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淡淡道:“也行,去吧。”
穿山甲如蒙大赦,连忙道:“给我一个时辰,我保证准时回来。”
陆正轻轻摆了摆手。
穿山甲见状就往外走,面对村民们紧盯的目光,它就差把脑袋缩到了脖子里。
等出了村子,穿山甲摸了摸眉心,隐隐感觉到陆正留下的印记。
它不敢拖延时间,四肢发力狂奔,消失在夜色之中。
村中,一众村民对陆正两人表示感谢,热情不已。
一个年长的老人过来,开口道:“两位且随我去一坐,村中的杨秀才想与你们一谈。”
秀才?陆正眼神微动,开口道:“请老伯带路。”
老人便在前面带路,领着陆正和青婉来到一处宽阔的院子外。
陆正隐隐感觉一些特别的气息从院子里面传来。
他抬头一看,发现大门上还有一块牌匾。
“祠堂?”陆正不禁看向旁边的老人,“我们可以进?”
老人笑了笑道:“两位是我们村中的恩人,没什么不能进的,我们村子的规矩,可能和你们那里有些不同。”
听闻此言,陆正点了点头。
祠堂大门打开,便见一个正堂,和两个偏厅。
右手的偏厅房门大开,一个面露清秀的中年人站在门口。
中年人看向陆正两人,拱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三尺文气从中年人身上释放出来。
陆正神色微动,客气回礼。
中年人又道:“在下杨旭,两位贵客请进!”
“陆正!”
“青婉!”
陆正两人自报姓名,然后随着杨旭进入房间。
房间内部的布置更像一间书房,有桌台、书架,还有茶台,角落处还有一张床榻。
杨旭邀请两人入座,亲自端茶倒水,开口道:“地方简陋,招待不周之处,且请海涵。”
陆正微笑道:“圣人有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有书香文气,是个极好的地方。”
陆正顿了顿,又好奇道:“阁下一直住在这里?”
看屋中的陈设,这个杨旭似乎在此地长住,但这里明明是村子的祠堂。
杨旭点头道:“我得守护这里,不能离开,免得出事。”
总得有人坐镇村中作为最后的保障,而他杨旭便是如今这一代的守村人。
因为他是儒道秀才,比之村中的那些二境武者,虽然体魄差了些,但一身文气是最合适的守村人。
“这样啊。”
陆正闻言大概猜测到了一些。
杨旭说道:“听闻两位是安国来的读书人?”
陆正抬手拿出通关文牒,递给了杨旭。
杨旭接过来一看,不禁脸色一正,惊诧道:“陆公子竟还是安国的举人!”
陆正之前申请的文牒,还是用的洪州衙门发的身份牌,只是举人身份。
按照陆正的要求没有标明天地举人,也不是传扬的圣赐举人。
见杨旭吃惊的模样,陆正只是笑了笑,倒也没说自己现在已经成了天地进士,免得让对方更震惊,到时候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杨旭转而很客气地将文牒还给陆正,幽幽道:“听闻安国多文人,今日杨某有幸能得见陆公子。”
陆正微笑道:“我等出来游学,能得见阁下,能见识世间百态,亦是我们的幸运。”
“真好啊。”杨旭感慨道,“不像我,无法去外面见识,只能在这里读书……”
陆正不禁道:“阁下没去参加科举?”
杨旭笑了笑,说道:“像我这样的人,他们岂会让我顺利科举?我这一身文气,都是自己修行出来的。当然,最主要还是祖辈们留下来各种典籍能让我学习,还有长辈们的教导……”
杨旭是一名天地秀才,即便放在平州,也是极为少见。
倘若他不是本村人,即便楚国不重视儒道,也能顺风顺水成长下去,成为一方官吏都不是问题。
然而村子与地方神灵的恩恩怨怨,他根本没有机会去施展才华,而是留守在村中,保护着村子不受侵害,一直无怨无悔。
第335章 满堂英灵
天地秀才?陆正心道这个山村还真有些底蕴,被地方神灵打压这么多年,到现在还能培养出武者和天地秀才。
陆正不禁道:“阁下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就天地秀才,当真是难得。”
杨旭闻言笑了笑,说道:“其实杨某天资不高,但承先辈们的遗志、为了村子,不得不努力研究学问,过了而立之年才成为秀才,这些年文气增长缓慢,学习起来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些年,杨旭除了读书之外,还总得提防神灵妖鬼来犯,操心村中事务,很难静下心来研究学问。
比如最近村中出现缺水之事,他虽然没有在外露面,但也出过一些主意,还一直戒备着,担心出现更严重的灾祸,根本没有那个心思读书或休息。
听闻有人解决了事情,杨旭才稍微放心,还是拖着一丝疲倦的心神来接待陆正两人。
杨旭有些好奇道:“我对安国了解不多,听闻你们安国科举成了举人,便可以入仕,陆公子怎么会来楚国游历?”
