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会有一大笔资金、各类医疗资源向国内输入,这将是支撑大夏医学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镗院士来信了。”
这天,结束工作的许秋看了眼手机,表情不悲不喜。
镗院士的信息很简短:
作为元老级院士,他拥有一个保荐院士的名额,而这个名额他给了许秋。
大夏高层已经审批痛过,接下来只剩下最后一个流程:院士大会。
会议上二分之一的院士投票通过,则许秋能顺利当选院士。
不过,之所以说这是流程,是因为它仅仅是做做样子罢了。
身为元老级院士,大夏高层主动送给他的特权,那边不可能不通过审核。
而院士大会……
医学领域内的大部分院士都是镗院士的后辈,甚至是镗院士的学生,或间接接收到镗院士的指导。
再加上镗院士是位高权重的前辈。
这次表决大会不可能不通过。
镗院士笑着道:“形式还是要走走的,正好大夏也要建立第二座脑外科中心了,你来天都一趟,顺便可以去天坛看看,这可是全球三大脑外科中心之一!”
天坛医院的实力并不弱,相反它是国内脑外科的龙头,当之无愧的第一,只是论个体医术,没有能跟许秋比划的。
或者说,整个大夏,全球范围内,许秋都几乎没有敌手。
许秋眼前浮现出排名。
“大师级颅脑完全融合分离术:临医排名1,白云省排名1,大夏排名1,全球排名1。
“完美级开颅术:临医排名1,白云省排名1,大夏排名1,全球排名1。
“颅脑静脉回路重建术:临医排名1,白云省排名1,大夏排名2,全球排名4……”
不说所有脑外科手术吊打所有人,但至少大部分手术,许秋都能排在全球前五!
记得投为爱发电!
第771章 许院士
但,天坛医院却拥有着更强的脑外科人才培养体系,这一点是国内任何医院都不能相比的,也是天坛医院能成为全球三大脑外科中心之一的原因。
临医能出一个许秋,这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但天坛医院却能为国内,为人类脑外科输送无数人才,这些数量庞大的精英医生,才是行业真正的顶梁柱。
“天坛医院必须要拜访,有可能的话,最好达成合作关系……”许秋暗暗决定。
在这之前,临医是没有与天坛医院同台对话的资格的。
但如今临医即将建成大夏第二家脑外科中心,国内还将有大量的资源倾斜,再加上许秋送到临医脑外科的各种尖端技术,即便是天坛医院也会眼馋。
想到此处,许秋分别给蔺主任、王晟德打了个电话。
另外,他又和傅清通了电话。
两家脑外科中心的合作,绝不只是手术、医术、知识等的共享,还有一环科研基地。
临医脑外科中心会有天坛医院的一席之地,同样,天坛医院也会有临医的一块科研区。
这就牵扯到规划与建设的问题了,甚至还有两地之间的交流冲突等,情况十分复杂。
许秋并不擅长处理这些,于是把事情汇报给了傅清,他就等着确认合作意向即可。
……
“听说了吗,许医生又要出差了!”
很快,临医上下都接到了消息,一时间众人又有点舍不得了。
“啊?怎么又出差,不是出国吧?”
“不是不是,这次是去天都。”
“不出国就好,就怕再碰到世界赛那档子事情,莓国真的太流氓了……”
“许医生去天都干什么,领奖吗,还是接受高层的表扬?”
众人纷纷猜测。
许秋取得的成绩太耀眼了,此去天都,获得何种殊荣都不奇怪。
这时,王凡发了个戴墨镜的表情,酷酷地道:“其实是去参选院士,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会多出一位二十八岁的院士。”
看到这句话,所有正在参与群聊的人都震惊了。
“???”
“王凡你来真的?”
“院士!真的假的,咱们医院有院士坐镇了?”
“怎么可能!最年轻的院士也有三十八岁了,许医生才多大,二十八!”
“这符合院士的年龄限制吗?”
