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334节

  沈华笑容也很慈祥,“陈院士,你不是也要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这不是正好顺路,我正好载着许秋去颁奖现场嘛!”

  陈院士这话一出,沈华的笑容就凝固了。

  寒暄可以,抢人我可就翻脸了啊!

第370章 首签奖励!bug级的能力!

  最终,许秋还是上了沈华的专车。

  从资历上来讲,沈华年龄比陈院士还大一点,尊老爱幼还是要讲的。

  作为补偿,陈院士获得了两位杨晨曦、任超两位人才,还有行李,和至关重要的临海小血管样本。

  路上。

  沈华聊起了脑协会的一些事情。

  大夏脑协会这些日子也没有闲着,自从许秋开创全球首例完全颅脑融合分离术后,就迅速成立了分会。

  许秋现在是名誉会长。

  算是挂个职,平时也不用干啥,但只要许秋愿意,分会上下任凭驱驰。

  此外,大夏第二家脑外科中心也在紧密的审核、评测之中。

  有沈华和许秋的临医脑外科培训基地在,即便是脑外科龙头天坛,在这一个方向也没有一个能打的。

  因此,第二个脑外科中心大概率是要落在临海一院了。

  北部天坛、南部临医,南北鼎立的格局即将形成。

  不过,明面上的流程肯定还是要走的,如果这期间能冒出比许秋更猛的人,沈华他们自然是乐得见,谁不希望国家人才如泉涌?

  但,许秋实在是太妖孽,想要超过他,那不是天才、人才了,而是怪才。

  “还有一件事……”

  沈华院士语重心长地道:“脑外科学术讲座,东部的齐鲁、瑞金,还有西部的华西,还有一大堆你不知道名字的医院都在催促了,什么时候再去给他们示范手术啊?”

  仔细算来,许秋也就做过两台学术讲座。

  一台在临海一院,吊打了森前田。

  另一台在静海市人民医院,让森前田从此自闭,也正式打响了脑外科尖端人才的名声,奠定了极高的医学地位。

  之后,许秋就一心扑在临海小血管上了。

  沈华自然是不好去打扰的,一直到今天,许秋才终于空闲下来,总算是能提及此事了。

  车内,唐云舒扼腕惊叹。

  作为专家组组长,第一次看见许秋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临医王牌。

  谁能想到,一年不到,就成了大夏脑外科的王牌!

  而且,她当时去临医的时候,临海一院是什么地位?

  一个小城市的小三甲,出了临海市,就没有任何名气了。

  别说入围第二家脑外科中心的评选了,能获得资格,都是大夏脑协会这边放宽了标准,临医才堪堪达到门槛的……

  然而如今,临医成为业内无可争议的脑外科强院,公认被内定的脑外科中心,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提出异议。

  如果是以前,谁敢说一个人就能改变整个行业,唐云舒会觉得这个人疯了!

  但认识许秋以后,她终于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种猛人……

  “学术讲座吗,可以安排。”许秋点头。

  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

  他去其他医院飞刀、做个讲座,再示范一两台教学手术,顶多用个两天的时间。

  但,区域内的医生都会收益。

  手术视频也将成为教程,提高医生们的水平。

  最终造福的,是更多的病人。

  当然,学术讲座的五万块钱补贴倒是其次。

  钱不钱的,在临海小血管下个月工业化之后,对于许秋来说,就真的只是一张数字了。

  “好,那就先就近开始安排吧,先是南部的医院,然后是东部、西南部、北部诸院。”沈华笑得很慈祥。

  这不比什么森前田厉害多了?

  一年前他们国内还找不到顶尖的脑外科大师,得从小日子国请森前田来。

  重金也就算了,关键森前田还贬低大夏医疗体制,示范手术的预后疗效甚至和很多医院的主任医师差不多。

  绝对是放了水的。

  现在许秋取而代之,疗效就不说了,用过都说好。

  而且,许秋做学术讲座的本意,就是冲着提高全国脑外科医生的水平去的,能不用心?

