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342节

  安太玄很难不怀疑,安靖是在云梦宗接触了什么人,生出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安靖神色微变,低声道:“是女儿自作主张!女儿绝对不比其他皇子差,能让安国繁荣强盛……”

  “我清楚宗室和百官不会认同,但我会让做出政绩,让他们认可。更重要是让百姓认可……”

  “父皇不必担心士族权贵会反对什么,女儿有方法削弱那些人的权力,让他们做好份内之事。安国是安国百姓的安国,是我们安家的安国,而不是那些人有能力左右的安国。”

  安太玄眼眸微眯,“你想做什么?”

  安靖开口道:“钝刀割肉,以施行新政慢慢削弱他们,我们可以……”

  安靖不紧不慢,将一些很细致的谋划讲了出来。

  是安太玄之前都不曾听闻过的策略。

  但听着这些法子,安太玄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安太玄打断道:“这些,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陆正去了楚国,你遇到他了?”

  安靖低头道:“是女儿出去见识了一番,有所感悟。”

  安太玄呵呵一笑,道:“你刚才可是把诸国天骄贬低了一番,云梦宗又多是出世的修士,你见识了什么?太安黄家有个年轻人也去了云梦宗,看来朕有必要召他来问问情况了。”

  安靖闻言神色微变,一时不知如何说辞。

  安太玄觉察到安靖的情绪变化,皮笑肉不笑道:“看来真和他有关系?他现在在哪里?”

  “楚国。”安靖只好道。

  安太玄不禁道:“怎么,给你出了馊主意,不跟你一起回来?”

  安靖忍不住道:“是女儿有这样的想法,与他人无关。”

  安太玄淡淡道:“不要遮掩什么了,就你还没有那个胆子。说说吧,他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把你知晓的详细道来。”

  安靖愣了一下,不知道父皇为什么这么在意陆正。

  见事情隐瞒不住,安靖也只能简明扼要说了一番,但依旧坚持是自己有争帝位的想法,然后去请陆正出了些主意。

  安太玄听闻陆正居然成了儒士,铸了救世文心,心中也不免惊奇了一下。

  他看了看旁边的经典,喃喃道:“看来这本经典问世,与他脱不了干系。如果是他背后有什么人在引导这一切……”

  云梦宗居然把陆正当成客人,算算经典出世的时候,陆正正好在云梦宗。

  而以云梦宗那些炼气士的本事,的确有能力遮掩天机,让人无法追本溯源。

  安太玄不得不有所怀疑。

  比起安靖想争帝位的事情,安太玄反而更在意这种事情。

  毕竟安靖的事情根本不现实,而这本经典带来的影响是实打实的。

  安靖闻言道:“父皇以为有背后势力在支持陆正?这不太可能吧,他是得了孟圣意志的传承……”

  安太玄淡淡道:“如果只是孟圣的传承,孟圣意志能拿出这些诗词?能想到这些新政?这些可是连孟家都没有的东西。”

  安靖想了想,还真是如此。

  要是这些东西是来自孟圣的传承,孟圣为何不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一个外人。

  回忆过去,她记得陆正也只是说浩然正气传承于孟圣。

  其它所学都来自前人先辈,但不知具体由来。

  安靖轻声道:“不管怎么说,他能铸救世文心,修有浩然正气,便是没有私心。”

  “你倒是会为他开脱。”安太玄淡淡道。

  安靖不禁道:“女儿只是实话实说。”

  她倒不是想为陆正辩解什么,而是觉得陆正这么做并没有什么错。

  而且陆正甚至把一些重要的东西交给自己保管,她没有理由去怀疑对方什么。

  安太玄眼眸闪烁,心想不管陆正有没有什么势力支持,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确实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安太玄幽幽道:“朕倒是希望只是他一人所为,若是有一群人像他这般,这乱世得更乱了。”

  安靖忽地想到陆正的一句话,“这世间不乏一些为民请命之辈。父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作出合理的应对之策。女儿愿为父皇分忧。”

  安太玄淡淡道:“你一路劳顿,回去歇息吧!”

  安靖神色一变,一时不清楚安太玄的想法。

  她只能道:“儿臣告退,父皇保重身体。”

  说罢,安靖起身迈步出了宫殿。

  等来到外面,被一阵轻风吹拂,安靖这才感到浑身一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汗流浃背。

  所以,父皇是反对还是不反对?安靖心绪不宁,怅然若失。

  就在这时,一白袍道人缓步在宫中走动。

  安靖看清道人,开口打着招呼道:“徐大宗师!”

  徐寿见到安靖,客气回礼道:“长公主,许久不见。”

  这几个月,徐寿一直在参悟算学一道,才出关不久,听说最近出了些大事,所以来皇宫看看。

  毕竟他也领着朝廷俸禄,作为钦天监挂着虚职的人物,还是得为安国分点忧。

  徐寿看到安靖,目光不禁在安靖的身上多瞟了一眼。

  现今安国的国运折损了几十年,还因为《新诗》经典的传播没有缓过来,依旧在缓慢衰减气运。

  连朝堂百官的个人气运都在削弱,但安靖身上的气运正盛,不减反增。

  这不由得让徐寿心中有点惊诧。

  徐寿开口问道:“长公主似乎从外归来,不知去了何处?”