院士……学术界的最高殊荣,顶尖人才所能抵达的极限。
想要获得评选资格,原则上没有最小年龄限制,但一般不会超过六十五岁。
但,想要成为院士,必须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主要包括在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治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置建设中,创造性地解决了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巨大贡献;或是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
以上任何一项,都不只是天赋、努力就能做到的,还需要一点运气,一点时代的恩赐。
而这些都需要长久的沉淀,没有二三十年苦心孤诣的研究,几乎不可能做到,所以是否设置最小年龄没有意义,就算打娘胎就开始做研究,也达不到院士标准。
此前大夏最年轻的院士是三十八岁,他已经打破了最年轻记录。
可想而知,二十八岁究竟有多么离谱。
或许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再诞生第二位三十岁以下的院士。
普遍的年龄,都是在四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
超过六十五岁,身体和头脑都已经远不如年轻时,几乎很难再有决定性的成果,高龄院士候选人也不是没有,但必须获得六名以上院士的推荐提名。
……
尽管许秋的院士资格是从镗院士处获得的,但最为可怕的是,许秋如今已经符合院士候选人条件……
哪怕是走正规审核流程,许秋也绝对有资格入选。
只是成为院士的时间会晚很多,可能要等到十多年后。
元老级院士的推荐,只不过扫清了资历、年龄等所有的障碍,单纯以能力评选罢了。
……
五天后,许秋正式离院,启程前往天都。
“许医生……啊不,这次回来后,恐怕要叫您许院士了!”司机魏叔笑容慈祥,乐呵地跟个弥勒佛似的。
许秋神色不变地道:“还是叫许医生,我习惯了。”
此次前去,镗院士早就打点好了一切,许秋本身也有足够的实力、名气,和领个院士头衔差不多。
最主要的还是跟天坛医院的合作。
四十分钟后,抵达机场。
临海市机场如今人群息壤,各个航站楼、入站口都有不少人排队,安检机前也全都是人,热闹非凡。
许秋刚一到,早就在等候的机场负责人就看到了他,招着手小跑了过去。
“许医生,许医生!”
机场负责人是个国字形的方脸,眼睛都快笑成了一条线。
“嗯。”许秋微笑着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许医生,走这边,我们有专门通道。”负责人在前头引路,还有几名身材高挑的机场服务人员跟随,态度非常好。
一路穿过冗长的队伍,负责人带着许秋来到了侧方一个专门的安检口。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
“这个安检通道不是没开的吗?”
“咦,公务舱的专属安检口不是在旁边吗,怎么这里还有个安检通道,咱们能不能去?”
“我靠,你看到了没,机场负责人亲自当安检员,还有另一个,貌似是机场的副总经理和航站楼的主任……这么多领导给他一个人做安检?”
“我说怎么不开这个安检口,工作人员都是领导,这不是给咱普通人准备的啊……”
“你们还没认出来?!那是许秋!许医生!”
不少人都认出了许秋。
一时间,原本就嘈杂的航站楼陷入了短暂的骚乱。
好在临海市机场早有预案,机场安保第一时间出动,挡在许秋的专属安检通道口。
直到许秋进入专属候车厅,彻底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机场航站楼才重新恢复秩序。
第772章 天都院士大会
“许医生的魅力果然很大啊。”机场负责人擦了擦脸上的汗。
他还从来没有碰见过这种情况。
临海是个小地方,没什么明星过来,因此很多接机场面他都只听说过。
但在许秋身上,他第一次感受到人群有多可怕……
……
不久后,飞机落地天都。
到了天都机场,许秋再次收到了热情的接待,很多同在机场的人也认出了许秋的身份,纷纷过来要合影。
过来接机的陈院士迎了过来,脸上带着笑容道:“想不到啊,当医生竟然也能有这种待遇。”
沈华也笑眯眯的,道:“我们这些老骨头,院士都当了三四十年了,走路上从来没有被人认出来过,你这一路的回头率估计有个百分之九十。”
林协抱着胳膊道:“许秋这长相,哪怕他不是许秋,回头率都不会低。”
陈院士拍了拍许秋的肩膀,道:“不说其他的,上次世界赛行程匆促,我们都没来得及请你吃饭,这次带你吃些天都的特色菜。”
许秋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已经被安排好了。
他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跟着来到了一家巷子里的餐厅。
“这家店我吃了二十多年了,老店子,味道正宗。”陈院士坐了下来。
等菜上来后,许秋尝了尝味道,顿觉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