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咖啡和点心送上来,俩人边喝边聊,在章星九的刻意引导下,他们俩聊得很轻松,马宗文对章星九的印象不错,觉得他比自己此前接触过的那些大少爷温和礼貌多了。
章星九也摸清楚了马宗文的性格,她生长的环境比较好,却没有染上大家小姐那些坏毛病,喜欢读书,也很懂事,能帮着马建忠照顾好家里。
模样长得也不错,五官精致、身高也不错,最主要的是没有缠小脚,这年头能遇到这样的对象可不容易,要是错过这位,估计就得去南洋那些相对西化一些的家族里去找了,还不一定能找到。
心下已定,章星九就直接问道,“马小姐你的法语这么好,其他科目基础也不错,那有没有想过去法兰西留学?”
马宗文脸马上红了,以她的聪明才智当然能听出,章星九说的可不仅仅是留学,同时也在问她对章星九的印象,愿不愿意和他成亲。
其实自从章星九来到沪上,和马相伯结识,马相伯就经常在马建忠面前提起过他,马宗文耳濡目染也听说了不少他的事情。
她对章星九很是好奇,一个华人,能在法兰西做出如此伟大的成就,实在是让人钦佩,所以昨天马相伯和她说起相亲的事,马宗文也没有反对。
今天过来一看,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言谈举止也是上上之选,纵观之前认识的那些年龄相仿的青年,就没有一个能比上的。
马宗文其实已经动心了,只是女儿家总要讲究个矜持,第一次见面就决定要结婚,这未免有些太仓促了。
她想了想答道,“父亲和叔父倒是不反对我继续求学,只是法兰西的学校也不是那么容易进的,再说了我一个女儿家,独自漂洋过海去异国求学,父母肯定不安心,所以也只能想想罢了。”
这年头女孩子没有明确的拒绝,基本就是答应了,章星九立刻乘胜追击,“其实倒也不难,泰西的学校也非常讲究人情,要是有人帮忙推荐,还是能进去的,马小姐若是想去,我倒是可以现在就给学校的教授发电报要几封推荐信,要是已经有心仪的大学,也不是问题。”
马宗文脸红的都要滴血了,心里一个劲的埋怨,就算你中意,也该跟父亲去说,到时候我肯定不会反对,哪有逼迫女儿家自己开口说的啊,这也未免有些太咄咄逼人了吧!
好在章星九马上解释了,“如今婚姻大事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却不以为然,这种事总归要彼此心甘情愿才好,小姐若是觉得了解还不够,我们日后再见几次也行,若是对我不满意,那我纵然心有不舍也只能放弃,今后再也不会来骚扰小姐。”
“也就是这次回来匆忙,再过个把月,我就要返回法兰西继续求学了,实在是没时间耽搁,才显得急切了些,若是换成当初在徐汇公学读书的时候,那怎么也得多请小姐喝几次咖啡,然后再说这种事。”
马宗文心里果然舒服了很多,只是依旧不好意思明显表态,只能含糊地说道,“我父亲是做教师的,我也对当老师很感兴趣,听说法兰西有一所专门培养女教师的大学,我也一直很是向往!”
行,妥了!章星九顿时放下心来,“你说的应该是塞夫勒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这所学校距离索邦大学到也不远,我可以帮你要到这所学校的推荐信。”
以章星九如今在法国高校届的影响力,他要说想给自家媳妇儿要个读大学的名额,立马就会有人主动帮他办好,要是夫妻俩都在法兰西的大学求学,那将来劝说他们入籍岂不是更方便?
马宗文依旧没有明确拒绝,章星九便知道此事妥了,便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而给马宗文说起了女子在巴黎读大学的情况,玛丽-居里就是最好的例子,马宗文听得很是神往。
喝完咖啡,章星九把马宗文送回家,转身便回了徐汇公学,立刻找到蒋邑虚,“校长,学生有事相求。”
“哦?什么事?你尽管说。”蒋邑虚连忙问道。
“是好事,中午马校长谈及学生的终身大事,把他的千金介绍给我,方才去咖啡馆一见,果然贤良淑德,学生不愿意放弃这件姻缘,便想请您出马做媒,不知您可愿意?”
“哈哈哈,这是好事,我责无旁贷!”
