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流立刻说:“哪能怪你,那帮贵族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也就只有宝桥能震一震他们!”
沈清也肯定道:“宝桥建得很好,就该是这样!至于缺的钱,我们再去凑凑。”
沈清和沈流乐颠颠过来,心情沉重地离开。
先找亲爹复查账本,再联系各金主追加投资。但是金主们看好归看好,追加是追加了,但手里的存款舍不得付出太多,再多就伤筋动骨了!
不是每个人都甘愿冒风险的。
就连沈家自己,沈舅舅也护着钱匣,不让全部砸进去。
沈清和沈流带着比上次更沉重的心情,再次来到景庆公所,告知了温故这个不利的消息。
他们还被亲爹警告过,所缺的恐怕不是小数目,但又不能引入太多人。如今掺和进万福园的人够多了,若是再多拉些人,赵老大那边会有不满。
温故严肃地,赞同地点头:“所以,最好是只找一两个手里有足够米粮的大富户。”
“对,就没个大手笔的吗?!”
沈家兄弟俩愁得都没心情嘲讽朝晖坊了。
温故叹了叹气,安慰沈家兄弟两人:“不急,反正现在的天气冷,工地已经停工了,咱们还有足够时间考虑。”
沈清和沈流两人一时找不到别的办法,想着趁这次年节应酬,多接触些新的大户,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
兄弟两人回家琢磨怎么去扩大交际拓展人脉。
温故则思量着,如今的歆州城内,恐怕没有合适的人选。
身份贵重不意味着手里有足够投资的钱粮,还得找巨富。
算着时日。
四海坊的狗大户咋还没到?
第87章 新大户
寒风凛冽,景星坊是停工了,但庆云坊的窑炉,还依然工作着。
其中几个特殊窑炉,采取了保温措施,窑体加厚了保温层。
改进的窑炉需要极有经验的工匠来操作管理,才能维持稳定运行。
即便如此,低温环境依然提升了烧制成本。技术工艺方面遇到的挑战更大,稍不注意,就会烧制失败。
当然,这个失败指的只是,达不到温故的要求。
近几天,景星坊的宝桥是城中热门话题,工匠们空闲的时候也去看了。最初的震撼和惊艳过后,他们心里清楚,那些所谓的奇珍,其实包含了许多瑕疵。
窑炉的试验还在继续进行。
冬季的低温和原料、辅料成本的提升,有经验的匠人能估算出每天烧掉的钱。
有人心生顾虑,特意去找了温故:多方因素导致烧钱太多,烧出来的成品依然达不到坊长你的标准,是否先暂停?
对此,温故表示:“不必顾虑,继续烧!”
失败的成品自会有它们的出路。
如今工艺技术依然有限,除色、调色、除杂、除气泡等等试验,得到的瑕疵品,放在屋檐之上,或者悬空在墙上嵌成画,也没几个人会特意跑上去细看。
等以后工艺水平提升上来,建筑例行维护的时候,再一一更换。
距离产生的美还能继续保持。
温故要求了两种无色的透明玻璃,一种是培养皿式薄透,另一种则是更厚的净透玻璃,无气泡,要用来打磨的。
工匠们不知道温故要用来打磨什么,只知道这位坊长的要求极高。
试验、试错过程中不达要求的,能回炉的回炉,不能的全部拿去做别的“建筑装饰材料”。
不过工匠们并没有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温坊长支付酬劳很爽快。
而且,温故标了几个时间段,越快研制出来合格产品,工匠们得到的奖赏越多,甚至还可能被招入赵家的工坊当小管事,家人都能被一起安置!这是许多工匠梦寐以求的!
温故拿着最新的烧制产品,对着光细看。
其实,随着工匠们经验积累和技术改进,离他的要求已经非常近了。
算着过年日期,温故在工匠们用饭休息的时间,又去激励几句
铆足干劲,坚定信心,加压冲刺,昂扬奋发!
