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渭一点都不意外,好歹是师公级别的存在,卢振的厨艺肯定不差,哪怕再怎么不挑食,但不代表不会做好吃的东西。
走入厨房,余渭都愣住了,这个厨房,完全就按照酒店厨房的样子来装,高火力的炉灶,还有蒸柜、消毒柜、洗碗机、什么厨具都应有尽有,就是缩小版的后厨。
“虽然说四师公以后就没再收徒弟了,但是他以前也是有徒弟的,这个就是他的徒弟弄的,他们就在番山附近开酒楼,所以偶尔也会过来看看四师公。”
“原来如此。”
“别提了,我自己做饭吃都用不上这些东西,都是那些兔崽子们说帮我装修,就搞了这么一个东西,那个蒸柜,一年最多就用那么一两次。”
卢振虽然语句是嫌弃的,但语气中还是有着一丝欣慰。
大概是因为自己的徒弟并没有背刺他吧。
程绾绾虽然没有提及过,自从出现了余有福的事情,他们这一脉收徒弟的标准其实变得严格了许多,心性更是考核重点。
毕竟有前车之鉴。
余渭将买的材料,都放在桌上。
然后就在桌子底下发现了一罐...鲍鱼。
是的,一大罐干鲍,从个头看,应该也有个五六头左右。
余渭将整个鲍鱼捧了出来,好奇地问道:“四师公,这干鲍,看上去好像很久了,放多少年了?”
“这个没多久,才几年而已,这算不得什么,我有一罐更好的给你,那时候还是你爷爷买了,放在我这里,有二十多年了,每年我都有拿出来再过晒过。”
第129章 程绾绾又做鱼了
听到二十几年的干鲍,余渭都惊了。
程绾绾也是一脸懵逼,因为她来过这里好几次了,都没听过四师公说过有这么一罐二十多年的干鲍。
她还不止一次看过这十几年的鲍鱼,但是卢振就是没说过。
结果余渭一过来,就主动说出来了。
程绾绾有一丢丢不开心,不过当她听到那鲍鱼是余有福买了放在卢振这里时,她也明白了过来。
余渭可是尝过干鲍,这干鲍要储存二十多年,可不仅仅只是找个玻璃罐就这么密封放着。
时不时就要拿出来晒一下太阳,偶尔还要拿去一下。
而且时间越久,这个鲍鱼的重量会越来越低,因为水分在不断蒸发出来。
余渭摇了摇头,“我不会做鲍鱼,吃倒是挺会的。”
卢振哈哈大笑一声:“看来绾绾没和你说过啊,说实话,我的厨艺可能是几位师兄弟之中最差的,但我做的生意是最赚钱的。”
余渭脸上布满疑惑,随后扭头看向程绾绾。
“四师公虽然一开始跟我太爷爷学厨,但是他后来去了港岛,习得一手很好的炮制海味手法。”
卢振点着头说:“没错,所以你不会的话,到时候我教你怎么做,你不用担心不会处理,尤其是那二十多年的鲍鱼啊,就不要卖出去了,留下来给自己吃,那些都是好东西。”
二十多年的干鲍,放到现在,几万块钱一个都不止,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随便拿去拍卖,恐怕也能获得一个超高价。
不过超高价归超高价,实际上也没人会卖,这种珍宝,肯定就是自己准备吃的。
不过余渭却不是很在乎。
“要把干货做得好吃,都足够拍一期纪录片了。”
“对啊,不过现在鱼翅少了,反倒是其他的都在蓬勃发展。”
站在后面的程绾绾也懒得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开始鱼了。
别看程绾绾是个小女孩,但是从破膛开肚到刮鱼鳞,那都表现得十分熟手。
余渭转头看着程绾绾的操作,忍不住问道:“你这一手功夫,啥时候学的?”
“小时候看到爷爷的锦鲤挺好看的,心想一定很好吃,就自己下刀了,后来发现不行,就去找爷爷帮忙了。”
余渭一听,心说,这不就是从小妈见打?
“所以你爷爷...还教你了?”