第280章 婚礼
章星九这次回来只能待一个来月,时间紧任务急,很多事情就不能太讲究了,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他准备先回家跟父母商量下。
马相伯有三品顶戴,这样的身份,章福庆无论如何也不会拒绝,所以回去基本就是走流程而已。
蒋邑虚是章星九的恩师,也是教会中人,让他做媒正好合适,章星九还跟他商量了婚礼的细节,到时候办两场,一场在绍兴老家,用旧式习俗,一场在沪上,用新式习俗,这样两家都有个交代。
结婚后,马宗文会跟他一起去巴黎留学,以章星九的面子,给她要一个塞夫勒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名额根本不成问题,到时候俩人在巴黎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拿到学位后再一起回国。
又在沪上多待了一天,跟马相伯一起商量各种流程,他思想开明,只要章星九和马宗文喜欢,他都没有意见,只是不喜欢铺张浪费,希望婚礼能稍微简朴一些。
这天章星九也给李普曼发了一封越洋电报,请他帮忙联系塞夫勒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入学事宜,李普曼满口答应,承诺一定会为他办好。
忙完这些,章星九便匆匆返回绍兴,回到家里,一说要结婚的事儿,父母可是高兴坏了,再一听还是三品大员家的千金,那就更高兴了,只是有点担心,章星九现在不过是个秀才,他们也不是啥大户人家,这样的女儿娶回来,章星九该不会受委屈吧?
章星九连忙安慰他们,说马家家风一向很好,生活也非常简朴,这样人家的女儿肯定不是刁蛮之辈,只是结婚后她要陪自己一起去法兰西,恐怕不能在家孝顺公婆了。
对此章福庆倒是没什么意见,孩子外出游学,身边有个人陪着也好,再说了他们家也不止章星九一个孩子,他们夫妻俩身边也有人孝敬。
赶紧找来先生看好了日子,再让人专门去沪上通知马家,又请来管事帮忙筹备婚礼,章星九刚回来就忙的不可开交,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来拜访师友、顺便给他们送请柬。
第一个要拜访的当然是寿镜吾先生,三味书屋还是老样子,寿老先生已经快五十了,精神却依旧很好,要是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他还能活三十多年。
寿鹏飞听说章星九已经在欧洲闯出了偌大声望很是羡慕,出仕的想法愈加火热,只是寿老先生依旧不许,看样子他还是得自己偷偷跑出去。
寿镜吾对马相伯教徒的身份略有微词,再听说他一心办学又释然了,能倾尽家财兴办学校的肯定不是坏人,能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也是好事,便欣然答应参加婚礼,还准备给章星九好好写一幅字。
当初一起读书的同学还有几个依旧在三味书屋跟着寿老先生上课,章星九顺便把请柬也给了他们,他们一个个乐呵呵的答应过来道贺。
中午在三味书屋吃了顿饭,饭后章星九才向不远处的周家行去,见面后看到阿张明显瘦了,眼神却愈发锐利起来,过去几年家里的事情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叔父故去的时候,我尚在法兰西,未能过来吊唁,心里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章星九过去给周凤仪的牌位上了一炷香,要不是他自己也没办法去三味书屋读书,这可是大恩人。
“阿土莫要说这些见外的话,法兰西远隔万里,哪能随时回来,再说了,章叔当时也过来了,还帮了家里不少忙,我和娘可是感激地很呐!”阿张诚恳地说道。
“不说这些事儿了,你现在要结婚,这可是大好事,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那是自然,傧相一职非你莫属,你可不要推辞啊!”章星九准备请阿张当伴郎,到时候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那是自然,稍后我就去你家里。”阿张满口答应,俩人又说起了婚礼的细节。
商量完阿张也说起了自己的近况,“多亏家中长辈帮忙,我马上就要去江南水师学堂求学了,若是能有机会,我还打算去东洋留学,你去了西洋,我再去东洋,将来两相对照,或许能找到救国之路。”
从阿张家里出来,章星九又去了徐锡麟、王子余家里,也请他们来参加婚礼,他们不光答应,还跟着章星九一起回家,直接在章家住下,从现在就开始和阿张一起帮他筹备婚礼。
过了些天,马相伯带着家人过来了,在章星九帮他们找好的住处休息,静待婚礼的开始。
终于到了提前看好的日子,马宗文身穿大红吉服,乘坐花轿进了章家大门,礼成送入洞房,章星九又在外面招呼了一会儿客人,才进屋和她相见。
俩人见的第二面就是在洞房里,这听起来有些荒诞,却比当下大多数人都要好得多,起码还见过一面,又是两情相悦,比那些盲婚哑嫁幸福多了。
