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86节

  两人乖乖坐下。

  “说吧,对于这个系主任助理,你们都有什么想法。”

  贾国屏抢先说道,“老师,我是真不行,你知道的,我正在申请德国高等学术交流基金会的奖学金,这事已经有眉目了。”

  施万春扬了扬眉头,“这是好事情啊,既然如此,那你就好好准备这件事情吧,daad对语言水平有要求,德语的学习不能落下,指导老师有没有联系,要不要我帮你?”

  贾国屏笑道,“我联系了亨佩尔教授,他个人已经同意作为我的指导老师。”

  “那就好,回头让刘校长给你写一封推荐信,更稳妥一点。”

  刘林之前在巴黎音乐学院进修过,他写推荐信还是有些份量的。

  “多谢老师。”

  “你能走出去,是好事情。”施万春又看向周彦,“你呢?”

  周彦为难道,“老师,我也不行啊,这乐团还有好多事情要我忙活呢,到时候我要是顾不过来,不耽误您事情么。”

  “你是乐团忙不过来,还是其他忙不过来?系主任助理能有多忙?”

  “我……”

  “这样,你要不跟国屏一样,出国去深造,我现在就给你联系指导老师,推荐信也给你写好,去德国还是法国,或者是俄国,随便你挑。”

  “这……”

  “你要是不想出国,也行,我跟吴校长说一声,你到他的教研室去,搞个在职读研,一两年就能毕业,还不耽误你教书。”

  还没等到周彦说话,施万春又说道,“你说你,出国深造不愿意,在校进修也不愿意,天天就想着当个讲师,守着一个礼拜两节课混日子?你这样什么时候能升副教授?什么时候又能升教授?你现在条件很好,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自己想着点,努努力,未必不能比俞锋发展更快。”

  周彦已经被施万春说的都点懵了,原来老师给自己规划的竟然是这样的路线。

  旁边的贾国屏低着头不说话,但是周彦从侧面看到,这家伙在偷笑!

  周彦想给自己辩解几句,但是感觉自己辩解的话可能在老师听来更像是摆烂。

  “呃……要不我争取一下?”

  听到周彦这么说,施万春笑了起来,“这就对了,是时候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我们系的人少,事情也少,系主任助理一职,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而且最多让你当两年,还有我刚才说的在职读研的事情,你也考虑一下。”

  周彦连连点头,“好好好,我一定考虑。”

  “行了,你们出去吧,系主任助理的事情,下个礼拜开会再说。”

  “好的,好的,我们退下了。”

  两人出了施万春办公室,走了大概十几步,贾国屏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周彦同志,感受到压力了吧,我看老师这意思,说不定还希望你以后扛起作曲系的大旗。”

  周彦撇嘴道,“作曲系的大旗,还是等你留学回来,你来扛吧。”

  “哎,说正经的,我觉得老师说的没错,你的天赋不能浪费了,去吴校长的教研室进修一段时间,也不耽误你事情,再不济,混个学历。后面你要当系主任,当校长……”

  周彦连忙制止他,“贾国屏同志,你越说越远了。”

  “哈哈,你别现在装腔作势的,等我从国外回来,发现你接过老师的旗子了。”

  “扯淡……”

  “是不是扯淡,到时候就知道了。”

  ……

  自从被施万春痛斥过之后,周彦总想着他那天的话,甚至还鬼使神差地去了吴祖强的教研室一趟。

  见到周彦,吴祖强还挺高兴,拉着他聊了挺长时间,对他的喜欢,溢于言表。

  礼拜六下午,周彦让姜霞开车把他送到了燕京制片厂。

  进了厂里,周彦径直先去了陈志谷的办公室。

  见到周彦,陈志谷满脸的笑意,燕京厂现在有两个宝,大宝是陈恺歌这个编内人员,二宝就是周彦了。

  因为陈恺歌跟周彦,汤臣跟燕京制片厂合作非常紧密,这两年厂里面的日子过得非常好,其他厂天天愁着生计,但是燕京厂却非常滋润。

  靠着汤臣的电影,燕京厂上下的工作人员补贴都很多,因为活多,马上周彦要拍《第六感》,又要从燕京厂调一堆人,剧组给这些人发的片酬都很多,而这些片酬大部分又到了厂里面。

