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终奖发放完毕,年终大会依然没有结束。
接下来,是表彰先进。
许秋自然是第一。
王晟德念着手里的名单,道:“去年一年,手术量、科研成绩、病人就诊数量等,许秋副主任均排在第一。
“除了许秋副主任,主任级别手术量第一人:急诊科何海。奖金:二十万元!第二名,普外主任……十万元!
“主治医师级别,手术量第一人,急诊科王凡。奖金:二十万元!第二名,妇产科黎雪,奖金十万元!第三名……
“住院医师级别,手术量第一人,急诊科江麦。奖金二十万元!第二名,急诊科杨钰恩,奖金十万元!第三名……”
“科研领域,主任医师级别,脑外科蔺主任一年累计发表论文21篇,其中9篇SCI,6篇IF大于10!奖金二十万元!第二名……”
“主治医师级别!急诊科云梅一年累计发表论文17篇,其中6篇SCI,4篇IF大于10!奖金二十万元!
“另外急诊科去年全年总发表论文207篇,其中SCI论文实际51篇,在急诊医学SCI论文发表情况中名列全球第三!影响因子累计超三百分,获批省重点医学机构、国家重点建设科室!科室额外获得两百万奖金!”
“……”
底下的人都激动万分。
许秋到来之后,临医众人有大把的研究课题,因此院内的科研氛围非常浓厚。
再加上,全院都鼓励科研,每一篇发表的论文都有奖金,从一千到五万不等……拿云梅来说,她光是发论文,去年就拿了三十二万奖金……
再加上现在的二十万,不算年终奖,她仅从科研上得到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五十万之巨!
当然,云梅是主治医师这个级别发论文最多的人,她的科研能力本身就很强,否则博士期间也不会被导师当做发论文工具人利用……
如今被许秋从导师手里解救,终于博士毕业,算是蛟龙入海,厚积薄发了。
“真离谱啊,主治医师档,一年都能发6篇SCI,而且精品论文占比极高!”
“云梅医生感觉会是下一个破格升主任的,医术好,科研能力也极强!”
众人喟叹不已。
临医有专门的论文审核组,也就是《临海大医》的审稿部。
因此,院内医生产出的论文,质量都有保证。
能在严标准、高要求下,一年发表17篇论文,可见云梅科研能力之强。
至于主任医师第一人蔺主任,则完全是因为脑外科的资源太优越了,论文发到手软……
当然……
所有排名都是默认了许秋是第一名的前提下。
去年一年,许秋的手术量和科研成绩就不说了,几乎是主任医师级别后三名的总和,病人数量更是惊人,年病人就诊数量足足有两万!
即便是全年无休,一天的就诊量也在五十左右,更别提许秋年末还有两个月在外出差……
这也是临医全体都觉得三千多万对许秋来说太少了的重要原因……比他们优秀的人,却还比他们更努力!
……
这场年终大会,最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结束过后,众人依旧有些意犹未尽。
无数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主位上的许秋……明明和大家穿的是一个价的白大褂,结果对方却已经是年入数千万的大佬!
“不过,医生和其他行业还是不同的啊。”
“说得有理,其他行业,你比方说金融业,如果能到许秋这个高度,引领行业、开创先河……一年几个亿都不是什么难事吧?”
“不不不,不是钱的问题。其他行业的大鳄,普通人基本上都见不到,即便是见到了,也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对对方不够尊敬!
“但当医生可就不一样了,管你是什么学术带头人、院士,只要穿上白大褂,面对病人的刁难和咒骂就不能还口!”
医生们用自嘲的语气,一边开着玩笑,一边回科室干活去了。
会场里。
王晟德和几名副院长原本还想留下许秋吃一顿庆功宴。
但许秋看了看手表,摇头道:“不行了,我要去做手术了。”
下午他排班上还有两台手术。
“那……晚上?”王晟德试探着问道。
“晚上也不行,绿城一院的高场强磁共振介入手术我需要研究,另外,新型开颅机的改良,我也和巴顿团队约了视频会议。”
王晟德和一众副院长沉默了。
其中一位副院长赶紧起身,道:“不碍事不碍事,许医生你忙,我们这些人闲得很,你看什么时候有空?”
许秋想了想,认真地道:“年底。”
“……”
王晟德和副院长等人沉默了。
这是庆功宴吗?
再晚几天都成年夜饭了!
副院长笑着道:“理解理解,这样,我们随时等许医生你通知!”
其他几位高层也过来和许秋握手……这位可是临医的支柱,他们名义上是各种副院长,但实际上许秋才是真正的上级。
王晟德有些遗憾……三千万啊,居然不能宰许秋一顿!