马宗文高兴之余有些紧张,章星九结婚的经验很丰富,几句话就安抚好了,还告诉她塞夫勒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入学许可已经拿到,等婚礼后就能一起去法兰西读书了。
小夫妻俩在绍兴待了几天,便一起去了沪上,阿张也跟着一起去,等到了沪上,他依旧要担任伴郎,章星九也想借着这个机会让他开开眼界。
马相伯怎么说也是三品官,马建忠又当过李合肥的幕僚,所以想参加这场婚礼的人很多,大多数人都被马相伯兄弟婉拒了,只留下一些至亲好友参加。
相较于绍兴的传统婚礼,沪上的新式婚礼流程更加简略,阿张看得有些神往,他觉得婚礼就该这样。
章星九听后心中暗叹,想起了阿张的不幸婚姻,所以等再次回绍兴的时候,便又去了趟阿张家,借着拜见阿张母亲的机会和她聊了聊,大概意思就是阿张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将来的前景肯定远大,自己也会帮他留意好人家。
阿张的母亲听了很高兴,或许就不会再逼着阿张早点结婚了。
谈完阿张把他送出家门,迟疑着说道,“有件事不知道当不当讲。”
第281章 讲座
“我们兄弟,又有什么话是不当说的呢?只管讲来。”
阿张这才说了出来,“你也知道,我今年一直在为去江南水师学堂就读做准备,结识了不少教授、学习新学的师友,昨日一位在杭州求是书院任教的先生写来书信,想让我邀请你去求是书院讲座,给书院学子介绍欧洲的情况,激励他们用心学习。”
“这原本是好事,只是你好不容易才回乡一趟,回来又一直忙着婚事,也没多少时间陪伴父母,我实在是不好让你耽误时间。”
求是书院啊?这不是将来的浙大么?我刚娶了复旦大学、辅仁大学、震旦大学创始人的女儿,现在又要去给浙大学子讲课,倒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于是便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少年乃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若是能启迪书院少年,让他们能够奋发图强,让我华夏民族重现汉唐荣光,我少和家人相聚少许时日又算得了什么呢?你尽管给他们回信,就说我离家时原本就要路过杭州,到时候花个半天时间给他们上课吧。”
“少年强则中国强?”阿张细细琢磨着这句话,“简直太有道理了,我若是能有你这样的文采就好了!”
“咳咳!”章星九差点呛到,你可是华夏近代以来的第一文豪,这么夸我让我怎么好意思?
问清楚章星九离家的时间,阿张马上说道,“那我这就给他回信,那天你中午到杭州,他们陪你用饭,吃完便去书院讲座,钱先生在信里已经说好了,到时候讲什么都由你说了算,只要不太犯忌讳就没关系。”
“那就有劳你了,只是需在信里提一句,西湖醋鱼就不用吃了吧?这玩意儿我实在是吃不惯!”章星九开了个玩笑。
他曾经多次去过杭州,可没少吃这东西,就连隋坡推荐的西湖醋鱼天花板,国宾馆紫薇厅也去试过,能吃出鱼肉确实很嫩,也确实没有土腥味,就是味道实在是不合他的喜好。
“哈哈!”阿张听完也笑了,绍兴这边的口味跟杭州确实有点不太一样,他其实也不怎么喜欢。
在家里待了几天,章星九便带着马宗文辞别父母,准备离开了,这一走,最快也得三年后才能回来,临别前大家都非常不舍。
这次阿张、徐锡麟、王子余等人也会陪他去杭州,主要是听他讲座,他们平日里闲聊也说了不少欧洲的事儿,正式的演讲还没听过,很好奇章星九会说些什么。
于是众人干脆包了一艘客船,赶在中午前就到了杭州,求实书院几位老师早已在码头等候多时,见面后连声感激,请他们上了马车,向城里走去。
求是书院距离西湖不远,所以学校的老师便把吃饭的地方定在了楼外楼,这家店从道光年间就开始营业了,到现在已经有近五十年的历史。
后世都说杭州是美食荒漠,但是稍微想想就能意识到,杭州可是富庶了上千年的城市,水里有鱼虾、山上有笋菇,城里也不缺好厨师,怎么可能没有美食。
只是相较于鲁菜、粤菜、淮扬菜、川菜这些大菜系,杭帮菜的普适性没有那么强罢了,更贴近本地人的喜好,外地人一般不容易接受。
再加上杭州推那道菜不好,偏偏就喜欢拿西湖醋鱼来宣传,才造就了这样的名声。
现在的楼外楼还没成专门针对游客的餐厅,招牌菜都做的相当不错,尤其是几道用竹笋做的菜,让章星九赞不绝口,杭帮菜在对笋的烹饪上,绝对是一流水平,放眼全国都很能打。
吃完饭,稍事休息片刻,章星九便来到求是书院,这所书院是时任杭州知府林启倡议筹办的,他在杭州四年一心办学,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浙江理工大学前身浙江蚕学馆、以及养正书塾都是他一手创办,培养出了陈仲甫、厉绥之、施承志、邵飘萍、许寿裳等杰出人才。
书院原本是由寺庙改建而成,章星九来到原来的大雄宝殿里,就看见一群和他年龄相仿的学生已经等候多时了。
钱先生先给学生们介绍了章星九的身份,学生们听到章星九在法兰西用泰西科学知识扬名立万,都非常振奋,对他的演讲也充满期待。
章星九上台之后,先从法兰西的历史讲起,“二十六年前,德意志大军攻入法兰西首都巴黎,德国皇帝威廉在法兰西的皇宫中登基称帝,法兰西遭受的屈辱可比我们当年严重多了!”