  安靖闻言回道:“去了云梦宗几个月。”

  这种事情没有必要跟徐寿隐瞒什么,对方掐指一算,也能算个大概出来。

  “原来如此。”徐寿微微点头。

  云梦宗他也曾去拜访过,想来是安靖在那里得了什么好处,以使自身气运变得更加不凡。

  两人只是寒暄几句,便各自散去。

  安太玄还在御书房皱眉思索,见徐寿前来,勉强转变笑容,道:“徐师来了,来来来,坐坐坐!徐师闭关的这些日子,可是让我想念得紧。”

  徐寿微笑道:“徐某闭关参悟大道,实在抽不开身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见谅。”

  “哎,这是哪里话?徐师的修行要紧!”安太玄笑眯眯道,“看徐师的样子,这次闭关所获不少吧?”

  徐寿道:“算学一道,玄妙无比,幸得人指点一二,让我道行有所精进。不过还是无法完全参悟算学。”

  安太玄表情惊疑,他是知晓徐寿去找过陆正请教算学,想不到徐寿把算学看得这么重,而且闭关这么久居然还没有参悟透,这是学的什么算术?

  徐寿又道:“徐某私事,不足为道。观陛下最近思虑过重,还需得多休息才是……陛下贵为一国天子,当以身体为重,不可太过操劳。”

  安太玄叹道:“最近闹出来的一些事端,想来徐师亦有耳闻,如今我安国国运折损,正是风云变幻之际,焦心的事情太多,哪里能休息得好。”

  他倒是想好好休息,但国运折损必须做出对策。

  而他准备借此施行新政,以打压地方世家大族,造福百姓,进而使安国中兴,再造盛世。

  变法不易,安太玄不得不劳心费神。

  哪怕有陆正给出种种参考答案,但如陆正曾言,施行这些政令并不是说的那么简单。

  如果新政执行得不好,反而会让安国进一步衰弱,内忧外患之下,恐有灭国大祸。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大国直接禁掉新诗,以此减小影响,而不是像安国这般选择变法维稳。

  但安太玄可不管这些,他接受了自家老祖的建议,直接赌上国运,甚至还谋划把其它大国拖下水。

  “陛下稳固,则国无忧矣。”徐寿悠悠道。

  安太玄眸光闪烁,轻声道:“我有一事请教徐师。”

  徐寿正襟危坐道:“陛下请言。”

  安太玄问道:“女子能为帝乎?”

  安靖所言之事,安太玄也不能真当作没听见,所以想听听其他人的想法。

  徐寿闻言愣了一下,转而问道:“陛下欲立长公主为太子?”

  安太玄表情微顿,摇头道:“我无此意,徐师为何会这么说?”

  安太玄没想到徐寿说出这样的话。

  “没有吗?”徐寿琢磨道,“陛下这么问我,必然有其缘由。刚才徐某偶遇长公主,观其身上有天子帝气,还以为是陛下有这样的打算。”

第374章 天地大道

  “安靖身上有天子帝气?”

  安太玄闻言微微惊诧,他不是炼气士,无法像徐寿这般精准的望人气运。

  徐寿微微点头道:“有一丝,还有逐渐凝聚的趋势。”

  徐寿顿了顿,又道:“其实皇族女子亦可有天子气的,只是没男子那么浓厚。一般情况下皇族女子诞生之初,帝气最浓,然后逐渐消散……”

  “某观长公主之气,之前是没有的。那丝帝气应该是最近凝聚而成。”

  安太玄表情古怪,摸着下巴道:“她突然生出来欲为帝的想法,刚才跟我坦白,看来因此有了天子帝气。”

  “原来如此。”徐寿微微一笑,倒没有太惊讶,“长公主与陛下很像。”

  安太玄无奈道:“可她是女子,焉有女子为帝?”

  徐寿道:“世间有神女王母,若有女子登帝位,亦非不可能。”

  安太玄忍不住看向徐寿,“徐师也觉得她能为帝?”

  徐寿淡淡道:“皇储之争,徐某一个外人不好说道什么,某只是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非支持或不支持长公主。长公主若是能登帝位,那便是天命所归,无什么不妥。至于长公主有没有那个本事,徐某道行浅薄,尚不能知未来之事。”

  徐寿忽地言语一顿,转而问道,“也?还有谁如此想?”

  安太玄语气一变,淡淡道:“那个陆正,我怀疑安靖生出这样的想法,就是他撺掇的。”

  徐寿闻言一笑,“哦?陆小友倒是想法异于常人。”

  小友?安太玄神色微动,你们两人的关系处得这么好了?

  安太玄叹道:“徐师觉得我该怎么做?”

  徐寿道:“陛下正值壮年,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早就考虑立储之事。”

  安太玄心道他也没考虑立储啊,这不是在讨论安靖吗?

  安太玄眼眸眨动,不禁道:“徐师觉得,我可以给安靖一个机会?”

  徐寿抚须道:“未来之事,谁又说得准呢?”

  安太玄会意过来,不管他反不反对,这种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没有必要急于一时下定论,要把安靖如何。

首节上一节342/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