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13节

  温故又问:“可曾想过搬去镇上?镇上的房屋更好些。”

  镇作为县之下的商业聚居区,不管是与县城,还是与周边的各个村落,贸易频繁。

  镇上有富户建起的房子还用了青砖,比村里的茅草土屋好多了。

  “起初,确实有人想搬去镇上,但后来道长说那里邪气重,就都歇了心思。”

  村长笑着道:“等我们村子建起坞堡,肯定比镇上更安全!”

  不去镇上还有个原因,村子周围他们熟悉,真要是遇到突发状况,往哪儿躲往哪儿藏,他们都有数。

  镇上的地形地势可不利于防守,那边四面都有路,是为了方便各村前往镇上。但又不像县城那样有围墙,住着也不安心啊。

  温故认真听着本土居民的想法,看他们的行事作风,有利于他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

  等事情商议完毕,温故走出村长家,正好刘猎户也出来,温故便叫住刘猎户,询问镇上的情况。

  刘猎户对离村最近的镇子更了解,之前还去那边搜过米粮和其他生活物资。

  “其实村里现在囤积的粮食,大部分是去附近其他村子搜得的。”刘猎户说,“外面乱起来之后,也就只有在道长刚来的时候,我们随道长一起进过镇。”

  他告诉温故,镇上中邪的人很多,更危险,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说话间,温故抬头看到上方飞过的隼鸟。

  “那就是刘猎户你驯养的隼?”

  “是的。”刘猎户对此颇为自豪。

  这是他家几代人传下来的打猎技能之一。有的人训练猎犬,而他们家是训练鹰隼。

  隼鸟飞在空中,能知道周围是否有猎物,是否有危险或者不明的情况。

  刘猎户曾给镇上和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子弟训练过飞禽,知道一点事情。

  大户人家也有驯养飞奴传信,也就是飞鸽。所以他在训练自家隼鸟的时候,让它们不要去捕捉飞鸽。

  刘猎户说:“它们一般不会去抓鸽子……除非没忍住。”

  世道刚开始乱起来那时候,大概是事态危急,各方传讯频繁,每天都能看到空中各个方向的鸽子飞过。

  刘猎户的隼,一时没能忍住,抓了几只。

  那里面就有贵人们传讯用的飞奴。

  而他就是从那里面获取的消息,知道要乱起来了,以及,有邪疫传来。

  此事秘密告知村长之后,村长立刻让县城药铺当学徒的孙子豆苗回来,刘猎户带了两个村汉一起去接的人,顺便在县城和镇上买了些山里没有的药材。

  温故听着刘猎户的讲述,有些心动。

  可那是老刘的心肝宝贝。

  不然呢?夺隼啊?

  他说:“能预警,能传信,真好。还有没有这样的飞禽?我想带只北上。”

  刘猎户直白道:“就算有,也需要专人驯养,你们掌控不住。”

  温故问他:“没有别的办法?”

  刘猎户眼神闪了闪,没有立刻说,但肯定是有点想法。

  ……

  村里每天观察天气和风向,终于等到烧荒的时机。

  这天,村里众人都走出门。

  做大事,要有仪式感。

  先请道长开坛做法。

  而后动员村民,提振士气。

  村民们在话本影响之下,走出门确实没有以前那么慌乱茫然了。各家又分好了任务,目的明确。

  温故望着前方被杂草入侵的田地。

  春夏季节疯狂生长的草木变得萧瑟,野外的毒虫鼠蚁,逐渐收敛。

  放眼望去,大片植物变得枯黄。

  刚做完法事的青一道长,见温故盯着前方,也瞧过去。未见异常。

  这狗书生又在琢磨什么鬼主意?

  道长问:“想什么?”

  温故说:“我游学时听闻,似是有什么轻功能够直接从这些野草上面飞过去?”

  青一道长:“……”

  旁边偷听着的小刘猎户:“还有这种功法?怎么飞?”

  温故说:“踏叶而行,或者,左脚踩右脚上天,能不能飞过去?”

  小刘猎户双眼发亮:“世间竟有这样的神功?!”

  青一道长:“……”

  你这狗书生游学时究竟在学些什么?!

  比我还能胡扯!!!