“没有,我被他骂了一顿,然后太爷爷把爷爷骂了一顿,最后,爷爷只能屈服教我宰鱼。”
余渭愣了一下,好家伙,超级加辈压下来,绝了。
不过,程绾绾的刀工很好, 这一点在上次处理东星斑的时候,就已经体现过了。
将大致处理过的草鱼清理出来之后,程绾绾用厨房纸将鲩鱼表面上的水分擦拭干净,随后在鱼头、鱼尾的各划上一刀,随后轻轻一挑,将鱼身中隐藏的鱼线给抽了出来。
虽然说其实鲤鱼才有所谓的腥线,也就是这个腥味道较重,其他鱼完全可以不用管。
导致鱼腥味的原因大部分都是血液和内脏这些地方,鱼线反而不一定有着很重的腥味。
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做法,多做这一步也不会怎么样。
紧接着,程绾绾就要开始处理鱼刺了。
草鱼的大小鱼刺都有不少,对于程绾绾接下来要做的东西,最好还是把鱼刺给挑出来。
程绾绾换了一把片刀,从鱼尾处向上平推,将鱼身两边的肉都给切割下来。
然后再将鱼腩给另外切下,因为这鱼腩是用来做另外一道菜的。
切下来的鱼肉,程绾绾用手轻轻抚摸着而,便感受到了里面鱼刺的存在。
当然了,其实哪怕不用摸,单凭经验,程绾绾知道这鱼刺基本就在鱼尾、鱼背、鱼排三个地方中比较多。
不过抚摸是为了确定鱼刺的精准位置,这样的话,下刀才会更准确一些。
将三个地方的鱼刺找准了位置之后,程绾绾最先处理鱼排的大刺,用刀紧贴鱼排,并且向外轻推分割,一下子就将鱼排中的大刺给完全取出来了。
不过去鱼刺的难度从来都不是大刺,而是鱼尾和鱼背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鱼刺。
程绾绾驾轻就熟地沿着中间的线条轻轻地划出一刀,往左右两边各划一刀,并从中间向上割上一刀,便能把这尾刺给弄出来。
最后便是处理鱼背上的鱼刺,同样是小刺,也只需要按照鱼尾的切割方式就能将小刺剔除。
余渭看着程绾绾那精细的刀工,不得不称赞一声。
虽然现在的他,其实也能做到了,但是这种真的是功夫活啊。
程绾绾将鱼腩连同鱼骨头切成块状,然后放在了一起,明显是要做成一道菜的,另外剔骨之后的鱼身则是切成双飞鱼片。
所谓的双飞鱼片其实就是第一刀不切断,然后在相同的间隔下第二刀切断,这样鱼片就可以展开,就像是翅膀一样。
切好的鱼片放在一旁准备腌制。
程绾绾每一个步骤都是行云流水,对于自己要做什么,胸有成竹。
余渭看着程绾绾,也没急着动手。
腌制鱼肉也没多复杂,将切好的姜丝下入鱼片里,再加入盐糖、料酒、些许淀粉和胡椒粉进行腌制。
这样可以做到去腥的效果。
最后再淋上一圈油,隔绝鱼肉与空气的接触,减少氧化的进度,也能增加鱼肉的香味。
程绾绾将下好腌料的鱼片递给了洗过手的余渭。
“帮我搅拌。”
“好咧!看我无情铁手。”余渭抬起手就是一个充分搅拌。
另外的鱼腩和鱼骨还有鱼头,就是不一样的腌制。
程绾绾将鱼头切开,也是一大块一大块的。
下入一整个鸡蛋,加入糖之后,再倒入椒盐粉,然后淋上一圈粤东米酒,一些些的酱油增鲜,最后还是胡椒粉和淀粉。
不过这些的淀粉要比刚刚腌制鱼肉片的淀粉要多得多。
因为这些淀粉是要将调料裹在鱼块上的。
程绾绾没有说话,直接将鱼块递给了刚洗完手的余渭。
余渭也没说话,结果鱼块就继续开始搅拌起来。
程绾绾转身拿出了一个大砂锅,直接开始煮水,而她自己则是去洗米了。
第130章 瑞士汁
一看就知道,程绾绾打算煮一个鱼片粥。
余渭一看就知道程绾绾这是在顾及自己。
砂锅中水开,程绾绾还在准备着一些别的材料,例如冬菜
这个冬菜,可谓是潮汕人最喜欢的熬粥用品,但实际上,潮汕原本不产冬菜,都是从津门那边运来的。
只见程绾绾往洗好的米里面加入了花生油,用勺子搅拌均匀后,便舀了一勺下入锅中。
沸腾的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数十秒后,水再次沸腾,程绾绾便舀起了第二勺的米放下去,如此反复,一直到洗好的米全部下入锅中。
“绾绾,这粥要煮久一点哦,毕竟这米没泡过。”卢振提醒了一声。
站在一旁的余渭当然知道为什么要煮久一点。
没有泡过水的米,是很难短时间煮到绵密的状态,这关系到了粤东这边的饮食习惯。
准确来说,是羊城这边饮食习惯的人,讲究一个粥不见米的状态。
这个跟潮汕的粥是完全不同的,潮汕的粥虽然也会把米粒煮开花,但是米粒的基本形状还是有的。
至于羊城这边的粥底,就是绵密,一口下去,米粒和米汤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刚刚余渭看到,程绾绾不仅仅只是用了暹罗香米,还额外加上了一些糯米。
因为暹罗香米的香味会很好,煮起来却缺少绵密的质感,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糯米来补充这个质感。
熬粥底,必须全程中大火熬制,在砂锅这种受热均匀的情况下,才可以将米粒的香味熬出来。
熬粥也是需要时间的,程绾绾也一边处理着其他的材料,一边看着粥。
因为这个粥要注意多次搅拌,不然在大火熬煮下,是很容易粘锅的。
程绾绾将一些泡好的瑶柱下入砂锅中和生米一起煮,瑶柱是十分耐煮的海味,吃的时候还能吃到瑶柱的鲜味,可以说是羊城家家户户都爱这个瑶柱,价格不贵,还能提供很好的鲜味,在煲粥和熬汤中都十分常见。
接下来,就轮到余渭了。
因为程绾绾的粥要熬大概两个小时。
余渭这边将冰鲜的鸡翅膀给放入冷水中浸泡,水中还要加盐。
这样可以将多余的血水、还有脏东西给泡出来。
鸡翅泡上了,就要开始煮瑞士汁。
其实所谓的瑞士汁并不是产自瑞士,而是地地道道的天朝美食。
在1860年的时候,羊城已经是一个对外贸易的城市港口,自然就是与洋人有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