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81节

  温故坐下,说:“我游学的时候,见过类似物件,叫蜂窝煤炉。如今想起来,觉得或许能有些用处。”

  他看着风向,叫铁头把煤炉摆在下风处,上面的盖子用火钩挪开,让姨父和旁边的人看得更清楚。

  里面带着小孔的圆柱形煤炭制品,确实如其名,不难理解。

  温故比划着演示一番如何操作,又让铁头把炉子下方那个圆口打开。

  “这边这个扒灰的圆口,盖上盖子的时候也可以留通风孔,调整孔的大小,以控制炉火……”

  用法一看就会,温故不多说,简略介绍完,又道:“我粗略对比,比散煤要节省许多,还能灵活移动。”

  煤炭是要长期使用的,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体量大,哪怕只是省一到两成,也是极庞大的数字。

  赵家主听得认真,眼里多了几分严肃。

  煤炭开采不易,若是能节省,确实是好事。

  而相比这些,他更看重便携性!

  这更利于如今形势下军队的机动性!

  邪疫蔓延,伴随着各种疫病,军队外出需要使用热食热水,因季节或地理因素,有些时候难以找到柴火,此前也是带散煤随行。

  相比之下,肯定是现在这种更方便。

  “来,拿过来我看看。”

  赵家主亲自上手提了提,感受重量。

  他只是腿脚不便,体质可不弱,以前是真上过战场的,如今也一直保持着锻炼。

  温故说:“如果想再轻便一些,可以去掉上面的纹饰,外面的铁皮也可以更薄。”

  他把火钳火钩这些摆出来:“只是,如今这种铁器也算贵物了。”

  赵家主不在意。用得起煤炭的,一把火钳也能买得起。

  真正贫穷的家庭,柴火都用不起,更何况煤炭。

  赵家主放下煤炉,又看看旁边摆放的黑色蜂窝煤块,问道:

  “这蜂窝煤若是碎了,是否可以再成形?”

  “可以的,非常方便,用模具再压即可。”

  温故让铁头把压块的模具拿过来。

  这种工具,看一眼就知道用法。

  赵家主瞧了瞧,便看向温故,等着温故后面的话。

  他可不认为温故这次过来只说这一点儿。

  温故一脸“还是姨父你懂我”的表情,笑了笑,继续道:

  “炉子能依据需求做成不同型号,若是讲求便携,就做小一点,若是不需要携带,就可以做大些。

  “制作出来的蜂窝煤统一规格,计数更方便。姨父可派专人算一算,若真能节省,量大起来也惊人。

  “只是,若在室内使用,还是得防备炭毒,最好能有烟囱,或者直接在炉子上加个排烟管。”

  越是大户人家,冬季屋里遮掩得越严实。

  赵家主倒不在意那些大户人家,那些人自己还是多用无烟木炭。

  温故说的那些优点,他也在思量。

  节省燃料,方便统计,以及,机动性强……

  他思考着适宜人群。

  若是能用,先做出来的一批,肯定会给他们赵阀的实力保障军队!

  小型炉会更适合外出的小支队伍携带使用。

  温故又拿出来一小叠图纸:“还有些别的款式,我也不知道合不合适,姨父你看看……

  “加排烟管的就是这种,冬季还能取暖呢。

  “还有这种大一些的,摆大宴席都能用上,也不一定烧蜂窝煤,能直接烧煤炭木柴,但能移动,相当于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大灶台,不用了就挪走,也可以装排烟管,能取暖……”

  摆大宴席能用上,说明兵卒人数多的地方,同样能用上!

  确实是现在需要的!

  “好!非常好!”

  赵家主激动地拍着轮椅扶手。

  如今世道变了,人口、兵卒数量,都是需要重视的。

  热饮热食,这是最简单有效的辟邪之法。

  在这方面改进,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值得的!

  赵家主看看时间,把温家兄弟留下来吃饭,顺便再聊一聊这蜂窝煤和煤炉,看看各种图纸的更多细节。

  姨父姨母因为各有事务,平时待在不同的居所,吃饭也不一定同步。

  以前来赵宅,温故都是在姨母那边吃,今儿留在姨父这里。

  还是特意差人过去姨母那边说一声。

  赵家主的饭桌旁,数位谋士无声传递着信息。

  他们对温家兄弟两人的印象,一个挺能吃,一个挺能说。

  一个缺根筋缺心眼,另一个,看似彬彬有礼,实则胆子大脸皮厚。

  这俩都不知道拘谨为何物!

