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器 第328节

“这个病例,最开始出现渗液的时候,很像是单纯的伤口渗液,轻微血性,过了几天,就变成了更像是脂肪液化。”

“而且我们在进行清创缝合的时候,是见到了皮下有空腔,因此我们做了清创引流术。持续冲洗。”

“我们在术前、术中、术后都对渗出液进行了严格的无菌收集;渗出液的性质、外观等,我们都做了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和培养,并没有发现特殊,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渗液,都是一样的。”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建议,以后遇到了渗液的情况,一定要十分注意,要谨慎地考虑到这样颇为极端的情况,以防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董河侃侃而谈!

“谢谢董教授。”问问题的人道谢,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自报身份。

而且就连祝锦山也没有点名问问题的人的身份。

不过,就在董河问答完毕后,前面的刘奕平教授,就又举起了手来!

祝锦山可以在之前他回答完后,拿董河要继续介绍当一次借口,但总不能总是拿这个当借口。而且在上一次的问答环节,他就绕开了刘奕平。

总是绕过,也是会出问题的,所以,祝锦山也只能硬着头皮,点了刘奕平教授的名字。

“麻烦工作人员把话筒转交给刘奕平教授一下,刘教授应该是有金句要交待的。”祝锦山说着。

台下和刘奕平一排而坐的人都翻了翻白眼,这马虎眼打的?

本来,他们对这个病例啊,也是有不少的问题要问的,只是因为之前那么一出,大家都是认识的,自然不好多开口了,为了给刘奕平的面子,就都没举手。

一副隔岸观火看热闹的嫌疑!

刘奕平终于是拿到了他心心念念的话筒,站起来后,客气而客套地开场:

“谢谢董教授啊,给我们带来这么一个特殊的病例,给我们介绍这么罕见病例的处置经验。相信董教授之所以会拿出来这么个病例,也是经历过剧烈的心理挣扎的。”

“虽然董教授准备充分,对病例的诊治过程严谨而熟练。”

“但我啊?还是在旁听的过程中,有一些没太听明白的地方,希望董教授可以赐教一二!”

“刘教授您问。”董河稍稍躬身,退了两步,笑容满面,语气极为客气!

他和曾地纬院士团队开过视频讨论,如何认不得刘奕平教授呢?

他其实不知道刘奕平教授会来,而且他本来准备的ppt,也不是这个,甚至报上去的分享的病例内容,都不是这个,他就是看到了刘奕平教授后啊,专门把这个特殊的病例给掏出来的!

董河就是故意的。

刘奕平教授顿了顿,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就稍微转身,恭谨道:

“之前,湘南大学附属二医院的宋教授,宋老前辈说了这么一句话。”

“放射科的医生,只负责对平片初步阅读,并给出一个参详性的报告,我们骨科医生,才是把好最后一道关的人。”

“放射科的报告,不能不信,也肯定不能全信,是吧?”

董河点了点头。

只觉得脸色有点错愕,因为刘奕平教授这话,貌似不是什么问题啊?也不是刘奕平教授该问的点啊?

就是因为这个方向和点,超出了董河的预料,所以董河的心跳有点儿快,刘奕平教授,不会是真找我茬吧?之前许教授和祝锦山的那里,就直接掠过了?

刘奕平教授继续说:“同样的啊,别的科室我们不提,我们关节外科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其他科室的问题,我们会请会诊!”

“那么,我们请会诊的时候,到底是请他们帮我们解决手术中遇到的难题,还是请他们评估手术的风险,处理请会诊的科室进行专科诊治呢?”

“所以?在曾院士在给出的远程会诊意见的时候,董河教授您是用来直接挪用的,还是用来参考的,还是直接执行的啊?”

“尽信于书不如无书。”刘奕平在这最后,还加了这么一句!

话音落下,场面再度安静了下来!

沉默如同是病,广泛扩散而开,落针可闻。

不少的人,呼吸声开始急促。

刘奕平教授的这个问题,已经不能用尖锐二字,来形容了!

刘奕平教授明确指出来了,曾院士给出的,是会诊的意见。

会诊的意见,是只供参考的吧?不是命令吧,你到底有没有脑子呢?你是教授啊?

如果你做医生,只是唯命是从的话,那你当什么教授?

远程会诊意见,就代表了,曾院士没有看到患者本人,没有亲自进行查体,没有参与到既往的诊疗决策,也不是亲自参与了病人的所有的病程。

没有以上这些,就不可能做到凭借所谓的病例和病案资料,做到对病人的病情发展与目前程度了如指掌,你才是他的主治和主管医生,你就把曾院士的话奉为圣旨了?

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只要搭建远程的会诊平台就好了啊,哪里需要那么多医院?

灵魂拷问。

参考?

你参考怎么不结合现实的实际?

直接执行的话。

那你们这个诊疗的流程,是很有问题的啊。

当然,刘奕平教授的话,可不只是这一层意思啊?

他还结合了之前宋教授的话,之前的那些东西,他们也都是亲眼看到了。

你不能要求放射科医生和骨科医生一样懂骨科!

