不用担忧寿命的问题。
作为灵将,他的寿命便是无尽的。
只要世尊佛祖一日犹存,他便能够永生不死。
他的其他时间几乎都是用来教导弟子,或是钻研武学一道,日子过得也极为舒心。
机谶禅师似乎是在察觉到谢缺年岁之后,也是不由想起了当初自己这个年纪。
只是处于武道二境,但觉法师兄已然到了三境。
但他们依旧不如眼前的年轻人。
机谶禅师心中感慨,难怪能够作为轮转道的预备佛子。
这是一个比起觉法师兄,天赋才情更要出众的年轻人。
看来,觉法师兄开辟的武道后继有人啊!
机谶禅师开始变得毫无保留起来,他将自己对于武道的见解一一说出。
谢缺虽说对于武道见解也极为深刻,但也不过一百多年的阅历,远不如机谶禅师的博闻广见。
三千年,机谶禅师将禅林寺内无数本武学经典学了个遍。
十八般兵器,七十二路绝技,一百零八般腿法,三百六十般拳法……
机谶禅师就如同一个武学宝藏一般,任凭谢缺索取。
同样的,机谶禅师也是暗暗心惊。
对于优秀的年轻武僧,他见过的多了。
这三千多年来,能在谢缺这个年岁到达武学三境巅峰的也有上百人。
但对于武学的见解,甚至于佛学之理,却是没有一人能赶得上谢缺。
虽说谢缺当初只是由冯自渡为其念诵佛道两家的经典,但那一百多年念诵的书籍也是不计其数。
机谶禅师不由心中感慨,这真是一位佛性深重的年轻人啊。
但谈论着,机谶禅师就发现有些不太对了。
他对于觉法师兄的“心相武道”一途也是极为了解的。
但谢缺口中所言,却和觉法师兄所记载的并不一样。
当他提出这个疑问后,谢缺也是早有准备道:“我所修行一道,可能是文功问题,和觉法大师并不一样。”
恍惚之间,一尊斗战圣佛的虚影逐渐在谢缺背后成型。
机谶禅师面色不由变得一沉,但察觉到这圣佛虚影竟是由纯粹的意念所形成后。
他顿时脱口而出:“莲生太素心念通本?”
此为慈恩斋的镇派绝学,不过慈恩斋没落出海,到一片小岛上苟且偷生后,也就失去了踪迹。
只有在津门,偶尔能看见那些尼姑的身影。
这门道法威力极大,能够实现自己的空想。
当初被肉罗汉骗的师太,便是因此突破四境。
谢缺顿时点了点头,这门道法和自己的紫色词条“慈恩心念”效果一致。
自己不仅是在此处,对外也可言自己所修行的正是莲生太素心念通本,以掩盖菩提心证的真相。
机谶禅师也似乎是证实了心中所想,不由点了点头。
第235章 天龙印
当机谶禅师说到了一门名为“天龙印”的武功时,谢缺显得极为感兴趣起来。
按照机谶禅师所言,这天龙印竟是以纯粹的罡气打出,即便是三境武者,也能够造成媲美入道真人一般的攻击。
这一招虽说会一次性便要抽空一位武道宗师体内的所有罡气,但谢缺并不怕。
海量的罡气不知道是武道宗师的多少倍,当平A使谢缺估计都不带喘息的。
福至心灵,谢缺不由向禅师提出想要亲眼见识这一招。
机谶禅师向谢缺打了个佛号,随即招手叫来一位年轻的武僧,并向谢缺介绍道:“这时觉法师兄那一脉的传人,法号‘寿安’。”
“寿安三年前拜了降龙罗汉,如今应是二叶灵卫的境界。”
寿安向谢缺行了个礼。
虽然机谶禅师并未介绍谢缺的身份,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二人是以同辈的身份进行交流。
于情于理,这带着金色头箍的年轻头陀都应是自己的长辈。
更何况,好多前辈也都是看不出年龄的。
寿安有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谢缺,谢缺也同样打量着他。
机谶禅师笑了笑:“寿安,你且与圣者大人过上两招。”
话才落,他又接着嘱咐道:“你只需施展“天龙禅唱”中绝学,点到为止便可。”
寿安不由得愣住了,然后又“啊?”过一声。
机谶禅师笑骂道:“还愣着干什么?”
闻言,寿安有些痴痴地站了出来。
他们这些生活在禅林寺的小和尚,一般都是由云游在外的僧人带回来的孤儿。
由于从小在这样一个封闭式的环境中成长,导致他们对于外界的势力也知之甚少。
像是机谶禅师,即便介绍说谢缺是轮转道的圣者,寿安大概也不知晓是什么意思。
只有那些到达雷劫六重以上的云游真人,禅林寺方才对他们开放对于外界的信息。
毕竟在此之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对于修行而言,是一件好事。
谢缺走到一边的演武场前,笑着看向前方的寿安。
这演武场极大,几乎是能有几方足球场般大小。
其上的石板由于武僧们常年踩踏,本刻印在上的经文都已被踩踏的不留痕迹。
谢缺能够从这石板上察觉到一丝微不足道的气息,似乎是为防止损害而布下的阵法。
寿安有些紧张,他虽然经常同人对练,但那些也都是自己知根知底的师兄弟。
面对外人,他还是头一次。
此时,周围不少武僧都有些跃跃欲试般地围了过来。
不知道他们也是想试试手,还是好奇谢缺实力如何。
但机谶禅师只是垮着脸,朝着这些武僧们一瞪眼。
他们连忙如潮水一般退去,生怕自己被这位大师父所记上了。
寿安朝着谢缺拱手:“前辈,得罪了。”
谢缺点了点头。
下一刻,寿安身形宛若游龙一般,竟是在身后划出一道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