第10章 出村

  烧荒不是随意挑个地方燃火。

  他们只是想清理野障,驱赶邪物,而不是把自家烧了。

  村里最有经验的老农严肃商议,又做了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才严谨挑选了若干燃火点。

  枯木野草燃烧的烟气,对那些邪物也有驱赶作用。

  道长说过,邪物怕火,如同野兽一样,大量烟气会让它们生起对火焰的畏惧而避开。

  因此,村民们将前方大片荒地烧掉,既能把藏在野草丛中的野兽和邪物都赶跑,还能烧掉干扰视线、影响行走的那些野草树枝。

  有村民满眼惋惜。

  以往枯草枯树枝都是有用的,要么割回去用于灶里引火,要么编织东西。

  “多好的柴火啊!”不止一个人这么想。

  村长扭头看过去:“你要?那你去割?”

  “不了不了!”

  刚才还叹息的村民们使劲摇头。

  离村近了还能捡点儿,离得远了谁敢过去?

  一不小心中邪了,都没脸去见祖宗!

  不远处,温故望着田野上燃起的片片火焰出神。

  这次,青一道长没有嘴贱去问了,万一又是这狗书生游学时听过的离谱传言,他都不知该怎么去接话。

  温故倒没想别的,只是想起旧事,是身体原本的记忆。

  原身带着堂兄外出游学,世道乱起来就立刻返程。但是回到家乡覃城的时候,那里已经城毁人亡。

  通过城内遗留的痕迹,结合幸存者口中所描述的信息,“温故”拼凑起来真相

  城内县令私下收到了消息,同时发现,城里面许多人已经中邪。

  离水源最近的几户已经被邪祟附体,听闻火能驱邪,或是觉得临走了要为城民们做点事,又或是防止逃的时候后方威胁,总之,他连夜逃跑前,让人放火烧那几户。

  做事的人觉得,要更好地执行主家的命令,又倒了许多火油,以保证那几户一个都逃不掉,根本没有去想隐患,又或者那个时候没时间想,也不放在心上了。

  然而天干物燥,城内房屋多是砖木结构,正好那晚风大。

  那时同样是草木枯黄,气候干燥之际,多日不下雨,起火点挨着的许多铺子直接烧起来了。

  火势迅速覆盖那几栋房屋所在街巷,又借助风势蔓延。

  温家宅子离燃火的几处地点太近,没多久便被火势包围。

  即便没有火,还没有烧过来,但浓烈的烟气已经围绕,再加上这一夜城中陆续有人“中邪”,火势和烟气更激起它们的狂躁,凶性大发,四处乱跑,疯狂攻击人。

  县衙的人早就逃了,无人控制城中乱局。

  夜间昏暗,多处起火,城门关闭,邪物伤人。

  躲家里会被烧,跑出去会被杀,夜间视力环境又差,城门关闭,等好不容易打开城门,车马人群拥堵。

  最终,城内住户能成功逃脱的,只有少数。

  温家其实提前有察觉,有收拾东西计划离开,终究是慢了一步。留在城内的温家上下十多人,无一幸存。

  以前只觉城中那位县令庸碌无为,依靠家族照拂,才有个这样的官职。

  平日里这位县令也不管事,城中的大户们有自己的关系人脉,也确实没多把他放在心上。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蠢货能来这么致命一击。

  若是朝堂稳固,说不定县令的家族还能把事情压一压,甩锅疫气侵染城民,不得已而为之。

  反正离得远,只要做得够绝,扫尾够快,运作得当,上头的人也不会太计较。

  然而,乱世是真的来了。

  连那位逃跑的县令,也没能如愿逃离。他染了疫毒“中邪”了。

  温家兄弟俩遇到过,亲自动手斩杀的。

  只是城毁家破,心神俱伤,收殓亲人遗骸之后,“温故”找到了父亲留下的密匣,拿着信物带着堂兄北上投奔亲戚。

  整理着记忆中的信息,温故调整情绪。

  同时又有些感想。

  这样的世道,逃难求生必定艰难,但同行的人选,要么听话,要么够聪明,千万别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蠢货,那真能带来团灭。

  抬眼望向远处。

  刘猎户带十来个身手利索的村民,在指定的燃火点,依照顺序点燃。

  随着火焰蔓延,烟气散开,藏在厚厚草丛中的邪物也动起来。

  伴随着野兽般的吼叫,一个人形的身影从凹地处蹿起。破烂的衣物挂在身上,露出来的大片皮肤满是紫褐色斑纹。

  这是一个“中邪”的人,而且时日不短。

  “中邪”的时间越久,身体被异化得越深。力量、速度等方面也会加强。可以从它们身上的斑纹、皮肤肌肉的异化程度等等去辨别。

  刘猎户冷静地搭弓射箭,扎在目标身上。

  温故看得清楚,那邪物腹部中箭,仅仅只是停顿一下,像是被激起了凶性,转身就要朝刘猎户那边扑过去。

  第二箭已至,对准目标穿喉而过。

首节上一节13/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