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奴才猜,娘娘今日唤您,可能是要劝您。”
“好。”张逢像小大人一样拍拍他肩膀,完全无视太监不干净的说法。
因为有的太监净身,可能今后会失禁。
但张逢现在只知道,赵公公有什么小秘密都和自己说。
况且赵公公还是很干净的。
不然,单是招人嫌弃的异味,就很难做到大内太监的二号人物。
毕竟皇宫太监那么多,皇帝完全可以挑干净的太监伺候人。
“赵公公去忙吧。”张逢很认真道:“你今日什么都没说。”
‘这小娃娃有时说话挺像个大人。’赵公公心里感觉有趣,但很快就再压低一些身子,躬身道:“小主子,那奴才先退了。”
赵公公俯身抬身的时候,还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嗯。”张逢点点头,“我殿里还有一些檀香,赵公公拿去熏身子吧。”
“谢主子!”赵公公笑容更甚,就这样面朝张逢,躬着身子走远。
张逢为了不让他一直躬着身子走,随即也不再看他,而是转身看向台上。
张逢转身,赵公公也最后一礼,便直起身子走。
“七皇子安康。”台阶上方的宫女们也施礼下来。
张逢双手一伸,就在几位宫女的搀扶下上台阶。
虽然自己也能轻松上去,但入乡随俗吧。
体验不同的身份,也是一种感官上的修行。
到了殿前。
宫女全部后退。
由一位年龄四十多岁的宫女,继续牵起张逢的手,带领入殿。
张逢认识她,她官职正二品,管后宫内的所有宫女,并代掌凤印。
算是那种‘宫令女官’的职位。
可事实上,这里不分‘宫令、帝令’,而是延续隋朝传统,分六尚、六司,其中又要再细分具体岗位与人事命名。
反正很复杂,张逢一心练武,哪有时间学宫女里的宫斗。
干脆就叫她‘宫令’。
并知道,她是皇后妈妈面前的大红人,宫女里的二号人物。
在后宫里可谓是呼风唤雨,一些妃子都不敢轻易的得罪这位宫令。
“皇子。”
此刻,她正小心翼翼的带张逢过殿前门槛,“慢些,慢些。”
等到了宽敞华丽的殿里,她就放开张逢的手,然后向前方帘后的倩影禀报道:
“娘娘,七皇子到了。”
“退下吧。”帘子后面传来一道悦耳中又不失威严的声音。
“是,娘娘。”
然后呼风唤雨的宫令,就和殿里小宫女们一起退去了。
等她们下去,站在殿外的下方台阶。
哗啦,玉帘子被掀开,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笑吟吟走出帘子,来到殿中,牵起张逢的胖胖小手道:“逢儿,母后问你些事。”
说着,她带着张逢坐到一处茶几旁。
张逢往板凳上一坐,然后看着这一世的母亲。
按照现代人的目光来看,气质加美貌,应该能上七十分左右。
但或许是有生理上的血缘关系,张逢却觉得皇后妈妈不能用分去代替,而是完美一词,才可以稍微形容一二。
“母亲您说。”
张逢很乖巧的给皇后泡茶,“孩儿听着。”
皇子的礼仪都是从小培养,会煮茶,不稀奇。
“别烫着了。”皇后却把张逢的手按下,然后又摸摸张逢的胖乎乎小脸道:“听小于说,你不想去学宫?”
“嗯。”张逢点头,随便找个理由道:“我怕其他人笑话我太胖。”
“谁敢?”皇后眉头皱起,眼角处有岁月留下的浅浅皱纹,“何人敢拿本宫的逢儿打趣?本宫这就让人扯了他的舌头!”
说到这,皇后又怕自己骇人的语气吓着张逢,于是又轻轻细语的劝道:
“逢儿,你的皇兄皇弟们都去学了,你不能不去呀。
你看,宫里的丞相和礼部尚书,还有王大儒,周大儒,他们学问很高,多受天下人的敬仰呀。
你再看……”
皇后苦口婆心的在劝,并举了很多例子,而且还不带重样的。
皇后本就是前任丞相之女,知书达理,熟读经书和前人文墨手卷。
让她讲起道理,那一个时辰都打不住,并且多数引用前人名言,全是有迹可循。
张逢听了一会,什么都没听进去,反而端起茶杯,向皇后一敬道:“母后请品茶。”
“逢儿想通了?”皇后开心的看向张逢,以为张逢被自己说服了。
张逢都不知道母后刚才讲的什么,但也点头道:“孩儿去。”
“我家逢儿还是知大道理的!”皇后更加开心了。
张逢看到皇后笑起来的样子,忽然觉得母亲开心就好。
不就是上学?
在哪里睡不是睡?就当换个地方吃饱睡觉了。
……
与此同时。
殿外百米处。
几名太监和数十位大内侍卫前后开路。
皇上正龙行虎步的向长祥殿行去。
第51章 《无定指》
踏踏
周围的宫女见到皇上到来,没有什么喊‘皇上驾到’之类的话。
而是提前让路,如果让路不及,就退到两侧,躬身回避,以示敬意。
正巧,今日长祥殿内就张逢母子俩,没宫女提前通报。
所有人都在台阶下站着。
殿里的张逢和皇后正聊着家常,还不知道皇上来了。
然后,皇上就这样大步的走进殿内,又笑着向殿内高声道:“婉淑!”
婉淑是皇后的小名。
皇上一般私下里都是喊这个夫妻间的爱称。
殿外台阶离这边有点距离,外面是听不到的。
只是当皇上喊了一句,又当看到皇后身边还有个熟悉的小胖球后,他脸上的喜悦表情就平静下来了,
“哦,逢儿也在啊。”
“父皇。”张逢起身行礼,看向自己的便宜爸爸。
四十出头,身材强壮,五官端正,说帅不帅,说丑不丑的,反正就那样吧。
这一时间,张逢看着皇上。
皇上看着张逢的身材,也是越看越头疼。
浑然没有当时说起‘下告天下,普天同庆’的高兴劲。
最后没等皇后说话圆场,皇上就先开口道:
“明日东宫上学,你可有备课?”
皇上一边走,一边威势足足的靠近张逢,
“九年前,宁儿有备课,被郑大儒夸赞,‘不愧为大皇子,处事周全,有当年张祖平天下之风’。
五年前,彭儿亦有准备,被郑大儒夸,‘仪表堂堂、知书达理,无愧于凤颜才女之后’。
而逢儿,是否有准备?”
宁儿,是大皇子。
彭儿,是四皇子。
他们都是皇后的孩子。
也是张逢的大哥、四哥。
“没。”张逢很实诚。
反正便宜父亲已经对自己麻木了,自己干脆也不遮掩了。
“逢儿!”皇后轻轻暗掐一下张逢的胳膊。
“料你就是如此!”皇上恨铁不成钢的气哼一声,并冷酷道:“你回偏殿吧,我和你母后还有事要说。”
事,就是成年人的事。
张逢心知肚明,所以也不打扰,起身告辞。
但还没走到门口。
皇上虽然是看着皇后,但却背朝张逢高声道:“要记得,明日万不可在郑大儒面前丢人。”
皇上是很重视郑大儒的评价。
因为每位皇子、公主,包括高官子弟们,去东宫学堂上学一年后,郑大儒都会给一个评价。
这已经成了他们林朝的传统。
大家都习惯了,也就重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