  这就是自家人和外人的区别啊……

  沈华笑意盈盈的,越看许秋越顺眼。

  ……

  不久后,抵达颁奖会场。

  来评奖的,除了医学界,还有工学、农业学、军事等等领域的项目成果。

  “我的项目就是保二争一,许秋你保一争特啊!”下车后,陈院士嫌弃地撇开了杨晨曦两人,在助理的搀扶下,赶紧跑来了许秋这边。

  陈院士的成果是《肝癌肝移植适应症的选择、进展和展望》,算是学术界一个重磅论文了。

  也为更先进、合理的肝移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不过,相比许秋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临海小血管,还是有些逊色了。

  两者就不是一个量级的成果。

  沈华也有些期待,但考虑到现实,还是摇了摇头:“今年恐怕有点难,有好几个重要成果,都关系到国家层面的前沿技术,想拿特等奖太难了。”

  特等奖算是额外的奖项。

  如果当年没有足够含金量的成果,就会空缺下来。

  08年的《青藏铁路工程》、14年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19年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三峡”,其余有些年份都没有任何项目入选。

  今年则刚好相反,几位院士都带着潜心十几年的心血参赛,工科、农科等打得不可开交,医学界本来连观战的资格都没有,硬是靠着许秋这个“临海小血管”,杀入了核心战区……

  这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医学界极少数能参加最高级别竞选的成果了。

  可以说许秋承载了医学领域的诸多希望,压力大大滴。

  “签到成功!”

  “您首次在天都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会场进行签到!”

  “获得首签奖励:科研之心!”

  科研之心:

  您拥有了集合了所有科研者优点的心脏,每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将根据成果大小、经济效益、学术效益等综合因素,为您带来科研能力的永久增幅!

  此时,默默站在门口拿首签奖励的许秋眼睛亮了。

  这东西,简直是bug啊!

  外挂中的外挂!

  之前在中科院首签拿到的科研能力,算是给许秋一个极高的起点,让他在前世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而这个科研之心则更加变态。

第371章 奖项评选,临海小血管还不够格?

  只要不断科研,那么,许秋的科研之心就会无限制地增强,带来的增幅极其可观。

  直接让许秋没有上限!

  每完成一个项目,许秋的科研能力就会更强,更强的科研能力则会推动更难、更核心的项目进展,形成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再配合许秋之前曾经获得的【独行者】。

  “当你探索到人类知识边界时,你将成为无人涉足之地的独行者。此时,你将更频繁地触发灵感,更容易找到解开知识壁垒的关键。”

  简直是绝杀!

  越生僻的领域,越深奥的前沿,对于许秋来说,越是得心应手!

  许秋无比喜悦。

  这两个能力的叠加,或许将带来一个科研盛世。

  无数手术禁区,许多如今医学界无能为力、无药可救的疾病,或许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摘除“绝症”的帽子!

  ……

  几个小时后,评选开始。

  许秋几人坐在中间的位置,沈华也凭借院士的身份拿到了入场资格,跟着来看热闹。

  很快,一位为人方正,脸也方正的老头上台,雄浑的开场白振聋发聩。

  “我代表国家,对全体评选人员表示热烈欢迎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沈华打着哈欠:“这位是中科院院长,临时来当主持人了,我以前和他共事过,记性不好的,老是忘记带笔,每次签字的时候都拿我的笔。”

  许秋点点头。

  记性确实不太好啊。

  沈华继续道:“他以前还追过我来着,不过我当时觉得他学术态度不端正,竟然还想着谈恋爱,就拒绝了。”

  周围的人耳朵都竖起来了。

  我们这评选奖项,还能顺带着听一听八卦。

  来这一趟超值了啊!

  “后来呢?”杨晨曦见沈华不说了,赶紧问道。

  沈华叹了口气:“后来我看上了所里的另一个同事,去追他,他觉得我学术态度不端正,把我给拒绝了。”

  “……”

  杨晨曦等人绷着个脸,想笑又不敢笑出来。

  沈华早就过了那个年纪,说起年轻时的糗事只剩下怀念,只觉得美好,此时早就放下了。

  “所以我就努力搞学术研究,慢慢地成了教授、所长,最后成了院士。他现在每天都被我念叨学术态度不端正,连个院士都评不上,在儿女面前他都不敢顶嘴的。”

  众人这才跟着笑了起来。

  怪不得如此轻松,原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啊。

首节上一节334/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