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433节

  百丈泛紫文气,宛若水流一般流淌,蕴含浩然刚正之气,有着灵韵波动。

  很快,紫色的文气如潮水般退去,尽数收敛到陆正的体内。

  转而又是一道磅礴的气息波动从陆正身上释放出来。

  一朝踏入儒道五重、学士之境,水到渠成。

  紧接着,环绕在陆正周围经典、文器皆是复归原位。

  陆正静静坐在那里,感受着自身的变化,整个人思绪清晰无比,对各种道法的掌握上了一个层次,仿佛还有了使不完的精力。l

  过了些时辰,陆正适应了如今的境界,闪身出了文宫。

  青婉正在山中收集豆种,突然见陆正出现在眼前,微微一愣,转而道:“这么快就突破了?”

  陆正微微一笑,“儒道修行突破没那么麻烦,自然而然……”

  儒道文人修行,只要文气够了,迈入下一个境界是水到渠成之事。

  并不用像其他修行中人,还得准备什么天材地宝、灵丹妙药,厚积薄发突破境界的禁锢。

  陆正转头看向远处,那片位置是新融入的画卷秘境。

  不过那片地方没有原来的秘境大,不少地方都消弭不见,留下的是一些玄妙之地。

  弱水河、九重山等景象还存在,依旧散发特别的力量。

  陆正一个念头浮动,便带着青婉过去。

  陆正道:“这片地方,也可以拿来种东西了……”

  青婉打量着四周,“太大了,感觉都管理不过来。”

  如今的小天地已经扩张到百里,就他们两个还真没那么多精力打理。

  “顺其自然吧。”陆正微笑说道。

  两人站在高空,把整片新的大地描绘下来,然后做了一下规划。

  接着,陆正一挥手,无数种子从天而降,洋洋洒洒落到地面。

  这些种子多是普通作物种子,也有少部分灵物种子。

  转而又有细雨飘落,促使那些种子生根发芽。

  也就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陆正才能如此轻松随意做到呼风唤雨,使万物复苏生长。

  换到外界,他展露的这些手段则会大打折扣。

  陆正看着那些萌生出来的新芽,心想他恐怕是少有拿文宫天地来种田的儒生了。

  某些大人物的识海空间会打理得很好,即便栽种东西,那也是栽种珍奇灵物,还能保持灵气充盈。

  陆正这么培育各种作物,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消耗小天地的力量。

  而为了弥补损耗,陆正还得想办法从外界拿来各种资源填补。

  免得小天地枯竭,还会影响到自身的修行。

  据说今年多灾,陆正为了备不时之需,把自己得到了不少灵物都当养料了,争取多种出一些粮食种子。

  好在他主修儒道,不怎么需要灵石灵物修炼。

  等两人在小天地里溜达了一圈,熟悉了一下新的环境,这才去到外界。

  此时,外界天色已亮,空气中还弥漫着一丝湿润。

  不过天上依旧艳阳高照,一点没有降温的样子。

  之前的那场大雨,也只是勉强缓解了一下干旱。

  天灾,乃天地大势,非人力可以轻易改变。

  而要做到完全解决一大片区域的旱情,陆正觉得除非是圣境那样的强者出手。

  但那些顶级的存在,岂会因为这些普通百姓的生计耗费自身的力量?

  陆正抬头看着明晃晃的太阳,眼眸微微眯起,一时思绪起伏。

  旁边的青婉也皱着个小脸,低声道:“我听说有大旱,必有大涝。这边晴来,那边有雨,也不知道还有哪些地方遭了天灾,哎……”

  陆正想了想,说道:“尽我们所能吧。”

  陆正一时也没有那个能力照顾到所有人,也请不来哪位圣人帮助,只能尽自己所能。

  陆正和青婉来到最近的一处村庄,发现这里的百姓正在补种庄稼。

  是种的豆子,和陆正之前拿的豆种差不多,应该是楚国司农借此培育的种子。

  陆正过去一问,得知这些豆种正是当地的神灵给他们的,让他们补种这些豆子,免得今年没有收成。

  陆正又去找到本村的正神,确定了情况,的确是县城里的那些神官行动起来,到各地分发种子。

  陆正心想之前见这些百姓没人管死活,现在郢都那边来了命令,一个个做事倒是积极得很,一点都不敢怠慢。

  见此,陆正倒是稍微放了心,至少当地的这些神灵官吏真在做事了。

第468章 城隍畏惧

  陆正和青婉前往县城,来到城门口,就发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杨万见到两人,忍不住眼睛一亮,连忙迎上前来,“两位仙师还真来了,城隍大人想见见两位,不知两位是否有空?”

