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78节

  温故拿着道长写的方子,核查一遍,回道:“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带着新糖和肥皂方子回到景星坊的住处。

  温故看着眼前的成品。

  青一道长说的“糖霜”,并不是调制的那种糖品。在这个时代,人们口中的糖霜是指糖的块状结晶,色如琥珀。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说的就是这种糖。

  不过眼前道长新炼制的“糖霜”,已经能称为冰糖了。

  温故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三个匣子,分别装好。

  又提笔在几个精致的小册子上书写片刻,折好,装匣。

  叫上铁头和常顺,带着三个匣子去找姨母。

  姨母说过,什么时候想过来,直接到赵宅即可。

  所以也没让人提前通知,到了才知道,姨母有些别的事务,但也没等多久。

  再次见到姨母,对方脸上带着些许疲态。看来最近南边过来的大户太多,一些应酬耗费心神。

  不过……

  温故放下三个匣子。

  姨母,我给你提神来了!!

  他面带歉然:“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有些失礼。说过要补上,这次刚拿到东西,我就赶紧送过来啦!”

  三个匣子放在那儿,非常显眼,温故介绍道:“这个是给姨母的,这两个给表嫂和小侄儿,呃……表哥和姨父的,还在准备。”

  沈夫人提起精神笑道:“你这孩子真是……”

  温故打开木匣。

  沈夫人话音一滞,原本疲惫靠着椅背,此时坐起前倾,双目睁大。

  “这是?!”

  温故把木匣子递过去,让姨母能看得更清楚。

  “这是我让坊里道士炼制的白糖和冰糖。”

  她对身边女使吩咐几句。

  没一会儿,后厨送了一小碟糖过来。

  放一起对比。

  匣子里,糖色如雪,这种程度的白净,衬托得旁边那一碟,仿佛带着一层浓浓的土色。

  这时候,表嫂带着小侄儿过来。

  沈夫人回过神,精神十足,面色都比刚才红润,语气略显激动地对刚来的两人说:“快过来看看温故给你们备的礼!”

  表嫂萧少夫人,出身南地大户,见过不少奢侈物品。

  但此刻看到温故赠的礼,也是大为惊异。

  她知道以前有制糖商人,制出的糖和糖霜列为贡品级,只不过对方好像是在杜阀。

  她们如今的身份,厨房也有以往对方商行提供的糖霜,但不是温故拿出来的这种。

  在她看来,温故给的这些,毫无杂色,清透如冰!当真是冰糖了!

  温故送给小侄儿的那份,也是白糖和冰糖,分量稍微少了些。

  只不过,礼物可不止看到的这点东西。

  很快,姨母和表嫂都发现了匣子里附带的小册。

  小侄儿那份也有。

  诚然,温故可以把糖做出更多花样来,但是……

  如今有身份的人,对入口的东西格外谨慎。

  尤其是这位侄儿,表哥的后院原本可不止这一个孩子,各种波折下来,就剩一根独苗,还是嫡子。

  入口的东西当然不能随意,所以温故也没有搞花样,只是把能玩的花样,写在纸上。

  给表嫂的那一份适合大人吃的,有些更贴合庄重清雅的贵族小宴。

  给小朋友的那一份就更显童趣了。

  对时下大部分人来说,糖是奢侈物,但对小侄儿可不是。

  温故在小册子上写了能玩出的花样,比如水果糖,棒棒糖,还能做成各种形状。

  五岁多的小孩,精英教育之下,识字也多,温故还配了图,应当能看明白。

  果然,小侄儿原本看到糖只是略微惊讶,然后一板一眼行礼。

  但等他看清小册子上图文并茂的描述,整张脸又鲜活起来。毕竟只有五岁多,情绪控制不住外露,咧嘴笑道:“多谢表叔!”

  萧少夫人也道:“表弟有心了!”

