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窗户,起身。
视线从上到下扫过木椅,查看之后,迅速定位到发声源头,又找了称手的工具,寻摸了合适的配件,行动利索,梆梆两下敲好。
完事儿!
工具放到原位,擦了擦手,整理衣衫,打开窗户,然后回身坐下。
端正稳重,落座无声。
举止儒雅,文质彬彬。
很符合村里对高端读书人的刻板印象。
开新啦!
依旧是小众题材
第3章 村口打醮
另一边,送完饭返回的小刘猎户已经来到村长家里,告知那边的情况。
“温二哥没事,气色好多了,只是久病体虚,站着都费力。文人啊,啧啧!不过我瞧着,再过两日应当就能出门走动了。”
小刘猎户说,“还是得多送点东西过去给他补补身子,画图也能更快些,我刚才过去的时候,他已经画了好多呢!”
村长也不禁露出喜色:“真的?太好了!”
今天听到那边的哭嚎,他也是忧心忡忡,相比起给出去的米粮,他当然更重视坞堡。
读书人知识多,见识广,若是没有温故,他们这些村户人家怎能知道坞堡如何建起?
粮食珍贵是没错,乱世里更贵。如今外面邪疫肆虐,田地荒废,也没人敢出去种,囤积的物资用一点少一点。
不过,周围其他村镇基本无人了,被“邪祟”附身变成怪物的那些“人”也不吃米粮,前期村民们外出搜回来粮食,只要保存得当,就算没有任何进项,一两年应该是无忧的。
物资由村长和另几位辈分较高、较为公正的族老,一同管理。
只是相比起粮食物资,眼下他们更看重坞堡。坞堡是防卫所需,是建了用来保命的!
命都没了,再多粮食又有何用?人死了,粮食没吃完,怎么能甘心?!
小刘猎户又想到一事:“哦对,村长,要不再搬一张书桌过去?温二哥画的那些图纸都快放不下了,他们还得在桌上用饭,这可不好。搬个小书桌就行,大了也放不下。”
村长点头赞同:“待会儿找找有没有合适的,给扛过去。”
此前“温故”多卧于病榻,能画图的时间很少,桌子再多也用不上。现在眼瞅着要病愈了,精神好起来,画图的时间肯定也会多起来,是得改善一下。
村长关注的重点还是在坞堡图纸,他又问:“你去瞧见图纸了,画的怎样?”
小刘猎户满脸敬佩:“画得真好!”
村长:“……我是问他画了哪些东西!你都看过了,说一说。”
小刘猎户仔细回想:“就这个,这样,那样式的。”
他比划了半天,总结道:“看着就很厉害!”
村长:“……”
有多厉害你倒是说清楚啊!
不指望这浑小子,村长看向一旁打理药材的孙子:“豆苗,下次送餐你去,顺便瞧瞧那温二是不是病好了。嗯……你再多划拉些药材,给他补身体。”
豆苗在城里药铺当过学徒,长过见识,做事更靠谱。
如今药材变得更为珍贵,若是一般人,村长是不愿意多分药材过去的。不过为了早日建起坞堡,这些东西还是得舍得!
再催一催,希望温故能在冬天之前画完。等气温降了,外面的邪物会受到低温限制,威胁大大降低,就是他们动工建起垒壁的时候。
正说着呢,突然听外面几声哨响,是负责戒备的人传来的。
不同的哨音代表不同的意思,刚才的声音是告诉村里人,外出挖药草的队伍回来了。
村里燃熏药草,用气味来尽量避开外来危险,几种药草捆在一起点燃了熏一熏,能辟邪。
这得感谢青一道长的指点。
前些日子道长闭关前就跟他们说过,哪几种需要去采摘收割,过了这个时节就收不了了。
道长吩咐,他们当然句句记在心里,不敢忘记。于是,刘猎户带了村里几个人外出采药。
原本在屋里坐着无聊的小刘猎户,听到动静迅速起身跑出去,去看看亲爹是否安然回来。
村入口处,高高的栅栏挪开,让外出的队伍带着东西进来。
进村的人也不敢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一处屋棚,将身上穿着的皮甲卸下,蒙着的面巾解开。
屋内有一捆处理过的晒干的草药,领头的刘猎户将药草燃了,在屋里烟熏。
道长说了,这一步是要去邪气,以防他们把邪祟带入。
烟气不浓,人可以忍受,但若是被邪祟附体,就会表现出明显不适。
他们几人会在这个屋棚里待到明天,若是安然无恙,便能各回各家。反之,若是表现出不适,那就是染了邪疫,被邪祟附了身。