“然而短短二十余年时间,法兰西就再次崛起,重新成为世界一流豪强,诸位,相信你们一定好奇这其中的原因,今日我便与你们分说一二!”
这个开头一下就勾起了全场师生以及阿张、徐锡麟、王子余的好奇,他们纷纷竖起耳朵,认真聆听章星九的讲座,生怕漏掉哪怕一个字。
可惜章星九未能满足他们的全部好奇心,终究是朝廷的书院,有些东西还是要注意的,“这个话题其实很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我对其他领域了解不多,不敢妄言,今日就只说法兰西在科技方面的进步。”
“如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涉及范围很广,而科技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哪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强,就能生产出吨位更重的军舰,射程更远的大炮,威力更大的炸弹!而这些可以帮助他们在军事上获胜.”
“而法兰西又是怎样实现科技突破的呢?这就要从当年的拿破仑皇帝讲起了,他在法兰西建立起了先进的教育制度.”
“法兰西的学者拥有较为充裕的经费,相对自由的研究环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喜好从事研究.研究的成果又可以给他们带来荣誉和经济利益,这就形成了正循环.”
章星九花了约莫两个小时时间,把法兰西的科技发展史粗略地说了一遍,这些事情对求是书院的师生们而言还非常新鲜,他们听得如痴如醉。
讲完章星九又给了他们一些提问的机会,一名十六七岁的学生立刻举手,“学生钱均夫,敢问章先生,我华夏又该如何在科技上追赶西洋各国?”
听到这个名字,章星九立刻瞪大了眼睛,那当然是靠你的儿子了!
第282章 新家
钱均夫的父亲在杭州经营丝绸,后来没落了,按时间算可能是受了十多年前中外生丝大战的影响,当年中方代表是胡雪岩,外方则是各国洋商。
杭州是胡雪岩的大本营,钱钧夫的父亲在这里做丝绸买卖不可能不受胡雪岩的影响,在这场大战中,连胡雪岩都倾家荡产,更何况他这样的小商人。
幸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钱钧夫幼年依旧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如今在求是书院的成绩名列前茅,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按照正常时间线发展,他会在两年后从求是学院肄业,然后在他二十二岁那年遇到了贵人,富商章氏把女儿章兰娟嫁给他,并资助他去东洋留学。
钱钧夫和阿张、厉绥之、蒋百里、施承志等人一起东渡日本,寻求“兴教救国”之道,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现筑波大学),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四年后毕业。
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孙逸仙的思想,回国成立劝学堂,教授热血青年投身革命,又回到杭州担任ZJ省立第一中学校长,之后一直在教育系统任职,最高做过浙江教育厅厅长。
在担任省里第一中学期间,他有了个儿子,取名学森,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章星九收回思绪,开始回答他的问题,“科学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先追随欧美诸国的脚步,学习他们的知识,再慢慢消化推陈出新,如此持之以恒,或许数十年后,我们便能在科学上赶超欧美诸国。”
这话其实是在勉励他们,实际上一直到百多年之后,中国的科技水平才逐渐有了赶超欧美的趋势,没办法,之前欠下的课程太多,今后几十年又是乱世,根本无法专心研究学问。
“先生请放心,我等一定尽心读书,不会让先生失望!”钱钧夫郑重表态,而从他日后的经历来看,他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钱钧夫刚坐下,就又有人起身提问,章星九又回答了一个多小时,这次演讲才算结束,之后钱钧夫把他的演讲词和回答整理出来,拿出去四处散播,不少有志青年都从中汲取了能量,下决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为华夏日后的崛起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的老师们还想留章星九住一晚,可惜他时间实在是太紧,已经定好了晚上的客船,他们也只能把章星九送到码头,依依不舍的告别。
阿张、徐锡麟和王子余也乘船返回了绍兴,回去后他们愈加火热的投入到新学的学习中来。
码头这三批人选择的道路各不相同,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想为华夏重新崛起倾尽所有。
第二天中午,客船抵达沪上码头,马家早已派了车辆在这里等候,把他们接到了家里,马宗文这也算是回门了,看到她一脸幸福的样子,马相伯、马建忠还有家中女眷都放下了最后一丝担忧。
在沪上停留数日,章星九和马宗文便带着行李登上了前往法兰西的客轮,马宗文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一开始还非常新奇,可在海上漂久了,还是难免觉得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