  看出来沈夫人要跟表弟单独说话,萧少夫人带着儿子告辞。

  屋里只剩下姨甥二人。

  沈夫人凝神看着手上的小册子,这里面写了糖可以玩出的花样,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和身体需求,制作一些带药效的糖。

  但沈夫人的注意力,却在册子的另一页上。

  “这个肥皂和药皂的方子,也是你想的?”她问。

  “并非,是我游学时候见过此类物品,又问了坊里的青一道长,他以前做过这样的东西。现在的方子经过道长改良,他也愿意献上这个方子,但实际如何,还需要成品才能确定。”

  温故回道。

  属于道长的那份功劳,他不至于去抢夺。

  除此之外,道长改良的白糖和冰糖的方子,也会交给姨母。

  赵家有自己的工坊,方子交给姨母,能最快且安稳地获取最大利益。

  不只是面对赵阀地盘上的大户,还有其他五阀。

  北方势力之间是竞争,但时常也会有交易。

  那种层面的交易不是温故现在能接触到的。

  接下来,姨甥两人商议这些方子在时下能换得的利润。

  自家人,总不会让温故吃亏。

  温故还给道长多争取了些好处。

  这种技术人才,必须得留住了!

  于是,庆云坊的青一道长,在补觉的时候,在美梦和噩梦交织的时候,等来了一大批新的器具。

  醒过来的青一道长,忘了梦里梦到的内容,此时双眼沉迷地看着这些器具。

  又兴奋又忧伤。

  丹房器具确实越来越多了,但是,没地方放啊。

  道观呢?

  我的道观在哪里?

  狗书生你快点帮我把道观搞来!

第65章 再加人

  因为有诸多事要商议,温故留在赵宅住了一晚。

  糖和肥皂是姨母当前最看重的。温故顺手带过来的盐,算是锦上添花。

  如今赵家用的细盐也不差。

  盐,就不属于正式的礼了,温故没有用礼盒精装,只用了陶瓷罐子。

  姨母沈夫人试过之后,将盐列入了另一项计划。

  虽然没有跟温故明说,但是温故已经察觉到,赵家似乎已经握住了一条盐的来源。

  或许现在还有些紧缺,但很快就会变得充足。

  不缺盐是好事。

  粗盐提纯除杂的改良方子,也记了道长一功,这几样功劳,只要青一道长不作死,建个大道观完全没问题。

  当然,这只是允许建,态度更宽容,而不是帮着建。

  建筑材料那些消耗,还得道长自己继续攒。这次功劳换得的,可建不了大道观。

  不过温故相信,有这个大饼摆在前面,道长肯定会充分展现他耀眼的才华。

  糖怎么使用,温故只要给一点点灵感,这些世家大族自己便会玩出花来。

  眼下,相比起盐、糖,温故自己更看重的是肥皂。

  等冬季过去就是肥皂消耗的时候,得趁现在多囤些才行。

  虽然给姨母的那份单子上写了各种香皂药皂,但温故强烈推荐的是硫磺皂。

  “驱邪效果会非常好!”温故是这么说的。

  效果好不好,姨母会请医师去确认药性和效果,再确定是否投入生产。

  温故还要了一批煤,当前也有人称之为石炭。

  有点身份的人不爱用煤,气味大,除了冶铁相关,煤炭是条件一般的家庭用以取暖或炊事用。至于外面更底层的小老百姓,连煤也未必用得起。

  温故提起煤炭,沈夫人没在意,只以为温故这位坊长是要回去给坊里人取暖。

  如今附近木柴难得,寻常人在歆州城附近根本砍不到柴,还得挨冻,所以城中有些人是做活儿换煤炭。

  只是些许煤炭,沈夫人随口就同意了,还叮嘱:“可要留意石炭的炭毒!”

  说完还是有些担心,在温故离开之后,又让人送过去一批上好的无烟木炭。还挑了个精致文雅的铜手炉一起送去。

  温故前脚回到景星坊,后脚就是大批货物送来,有沈夫人给的,也有表嫂送的。

  这些都清点入库,温故自己用不上,可以拿出来做奖励,提振士气。

  看货物单子的时候,温故发现,沈夫人又送了一批盐糖过来,当然不是让他再去炼制,只是供应生活所需。

  等姨母那边工坊开工之后,更精细的盐糖也会送过来。

  盐、糖、药皂那些东西,以后温故这里都不会缺。

  坐在书房,温故在纸上简单计算。

  他跟姨母商议过,对上层交易也了解个大概。

  冬季前后,正是交易频繁的时候,邪物的威胁性降低,南北贵族之间,北地大户之间,各种应酬往来,需求量大。

首节上一节78/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