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稳健金乌,只想娶妻过日子! 第575节

主要是针对此前的圣人道统纷争之中,西方教从上清截教之中,度化过来的那一批业力滔天,参差不齐,足以将圣人道统都糟蹋得不伦不类的弟子。

圣人道统纷争之中,他们取得一线生机,入西方教而躲过陨落之灾劫。

可不代表着

在接下来的西方大劫与佛教大劫之中,依旧可以任由他们取得一线生机,再度躲过陨落之灾劫!

看起来,

这么做对于这一群西方教弟子来说,很是残酷!

但正所谓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这些个家伙,在截教的时候,就犯下了滔天罪业。

得了一次生机之后,依旧不思进取,好好的行善举、立功德,以清洗偿还自身罪孽,还是老样子。

他们不死

谁死?

其他的圣人道统如何,红云不想要理会,也没有能耐去管理与插手。

但是他的佛教

可是要向拜陛下为祖师的儒教学习的,怎么可能容得下这些玩意儿继续留在佛门之中!

只要契机一到,

红云甚至都不介意给天君大弟子行方便,助他横扫佛门败类,杀尽这些业力滔天的佛门弟子!

当然了。

正如二释所担心的那样子

在天君大弟子对佛门弟子大开杀戒之前,他还要操作一下,给这一位助他佛教更上一层楼的善缘因果之主,留下佛门正面的形象。

得让他明白

佛门的确有败类,但也有真正德行皆具备的大德修士。

……

无量大千世界。

一转眼,

距离那几尊佛门弟子来到这一方没有大罗金仙踏足,甚至都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道统流传的无量级大千世界,已经过去数万年之久了。

数万年的时间。

早就已经足够那几个佛门弟子,将佛教道统遍传这一方无量大千世界的人世间了。

有着完善的传承、系统的传道流程、还有足够的传道经验。

再加上,

如今这一方无量大千世界内

并没有出现大罗金仙级别以上的入道强者,那么太乙金仙境界就是当之无愧的至强者!

所以,

可想而知佛教的传播,是何其的顺利!

同时,

能够在数万年间,就成为完全主导这一方无量大千世界的道统、信仰。

但是偏偏却而没有催生出任何一个道统作为对手。

甚至那些道统连一朵浪花,都未曾翻起来,便也不难猜测出来,佛教在这个世界的传道手段,绝对算不上是正大光明。

……

东海仙岛。

佛教盛行的声势之大,纵然是久居世外,再也没有去人世间走动过的悟空,亦是有所耳闻了。

至于他一个宅猴子,如何得到佛教的消息?

这个问题

你少管!

这一日,

比之仙道修行,更重自身文道修行的悟空,此刻手中拿着一本佛教经书,仔细的研读着,在他面前的书桌上,还放着好几本已经被他翻过的经书。

前些年。

在他久违的闭关修行了一番,没有什么难度的突破了一个仙道小境界后,出关之际,在自己的仙岛海岸边,救下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光头人族。

从这个人族的口中,悟空得知了佛教的存在。

同时,

也知道了这个光头人族乃是佛教苦行僧人,只为广传佛法,能够普度众生,从而行走天下。

只不过,

在远渡重洋的时候,遭了灾劫,流落到岛上来的。

从跟着苦行僧人那里,悟空得到了这几本佛经,作为救他一命的答谢之礼。

若是其他的答谢礼,悟空不感兴趣。

但是书籍经典

倒有一些不同了!

所以,

悟空将这个苦行僧人送回大陆,再以书易书,得了这几本他读着就感觉念头通达,堪称真言经典的佛经。

“好!好!好极了!”

又一次将《心经》研读了一遍后,悟空的脸上带着欢喜。

在自己的蒲团上,滚来滚去好一会儿。

这《心经》初读之时,悟空只觉得玄妙,再读之时能悟其中一分真意。

三读。

四读。

……

多遍之后,他的见解也越来越深了。

再结合其他的佛经一起来读

悟空越是觉得这些佛教经典的不凡。

此刻,

停止在蒲团上的翻滚后,悟空枕着自己的双手,双腿搭着,不断的抖着脚。

又一次感慨:

“能够创造出这些佛教经典的人,一定是一位具备大智慧、勘破一切、得见大道真谛的大贤!”

“小生今后若有机会”

“定要跟这一位大贤,好好的讨教一番!”

“嘿嘿嘿!”

第436章 玄奘:岂不闻……路就在脚下!

此刻,

悟空的心中,对于著成这几本佛教真言经典的大贤,心中带上了憧憬。

同时,

对于广传这等善言真经的佛教,心中亦是有着不小的好感,同时心中也有着好奇。

心一动。

离开仙岛,去人世间走一遭,看一看那有着大贤所写真经的佛教的念头,就自然而起了。

“出去走走吧!”

悟空一个鲤鱼打挺,直接从自己的蒲团之上起了身。

随后,

便是神色期待的朝着洞府之外走了出去!

文道修顺心,仙道修如意。

既然有了想法,悟空自然不会继续留在仙岛上了。

此前不出去行走

只不过是因为与自己的师父一起,走过了大千的许许多多地方,暂时对于出去行走,并无太多的想法。

眼下。

有了感兴趣的事情,悟空自然也就愿意走出仙岛,去往人世间再走一遭了。

……

数年后。

在佛教香火最为盛行的人族各国之中,悟空去拜访了许多的佛寺,见了许许多多的光头和尚。

这些佛寺平平无奇。

那些个和尚也并非真正的有德修士,只能说十分寻常。

甚至于,

这些和尚之中,还有很多泼皮无赖一样的存在。

只是披一层僧袍,或者更好一些的披上了一层袈裟,懂几句佛门偈语,读一两本经文,变成了所谓的佛门高僧。

当然了。

以悟空的阅历与见识,倒也没有就此将佛教给贬得一文不值

跟着伏羲在人世间行走的那数万年,他早已明白这世间的一切,并非是绝对的非黑即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便是儒教门生,在行走世间,造福天地众生的时候,做事也并不是绝对尽善尽美的。

只不过,

儒教门生无一不是一颗丹心澄澈如明,一颗文胆浩然正气,所行所为皆为正义,始终都无愧天地众生罢了。

首节上一节575/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