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网红太有钱了 第87节

架构调整,是一个非常严肃且关键的问题,一旦出错,可能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这也是李川拖到今天才宣布的原因,他思考了很久,直到昨天晚上才下定决心。

从今以后,运营部的整体架构将变成“运营总裁运营总监运营主管运营组长运营组员”的五级管理模式。

一个运营组长,管理四到六名运营组员,称之为“运营组”。

一个运营主管,管理三到五个运营组,称之为“运营团队”。

一个运营总监,管理三到五个运营团队,称之为“运营部门”。

一个运营部门,可以配备专属的人力资源团队、商务团队、摄影摄像团队、电商团队等,放出去,就是一家分公司。

运营总裁是总公司才有的职务,负责统筹、管理全国各地的运营部门(分公司)。

当然,这属于长远规划。

目前的三木传媒,还无法支撑起这个体系,能做到的,也仅仅是一个运营团队。

具体的职务分配如下:

运营总监(兼运营主管):于杰

运营一组组长:吴文帆

运营二组组长:张俊

运营三组组长:周林鹏

运营四组组长:刘谷鑫

周林鹏是李川前段时间发现的一个年轻人,年龄不大,只有二十一岁,此人的网感很强,经常做出爆款视频,在直播运营方面也有不错的天赋。

刘谷鑫今年二十九岁,刚刚入职,之前在斗鱼某工会做过三年的直播运营,工作经验丰富。

第105章 分配方案

四个运营小组,吴文帆的运营一组有五人(包括组长),其他三组都是四人(包括组长),目前都没有满员。

对于招聘方面的工作,李川也进行了一番改革。

人力资源部一共有三个人,他分拆成了两部分,其中两人分配给了运营部、一人分配给了电商部。

以后所有的招募工作,将由各部自主负责。

李川这边,只对新招收的主播和员工,进行定期核对和考核,具体的工作由行政部完成。

公司现有的主播和短视频达人,将平均分配给四个运营小组。

平均分配,不代表打乱重组。

已经培养成型的主播和短视频达人,基本上还是会跟着原来的运营,运营进哪个组,他们就跟着进哪个组,例如:李坤最终肯定会被分配到吴文帆的运营一组、周琳琳和王玉婷也会被分到张俊的运营二组。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人心浮动。

毕竟运营是靠着主播和短视频达人吃饭的,人家好不容易把账号做起来了,眼看着就要挣钱了,你突然给人家换掉,人家什么感觉?

心生埋怨、私底下骂人都算轻的,搞不好都要跟你干架。

所以,为了保持公司的内部稳定,在分配主播和短视频达人这方面,不宜大动干戈。

当然,这只针对那些已经培养成型的主播或者短视频达人,至于那些没有培养成型的,具体视情况而定。

如果一个主播或者短视频达人,跟了某个运营很长时间,但是账号一直都做不起来,这种情况就必须要进行调整了。

这是一项强制措施,原运营不满也没用。

你做不起来,总不可能一直霸占着,时间长了,耽误人家主播或者短视频达人的挣钱,还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不惩罚你就算不错了,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除此之外,如果主播或者短视频达人,对自己的运营感到不满了,也可以进行调整。

毕竟公司是靠着主播和短视频达人挣钱的,他们的个人意见,是必须要听取并且尊重的。

而且“强扭的瓜不甜”,两个人矛盾很深,解决不了,趁早分开也是比较好的选择,省的将来惹得一地鸡毛。

具体的分配、调换工作,由于杰负责。

李川做不了,因为这段时间,他对运营部的各项工作关注度不够,很多情况都不了解,贸然插手的话,很可能会出岔子。

不过,他也对于杰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尽量保持平衡,争取让各组负责的主播和短视频达人的数量相同,如果有多出来的,优先考虑吴文帆的运营一组。

对于这项工作,于杰早有预桉,因此效率极高,中午之前就把具体的分配方桉完成了。

到目前为止,三木传媒旗下一共有39个签约账号,其中“森先生”、“彤宝宝”、“疯狂小杨哥”不在分配方桉之内。

“森先生”,也就是李川,他有自己的助理和直播团队,不需要跟某个运营小组。

“彤宝宝”,是当今炙手可热的新晋网红,在抖音上人气很高,目前还在快速发展阶段,不适合立即做直播变现,而且其在“探店视频”方面,有着非常稳定的收入,倒也不用过分着急。

李川对“彤宝宝”的规划,是先尽可能的发展人气和知名度,等什么时候粉丝涨不动了,再考虑变现事宜。

“彤宝宝”的人设,不适合做娱乐直播,但可以往直播带货的方向发展,从卖食品、零食、饮料入手,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当然,这是后话。

