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心里已经牢牢记住了章星九的话,打算下去找人仔细打听一番,他在汉冶萍的股票上投了不少钱,可不敢赔光了。
待了一会儿,稍微了解了一点儿情况,章星九便起身离去,又去沪上各处热闹的地方看了看,直到天色渐晚,才让车夫送自己回了徐汇公学。
此后,每过一段时间他都要到惠芳茶楼坐一坐,了解下最近的股市行情,却从来不出手。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很快便到了1894年年底。
第254章 回乡
徐汇公学是教会学校,按道理来说学生们是不过春节的,不过章星九除了是学生,还是公学的国文教师,而那些教师可是要过节的,考虑到章星九学习进步速度非常快,蒋邑虚便也给他放了假。
临行前,蒋邑虚把章星九叫到办公室里面,给他发放了过年的奖金,就算再是教会学校,这个也是免不了的,不然那些举人、秀才怎么会来他们这里上课。
“按照你现在的学习进度,或许两三年后就能去法兰西留学了,这个时间倒是刚刚好,法兰西的大学生也是在十八岁的时候才进入大学学习。”
“我在主教阁下面前多次聊过你的情况,主教阁下对你也很感兴趣,他在信里已经向熟识的法兰西学者介绍过你,通过他们你就可以去法国留学了,当然,前提是你能通过入学考试,以你的学习能力,这肯定不成问题。”
“或许,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提前了解法兰西大学的情况,要是有明确目标的话,我和主教阁下也好寻找合适的学者帮你推荐。”
章星九稍微有点遗憾,在如今这个时代,还是英国的学校更好一些,他更愿意去牛津、剑桥这样的学校就读,不过徐汇公学是法国耶稣会士南格禄创办的,其后几任负责人也多来自法兰西,他们肯定会优先推荐章星九去法兰西的大学就读。
如今实在是没太多选择,法兰西就法兰西吧,现在法兰西也有贝克勒尔、居里夫妇、李普曼等一批优秀的学者,章星九过去也不算受委屈。
“学生已经想好了,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或者索邦大学都可以,学生想学习物理,这几所学校的物理专业似乎比较强。”章星九说出了自己的意向。
菲尔兹奖已经拿过了,这次就拿几个诺贝尔奖吧,所以章星九选择了物理学作为自己未来的主攻方向。
贝克勒尔在巴黎综合理工学校任教,居里夫妇在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李普曼在索邦大学,这几位都是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跟着他们学习也能扯大旗作虎皮。
“这几所都是法兰西非常有名的大学,就算在法兰西,想考上这些学校也不容易,所以你要更加努力。”蒋邑虚把这几所学校记在心里,准备下次见到主教的时候就和他商量下,看把章星九送到哪所学校去更合适。
“学生回家的时候,也不会疏忽学习,争取尽快前往法兰西求学。”又聊了几句,章星九便起身告辞。
回到宿舍收拾行李,带上提前准备好的沪上特产,出门叫了一辆黄包车前往码头,乘船返回杭州,再从杭州换船回到绍兴。
来到自家的商铺一看,章福庆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原先风水日晒染成的黝黑皮肤已经变得白皙了些,言谈举止也不像之前那么拘束,让章星九不得不感慨,身份地位变化的影响确实大。
看到孩子回来,章福庆很是高兴,连忙招呼着伙计去隔壁酒楼叫了一桌席面,他不是读书人,没啥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在饭桌上就关心地问起了章星九的游学经历。
章星九说自己在沪上的书院就读,感觉颇有收获,或许再过几年就能去参加乡试、看看能不能考个举人回来。