自然也不能要求没有看过病人的曾院士,和董河他们一样了解病人的病情!

如果董河只是进行了参考,根本就不会把这个东西,专门放到幻灯片上来讲,而且还拿出来到骨科年会上讲,把曾地纬当作一把刀,去设计祝锦山!

在刘奕平旁边,陈学良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眼皮都是猛跳。

第一,刘奕平教授刚刚问出来的这个问题,根本就会不涉及到他师父曾院士的任何名声,即便是到了他师父那里,也会对这个问题,赞赏有加。

批判性思维,结合实际!

这是搞学习最重要的品质!

你谁敢说不对啊?

第二,同样的,这个问题,直接让之前祝教授的问题带来的尴尬完全一扫而空,反而,把所有的压力,都转交给了董河身上,也转交给了省人民医院那边……

瞬间,董河的后背背心满都是大汗,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回答!

额头上的细汗也开始慢慢凝结,开始范布。

但也是只迟疑了十几秒,就回道:“谢谢刘教授的问题。”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我们是参考了曾院士的意见,并且结合了病人自身意愿,是病人及家属根据他们自身的家庭条件与自己对预后的容忍度,慎重选择做关节融合。”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牺牲关节活动度来换取医疗费用的节省。”

“虽然我也知道,对患者最好的治疗就是,双赢。可什么样的治疗方式,不是我们医生决定的,而是病人自身的选择。”

“相信这一点,在场所有的同道也是深有体会吧?”

董河这个回答,很漂亮,很好地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把这个问题从医生身上,转移到了病人身上!

哪个医生没有遇到过奇葩病例?

甚至有些过分的,连进手术室的时间和出手术室的时间,都还要和你商量和确定好。说是找大师算过命了,什么时候进去,什么时候出来,绝对安全,而且可以保证大富大贵。

然后大师下午被撞了的情况都有呢……

董河在颤颤巍巍地硬着头皮回答之后。

刘奕平教授又道:“谢谢董教授的回答,我今天贪心一下,再多问一个问题啊。”

“就是请问董教授,既然您在诊疗过程中,只是参考的话,你们又是参考了哪里的指南?参考了谁的方案,什么时候的指南?什么时候的方案?”

刘奕平说完,便把话筒给放了下来,静静地看向了台面上的董河,都没往祝锦山方向看!

但,刘奕平教授的话,却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伸向了许教授和祝锦山等一众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的人!

不能说,一个院士的会诊意见,比当前所有人的通识,还要有可信度!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从来没有一个院士,有这样的想法。

也不会有人会这么说话。

但是,那么请问,既然院士都没办法逆反原则和指南行事的话?那么你们该参考哪里的指南?谁的方案?

才能够做到,把这种复杂的膝关节感染给治疗好,而且还要病人的花费小呢?

再结合上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

尽信于书,不如无书!

你自己去想吗?

要知道,董河的讲课,总时间才二十分钟。

十五分钟的分享,五分钟的答疑时间。

在刘奕平站起来之前,祝教授的口嗨以及许老教授的帮衬话,可都还在众人的耳旁徘徊呢:

“首先,我不是来提问的。”

“第二,不论是什么专家也好,什么院士也好,他们也要有最充分的证据,才能够做手术。”

“你这个病例,不管放在什么情况,关节清理和翻修,都是最好的选择,就算现在曾院士就站在我面前,那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刘奕平在针对和为难董河,其实是把大刀,指向了别的地方。

指桑骂槐,到这会场,谁不会啊?

谁又能不懂呢?

刘奕平的问题,过了几秒钟,董河都没回答。

也没办法回答,不过刘奕平的目光迎向了他,他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说:“刘教授,这个问题,我的确没办法回答您。因为在手术前,我们翻遍了所有的指南,所有的标准化治疗原则,都未曾发现关于这则病例出现的情况的明确规定!”

“我们的手术方案和抉择,是科室里经过了大讨论,临时抉择的。”

“如果非要说一条指南和原则的话,那么就是个体化治疗吧,根据病人的情况,做好随时应变。就不知道刘教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会如何抉择?”

董河把问题抛了回来,算是曲中求饶,大家放过这个话题吧?

刘奕平说:“谢谢董教授回答。针对这个病人的情况,我会尽量地考虑到社会性和经济学因素,选择关节融合和截肢处理!”

“即便这很残忍!”

刘奕平教授,说到了这里,就又坐了下去。

不过,刘奕平教授,在坐下之后,许老教授和送老教授,包括孔老教授,都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纷纷举起了手来,似乎还要追着董河继续问问题。

但实际上,大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回答之前刘奕平教授的提问。

董河看到此景,忽然有一种大劫来临的感觉!

假如,今天,刘奕平教授和宋教授这样的老前辈,打起来了,那他就是站在了刀口上,风口浪尖,左右不是人,他已经有点后悔把这个病例拿出来了,他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与刘奕平有同样心里想法的,还有祝锦山教授。

他也是口嗨,所以才去掉进了董河的坑里面,好在是许教授拉了他一把,但是现在?

貌似许教授也因为‘口嗨’,也掉进了坑里面。

首节上一节328/8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