  杨万之前来县城,把一些事情告知了县城隍。

  当然,他这么做的目的,也是想让自己趁机沾点光,好让县城隍提拔自己一下。

  县城隍得知事情原委,才明白为何最近有这般动静,连上面的风伯雨师都来降雨,还有新豆种分发下来。

  县城隍便想着见见陆正两人,但杨万一时也不知两人的去处,只能在城里等候,都快望眼欲穿了。

  陆正听说本地城隍想见见自己,便让杨万在前面带路。

  很快,几人来到城隍庙,到了庙后的大堂。

  县城隍本尊穿着一身便服迎来,“哎,两位仙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一想到眼前之人受楚帝赏赐,县城隍愣是不敢摆出一点架子,一脸热情殷切的模样。

  陆正不禁道:“城隍大人不必如此,说来我等并非什么仙师,而是读书人。”

  陆正转而行了个儒生礼,说道:“陆正,安国人,出门在外,有时候不方便,所以之前有所隐瞒身份。”

  既然月神那边已经不找他麻烦,陆正也省得再改头换面,遮掩什么身份来历。

  县城隍闻言一愣,他说怎么陆正这张脸有点似曾相识。

  “你是那个陆正!”县城隍惊讶道,“安国洪州那个,得圣赐那一位!”

  听陆正自报姓名,县城隍想起了一些事。

  陆正微微一笑道:“正是。”

  县城隍笑眯眯道:“哎呀呀,早前就听闻过你的事迹,今日一见,果然人中龙凤!”

  县城隍心中还有些乱,怎么陆正还能得楚帝的赏赐?

  不过事关天子之事,他也不敢随意打听,便邀请陆正和青婉入座饮茶。

  陆正直言道:“敢问县中各乡里的情况如何了?各地百姓是否都……”

  一上来,陆正就询问灾情的防患情况。

  县城隍神色微动,莫名有一种被上司监察问话的错觉。

  “已经派人去往各乡里……”

  县城隍连忙将自己做的一些安排细细道来。

  之前听杨万说,这一位可是得了楚帝的准许,能行司法之事。

  他可不想被陆正治罪,被一个外人治罪,传出去不成了大笑话?

  到时候,丢的还不只是他的脸面,可承担不起。

  而且县城隍知晓陆正在安国洪州干的一些事,这位不是官,但真的是铁面无情,招惹不得。

  陆正平静听着县城隍的讲述,微微点头,说道:“今年天灾还不知要持续多久,还得多劳烦城隍大人费心才是。”

  “应该的,应该的,份内之事。”县城隍笑眯眯道,“倒是让你一个游历的读书人操心这些事情,某心中实在惭愧。”

  陆正道:“天灾面前,该出自己的一份力。”

  陆正转而又拿出一个储物袋,放在手边的桌子上,“这里面是一些抗旱的粮种,劳烦城隍大人多让人种些地,以接济百姓。”

  “另外,我担心会有人把下发的豆种以次充好,到了百姓手里的种子捱不过旱季,还得城隍多视察。”

  县城隍闻言,一本正经道:“一定,本官治下,定然不会出现这等事情。也还得感谢两位,拯救县民……”

  陆正又与县城隍了解了一些情况,便与青婉起身告辞。

  县城隍客套挽留了一下,便目送陆正两人离开。

  待两人走远,县城隍忍不住抹了抹额头,心道怎么跟这么一个年轻人谈话,比跟上司州城隍说话还有压力。

  之前只是听说陆正把某些地方大族压得翻不了身,他还以为是那些安国的家族不顶用。

  现在亲身经历一番,明明陆正也没做什么,只是随便聊一聊,都让他觉得压力十足。

  县城隍心思转动,连忙唤来几个下属,吩咐道,“去各地视察一下,务必保证那些乡里百姓得到的种子是司农送来的豆种!谁敢偷偷换种,本官定不轻饶!”

  给百姓的赈济以次充好,这种事情以前不是没少发生。

  有的地方百姓都习以为常,也没法阻止。

  不过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县城隍可不想自己县里出什么问题。

  要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他这个位置也别想坐了。

  青婉脚步轻快,悠悠道:“他好像很怕你啊!”

  陆正闻言一笑,“他怕的应该不是我,即便我的确比他厉害。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倚仗却给了我让他畏惧的权力。”

  正如之前的禺水河神一样,县城隍畏惧的是楚帝。

  楚国最大的靠山给了陆正权力,哪怕只是一点权力,也足够让地方的神灵官吏畏惧。

  其实没有楚帝的那一句口谕,陆正同样有能力让这些神灵心服口服,不过可能要麻烦一点。

  有了楚帝的那一句话,他行事倒是方便了很多。

  陆正和青婉很快出了城。

  等到了城外空地,陆正随手一画,便有一只大白鹤浮现出来。

  两人跃上鹤背,乘着白鹤而去。

  一路顺风飞行,天上的太阳炙热得晃眼。

  陆正俯瞰下方大地,清晰可见下方的情况。

  不多时,两人乘鹤飞越重重大山,来到另一片地界。

首节上一节433/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