又提前给章福庆打了个预防针,说浙江乡试向来困难,以他的学识想在几年内考中进士恐怕比较困难,不过在沪上的时候听说现在朝廷愈发重视西学,多位朝廷大员都上书朝廷请求委派学子出国求学。
据说这些学生一回来就会受到重用,还会赐进士出身,要是将来有这样的机会,或许可以试一试。
章福庆不懂得这里面的门道,只是让章星九自己做主,这正好遂了章星九的愿。
一觉醒来,章星九就带着礼物去拜访了寿镜吾父子,也在三味书屋里看到了阿张、吴书绅等同学,并和他们约好明日放学一起去酒楼里吃饭叙旧。
听章星九说起沪上的情形,寿镜吾父子都愤慨不已,堂堂华夏竟然让洋人占了这么多租界,只是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父子再次出现分歧,寿鹏飞还是想参加科举,寿镜吾坚决不允。
下午,章星九又去了阿张家,除了常规礼物,还给周凤仪带了些治疗肝病的药,可惜这些药大抵是没啥用处了,周凤仪整日抑郁、又习惯酗酒,这两个毛病要是不改,哪怕从随身空间里给他拿现代药品都不管用。
说了一会儿话,见他神情疲惫便告辞出来,跟阿张一起到百草园里捕鸟,玩闹的时候,阿张眼睛里始终藏着几分阴翳,看来家庭的变故对他的影响确实大。
之后又去拜访了徐锡麟、王子余等熟人,和徐锡麟聊了沪上见闻,他听后也流露出了一丝想出国留学的念头,不过家里一直让他去参加乡试,近几年他恐怕出不去。
和王子余聊天的时候就只有感谢了,章星九这半年基本都在沪上,家里的事情多是王子余在操心,才让章福庆得以安心操持生意。
考虑到王子余对印刷行业很感兴趣,章星九从沪上给他带了一些资料,王子余收到后果然很高兴。
到了腊月底,章福庆便关了店门,带着家人一起返回杜浦村过年,从前他每年过年都要到周家当忙月,少有休息的时候,现在自家阔气了,那自然是要回家好生操办一番。
刚开始两天,章星九还对过年有几分好奇,吃喝几次就觉得没意思了,关起门来认真地读书,亲戚们来了也不敢打扰,倒是落了个清净。
过完元宵节,章星九便收拾行李,又从店里拿了一些积蓄,再次登上了去沪上的客船。
回到徐汇公学,继续一边教书一边读书,看到他没有懈怠,蒋邑虚很是欣慰,专门把章星九喊过去表扬了一番。
趁着蒋邑虚高兴,章星九连忙提出了一个要求,“学生有件小事想请您帮忙。”
第255章 所学非人
“学生去年在沪上四处体察风土人情,发现股票似乎有些意思,便想入场一试,若是投资有成,将来去法兰西留学也能宽裕些,只是学生一直专心学习,不认识靠谱的股票经纪,不知道校长您能不能介绍一位?”
章星九可不敢去找惠芳茶楼那些人,鬼知道这些人是什么门道,白花花的银子给他们容易,想拿回来就难了,所以得请蒋邑虚帮忙。
你可以质疑中高层神职人员的操守能力,可千万不能质疑他们的人脉,蒋邑虚能当上司铎,人脉关系自不用说,或许是和洋商打交道多了,他对股票也没有偏见。
蒋邑虚提醒道,“股票风险颇高,就算入场也要慎重一些,最好是选开业时间比较长的洋商,如此或许不会大赚,却也亏不了多少!华商不光要面对市场风险,官场上的动荡对他们影响也大,风险实在是太高。”
“学生准备买兰开烟草公司的股票,这家公司经营状况尚好,听说近来还要发行新股,料想不会亏本。”章星九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目标。
“嗯,兰开烟草公司信誉不错,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倒是个好选择。”蒋邑虚点点头,取出一张名片交给章星九,“你拿着去惠芳茶楼,到三楼找一个叫约翰-刘的经纪,他见了我的名片就会帮你购买。”
以前过来都是坐在二楼,现在一看估计三楼还是VIP层,没一定身份还上不去,章星九便拿出名片递给伙计,“我找约翰-刘先生,你把名片交给他。”
“先生稍坐。”伙计恭恭敬敬收下名片,连忙转身上楼。
蒋邑虚的面子果然够大,不一会儿功夫,伙计便下来把章星九带到楼上的一个包间,敲门进去,只见里面坐着一个面容和蔼、三十来岁的男子,胸口还挂着一枚十字架。
见到章星九进来,他热情地起身问好,“小先生有些面生,敢问可是新来沪上的教中兄弟?”
