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我们于家村的人,这里可不是他的根。
这是一个多好的后生,他再这么一个人干下去,迟早要死在山里。
我今天专横一次,每家出一个壮劳力,跟我进山挖渠,渠不挖通誓不休!”
就这样,老村长感念林振国的付出;愿意陪他傻一次!
一干就是十年,才算是挖通了这条水渠。
于家村的庄稼从水渠挖通的那天开始,就不再缺灌溉的水了。
而为了这条水渠,老村长累死在任上!
临时前向组织推荐了林振国接任村长,而林振国也为这条水渠丢了根肋骨。
还有刮风下雨就会钻心的疼的无法去根的风湿。
当了村长之后,林振国处事公道,给村民办了不少实事...
···
“秀芬姐,你不能再夸我了,我羞愧啊。这么多年了,我也没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林振国听了于婶的夸奖,摆摆手说道。
倪世孝看着林振国,按照推算他的年纪今年最多47岁。
可他的两鬓已经满生华发,人看起来也很憔悴,看来顽疾和工作把他的心力折磨的够戗!
就冲林振国这个高尚的人,倪世孝也要给村里谋划一条好出路!
林振国带着倪世孝在村里转了转,然后就去田地和山林里面仔细看看。
倪世孝仔细的看了农田里农作物的长势,还撵了一点土用舌头尝了尝味道。
通过感受土的味道,可以粗略的判断土地的肥力。
林振国看着倪世孝的动作,默默的点点头:“这是个懂行的,看来于家村真有出路了。”
“林村长,我们去看看山地吧。”
“好,我们从这边过去,这里有条小路,过去快一点。”
走在小路上,倪世孝看到路边有很多水洼地,这应该是村民挖掘出来蓄水的。
水里面长着不少水葫芦和枯萎的菱角藤。
走过去,从边上捞了点上来,水葫芦的根茎部位很饱满,咬了一口尝尝,涩味中带着一丝甜。
嗯,这里的水质不错。
再拉了点菱角藤上来,除了上面的部分,浸在水里的看起来还有活性。
这菱角长的也不错,冬天还没过。
从秋天到现在还能保持这么好的活性,这里养殖菱角也很合适。
“林村长,整个村子这样的水洼地有几个,大概多少亩?”
“有200多个,当初为了蓄水挖的,算面积的话大概有50亩。”
“每个里面都有水葫芦和菱角吗?有没有长空心莲子草的?”
“水葫芦和菱角都有,空心莲子草是什么草?这个我不太清楚?”
“哦,空心莲子草就是水花生,或者叫革命草。”
“革命草啊,有,村北面的那几个水洼里整片整片都是,繁殖能力特别强,村民都收割回去喂猪。”
“林村长,我们先过去北面看看那几个水洼地吧。”
到了村北面,倪世孝自己观察了那几个水洼地,水花生在这里的长 势很好。
革命草也称水花生,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
苋科,莲子草属。
挺水植物,水生或湿生多年生宿根性草本。
因其叶与花生叶相似而得名。
水花生是三十年代从南美引进的,是一种很好的动物饲料。
猪和鸡鸭鹅都喜欢吃,剁碎了拌上点米糠,就能成为很好的饲料。
倪世孝前世小时候,经常要去池塘里面捞水花生拿回家喂猪。
后来发现该植物含有毒性,不适合做饲料。
但是它已经蔓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农田中生长的水花生,抢夺农作物的阳光、水分、肥料和生长空间,最终造成严重减产。
在河流水道和湖边生长的水花生,能够迅速覆盖水面,影响其他水生植物,同时严重影响排灌、水上交通以及水产养殖。
如果该草在水中腐败溶解,还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质,毒害水产作物。
倪世孝还在水洼里看到了小龙虾。
“林村长,这边小龙虾多吗?”
“多啊,一到夏天,农田里都爬满了,抓都抓不完,村民也不爱吃,太费油、费大料,身上还没有多少肉。都是弄碎了喂鸡鸭。”.
