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前还担心协和十拿九稳了,现在半路杀出个许咬金,脑外科中心花落谁家还是个未知数呢。
只要不给协和,临海一院即便有天才,他短时间内能带着一家根基不稳的医院超越天坛?
天坛可是有几十年的积累,光是神经、大脑方面的在职院士就有三位了。
第一排的位置上。
大夏脑协会会长沈华、专家唐云舒也看到了这份特刊。
唐云舒低声道:“会长,你什么想法?”
沈华往后扫了一眼,道:“你之前见过森前田这般没脾气吗?”
“怎么可能,这老头比你还傲,从来都不睁眼瞧我们的,也就拿报酬的时候笑呵呵叫我一声唐小姐。”
“天坛医院的几个院士,森前田都不放在眼里的。”
沈华笑眯眯地望着许秋,这位从战乱年代过来的老人,对许秋的评价已经高到了极点。
唐云舒默默地点点头,她大概也知道答案了。
虽然最终还是要按流程来,初期审核,一系列培训、审查,还有专家团的投票表决等等,但起码沈华这一票,应该在临海一院身上。
或者说,在许秋身上。
……
特刊发放完毕。
到森前田面前时,王凡还专门秀了一把日语。
翻译惊讶:“你还会日语?”
王凡点点头,发了一份给森前田,然后竖起大拇指,严肃地道:“你滴,仔细看滴,大夏医生牛逼滴!”
翻译:……
王德胜:“王凡,在开会呢,你进来捣什么乱,快出去。”
王凡没脸没皮地笑了笑,从后门溜走了。
总算轮到各医院代表发言了。
协和、天坛、华西、齐鲁等等接连起身提问,无非是围绕着这台手术的几个难点如何攻克,有没有希望推广到全国的医院,如何把控各种细节等等。
许秋能独立完成这台手术,就意味着任何技术上的难题都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困扰。
他侃侃而谈,道:“像这台手术的不显影静脉还是少见的情况,大部分颅脑分离,都可以信任脑血管造影、3D模型的检查结果,还是很简单的。”
在场诸多脑外科主任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对,没有那根血管的话,手术难度会降低很多啊,相比之下可就太简单了。
然而,下一刻所有人的脸又崩起来了。
飘了飘了,什么时候我居然敢说颅脑分离简单!
“至于有没有希望推广到全国……”许秋沉默片刻,再次开口。
第221章 颅脑分离仙人许秋!
“目前,从医疗技术,和医生的技能熟练度来看,不适合全国推广。”
许秋毫不留情地摇了摇头。
众人不免有些失望这可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项领先全球的技术啊。
不能带动全国脑外科的发展,这无疑是巨大的遗憾。
但仔细想想,如果难度不够高,门槛不让人绝望,哪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礼堂里边,光是外国媒体就占了三分之一了,这还是只放了国台这种媒体进来的情况下,还有一大堆外国二流、三流媒体挤破了头进不来。
“不过……”
许秋一句话,又把沮丧的气氛再次调动起来了。
众人充满希冀地望去,淡定的声音再度响起:
“颅脑分离术如果拆分成不同的手术步骤。
开颅手术。
颅内血管截断。
颅内外静脉回路重建。
包括麻醉、手术团队之间的协调、护理等等,每一个细节的落实,这才是突破医学难题的关键。”
简而言之,全套的颅脑分离手术没人学得会。
但,这台极其复杂的手术,本身是由无数个步骤组成,一口吃不成胖子,但医生们可以一步步地学,光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就很有教学的价值了。
“许医生说得对。”
“说的再多也是理论,国内恐怕也就许医生一个人能把它付诸到实践,我们更应该从这台手术汲取临床判断能力、操作习惯和技术的革新!”
“但问题是,一场学术会议也教不了太多东西啊,技术还是掌握在许医生手里,就是不知道许医生和临海一院愿不愿意割爱,技术共享了。”
这番话让不少人皱眉。
每个医院都有各自的绝活,或者是某个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或者是哪一项手术的特殊处理,也可能是某种专研的药膏、药品等等。
这都属于秘密,不应该打探。
但,之所以没人主持正义,是因为所有人都对这个技术有想法……
王晟德表情有些不淡定了。
这个问题连他都没料到,谁知道这群脑外科的老家伙这么不要脸,居然直接要技术!
