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想到自己的孩子以后长大嫁人的画面,不知道以后会便宜了那些臭小子。
此刻卧室内的何雨水,睡意朦胧中感觉身体好热,迷迷糊糊的脱掉了自己的衣服,然后翻转了一下身体,将脚搭在一旁陈雪茹的腿上,头枕着她的胳膊,一只手不安分的放在了她的粮袋上。
这个姿势就舒服多了,吧嗒吧嗒嘴,沉沉睡去。
……
狗子与彪子,自红星大院回来以后,就将事情说了一遍,省略了一些不愉快,其余的还是挺愉快的。
做为小头头的瘸子,听完二人的汇报以后,便出了门,在一处小茶馆留下记号以后,便回到了偏僻的四合院。
下午时分早早的就来到了上次的死胡同等待。
两点左右,一名戴着帽子的中年男子来到约定地点。
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到胡同里。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控之中。
这些人并没有打草惊蛇,任由瘸子与帽子交谈合谋。
待两人交谈完毕,帽子先一步离开,随后在不起眼的地方走出几人,跟了上去。
网渐渐铺开了。
其实在华夏成立初期,在全国范围内,有过一次镇反运动,这次运动是新华夏成立之初的三大运动之一。
肃清了300万余人的恶霸,土匪,特务,到动党团骨干分子,反动会道门头子等各方面的反革命分子。
其中单单四九城反特行动中,就抓获各国特务1.6万人,其中当属蓝军的特务最多。
自那以后,特务基本上都被肃清,但是仍有漏网之鱼。
这些鱼,藏的更深,抓获的难度也更大。
自从上次蔡减半汇报了此事之后,领导层就部署了方案,以饵钓鱼,而蔡减半就是这个饵。
本来蔡减半只是想着就对附近的贫苦街坊捐赠一些吃食,但是经此一事,蔡减半故意将范围扩大到了工厂。
在有心人的宣传下,仅仅一天的时间,蔡减半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东城区。
蔡减半以身为饵,待鱼儿咬口之后,就可以顺藤摸瓜,最后一网打尽。
虽说不知这次牵扯到的大鱼有多大,但是绝对不会小。
因为就算是厅级领导之上的存在,都不知道蔡减半的秘密身份。
然而这次对方指名道姓的寻找蔡减半,可见起分量不小。
而且这次行动注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行动。
……
蔡减半与哥嫂聊了一会天。
孩子们也都睡醒了,叽叽喳喳的嚷嚷着要小叔陪他们玩。
蔡减半左思右想,决定使出自己童年的法宝,来镇压这俩皮猴子。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弹珠游戏,就此展开。
打弹珠游戏,历史悠久,从开始的陶土,大理石,到后面的陶瓷弹珠,然后发展到现在的玻璃弹珠。
在六十年代的四九城,很少有儿童没有摸过弹珠的。
蔡减半找了个借口出门一趟,再回来时,两个裤兜子里,装满了弹珠。
“哗啦,哗啦”
走大街上,弹珠清脆的碰撞声,格外悦耳。
大街上的玩耍的小孩子们,不论男女,听到这个声音,均失去了抵抗力。
远远的吊在蔡减半的身后,跟随着来到院子门口。
蔡减半招呼两个小丫头来到院子里,一把一把的将弹珠掏了出来。
“哇,好多弹球儿”
弹珠在四九城的叫法挺多的,大部分叫做弹球儿,也有细分的比如,大白灯,酱油灯,大乌灯,花瓣儿,磕了的叫大巴黎。
总之形形色色的弹珠有不同的叫法,孩子们都当宝贝似的,爱惜自己的每一颗弹珠。
不但两个小丫头惊讶的喊着,在院门口的孩子们也是惊讶的发出各种惊叹的声音。
“嚯”“哈”“嘿”“哎哟”……
听着这帮孩子独有的京腔的味道,蔡减半对着他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都过来。
七八个孩子,呼啦啦的围了过来。
“静理,静平,我们跟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好不好呀?”
蔡减半摸着两个丫头的黄毛,细声细语的询问。
平日里,徐慧真对于自己的孩子管的严,寸步不离自己的视线。
此刻两个小丫头看着这一群哥哥姐姐,也是兴奋的应道:“好。”
这一群小孩子大部分人的衣服都补丁摞着补丁,小脸被冷风吹的红彤彤的,激动的瞪着纯真的大眼睛看着蔡减半。
蔡减半突然心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那是消失在记忆中的,再也无法体会到的,名叫童年。
他很想大声的呼喊:从今以后请叫我孩子王。
蔡减半正欲说话,就被院门口一道清脆的声音打断。
“请问,我妈妈在这里么?”
第93章 有一种回忆叫童年
蔡减半转过头,看向门口。
只见一名长相白净帅气,穿着整洁时尚的小男孩,站在门口,向里张望。
静理也听到了声音,转头看去。
“侯魁哥,你怎么来啦?雪茹姨在睡觉呢。”
听到这话的蔡减半,也知道了来人是谁。
陈雪茹的儿子,候魁!
