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86节

  沈家兄弟点头,是得派亲信过来监督,每日汇报。

  说说笑笑,沈家兄弟两人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带着温故给的那幅画和几页“注意事项”离开。

  来的时候气势汹汹,离开的时候相谈甚欢,气氛融洽。

  赵宅的沈夫人也收到消息。

  仿若一声惊雷,沈夫人惊得茶碗都打翻了。

  “谁?谁跟谁相谈甚欢?!”

  平时端庄稳重,此刻却面露慌张。

  再次确认,心中一堵。

  沈夫人厉声道:“那两个孽畜!”

  女使垂头不敢出声。

  “孽畜”都出来了,她知道夫人是想说“孽障”,不小心口误,可见恼怒之极。

  沈夫人说完也意识到口误,这么骂侄儿确实不妥,但心里闷着怒气。

  “家门不幸啊!”

  怒气消不了,她吩咐道:“立刻去问问,那两个孽障究竟找温故谈的什么!”

  若是胡搅蛮缠,惹是生非,再去打一顿板子!

  娘家这边难得出了温故这么个人才,可千万别被带坏了!

  女使出门没一会儿又回来。

  “温家表少爷让常顺送来一封信。”

  沈夫人立刻接过,拆开看信。

  忧心,疑惑,沉思,平静。

  “哦,原来如此。”

  刚才火冒三丈,惊涛骇浪,现在又心平气和了。

  只是看一封信的时间。

  沈夫人端庄地抚了抚鬓角:“都是自家同辈兄弟,让他们多培养感情也好。”

  女使深深俯首。

  上面怎么说,她就怎么听。

第72章 万福园

  沈家人手里还有多少东西,沈夫人心中有数。在如今的世态之下,大多华而不实,只靠他们建园子不可能。

  但沈家有身份优势,不少富户攀附,贵族结交。

  沈家建不起,但可以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人多了,就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个别大户有意见也动不了。

  如今乱世,整体而言,物货紧缺。

  但也要看是什么身份。

  大户们药材或许会缺,但粮食……

  尤其是原本就在北地的豪族,其实藏着粮不愿拿出来,还在观望,威逼也无用。

  木材,砖瓦,那些都不是平民百姓如今能消耗得起的。

  就算沈清沈流兄弟俩不建园子,木材砖瓦也会被各坊里的富户贵族们分去扩建自家。

  一些大户得过且过,对这世道不抱信心,能享受一天是一天,仗着现在赵家碍于形势不敢杀他们,每顿饭吃不完的米粮就算埋土里烂掉也不愿意拿出来救济难民,闲着无聊了还在家里折磨奴仆。

  赵家正是扩张势力、宣扬名声的关键时期,形势敏感,牵一发动全身。

  不然老赵早就杀一批人了。

  建个园子也好,若是能让富户们自愿把手里的钱货拿出来,沈家那俩孽障,也算是,做了好事!

  任阀建佛寺是为何?以前也没听说过任家有多信佛。

  但建佛寺能让大户们心情好,把手里的货物拿出来支持,还甘愿每日添香油给香火钱。也能为民众提供活计,能吸引外面崇佛的势力。

  歆州不会去建佛寺,但,建个专供富户消遣的园子也可。

  就如温故所说,先建第一期工程试试。

  况且,此事既不耗费赵家养军的粮草,也不调动城内外的兵丁。

  沈夫人喝着茶,沉思片刻,对旁边的女使道:“最近南边过来的那几个琉璃摆件,给沈清和沈流送过去。”

  祥汇坊。

  沈家的族亲和一些相熟的好友,都住在这里。

  清流兄弟俩回到家,立刻招呼族兄弟姐妹,尤其是有钱的那些人,都来大书房。

  如今住宿条件有限,整个沈家只两处大书房。一个是他们老爹在用,另一个是族中公用的,原本建了想请名士过来教授学问,后来用来推牌九。

  此刻,沈清过来把平时玩乐的东西随意推到边上,清空桌面,把画纸摊开。

  有人好奇伸手去碰,被沈流拍开!

  “注意些!这画容易糊墨,瞧瞧你们把这里都弄脏了!”

  沈流指着自己之前碰过的地方甩黑锅。

  好奇聚拢过来的人刚才确实没留意,还以为真是身边的谁弄脏了画。

  “这是用什么笔画的?”有书画爱好者问。

  不过很快,他们注意力就被清流兄弟俩描述的前景吸引。

  听着心潮澎湃,做出来了也会很有面子。

  但是……

  “温故这么轻易把好事让给我们啦?真不是忽悠我们?”

  “你管他呢,能确定这里面咱们受益就行。”

  “也对。”

  连监工都由他们这边出,能了解真实进展,不怕被骗。

  “这园子叫什么名?”有人问。

  沈清翻动旁边一小叠纸,这是此前在景星坊探讨时,温故写的各种注意事项,其中包括取名问题。

  “我问了温故,此前表哥给他那两坊取名,是祥瑞寓意。”

  说着把完整版拿出来让大家看

  景星庆云,抬头见喜。福备箕畴,万事顺遂。

  “我琢磨着,就顺着表哥的意来取。”

  “取什么?福畴,福事,万顺,万福?”

  “万福不错。”

  “也太直白了。”

  “确实,‘敬请万福金安’,心思昭然,过于……”有个最近正在读书的少年说道。

  沈清一拍桌面:“就这个!就叫万福!万福金安的万福!”

  就要这种直白的!

  他们的心思就得让所有人都知道!

  这时,有随从进来告知沈清一个消息:温故派常顺去了赵宅。

  以防温故告状,他们让人盯着景星坊。

  现在架没吵起来,大家还相处不错,那现在还去干嘛?莫非还是要告状?

  猜来猜去,又听沈夫人派了人过来。

  大书房里好几个人条件反射捂腚。

  然而此次并不是打板子。

  等了等,等来姑母沈夫人赐的一批宝石珍玩,原来是温故在姑母那里替他们说了好话。

  “温故这人能处,够义气!”

  “姑母应该也知道这个事了,这是不是说明,姑母不反对?”

  原本犹豫的人一捶手:“这事可以干!”

  总算能做点事证明自己!

  一个个摩拳擦掌。

  沈清的随从这时候又过来:

  “公子,还有个事。盯着朝晖坊的人说,赵暮今儿去了庆云坊,据说可能是为了那位擅长炼丹的道士。”

  沈清面露不满。

  之前温故跟他们说过,需要那道士炼制些东西,能尽快建成万福园,成为歆州独一份儿!

  但此时随从说的这些,哪还听不出来,是赵家旁支那帮人想挖墙脚!

  沈流急性子一脚踹翻面前的椅凳。

  “跟我们抢人?朝晖坊欺人太甚!”

  当天傍晚。

  消息通过何大,传到了景星坊

  祥汇坊(沈)和朝晖坊(赵)的那群公子哥儿又干起来了。

  温故:利好景星坊。

  ……

  那两坊之争是常事,只要没闹大,不过是一点小插曲。

  沈家如今还有更重要的事,没跟赵氏旁支多纠缠。

  他们动作还是很快的,既然决定要建园子争面子,立刻着手摇人!

  与沈家交好的,攀附的,有粮出粮,有力出力。

  那些闲着无聊,手里又有钱货的人,拿出来救济灾民不愿意,给赵家?已经上供过了,剩下的别想白要。

  但除开这些,参利份去建园子,确实有点兴趣。

  尤其是看到沈家兄弟拿出来的画,有图纸有计划的,说明是真要做,确实令人心动。

首节上一节86/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