“陷阱啊……”
王晟德心里忐忑。
共享技术,临海一院的底蕴不如天坛、协和这些,肯定比不过他们的。
但不共享的话,这可是被媒体推到风口浪尖上的技术,社会舆论、业内,都在期待大夏能够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在国际医学界掌握一些话语权许秋一旦拒绝,口诛笔伐的或许就是他了。
王晟德思索一番,准备站起来接下这个烫手山芋,自己背着骂名。
但许秋先开口了,淡淡地说道:
“临海一院没有闭门造车的想法,只有全国脑外科医生共同发展,国内医学才能百花齐放。
因此,我决定将手术视频完全公开,任何医院都可以调取、学习。
不过我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一解答视频中的难题、细节等,因此,决定在临海一院进行一次完整的手术指导,各位医生如果有兴趣,也可以来我院交流学习。”
王晟德惊喜不已。
这个答案完美得不像话!
公开手术视频,想学的随时可以去学。
但,如果想得到许秋的亲自指导,就得来临海一院!
在场的医生都有些沉默。
许秋这手,是在临海一院还没确定第二家脑外科中心的资格,就提前把这里变成无数医生的圣地啊……
……
学术交流会议结束后,许秋又接受了各大媒体的采访。
轮到外媒提问时,莓国BBC率先开口:“许先生,莓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邀请你前去进行学术交流,请问你有这个意向吗?”
许秋的英语水平很高,不等翻译,他就摇了摇头:“没有。”
约翰霍普金斯,是莓国排名第一的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学医院,对方邀请许秋,无非是糖衣炮弹一番轰,然后把许秋留在那边。
他没兴趣。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很出名,应该是所有脑外科医生的第一选择,你如果去那边,未来的潜力会不可估量。”
许秋:“哦。”
莓国记者却愣了一下,等翻译把许秋的话转述成真正的意思“不去”后,她要求道:“你听得懂英语?可以用英语回答我的问题吗?”
这次许秋直接就离开了。
远处,沈华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唐云舒心里咯噔一声。
什么学术无国界,那都是屁话,像沈华这些成长在战争年代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有几个心底不是藏着芥蒂。
许秋听得懂英文,是如今医学界的先进设备、技术,几乎都被西方垄断,大夏的医生必须懂。
但,选择说中文,则更多是个性的选择。
这个行为,已经表达了他的态度。
也彻底收割了沈华的好感。
唐云舒深呼一口气,有些同情地看向协和、华西等医院的代表。
其他的不说,脑外科中心的建立,最重要的一票已经给了许秋了啊……
……
这次学术会议结束后,许秋拒绝了所有人的私下邀请。
一些还打算请许秋吃顿饭,因此在会上一直没吭声的人有点措手不及。
怎么连挖墙脚的机会都不给啊!
这其中就有森前田。
他的学生们很是不忿:“老师,您专门从国内到这个小医院,他们不专门接待您也就算了,那许秋竟然也不接受您单独的宴请,太失礼了!”
森前田没有说话,他再次来到了急诊科。
看着忙碌的急诊大厅,他有一种梦回几个月前的感觉。
第一次来临海一院时,森前田也是站在这里,也是在等待许秋。
当时他讥讽大夏的脑外科不会有太大的发展,许秋应该跟着他去小日子国,那里才是实现抱负、成为脑外科大师的地方。
然而,短短的几个月过去,站在相同的地方,他们双方的身份已经完全倒转了。
许秋以一己之力,在绝路中用手术刀凿除了一条生路,一个恍惚间,他已经站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中间还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就是你给我的答案吗。”
森前田沉思着。
当时,许秋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给出回答。
但今天,他知道自己看到答案了,许秋不会去小日子国、莓国,任何所谓脑外科出类拔萃的地方,因为他在的地方,就该是真正的脑外科圣地。
“替我向许秋医生表达歉意,希望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合作。”
森前田来到护士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