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们在温故那里已经看过效果了,现在终于能装在自己家。书房、卧房等等那些,都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换上!
不用挨冻,亮堂!显身份!
到时候再请族里的人过来参观,炫一炫,那帮人不得羡慕死?
面前这两车货,都只是他家的,可不是族里的。
沈也暂时搁置心中的想法,好奇地问:
“这就是玻璃?就是你们说的,可以嵌在窗户上的那个?”
之前翻看账本,里面有记录,管事也汇报过。
这两车就是最近新订的货。
沈快步走过去,离近细看,确实如晶石般透亮,还带着些许碧绿色泽,一片片叠放在一起的时候颜色尤为明显。
就喜欢这种有颜色的!
光看还不过瘾,他伸手要去碰。
送货的人赶忙提醒:“边沿锋利,沈老爷可千万留意!”
“嗯,不碰边沿。”
沈摸了摸,感受着手指之下的冰凉触感。
“好东西啊!”
不用装上,他已经能脑补出效果了,也能想到接下来歆州城的大户贵族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冬日里,防风保暖又透光,比明瓦好用多了,晶晶亮亮的,瞧着就阔气!
“换上!立刻把门窗都换上!”沈乐呵呵地说道。
车上装的玻璃片并不只有一种,而是好几种。有的是原色平板,有的是稍厚一些带花纹,还有的是别的颜色,主人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安装。
沈又问了送货的人:“眼下,城中有几家收到这玻璃板?”
送货人恭敬道:“回沈老爷的话,到目前为止,只出了这一批货,送了两家。一边是您家,另一边是裴巡卫家。”
如今玻璃的产量有限,城中许多富户拿着钱想要订货还得排队。身份不够,都得排到年后去。
沈心中暗爽。
他们家是因沈夫人而得到优待,裴家是因为出了匠人和方子。其他人,甭管什么南地北地的世家权贵,都得排在他们后面!
想当初他们沈家因为经商,遭受多少委屈和打压,谁能想到世态变得这么快呢!
气运这个东西没法说,他沈家就是蹭上了气运!
心中不管怎么爽快,沈面上还是稳重的。
送货的人又告知,玻璃送过来了,如果需要专门的工匠来安装,也可以预约,都是工坊训练过的熟手。
只是主人家得先想清楚,哪种玻璃,装在哪里。
负责送货的人将货物和注意事项一一说明,微微屈膝,垂着头,恭顺站在那里。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沈:??
还有事?
沈清凑过去低声提醒他爹:“尾款!”
沈恍然:“哦对,还有这个尾款!”
定金已经付过了,现在是付尾款。
这个账不可能赖掉。
赵家的账谁敢赖啊?
如今钱引都在沈手里,这个款项只能他来付。
如今玻璃产量有限,是贵物,购买这两车货可不是小数目。
又是一张张钱引递出去。
本来打算要放入钱匣里面的,现在又都给出去了。
沈面上淡然笑着,心中割肉般的难受。
但这是必要的支出!
玻璃窗户确实能改善居住环境,让他们在这个冬日过得更好。对于生活条件优渥的家庭而言,确实是会优先选择的配置。
除此之外,也是为了过年做准备。
到时候往来应酬,别人家里都装上了,你家没装上,莫非是落魄了?
必定一堆阴阳怪气说风凉话的。
现在他家的表现,也代表了沈夫人的颜面。可不能丢人!
钱花到实处,有价值!
沈这么安慰自己。
至于又空了一截的钱匣……
如今他们沈家的日子好起来了,很快会再存起来的!
结完账,送货的人离开,他们商议如何分配这些玻璃片,装在哪些地方。
“玻璃研制还有温故的功劳?”沈叹道,“这孩子,是个厉害人啊!”
身上有一半我沈家血脉,肯定也有经商的头脑,若是在太平世道,好好运作一番,必定能赚得盆满钵盈,成为一方巨富!
不只是沈,其他人也都这么想的,看得眼热,若是世道太平,怎么也得掺一手。
但如今世道不同了,有什么想法也只能压下去。
就算知道方子,又能如何?
一是不能。没材料,没窑炉,没工匠,能做什么?
二是不敢。在军阀的地盘上跟他们抢生意?活得不耐烦了?!
当然,也可以弄到方子之后投奔其他势力。但那样风险太高。
躁动之后又安分下来。
另一边,景星坊。
沈舅舅的突然到来,确实是今天一个意外小插曲。
不管发生的起因和经过是怎么样,就结果而言,是个令人高兴的小插曲。
温故看着手里的两张钱引。
沈舅舅真是个好人啊!
以后一定要多接触,加固舅甥之间的感情!
钱引收好,继续今日事务。
今天对景星坊的基层小吏和文书人员来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巡卫司的人,除了把承诺要调过来的十位伤退人员带过来,还顺便送过来个东西
温故申请的牌匾到了。
各坊的坊长,办工之所也各有不同。
“坊长”这种基层级别的管理人员,一般没有独立、正式的官署。
有的直接在坊门附近搭建个简易办公点。有的是在自己私宅。
温故管理两坊事务,也是把属于自己的其中一套院子改建,作为办公之地。
但随着坊里入住的人越来越多,修建的房屋和每天来往的人流量大大增加,办公的人员也会逐渐多起来。
温故琢磨着,咱也得加强自己的专业性,不能让人误以为是个草台班子。
这套院子修修改改,为了增加一份正式和仪式感,温故特意去申请了官方认证的牌匾,上面是表哥亲手所写的四个大字景庆公所!
院子的正门经过翻新改建,更结实,也大气了许多,如今再挂上一块牌匾,感觉就来了,更能凸显职业身份!
自今日起,这里就是歆州官方承认的,景、庆两坊权威之所!
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小破院子!
衙门感十足!
温故扭头看看其他人。
果然,程知、何小弟都是满脸的与有荣焉,围观的坊间民众眼里也多了几分恭谨。
也就是现在没那么多礼制规矩,温故修院子可以稍微大胆发挥一下,牌匾和院子正门都请裴设计修改。
如今来看,都是值得的。
士气提升显著,情绪价值满满,路过的狗见了都得点个赞!
传言道:门头即GDP。
说不定还能再招来几个狗大户。
第84章 新动向
冬日渐深。
每天内城的城门口车辆络绎不绝,各家的仆从们成队等候在那儿。
进城车辆有的是自南边而来,还有的是各个世家大户外出办事的人回来过年。
一车车满载的货物,要么是北迁物资,要么是带回来的节礼,看得不少人眼热。
近期外城区的军坊也更为活跃,有狩军回来。大批人马造成的动静,总会被隔离的人注意到。
远道而来的队伍,大部分人需要在外城区隔离,他们或许看不到其他军坊的具体动向,但大数量人马造成的动静无法忽略,总会收到一些消息。
而这些消息随着进城的人,被带入内城区。
“狩军主力又有一部分回来了!”
何大把最新消息告知温故。
温故算了算,外出的狩军依然还有很多没有回来。
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回来的那些,应当也不是遇到意外。赵家的气氛轻快,他去找表哥申请门头牌匾的时候,也没有遇到多少阻碍,看得出来表哥心情是真的不错。
所以,就跟他之前猜想的那样,狩军主力外出是为了完成别的任务。
又给何大嘱咐几句,温故再去催一催飞桥的建设。
布帐依然遮挡得严实,外人无法得知里面究竟是什么样。
周围一直有人守着,不让靠近。
巡卫司的伤退人员这时候发挥了作用,他们不是能轻易被唬住的,想偷偷打探消息的人,甭管是虚张声势想搞以势压人,还是声东击西打配合玩伎俩,都被无情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