这怕是蒋邑虚发展的信徒,章星九心中暗暗猜测,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学生章星九,去年才来沪上,如今在圣伊纳爵公学一边读书,一边教授国文课程。”
“原来是公学的先生啊,快请坐请坐,说起来鄙人当年也曾经在公学就读,约翰这个名字,还是蒋司铎帮忙取的。”听到这话,约翰-刘又热情了几分。
“那我该叫您师兄才是。”章星九也顺着杆子往上爬,既然是公学出来的,那信誉就更有保障了,他要是敢骗自己,那名声就坏掉了。
“哈哈,章师弟。”约翰-刘哈哈一笑,拉着章星九到桌边坐下,问清楚他的喜好,让伙计赶紧上茶水茶点。
俩人吃喝一阵儿,聊了聊蒋邑虚的近况,章星九便说明了来意,“师弟我成绩还过得去,蒙司铎厚爱,准备推荐师弟我去法兰西求学,可惜我囊中羞涩,又不好麻烦司铎,便生出了在股市一试身手的想法,听司铎说师兄您是沪上有名的股票经纪,师弟我便厚着脸皮来找师兄您帮忙了。”
约翰-刘听到这话大吃一惊,“哎呀呀,公学成立这么多年,能去法兰西留学的同学可没有几个,看来章师弟你确实学识过人。”
对他的请求更是满口答应,“些许小事不值一提,师弟想好买那家的股票没有?不妨说出来,师兄帮你参谋参谋,将来要去法兰西的时候,若是还有短少,师兄我也可以帮忙。”
公学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有教友和同学双重联系,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也是常见的事情,教会也乐得他们这么做,偶尔还会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聚会。
现在约翰-刘看到公学新出了一位青年俊才,便习惯性地打算帮一把,他将来要是遇到难处,也会有其他同学、教友帮忙,在这样的世道,能有几位信得过的朋友可是很难的,或许这就是教会能在沪上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我看兰开烟草公司的行情不错,近期还有可能再涨,不知师兄以为如何?”章星九取出几张《申报》,找到兰开烟草公司近期的行情说道。
“师弟的眼光果然敏锐,这兰开烟草公司行情确实不错,近期又要增发新股,据我所知一股大概要二十五两银子,这个价格绝对有得赚。”约翰-刘眼睛一亮,忍不住击掌叫好,“实际上我自己也打算买一些,师弟既然想要,那就帮你一起买吧!只是不知道师弟准备买多少?”
“师弟我囊中羞涩,只能拿出五百两银子,还请师兄不要嫌弃。”这五百两银子既有章星九在公学任教的薪酬,也有章福庆在绍兴开商铺的收入。
没考上秀才之前,章福庆一年也就弄个十来两银子。
章星九考上了秀才,他们家一年就能结余好几百两银子,功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不然就算章星九能拿出赚钱的门路也保不住。
“师弟
约翰-刘当即写了合同,章星九看过便把银票给了他,然后等着收钱就行了。
今后两年,沪上外国股票的行情不错,已经发行的24种股票里,有16种价格呈上升趋势;其中兰开烟草公司表现最佳,其新股不过面值25两,一年时间市场价格飙升到80两,涨幅高达220%。
章星九这五百两银子投进去,明年就能拿到一千一百两,要是遇到涨幅高峰抛售、下跌的时候抄底,这么操作几次,收益还会更多。
约翰-刘要见的客人很多,章星九办完正事便没有继续打扰,双方约定下周末一起去吃番菜,顺便和几位公学师兄见个面。
定好地方章星九便告辞离去,从茶楼出来他忍不住摇头,学啥不好,非要跟郑三发子学炒股,等下次一定要换个项目。
感谢青栀幽冥的打赏
第256章 科学讲座
过了一个多月,章星九刚下课,就被蒋邑虚叫了过去,给他介绍了一位客人,“这是马相伯司铎,在我之前担任过多年的公学校长,如今在朝廷任职,负责外交和洋务相关事务,这次刚刚从海外返回沪上,听闻公学出了个天才少年,便专程过来一见。”
“学生见过马校长。”章星九连忙行礼,蒋邑虚是教职人员所以称呼马相伯司铎,而他是学生,还是叫校长更好一些。
“果然器宇不凡。”马相伯摸着胡须赞道,当即便开始考校章星九的学问,无论法文还是拉丁文都对答如流,谈及数理天文也是言之有道,让马相伯赞叹不已。
“单论泰西科学,在我带过的学生里面,没有一个能和州平相比的,州平确实应该去欧洲留学,若是你这边不方便,我也可以请其他学者帮州平写介绍信。”
马相伯先前在教会任职,如今又负责外交、洋务事务,也认识很多外国学者,这也为他将来创办震旦大学、复旦大学、辅仁大学奠定了一定基础。
“主教阁下已经收到了法兰西几所大学的回信,州平去欧洲留学应该不成问题。”蒋邑虚连忙拒绝,公学花了这么大力气培养章星九,可不能让其它人给抢走了。
“如此便好,老夫曾先后去日本、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考察,对比国内种种,让我深受启迪,愈发认识到国家富强之术,在于提倡科学,兴办实业,因此屡屡上书朝廷献策,却都似泥牛入海。”马相伯忍不住连连摇头叹息,在这样的时代,开眼看世界无疑是痛苦的。
“州平你既然有学习科学的天赋,就应该去欧洲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等将来学成归国再回报朝廷,让华夏也变得富强起来。”
