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这小老头这么担心。
是怕国家的这个举动让自己觉得被冒犯了?
许秋无所谓地道:“好,把名单给我吧,我都接了。”
卫生部部长本来都做好了许秋拒绝的打算。
毕竟让这么一个天才放弃已经选定的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听到这里,他的表情猛地一怔,愣了一下道:“你说什么?”
全部接了?
这是什么操作!
许秋缓缓地道:“我的这台手术只是开始,后续还有第二阶段的全国试点。这些病人正好分布在各地,也完美符合手术指征,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展开全国范围的临床试点。”
“你要把技术共享给全国?!”
卫生部部长彻底傻眼了。
就连上面都不敢要求许秋分享技术!
这是属于许秋的技术财富。
哪怕是官方,都不会对此进行任何干涉,顶多是要求许秋不要泄露给国外,或是请求许秋适当透露给国内的顶级医院,比如协和、华西,至于愿不愿意,那是许秋的事情。
但现在听许秋的意思……他打算直接共享给全国?!
许秋点了点头,道:“临医吃不下这么多的手术市场,很多老人也受不了舟车劳顿。在各地都建立试点医院,让他们具备开展此项手术的能力,于病人,于医疗行业,都有莫大的裨益。”
至于向国内收授权专利费……
他还真不缺这点钱。
要赚就赚笔大的!
既然莓国虎视眈眈,那就让他们大出血!
“许秋!”
卫生部部长突地站了起来。
他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短暂的沉默后,他脊背挺直,朝着许秋敬了个军礼。
如果说,以前是因为许秋的才华而尊敬他,那么此刻,卫生部部长对许秋的敬意,是发自内心的,人格层面的钦佩!
……
模拟手术室中。
许秋一边嗑药一边开刀。
植入术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繁琐。
因此,即便系统会返还精力消耗,许秋也得让自己时刻处于最佳状态,保证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恭喜您,完成一台脑深部脉冲装置植入术!”
“评级:S级!”
“获得额外奖励: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0%!”
这次的奖励,倒不是“并发症减少”这种针对所有并发症的增幅。
不过也不算亏。
毕竟,并发症减少的幅度一般是3%左右,而针对颅内出血这一个并发症,却足足减少了百分之二十的发生率。
再加上许秋本身的能力,四舍五入就是必然不可能发生!
多来几个奖励,这台手术就彻底稳了。
“不过,细节方面还可以再完善。”
“虽然从S-到S了,但还有进步空间。”
想到这里,许秋压下精神上的疲倦,重新进入了模拟手术室。
……
手术前一天,手术团队给病人进行了最后一次核磁共振薄层扫描。
临医外边也热闹了起来。
酒店间间爆满。
各省市的媒体记者,还有很多来自国外的电视台,也都汇集到这里。
甚至,镗院士也亲自赶来坐镇,有几名正在临海市的院士也都露面帮着镇场子。
一时间,这台植入术的关注度到达了顶峰。
国外的互联网上,无数人幸灾乐祸。
“坐等大夏被打脸!”
“阵仗闹得这么大,不知道的还以为临医是全球第一脑外科医院呢,我都能想象出手术失败后他们的嘴脸!”
“呵呵,手术怎么可能失败?哪怕病人死了,他们也会宣布成功……我猜这个病人肯定是双胞胎,要是出问题了,说不准会让双胞胎出镜!”
“巴罗研究所都认为不可能实现,临医能做到?做梦呢!”
国际的渔轮控制权,被莓国牢牢握在手里。
因此,风向也完全变了味,几乎全部是口诛笔伐,甚至上升到攻击许秋人品,怒斥许秋无下限炒作等角度……
相比之下,国内的讨论则要和谐很多。
有相信许秋的,有理性分析的,也有提出合理质疑的。
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清楚这个技术的难度。
但他们愿意相信许秋!
不少业内人士也出来为许秋站台。
协和退休教授刘瑜:“许医生真乃医学界的良心,连他都能被泼污水,让我觉得匪夷所思……当一个纯粹的医生太难了,只希望这次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许医生始终能保守本心!”
脑外科专家金力:“从技术角度来看,不管是脑脉冲装置本身,还是植入术,在此前都是不成熟的技术,许医生这次的手术能不能成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趋势……我愿意相信这个奇迹!”
中科院院士,双旦大学教授王云峰:“许院士其人,赤子之心四个字足以概括。而且植入术算什么?他还做了一件能让全世界都震惊的事情,很快大家都会知道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懵了。
我们好好地吃着瓜呢,你突然吊人胃口干嘛!
“卧槽,王院士快讲啊!”
“我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说话只说一半的!”
“王院士是懂拉期待感的……我已经对植入术不感兴趣了,许医生又干了啥惊世骇俗的大事?”
“有什么比这个全球关注的植入术更重要的?离谱!许医生这是要震碎我们的三观吗?”
“同样是二十八岁,我昨天因为晚上十点叫了个夜宵被我妈骂了一顿,而许医生已经成为了莓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你叫的这个夜宵,她正经吗?”
“……”
……
万众瞩目中,手术来到了最后一天。
当天,病人陈之遥戴上了立体定向头架!
第918章 灰暗世界里的救赎
这是整台手术的定位基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许秋亲力亲为。
病人坐位。
助手将立体定向仪基环固定在颅骨上。
随后,对固定针处的头皮进行常规消毒。
之后就是百分之一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然后拧紧固定螺丝,将尖端刺入颅骨外板。
这一步需要一定的技术。
一旦定向仪基环固定平面和AC-PC平面重合,就很容易产生伪影。
许秋采取的方法则很巧妙。
将基环左右方向和双眼眶平面保持平行,前后与AC-PC线平行,保持前后方向的基线在外呲上2mm,外耳孔上3.5mm的连线,再控制这一连线与听呲线保持十到十五度向后开口的夹角,则能完美固定。
安装好头架后,植入术的各项步骤都需要借助头架定位进行。
随后病人又被推到了CT室,获取更精细的定位扫描后,开始准备术前监测。
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PETCO2等依次载入生命监护仪。
上午十点多,陈之遥被推入手术室。
此时,外界风起云涌,无数的镜头都对准了这间位于临海边陲的医院。
手术团队中,天坛、绿城一院的专家多少有些不淡定了。
这种级别的关注,他们根本没有感受过!
临海众人倒是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没办法,许秋之前还干过比这更猛的事情……
什么颅脑完全融合分离、世界赛包揽前十,根本数不过来啊。
“冷静点。”
“习惯就好。”
“我们经常碰到这种事情的啦!”
临医众人安慰着其他两个医院的医生。
天坛的邱主任默默地翻了个白眼。
你们这么装逼,许医生知道吗……
何主任也有点想打人。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家伙才是主角!
骂骂咧咧中,团队的人前脚后脚进入手术室。
不多时,又有一伙操着不同省份方言的医生完成术前准备进来了。
他们换好手术衣后,就默契地站到了一旁,选择一个最适合观摩的地方候着了,殷切的眼神时不时地瞟向气闭门处。
“是各省的脑外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