陆正缓缓道:“官场不是什么好地方,我还是喜欢自由自在,出来走走增加一下见识……”
“原来如此,陆公子倒是性情中人。”杨旭微微点头,“不过楚国非是什么好地方,比起你们安国差远了……我听说你们安国是没有神灵的。”
陆正讲述道:“还是有的,不过不多,那些正神不受百姓供奉,朝堂有专门的供奉,且没有权力管理地方。”
杨旭幽幽道:“那也比我们这里好多了,本地神灵盘剥百姓比之官吏更盛。”
陆正道:“一路有所见闻,楚民确实过得差一些。”
杨旭感叹道:“某年少之时,偷偷去过附近的乡里看过,那些百姓的日子反而过得不如我们……纵然总是有神灵引来灾祸,但不请神来此,我们世世代代也免受欺压。”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当年山村的先辈们都曾想过搬离楚国,奈何去往他国的路途太远,又已经得罪了本地神灵,举村搬迁反而没有活路。
杨旭面露一丝忧色,他们一个小山村,与当地的神灵抗衡这么多年,已经举步维艰。
如今年轻一辈之中,没有几个优秀的后辈。
大家都很担心,担心村子的覆灭,或者最终向那些神灵低头。
陆正道:“看来当地的城隍对你们很记仇啊。”
杨旭不禁道:“他们就是想看我们低头,但我们只要低了头,日子恐怕还不如从前。”
杨旭顿了顿,神色郑重道:“某有一事,想请教公子。”
“且说。”陆正道。
杨旭道:“陆公子年纪轻轻,儒道便已经达到这般境界,想来对经典了解透彻。杨某想请教如何能增长文气?”
难得遇到一个厉害的读书人,杨旭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想与陆正谈论儒学,好好学习一番。
陆正闻言想了想,说道:“不知阁下平时看些什么书?”
杨旭回答道:“四书五经,还有一些经典注解,和其它典籍……”
杨旭侧目,看向不远处的书架,“那些书都是先辈们留下来的,有的典籍还残缺了……”
陆正一眼扫过,都是些常见的书籍。
陆正开口道:“每个人读圣贤之言,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也不知该如何说……不过我可以给你一句话。”
“什么话?”杨旭不免心中好奇。
陆正抬手拿出笔纸,直接在整洁的白纸上书写,有浓郁的气息波动释放出来。
杨旭感受到这股纯正的气息,忍不住眼神闪烁异彩。
他看着陆正所写的内容,喃喃出声念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杨旭目光灼灼,感受到这写成的文宝之中蕴含的文气,拥有着他没有见识过的力量。
“是浩然正气?”杨旭惊讶开口。
陆正微笑点头,“我读书的时间可能还没阁下多,别无所长,好歹学会了浩然正气。这一句话,你可以留着慢慢感悟。”
“这……”杨旭神色激动,“这也太贵重了。”
以浩然正气写成的文宝,那可是稀有珍贵之物。
陆正笑着道:“相逢即是有缘,我们也算同道中人,不应该见外才是。”
杨旭闻言心中感动又惭愧,转而道:“那我便厚着脸皮收下了!”
杨旭小心翼翼拿起文宝,生怕放在茶台上被茶水沾污了。
不过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普通的文宝都能经得住水火,这蕴含浩然正气的文宝哪里那么容易玷污。
杨旭郑重其事将文宝收起来,又对陆正道:“两位且随我来。”
陆正两人闻言,跟着杨旭离开房间。
杨旭来到祠堂的正堂,轻轻推开紧闭的大门。
有皎洁月光洒向堂内,但见宽阔的大堂之中,摆放大大小小的牌位,密密麻麻,成百上千。
陆正能觉察到堂中有阵法,还有一股奇异的力量在不断流动。
杨旭低声道:“这里供奉的,都是村子里一代代因神灵妖鬼而死的先人。”
“祖训不敢忘,世仇不敢忘,奈何村子越发不如从前。今幸得公子赐宝,或可让村子多维系几代。”
“杨某便替村中百姓,谢过两位!”
杨旭转身朝着陆正就要行大礼。
陆正扶着杨旭,开口道:“何出此言,我也没有帮上多少忙。”
杨旭正色道:“或许对于你们而言算不得什么,但于我们而言,是大恩大德了。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陆正不禁道:“你们还是莫要提及我,免得惹来祸端。”
杨旭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想到陆正是安国文人,若今日之事传扬出去,难免给村子和陆正他们都带来麻烦。
杨旭转而道:“我会跟村民说一说,不过两位的恩情,还是不能忘……可惜我等山野小民,实在无以为报。”
陆正淡淡一笑,“不用报答什么,因为我见到你们也学到了很多,这是书上都学不到的东西。”
陆正看向满堂的牌位,一时目光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