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70节

  敢打劫北上的队伍,秋狩军削的可不止邪物。南边来的,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是赵阀的,谁抢削谁!

  剩下的这些有幸存者的村子,人相对来说比较怂,以前有点存粮,一直龟缩在家。

  现在正好处于断粮状态,想换条生路,只要有人抛出诱饵一勾,就能跟着走。

  于是,稍作停留的温故一行,原本减员之后不满百的数量,一下子陡增到近三百。

  这后面还有其他村子的幸存者,人数肯定还会增加。

  有镖局的一帮拿武器的猛汉镇着,这些村民短时间内还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帮队伍推车砍柴做些杂活换取稀粥,这已经让他们很满足了。

  也就是快到目的地,没几天了,温故才敢一下子收这么多人。

  那些村民们看队伍里的牛马驴骡,羡慕得不行。

  有人怀念起自己那头被怪物吃掉的驴子,有人回忆谁谁家的牛,耕地的时候被怪物袭击,连人带牛都没能回来。

  也畅想着,去歆州能不能有地种。

  祖祖辈辈靠天靠地吃饭,不种地心里总是漂浮。

  马车里,温故看着绘制的地图上,越来越近的目的地。

  我亲爱的姨母姨父,究竟是不是我猜测的那样?

  绕了一段路,又收了些村民。

  附近的景物萧条,放眼望去一片秃。

  “瞧这周围砍成这样,树根都被拔起,附近有城镇。”

  “这里离得最近的,应该是硕城!”

  温故抬眼远望。

  硕城,也在歆州!

  “终于要到了!”

  越是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越是不能放松警惕。

  周山他们戒备四周。温故的姨父也不知道在赵阀究竟是什么职位,有没有结怨的人。若是有,世道又乱,在外面使点绊子也没人知道。

  “有兵来了!”

  林镖头提醒。

  前方有二十多人骑着马,后面还有数十个持械的兵卒。

  武人多的地方,就得周山和林镖头他们去交流。

  两人骑着马上前,带人把温故护在后方。

  过来的这些士兵也十分惊讶。

  乍一看这么多人,还以为是南边来的哪个大户。走到这里还有两三百,那出发的时候一定是千人以上级别!

  他们还纳闷呢,怎么今年这大队伍到达的比往年要早一些?

  狩军才出发呢。

  人多了走得也慢,这帮人莫非秋初就启程了?

  南方的秋初还热着,竟然敢动身?

  等靠近了发现不对。

  瞧着不像啊。

  车马、物资、甲士,都不够多。人员组成也不像是大户人家的,大部分倒像是普通村民、流民。

  林镖头和周县尉上前与对方交谈。

  得知这些士兵是硕城的城防军,和狩军不一样,不需要跑远,只在硕城附近巡逻,收拢流民。

  说话的那名小头目,视线在林镖头那杆马槊上停留。

  他刚才听到另一人称这位“林镖头”。

  林镖头?

  称呼倒是新奇。

  这支城防军建议他们去硕城,林镖头和周山只道要和队伍里的人商议。

  城防军也不着急,看着他们拨马回去。

  “刚才那个持马槊的,就是他们头目吧?叫什么林镖头。”

  “可能是南边的叫法,听着古古怪怪。”

  “或许人叫林镖,是头目,所以才这么称呼。”

  他们说笑着。

  今日巡逻,运气好遇到这么大个队伍,带回去还能记功。

  歆州最初也是一片混乱,死的人太多了。

  这一年下来,又消耗了不少。

  现在有经验了,但人手不够,要做的事情还特别多,到处都缺人。

  那边,林镖头和周山回到队伍,将刚才打听到的消息说给温故听。

  “这个冬季,歆州各城镇都要修筑防御工事,缺劳工。除了这个,以后不管是种地还是军中,都缺人。”周山说。

  “歆州城呢?”温故问道。

  “歆洲城在扩建,需要的人更多。”

  “看来存粮还是有一些的。”温故若有所思。

  总人口大幅削减,各大粮仓却是还在的。从南边过来的大户们又不断补充物资,这个冬季还要拉不少货过来。

  如今北地六大阀就在抢人抢物资。

  周山他们也问了硕城和歆州城的方位。

  歆州最南边的硕城,原本他们是能过去的。但为了接引更多幸存的村民,稍微绕了点路。

  “如今没必要再绕去硕城,直接前往歆州城!”温故说道。

  “不过,相比起歆州城,硕城这边确实近一些,看队伍里有没有人想去硕城的。”

  队伍中确实有人心动。

  多少年没出家门,这次被迫离家,一路上战战兢兢,现在有了落脚地,不愿意继续冒险。知道跟着这些兵卒就能去附近的县城,动了心。

  周山统计了一下,有七十来人。

  那支巡逻的城防军虽有些失望,但见着还有七十多人,还算高兴。

  他们也不敢强迫这些南边过来的队伍。能到这里的人,有股悍勇之气,不好惹。

  反正最终都是他们赵阀的!

  他们心情好,林镖头和周山又询问一些关于硕城的事,只要无关机密,他们也愿意多说,

  硕城跟金乌城一样,分内外城,这个冬季要加筑的防御工事都在外城。

  至于歆州城?

  不清楚,但歆州城正在扩建,也急需人手。

  一番交流之后,双方分开。

  看着远去的队伍,城防军这边,骑在马上的人说道:

  “城守让我们留意北迁队伍里面姓温的书生,刚才忘了问。”

  “城守也说了重点关注几十人的那种小队伍,你看刚过去的这个像吗?”

  “确实不像。”

  “姓温的书生?是谁?难道是城守家的亲戚?或者哪位大人物家的亲友?”

  “谁知道呢。”

  拨马回城,他们带着那七十多个村民回硕城登记造册。

  巡逻兵在旁边跟他们闲聊。

  一开始村民们不敢说话,渐渐熟悉些了,看到硕城的影子了,才聊起来。

  “你们为啥没跟着那个姓林的头领?”有人问。

  村民们茫然,“什么姓林的头领?”

  “就是那个,长得很壮骑在马上拿着一杆马槊的人。”

  “哦,你问的林镖头啊,他不是队伍的头领。”

  “不是?那是那个拿刀的?”

  “也不是啊,那个是周什么,听说是个厉害人物呢!”

  “那你们这支队伍做主的是谁?”

  “是个书生!”

  虽然青一仙长是挺厉害的,但是在他们心里,这种仙人一般是不管俗物的。

  所以,他们心中默认的,队伍里管事的头领,就是那个坐马车的书生。

  城防军小头目心里一咯噔:“书生?那书生姓什么?”

  “姓温。”

  回头去找,人早就跑远了。

  当天,硕城城守收到下属的汇报,立刻回去奋笔疾书。

  先是一封简短的飞奴传信

  少主!你家温姓表弟,似乎,好像是,直接过去了!

  又详细写了一封,让信差送信时一并带去歆州城:

  少主哇,不是我不尽职,实在是,之前少主你说的,表少爷遇到危险之前百人左右,我特意重点盯了几十人的小团队,谁知道他带着几百个人过来啊!

第59章 表哥!

  温故他们在朝歆州城靠近时,气温又降了些许,还飘了雪。

  路途除了捞一批藏起来的村落幸存者,还有一些出来砍柴砍了个寂寞的零散难民,竟也自发地偷偷跟上。

  果然,只要拉到的人够多,自然而然会有人跟着。

  粗略一看,即将到达歆州城的时候,队伍中竟然有了近五百人!

  天冷降雪,加快了这些人做出抉择。

首节上一节70/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