他干了这么多年院长,从开始工作到五十多岁,加起来都没赚三千多万!
第632章 新药研发,只在许秋一人
人比人气死人啊!
骂骂咧咧中,王晟德等人亲自送许秋前往手术室。
结束手术,已经是下午七点多了。
橘红色的落日中,许秋出了院门,径直走向正对面的共享厨房。
“大哥哥!”
沈凝正在门口帮着顾客摘菜,一见许秋,便兴奋地跳了起来,胡乱地擦了擦脸……这个年纪的女孩已经有了爱美的心思。
看着沈凝越擦越花的脸,许秋笑了笑,揩掉她脸上的泥点,走进了共享厨房。
“许医生来啦?”沈妈热情招呼着。
又问道:“还是老样子吗?”
许秋熟练地在门口支了张桌子,沈凝吭哧吭哧地搬了两把椅子过来,前者道:“不用,炒一个青椒煎蛋和小炒肉就可以了。”
沈凝举了举手:“妈妈,我要吃莴笋炒腊肉!”
“好~”沈妈温柔地回应了一声……女儿从放学就一直在帮忙,她们母女两都还没吃晚饭。
二十多分钟后,一桌家常菜完成,香气直钻鼻孔。
“大哥哥,给!”沈凝很懂事地盛好饭,连同筷子一起端给许秋。
又给自己和妈妈打好饭,就乖乖地在桌子旁边等着了。
沈妈最后端了一大碗墨鱼猪肚汤,又拿了三个碗分别盛出,又去擦了擦手,才重新坐回桌子前。
“许医生,肝安宁的事情怎么样,顺利吗?”沈妈抿了口汤,不咸不淡,味道刚好。
许秋摇摇头:“不太乐观,当时签署了安全评定书的专家,大部分都不愿意见我,剩下的人,也有一大半不愿意签名。”
沈妈苦笑一声,道:“预料之中。他们既然收了钱,那就没这么容易站在肝安宁对立面,毕竟如果这次站许医生你,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嗯。”
“许医生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拿真东西说话。”
沈妈喝汤的动作一滞,眼球一阵颤动,最后轻声问道:“新药研发吗?”
“嗯。”
“我和丈夫,当时参与了肝安宁的核心研发工作,最终熬了五年,才找到正确的组合,又花了两年,才不断调整,得到目前这一版肝安宁……”
沈妈不由地担心。
按照新药研发的正常流程,就算不考虑成本,也要七八年的时间了。
这还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都位列顶尖的莓国才能做到,大夏与制药有关的各个行业都处于落后的状态,要研发出完全原创的药物,更为艰难。
沈妈深深地皱着眉。
许秋看向她,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邀请。
沈妈去年就说过,她这辈子都不想再踏足制药行业了……丈夫正是因此而死,而且由于长期待在辉宁的研发核心,她也目睹了这一行太多的黑暗。
如果是以前,她或许还想要做些什么。
但如今,唯一的依靠丈夫离世,婆婆和小叔子他们都盯着沈凝,就想抽走沈凝的骨髓,以挽救小叔子的性命……
沈妈不可能再从事需要长期离家的工作。
也只有开这间共享厨房,能时时刻刻陪在女儿身边,她才能稍微安心。
沈妈有些愧疚……许秋帮了她们母女太多,但她却回报不了什么,低声道:“对不起,我帮不上忙。”
“你有苦衷,不必道歉。”
沈妈已经够可怜了。
丈夫的死因至今无法明确,医院给的死因是烟雾病导致的昏迷、从而引发车祸。
但,丈夫沈宝财之前可没发现过烟雾病。
尽管小叔子沈宝福当初因高血压、昏迷等入院,最后发现了多发性骨髓瘤,该病的确更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但并没有遗传性……
说到这里,许秋想起了沈宝福母子两的行为。
想救沈宝福,唯一的办法就是骨髓移植,恰好孙女沈凝配型成功了,于是老太太想尽办法,用孙女的健康换儿子的命……
“他们是去血液研究所了?”许秋问道。
沈妈点点头:“对,去大夏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了。”
这地方是协和医学院、大夏计委等联合投资组建的医院,专门从事实验血液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说是国内第一血液医院也不为过。
否则也不会被称为血液学研究所。
沈妈补充道:“她儿子还活着,一年多了,骨髓配型都没配上,但他们家很有钱……”
难怪……
以现在医学仪器的发达程度,只要有钱,剩下半口气都能吊着。
沈妈说罢,揉了揉沈凝的头,眼神前所未有地温柔,道:“最近几个月,她还在求我,说让凝儿帮帮她……我怎么可能牺牲凝儿的健康。更何况当初她还做出那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