第273章
“清楚了,我们去山地看看吧!”
看完了山地之后,时间也到了中午的十二点。
林振国拉着倪世孝去他家里吃饭,林振国已经在于家村成家,取的就是老村长的女儿。
“文瑶、文瑶饭做好了没有?”
“好了,我给你打了水放在井台上了,去洗洗吃饭吧。”
于文瑶的声音很清脆,略带着点软糯。
“倪先生,洗洗手。”
林振国把井台上的脸盘端到倪世孝的边上放下。
···
等洗完手,到饭桌上开吃之后,喝两两杯。
林振国就忍不住开腔了:“倪先生,村里村外你也看过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倪世孝把筷子轻轻的搁在八仙桌上说道:“大致的想法已经有了,我有两个建议,一个可以持续性的发展;另外一个短期见效快,但是长远来说危害不小。”
“倪先生,你把两个建议都说说,我听完权衡一下得失。”
“那行”,倪世孝笑着说道。
“一个是做绿色健康蔬菜,就是不用化肥和农药。
纯靠农家肥,村民要辛苦点,得动手捉菜青虫,别让它们把叶子给咬了。
一年四季都可以种,冬天可以搞大棚。
这样的蔬菜能卖上价!
不过有个问题,暂时的销量不会太大,只能供应给大酒店、涉外宾馆。
老百姓现在还不是很重视这个健康问题,他们只会在意价格。
我们可以把村里的土地规划一下,一半用来种绿色蔬菜,另外一半就种普通蔬菜。
于家村到燕京市中心只有22公里,完全有能力给燕京的菜市场供货。
而绿色蔬菜,我们可以开绿色蔬菜的专营店,针对高端客户。慢慢的培养客户群体、培养品牌。”
倪世孝的构思的发展思路就是,把于家村的土地,除了留够口粮和农业税、提留、教育附加费等种植粮食的土地。
一分为二,以村子为界限,南边种植绿色蔬菜,北边传统种植。
把于家村打造成燕京的菜篮子。
另外一个想法,就是让水花生泛滥开,于家村成立肉猪养殖场。
短期来说,这个效益会很可观!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办法就点得不偿失。
而且倪世孝知道水花生作为饲料迟早是要取缔的,虽然可以打个时间差。
可他还是在心里就把这个建议给否掉了。
养殖场可以开,不过饲料换成玉米粒还有种植的牧草就可以了。
虽然这样的成本会提高一点,可让倪世孝心安!
至于为什么不种植和养殖两条腿走路,这是因为于家村的实际情况有限制。
如果两个都做,于家村有点铺不开。
没那么多的人手!
时间还是太早点,如果再过几年把于家村打造成农家乐是个很好的主意。
现在搞农家乐的话,那就是脑子有坑。
知青都还在庆幸终于回城了,谁有病会花钱跑到农村来勾起不好的回忆。
现在的主要消费大军,正值中年,大部分都在农村吃过苦。
在想死又不敢死的年纪,好不容易重新在城里把小家给安定下来。
谁会愿意来农家乐!
得等他们这批人到50多岁,子女也独立的时候,他们才会带着子女来缅怀他们的青春。
也让他们没在农村吃过苦的子女,来感受一下他们年轻时候的不易。
再过十年,于家村才合适转型搞农家乐!
现在还是先抓好种植或养殖吧。
“倪先生,你说的这两个建议都算是于家村可以发展的,不过我对前景比较模糊,你帮我分析分析々~!”
倪世孝就分析道:“您看啊,现在燕京的蔬菜主要是靠北省在供应。
可那里再近,还能近的过于家村?
运输成本肯定比这里高。
这样我们就有价格优势!而且我们也可以和北省搞个差异种植,我们就种北省没有,或者不多的蔬菜。
这样我们也可以避开竞争。”
倪世孝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养殖就更好说了,现在全国都缺肉;至少这几年只要养殖的时候注意一点,不要发猪瘟。猪肉基本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