……
前往歆州城的道路上。
一支车马众多的队伍在冷风中前行,远远望去,如雪地中的一条巨蛇蜿蜒往前。
天虽晴好,但气温寒冷,落在地上的厚厚雪层也并未融化。
好在进入歆州之后,提前有本地城防军清理道路,部分路段还填了燃烧过的煤渣防滑。
队伍不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清雪排障。路面也更平稳了,这让马车里的人好受许多。
队伍最前方是歆州狩军骑兵。
紧随其后的,是一些衣着明显不同的骑马的护卫,他们守着各自主家的重要马车和货物。
靠近队伍前方的那辆大马车内,坐着一名老妇人和一位青年。
为了生存长途奔波,殚精竭虑,两人皆是面带疲色。
车厢内的诸多贵重布料装饰上,绣着佛家纹样。
青年手腕上戴了一串佛珠。
他抬起手,稍稍掀开帷幔,看着外面单调的雪景。
他们来自南地。家乡所在的地方,冬季几乎不会下雪,只有遇到罕见寒冬时,才偶然会有雪飘落。
一些贵族冬季养病,也会去南地温暖又繁华的城镇。
然而如今邪疫蔓延,温暖的气候反而带来诸多不利,南地城镇接连被毁。
从年初到年末,一整年时间里,每天都经历着邪物的威胁,各处都飘着惨烈绝望的味道。
去年冬,他们把家人和部分物资转移到几个小岛,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他们决定分出一批人北上,寻找更多生存的机会。也为家族寻找更长远的未来。
收集到的消息里面,北地六大势力,他们都有考虑。
家大业大,掌权人们承担更大的压力,时不我与,要尽快做出抉择。
近一年的观望,期间赵家派人南下与他们接触。最终,他们联系了另外三家海运大族,选择前往歆州。
当船队靠近海岸,大批物资换成歆州钱引的那一刻,他们前方的路就基本敲定了。
这条路,直通向歆州,若是想中途换道,就是血亏。
此次到达海港的队伍会分批过来。
许多人不适应北地天气,再加上一路疲劳,需要原地休整更长时间。
他们是首批前往歆州城的队伍,中途又因天气被迫停过两次。
南地的海边,狂风卷起的时候,带着毁天灭地般的威能,饱含水气,恨不得把人卷入其中溺亡。
而北地的凛冽刚风,则像是一把把冰刀排成阵列,每刀都要戳进人骨头里去。
确实不适应,但,他们同样也看到了,在南地将他们逼得数次陷入绝境的怪物们,一个个像是被神佛施了咒语,又像是严重生锈的器械,迟钝呆板。
中途在一座城镇歇息时,军队和护卫清理躲藏里面的邪物,如砍瓜切菜般轻松。
仿佛遇到的不是同一种怪物。
低温的限制如此明显!
“北地的冬天,确实存了生机!”
青年放下帷幔,不让更多冷风吹入。
旁边的老妇人,这时候也收回视线,手上拨动着念珠。
严寒的冬季,和地面降雪,在如今的世道下,也有着一重保护作用。
“好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安静。”老妇人低叹。
北地的冬天很冷,但也有令人安全的平静。
若非如此,倘若只是寻常乱世,他们在南边都能自成势力!
做海贸且能做大的,人脉和家资都不缺。天高皇帝远,生活之奢侈,并不输给皇城的那些大贵族。
如今……
“唉!”
青年无声叹息。
在各种思量谋算之中,歆州城,终于到了!
他们看到新起的恢弘防御工事,也看到了外城区一个个军坊。
即便心思繁杂,此时也不禁松了口气。
目的地到了,看上去还算安全可靠。
他们会在外城区多休整一夜。
以几位家族掌权之人的身份,可以不用在此隔离观察,但他们需要休整,在此梳洗调整。
等进入内城区就要开始交际应酬了,总不能灰头土脸、疲态满面地去见人吧?
本以为歆州条件艰苦,做好了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临时落脚的地方也有新奇之物!
“玻璃窗?歆州竟然奢侈至此?!”
青年眼神惊奇。
他们做海贸的,手中也有不少外来的玻璃物件,并不稀罕。但远达不到用玻璃做窗的程度!
“比窗纸和明瓦好用,防风防雨还透光。”老妇人的视线穿过玻璃窗,看向窗外的景物。
“歆州掌握了烧制工艺!”
他们又派人去打听,得知外城区接待贵客的居所,都安装了玻璃窗。只是如今产量有限,内城区的许多富户还在排队呢!
“祖母,咱们进城之后,也都换上。”青年说道。
他们投靠赵家,是能享受一些优待的。
心中又忍不住估算,赵家能以此获得的利益。
除开玻璃窗,屋内其他摆设,在他们眼中其实一般。
老妇人对玻璃窗的新奇感过去,神色又淡下来。
青年知道老人思念还留在南地海岛的家人,他也想念。此行就是先探路,是否把家人接过来,还得看看这歆州值不值得!
“听说歆州城内的景星坊有一座宝桥,新造的,到时候可以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