不多时,有村人送餐食过来。
小刘猎户隔着门窗,在屋外跟他爹聊了几句,还提了今天温故的事。
刘猎户为人较为稳重,聊其他的也坐得住,但是听到温故病愈,在画坞堡图纸,也不禁露出喜色。
“这次挖到了好几种药材,我瞅着,有豆苗说的养身体的补药,你待会儿让豆苗去看看,应当没有挖错。”
另一边,温故在屋里适当活动腿脚,听不到大家怎么议论他。不过多少能猜到些。
刚才的哨声他也听见了,应该是外出的队伍回来,村里现在还没有大动静,想必此次外出还算顺利,人都回来了。
嗯,新药材到了,那位闭关炼丹的道士,也该出来了。
温故走到窗边,看向屋外。
村落被夕阳的余晖染出一层红晕。
离他们这里最近的屋子,住着一位木匠,平时那家也不怎么出门,只能听到他家后院时不时敲打木材的声音。不知道是在制作弓箭,还是在做别的手工活。
此时那边屋檐下多了一个走马灯,就是那种,燃了烛火之后会旋转的灯笼。
烛火的热气驱动风轮转动。
温故坐在窗前,隐约能看到灯笼里旋转的扇叶。
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涡轮的嗡鸣。
恍若隔世。
哦,不对,是已经隔世了。
温故低声叹了叹,又将目光放在灯笼外面贴着的那一圈符。
听说,那是木匠特意去道长那里请的符,贴灯上,说能驱鬼辟邪呢!
驱邪有没有用不知道,反正心理安慰肯定是有的。
温故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此间世界并没有什么超自然异能。
已至傍晚,村里各家各户都关了门窗。
夜间一些趋光的飞虫和小动物可能会循着烛火飞入屋中,带来更多潜在危险。
温故也把窗户关上。
日落而息,入乡随俗。
一夜好眠。
次日,又是一个晴朗天气。
村中多了几声欢笑,看来昨天从外面回来的人都是安好的。
一日两餐,上午送餐的仍然是小刘猎户。
原本被村长安排过来送饭的豆苗,忙着处理外出队伍带回来的药材,于是送餐任务仍然被小刘猎户抢到。
今天这位小猎户多了几分轻快,笑容更是灿烂。他爹安然回来,当然高兴。
除了手上拎的食盒,还带着一张弓,送完餐他就去巡逻,等完成今天的巡逻任务,就给温故搬一张书桌过来。
村里零星的几阵喧嚣过后,又回归安静。
明明大部分屋里都有人,整体却没有什么声响,似是担心发出动静太大了被邪祟盯上。
有种荒谬的寂寥。
整个世界都走向末路的感觉。
若是从那些打开的窗边经过,就会看到屋里一张张忧愁沉默的脸。
即便如此,相比乱世里那些麻木等死的人,这个村仍未放弃希望,至少还有挣扎的勇气,能看到更多活的机会。
其实外面的邪物对声音辨别一般,更多的是凭嗅觉。所以,如果肉眼所见区域没有看见邪物,正常的发声交流也不会吸引邪物过来。
只是,如今大家心头都笼罩着阴影,没有交流的心思,也互相防备。
又过了两日,在改善的伙食和滋补的汤药供应下,温故肉眼可见地变好,散了病气。
虽然看上去依然清瘦,但村民们认为那只是读书人的文弱书卷气,而不是病态的虚弱。
这天,一大早,村里明显比往日躁动。
温故知晓原因,送饭的人说了,闭关多日的道长出关,要做一场法事。
这道士刚来村里的时候,就给村人一些符纸。纸上符文繁复,又书以字。
道长说:人死作鬼,鬼死作。
人怕鬼,鬼怕。
此次世道大乱,鬼邪致疫,而这个符能让鬼邪惧之。
只是道长说自己法力受损,符纸效果有限,隔段时间就需要施以术法加持。
村里人信得很。
现在又到时间了,道长出关,顺便还能检查挖回来的那些草药是否是他需要的那些。
村民们口中所说的,关于那位青一道长的神异事迹,令温故重视。
道士啊……
起初温故还有一点外来者的底气不足。
不过很快,心态又调整过来。
什么外来者,“温故”就是温故!
“我”就是我!
哪有什么外来者!
温故整理衣衫,和堂兄一起出门。
外面也有一些村民出来活动,都是为了今日道长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