目前这个阶段,“彤宝宝”还是要以“探店视频”为主,具体的运营工作由于杰亲自负责,不下放到运营小组。

至于“疯狂小杨哥”,属于被李川刻意忽略的一个账号。

“疯狂小杨哥”跟公司签的不是全约,而且从李川个人的角度上讲,他并不想让“疯狂小杨哥”发展的太快。

因此,他从始至终都没给“疯狂小杨哥”分配具体的运营。

当然,以小杨哥兄弟俩的能力,即便没有他的帮助,未来也会发展的很好,只不过速度会稍微慢一些。

39个签约账号,在排除掉“森先生”、“彤宝宝”、“疯狂小杨哥”后,便只剩下了36个可供分配的签约账号。

单看数量,确实有点少了。

这是因为李川前段时间暂停了对短视频达人的招募,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招募主播上面。

公司的业务形势变了,招募方向自然也要跟着变。

以后的三木传媒,将是一家以主播(电商主播+娱乐主播)为主体的M公司,短视频达人也会有,但不是重点,可以定向招募一些已经成名、有一定粉丝基础的短视频达人,但不会再从零开始培养。

不过,转型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的三木传媒,在短视频领域还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娱乐直播方面,就显得默默无闻了。

再加上,李川前期对娱乐主播设置的招募条件比较苛刻,导致最终招到手的娱乐主播数量并不多。

《高天之上》

36个可供分配的签约账号中,只有4个是娱乐主播账号,其中还包括了“坤先生”,剩下32个,全是短视频达人账号。

不过,在32个短视频达人账号中,有21个账号的粉丝数超过了一万,这些都是可以在12月26号之后,转变为娱乐主播。

当然,这件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21个短视频达人账号中,有4个账号的达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做直播。

对于这个问题,于杰在请示过李川后,做出的解决方桉如下:

先观察一段时间,具体截止春节之前,如果这4个账号能够在短视频方面取得不错的发展,那么就支持他们专耕短视频、不做直播,而如果没有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再度劝说他们转型做主播,不同意就进行劝退、解约。

按照当初签订的合同,公司是有权力这么做的。

4个娱乐主播账号,17个万粉以上、愿意转型做直播的短视频达人账号,加起来就是21个娱乐主播账号。

这21个娱乐主播账号,吴文帆的运营一组分到了6个,其他三组各5个,基本上都是按照“原组合”的形式进行分配的。

剩下的4个万粉以上、但不愿意做直播的短视频达人账号和11个万粉以下的短视频达人账号,于杰在征询过各方意见后,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配。

最终达成的分配方桉,也十分理想。

36个可供分配的签约账号,四个运营小组,每个小组9个,不多也不少。

分配方桉很快实行下去,公司的娱乐直播业务,也借此迈出了第一步。

第106章 开播!收礼物!

从12月20号到12月22号这三天,李川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连续发布了三条宣传视频,内容都是关于“冬至专场”的。

ranwena.net

在抖音直播,最舒服的一件事,就是宣传视频随便发,发多少,官方也不会制裁你。

不过,李川比较注重自己的视频质量和账号权重,即便是宣传视频,也不能应付了事。

而且,他是抖音首播,形式应当隆重一些。

因为,他专门聘请了一个广告摄影团队,将自己的宣传视频拍出了大片般的质感。

比如一条宣传视频是这样拍的:

黎明前夕,一辆红色的大牛,停在了高楼大厦旁。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西装、身材笔挺的年轻男子走了出来。

年轻男子缓步向前,镜头始终跟着他的后脑勺。

走过一段路,年轻男子停住脚步。

适时,镜头升高、拉远,方知年轻男子不知何时,走到了大海边。

镜头持续的升高、拉远,将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尽数囊括了进去。

年轻男子的背影,立在广阔的大海前,渺小而不失雄壮。

少顷,远处升起一轮红晕。

与此同时,一片音符(抖音的图标)在空中划过,向着海边飘荡而去。

镜头跟随着音符,逐渐拉近。

音符飘啊飘,飘到了年轻男子身边。

年轻男子一伸手,将那片音符夹在了手中。与此同时,镜头也拉到了正面,露出了森先生那张帅气逼人的脸。

森先生微微一笑,对着镜头道:“抖音,我来了!”

随后,海报浮现。

森先生的半身像下方,写着一行大字:

【12月22号18:00,我们在抖音,不见不散!】

这条视频,除了音符特效和场景切换外,其他的都是实景拍摄。

李川是专门飞到海南去拍的,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差点把他折腾坏了。

不过,过程虽然辛苦了些,但结果是好的。

该视频发布24小时,收获了6267.2万的播放量、212.6万点赞、7.1万评论、5.4万收藏、10.8万转发。

这个数据,绝对是相当爆炸了。

李川不知道抖音有没有暗中助推,但有没有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宣传效果达到了。

经过连续三天的宣发,“森先生即将在抖音开播”的消息,已经是广为人知了。

首节上一节87/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