蔡减半打量着候魁,不得不说,陈雪茹是走在时尚前沿的存在,就连养的娃娃也不例外。
就候魁的穿衣打扮,一眼看去,还以为是哪家的富家公子。
静理走了过去,拉着候魁的手,对其说道:“小叔要带我们玩弹球儿,你要一起吗?”
候魁的脸色有些微红,沉稳的点了点头,表现倒是利落大方。
“静理妹妹,我听你的。”
于是,由蔡减半组织的第一届东城区弹球儿大赛正式开始。
蔡减半拍了拍手掌,让孩子们排排站站好。
静平的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站在了队伍的最后,小小的身体站的笔直,瞪着萌萌的大眼睛等待着蔡减半的吩咐。
静理的年纪虽说也相较其他人来说,也不是很大,但是个子可不矮,在队伍的中间位置,双脚并拢,站的同样端正。
其余的孩子也不错,不吵不闹,听从吩咐。
蔡减半满意的点点头,这群孩子可比后世的熊孩子们听话多了。
“好,小朋友们都好棒,现在我们开始宣布游戏规则,你们正好十个人,分成两队,每队五人,每人可以获得10个弹球儿,待时间结束。哪一方赢球多,就算获胜,获胜的队伍有奖励喔。”
蔡减半在口袋中抓出一把大白兔奶糖,展示了一下又放回兜里。
每个小孩子看到奶糖,都吸溜着口水。
站在首位的一名男孩子个子最高,年龄大概有10岁,举起手,表示有话要问。
“叔叔,你还没有说玩法呢。”
蔡减半对其微笑道:“玩法随意,所有弹珠游戏都可,只要对方的队员同意,没有限制。可以两个人,也可以多个人,好了,现在开始分队。”
静理率先跑到妹妹身边,牵起妹妹的手,然后候魁也走了过来,表示要和静理一队,接着就是刚才个子最高的男孩,牵着一个小姑娘走了过来。
至此,队伍分配完毕,静理的队伍有两男三女,另一个队伍三男两女。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孩子们的活力。
喧闹的声音,在大街上都听的清清楚楚。
蔡减半在一旁把控着大局,只要别发生争吵,别出现危险,让他们随意玩耍。
这是静理静平第一次,有这么多小朋友陪她们玩耍,两人的小脸激动的红扑扑,在院子里来回跑动,一会看看这组怎么玩,一会又看看那一组的输赢,很快,额头就出现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静平装着两小兜兜的弹球儿,踌躇的站在一旁,看着姐姐与另一位小姐姐在玩着溜大海,就是在地上无限的弹,弹中则球归对方,没中就换对方来弹,这种玩法最为简单,很是适合年龄小的或者女孩子。
像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对这种玩法就不屑一顾了。
他们更讲究技术,续锅,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画一个大小适中的长方形或者圆形,这就是“锅”,玩的人每人在锅中放一颗弹球,然后在一定距离外画一条线,小朋友站在这条线上,往锅的附近丢,谁近谁先弹,要是直接扔进去就直接嗝屁了。然后用弹球将锅里的弹球打出,打出的球就归那人所以,自己弹球进去锅内,便为死亡。
这个玩法参与的人数比较多,输赢也多。
候魁和大高个,就正在与对方的队员玩这个游戏。
一看候魁的手法,就知其是个高手。
弹球的正宗手法俗称挤豆子,这种手法,不禁力度大,速度快,而且精准度更高,会了这种手法的还只是入门,还要多加练习,假以时日必成个中高手,到那时,附近的娃娃们看到你都得绕路走。
还有一种手法叫大努儿,就是不靠指关节发力,而是靠着手腕的力量推动弹球,往往新手用的比较多,静理用的就是此种手法。
这种手法被高手们所不齿,不过遇到这种的对手,使劲赢他的就是了。
候魁那边正在大杀四方,静理这边已经输的就剩下两个球了。
静理可怜兮兮的看着仅剩的俩球,紧紧的捂着自己小兜兜。
一旁的静平早就看的饥饿难耐,见姐姐不玩了,便扬言玩给姐姐找回场子,对方的小姑娘见到这个还流哈喇子的小娃娃,更是来者不惧,点头应战。
静平在一旁看了这么半天,早就明白了玩法。
两个小姑娘相隔一段距离,然后开始了战场冲锋。
对方先手,只见对方小姑娘一记大努儿,花心弹球擦身而过,并未击中。
静平还以一记大努儿,由于力气不足,汽灯弹球慢悠悠靠近,堪堪碰到对方的弹球。
第一回合,静平侥幸获胜。
不得不说,第一次玩弹球儿的静平,还是有些天赋的,虽说力气差了点,但准头不错。
然后第二回合,第三回合,…
一直玩了十个回合,静平赢多输少,最后算下来还赢了对方两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