  等温故兄弟俩离开,赵家主坐在书房,看着图纸。

  看明白之后就会发现,这里面其实没有什么高超技术。

  哦,还是有的。

  那张方子上写了不同品质的蜂窝煤。

  可以加助燃剂,也可以洗煤,也可以洗过再加助燃剂,只看怎么去选择。

  这些能做成几种品级了。

  不同级别的将领可以提供不同档次的蜂窝煤。

  炉子也是,做得精巧华丽一些的,提供给高级将领作为福利。

  如今外城区正在修建防御工事,铁器铸造工坊几乎日夜不息。

  只要有样板,知道怎么造,很快就能做出实物来。

  若是效率低,赵家不可能在这种艰险的生存条件下,短短两年时间就跻身北方六大势力!

  决定好之后,赵家主便立刻吩咐人去执行。

  若能成功,做出来肯定会先分给温故几个炉子。

  考虑到温故为了做这炉子,手里的铜器铁器也不多,估计都消耗完了。赵家主又让人送物资的时候添些铜块铁块。

  温故管理的两坊有铁匠,随便他怎么折腾着玩去。

  不过这些物资没有立刻送达,温故自己还留在赵家呢。

  跟姨父吃完饭,就被姨母叫过去喝茶聊天。

  晚上到赵家给他们留的小院里过夜。

  让常顺去景星坊那边说一声,他今晚留在赵家,有什么事务先整理好,等他回去再说。

  温故睡前还想着,他的多款煤炉子应该很快就能用上了,煤也不需要发愁。

  他现在的条件,光靠于家那几个人做炉子,得做到什么时候去?工艺技术也未必能满足要求。

  还是赵大户的工坊更快。

第68章 公告栏

  次日,去姨母那边问安,铁头还以为要回去了。

  温故说:“别急,咱们再混一餐。”

  提前让人询问了表哥那边的空暇时间,正好是到吃午饭的时候,那就吃饭说事一起吧。

  赵表哥已经知道蜂窝煤炉的事情,除此之外,他爹也表明了态度,想要给温故多加一重保障。

  “你这次又立一功,我爹会把你的身份告知更多人。”

  让这歆州城里更多人知道温故的身份,知道这位表少爷是赵家看重的,别不长眼去为难。

  以后温故若是想去坊市做什么买什么,那些势利小人也会有所顾虑。

  “劳姨父费心了。”温故叹道。

  “不出两日,歆州城里,有点地位的人都会知道你的身份。你要扬名了!”赵表哥笑道。

  小小坊长又如何?

  他们赵家罩着的人,谁敢去为难?

  赵少主还以为温故会不好意思,却听温故问道:“只有歆州城?”

  “哟呵,你小子还挺贪心的啊。”赵少主正要调侃几句。

  温故凑过来说:“其实原本也给表哥你准备礼物了的,奈何身边没有相应的人才,一时间做不出,拿不来实物,只能送一个点子,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建议。希望表哥你别嫌弃。”

  嘴上说得为难,眼里的神色“信我,很好的建议”!

  赵表哥好奇了。

  作为赵阀少主,他身边真不缺好东西。而有用的建议,对他更重要。

  “说说。”

  “表哥,我知道你手下文士和工匠很多,不如,办个报纸试试?”温故说。

  如今六大阀又打不起来,后勤跟不上,战线拉不长,外面受到的限制太多,都是抓紧时间强大自身,抢人口抢人才,扩大自己的名气。

  然而信息不畅,大户人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其他更庞大的人群,依然处于消息闭塞中。

  现在各大势力的策略,是要对外展现实力吸引更多大户和人才。

  “只要不把核心机密泄露出去,只是让更多人知道这边有多好,有什么优待,何愁人才不来?

  “除了这些,还能告知大家如何预防疫病,平时生活中的注意要点,这里又出了什么人才,得到了怎样的优待……

  “好的事情得广而告之!”温故说道。

  还方便招聘呢!

  他想招几个民间技工,消息都传不出去。

  报纸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首节上一节81/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