聊了一会儿,马相伯又给章星九提了个建议,“研究科学最忌讳闭门造车,若是有时间,也要多出去走走,多和其他学者交流,如此才能取得进步。”
“学生也想,只是苦于不知道门路。”章星九两手一摊,无奈地说道。
“哈哈,这便巧了!昨日格致书院的傅兰雅过来找我,说他在书院里新创办了算学班,又准备举办科学讲座,吸引更多人来学习科学知识!讲座的时间便定在后天,到时候你随我一起去吧!”马相伯立刻就帮他找到了渠道。
格致书院是一所奇特的学校,最早由英国驻沪领事麦华陀倡导,朝廷重臣李鸿章促成。
格致书院有书院之名,但并非传统书院;设在租界,但并非租界公立学校;有传教士参与其事,但并非教会学校;含有官方资金,但并非官办学校。
它是沪上这个特殊城市的产物,是异质文化交织的结果,是近代中国最早中西合办,系统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
如今在书院任教的有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中国科学家徐寿、华蘅芳、王韬等等,可以说是如今国内最先进的科学院校,要是章星九没找到徐汇公学,说不定就要去这里报名了。
现在能有机会去看看自然高兴,立刻便答应下来,只是蒋邑虚微微有些不喜,因为傅兰雅是圣公会的传教士,他是耶稣会的人,彼此之间难免有点隔阂。
不过这都是小事,马相伯之前去格致书院任教他就没有阻止,现在自然也不会阻止章星九过去,同时他也觉得章星九多和这些科学家交流有好处。
过了两日,章星九叫了辆黄包车,来到十多里外的格致书院,这所书院在后世人民广场附近,再往东走两条街就到了外滩。
或许是有讲座的缘故,今天学校里面聚集了不少人,有西装革履的洋人,也有身穿长袍的中国人,章星九进去的时候也没人阻拦,应该是傅兰雅巴不得进来听讲座的人越多越好。
“州平!这里!”溜达了一会儿,马相伯就看到了他,连忙招手把他喊了过去,顺便给他介绍了身旁的人,“这位就是傅兰雅先生。”
“见过傅先生。”章星九礼貌地问好,顺便说起了傅兰雅的得意事,“听公学的先生说,傅先生曾经把徐寿先生的《考证律吕说》翻译成英文发表在《Nature》上,让中国人的科研成果第一次出现在全世界科学家面前,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这是中国人的
“我很乐于帮助中国科学家,把他们的成果传向世界,可惜自从徐先生故去之后,已经很多年没有高质量的科研文章了。”傅兰雅矜持地笑了笑说道。
“或许再过些年,州平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到那时候还要麻烦你帮忙翻译出来投递给《Nature》。”马相伯对章星九可是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相信我会看到这一天的!”傅兰雅礼貌地捧场。
闲聊一阵儿,讲座正式开始,傅兰雅登上演讲台,用各种实验设备来给到场的听众介绍泰西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其它人看来很是神奇,在章星九眼里却有点无聊。
他一边假装认真听讲,一边从脑海里翻出傅兰雅的简历,这位传教士还是值得尊敬的,在科学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江南制造局任职期间,翻译了上百本著作,涉及数学、物理、化学与化工、矿冶、机械工程、医学、农学、测绘地图、军事兵工等多个领域,而这些著作启迪了许多中国人。
来到格致书院后,他又以书院的名义发行了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月刊《格致汇编》,创刊号于光绪二年正月十五日(1876年2月9日)问世,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份科技杂志。
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化学专有字词的翻译,傅兰雅感到中国没有化学元素的文字,很不方便,就利用他的中文功底,加上他身边的中国助手徐寿等人,把流行于世界的化学元素的拉丁读音,都用中国的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形成那么多新的中国文字。
当然,朱元璋也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演讲结束,章星九跟着马相伯继续和傅兰雅交流,聊了一会儿,他提出了一个请求。
第257章 十九世纪的科学期刊
“听闻格致书院藏书甚多,还有欧美各国最新的学术期刊,不知可否借阅一二?”章星九在学会公学待遇确实不错,可惜这所学校终究是教会办的,又是以初级教育为主,并不重视学术期刊。
现在想订阅学术期刊也很麻烦,就算章星九有钱也搞不定,如今既然发现格致书院有,那肯定要赶紧借过来看,以便了解如今全球科技水平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好决定自己接下来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