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信件、电报的数量实在太多,一一展示肯定不切实际。
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有些存世量较大的邮票,现在的市场价也就几百块一枚。
程泽挑出价格高、或者比较有意思的讲了讲。
六二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
这一年,是梅兰芳逝世一周年。
这套邮票共八枚。
图案由龙国邮票设计第一人孙传哲先生设计。
程泽找到了其中的四枚。
分别是梅兰芳的彩墨画像;
《游园惊梦》中的杜丽娘扮相;
《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扮相;
以及《天女散花》中的飞天仙女扮相。
无齿版的发行量极少,存世量不超过一千套。
哪怕程泽找到的这些是有齿版,盖票后的市场价也已经破万。
六四年以“牡丹”为主题发行的特种邮票。
牡丹,在龙国人的心中一直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全套共十五枚,分别描绘着十七个不同的牡丹品种。
坤山夜光、姚黄、蓝田玉、醉仙桃......
特地采用了彩色的影写版,邮票上的牡丹色泽饱满、风姿华丽。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什么叫“唯有牡丹真国色”!
千禧年的嘉德秋拍上,这样的一枚成交价为一万五。
是截至目前龙国最贵的花卉邮票。
拆着拆着。
还有意外的惊喜。
程泽发现了一张第一版龙国纸币。
面额为五百元。
四九城印钞厂印制,正面正中的图案是西域古城,整体以紫色为主色调。
根据业内人员的统计,该版本的五百元纸币存世量不足七十张。
早就是是单品钱币领域的老大之一。
一张五十万。
从五百块,到五十万,翻了足足一千倍!
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玩的就是心跳。
到了民国部分,内容就变得更加精彩起来。
程泽拿着一张手札边看边笑了起来。
并给手札一个特写,上面的内容呈现在网友们的眼前。
“大家快看,文人吵架绝交原来这么有意思!”
第127章 民国文学大家的绝交信,林语堂:此人是个神经病!
手札的主人,是林语堂。
林语堂其人的成就和知名度自不必说。
龙国现代知名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大家,并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
林语堂还被称为幽默大师。
谈吐幽默诙谐,对龙国幽默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将英文单词“humor”创造性地翻译成“幽默”两个字的人,也正是他。
他很欣赏西方的幽默文学,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文学形式开启民智。
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和好友鲁迅先生之间的分歧慢慢变大。
一直秉持“以笔为刀”原则的鲁迅,对林语堂趋向幽默的创作风格嗤之以鼻。
鲁迅先生认为,此刻正是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你不写些针砭时弊的好文章,却整天研究些搞笑小品,更是直接将林语堂创办的刊物归类为“麻醉文学”。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二人倾心相交十余载,前后争吵次数为127次。
从这份手札日记的时间和内容上来看。
应该是两人再一次发生口角之后。
“......上月底,又和鲁迅对骂了一次。”
“他建议我多翻译一些西方的经典著作,我说了一句等我老了再说,他觉得我在讽刺他老了,遂大怒......”
“还记得那年烧蚊帐之事,也是一大吵......”
“想起来倒是十分的有趣,不过此人已成神经病。”
手札日记上的内容仅短短半页,却让人忍俊不禁。
“林语堂,我刚看过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京华烟云》。”
“哈哈哈哈,迅哥儿,又见迅哥儿!第一次看到有人骂迅哥儿是神经病。”
“谁来科普下,烧蚊帐是什么事?”
“简单来说,迅哥儿的烟头不小心扔到了林语堂的蚊帐上,烧了一角,林语堂不悦责怪,迅哥儿表示:五块钱的蚊帐而已,烧就烧了!”
“鲁迅先生的文风犀利、老辣、反讽,肯定看不惯幽默小品的文学理念,民国版的‘你觉得自己很幽默’?”
“这两位民国大师最后和好没有?”
程泽摇摇头。
很可惜,并没有。
文学立场上的泾渭分明,加上多次的误会争吵,两人彻底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用一个歌名来形容“最熟悉的陌生人”。
除了这种吵架绝交的,其他信件的内容也有报平安的、依依惜别的、谈情说爱的,不一而足,尽显民国情调。
程泽还在这些信件中发现了一张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谨以白头之约,载明鸳谱......”
和现在的打印结婚证不同,那时候都是手写的。
工整隽秀的小楷,平添了神圣感和仪式感。
行文中烫金的“自愿”两个字,象征着婚姻自由时代的来临。
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两情相悦。
看完之后。
网友们都感叹实在太浪漫了。
“谁看了不感慨一句罗曼蒂克?”
“看得我都想结婚了。”
“几句誓言就感动流泪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句话温馨吧,感人吧?结果呢?”
“这八个字怎么了,我还用它当过个性签名呢。”
这句话出自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证上的誓词。
两人最后是劳燕分飞的结局。
“额......张爱玲还说过为了对方,卑微到尘埃里、再开出花来。”
“不知道说什么,就给大家表演一首《泡沫》吧。”
“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
“再美的花朵,盛开后就凋落......”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程泽将这些信札单独放到一边。
至于邮票和信件后续细致的整理工作,他打算交给早已经翘首以盼的梁老他们。
不然光这一项工作就要耗时两天都未必能完成。
在民国信件这个大分类里。
还有一份特殊的存在,挺厚的一沓。
古碑帖。
虽然它与古籍善本、青铜器,三者并列为龙国组重要的收藏品种。
但在收藏市场上,向来就是曲高和寡的存在。
原因在于碑帖拓本存世量少,而且对知识储备量要求较高。
程泽发现的这两幅,来自民国大收藏家、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二十五代世孙朱文钧。
故博成立后被聘任为专门负责碑帖鉴定的专员。
并致力于收罗各种碑帖古籍。
《孔羡碑》。
立碑于三国时期。
内容为孔夫子第二十一世孙孔羡,修孔庙、奉孔祀等事宜。
字体雄强遒健,是公认的魏隶代表作。
该碑的拓本共有六个版本。
程泽发现的这份,是明代拓本,同时也是六个版本中年代最久远的。
当年的收购价是120个大洋,如今上拍的话,百万肯定不成问题。
这一柜子的信件,被整理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程泽已经打算移步下个柜子了。
“梁老他们还忙着九千岁地下堡垒的研究,估计抽不开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