  主要是现在新政策出来之后,大家都品出味道来,原有的制度可能要打破了。

  去年十二月下旬,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公布了三号文件,名称是《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核心就是给企业放权。

  今年一月份,文件正式下发,体制改革也随即展开,不过现在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陈志谷知道,制片厂想要发展,可能还是要向市场要钱才行。

  市场是虚无缥缈的,但是陈志谷知道钱在哪里。

  上次徐风跟陈志谷聊了一次,徐风也隐晦地表示,只要周彦愿意,汤臣一两年就会给周彦拍一部电影,而且制作都不会低。

  在这种情况下,燕京厂的导演聚餐,陈志谷肯定要叫上周彦。

  “等到剧本过审之后,准备什么时候举行围读会?”

  围读会就是对剧本,不同剧组都不一样,没有个定论,《大红灯笼高高挂》拍摄前几个月就对了几次剧本。

  《霸王别姬》提前半年就开剧本研讨会了,到了拍摄之前,还进行了好几次小范围的围读。

  周彦笑道,“我打算五月底抽个周末开围读会。”

  电影是六月底开拍,周彦是准备提前一个月开一次围读会,等到开机前一个礼拜,再开最后一次。

  “行,到时候你提前说,我让人给你腾会议室。”

  “多谢。”

  陈志谷摆摆手,“不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我们以后合作的时间还长着呢,你跟恺歌他们关系又非常好,咱们合作起来也方便,要不是你在央音,我都想让你来我们厂。”

  周彦自然知道,陈志谷这是客套话,他也就没当真,不过他又想到了路学长,就笑着说道,“可惜学长最近身体还没恢复,不然的话,这次拍《第六感》我肯定是要拉着他的。咱们燕京厂真是人才济济,上次合作之后,学长的能力实在让我惊讶。”

  陈志谷是老江湖了,自然知道周彦是在为路学长说话,便笑道,“是啊,学长确实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不过周彦你也知道,现在各个厂的条件都一般,很难给年轻导演太多资源。”

  周彦笑了笑,“情况总会好起来的,就像我,也是运气不错,有了汤臣公司的帮助。”

  “千里马遇到伯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陈志谷感慨道。

  ……

  周彦在陈志谷办公室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然后去了导演办公室,这会儿导演办公室里只有田一个。

  田看起来心情不太好,不过看到周彦,还是挤出一丝笑容。

  他之所以挤出笑容,是不想自己在外人面前显得太狼狈。

  《蓝风筝》刚拍完,他就已经知道这部电影在国内没办法上映,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周彦大概知道田的事情,但这种事情他不好置喙,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周彦就跑去了剪辑车间。

  在剪辑车间待了一会儿,夏刚过来找他,说是要去饭店吃饭了。

  饭店离燕京厂不远,他们坐车过去也就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路上夏刚告诉周彦,陈恺歌他们今天没上班,已经先一步去酒店了。

  到了饭店包厢,一堆熟人跟周彦打招呼,周彦刚回应两句,就发现陈红竟然也在,不仅仅是陈红,还有坐在上手边的滕文季。

  滕文季也看了周彦一眼,不过就一眼,随后就转头跟旁边的陈志谷继续聊天了。

  倒是陈红,还主动站起来跟周彦打了声招呼,“周指导,我们又见面啦。”

  听到陈红打招呼,滕文季又抬头看了眼陈红,而他看陈红那一眼,也被周彦看见了。

  周彦对着陈红点点头,“又见面了。”

  随后周彦发现,说是导演聚会,其实现场不仅仅有导演,除了陈红之外,还有厂里的女演员张晓敏以及宋,都是美女。

  看到这“阵容”,周彦也不禁撇嘴,现在好多饭局都是这样,总要找几个美女到现场陪着,倒也不是说有什么龌龊的事情,只不过这在周彦看来也是一种不良风气。

  或许带上这几个美女不是陈志谷授意,而是下面人安排的,但这些领导们肯定都是默许的。

第151章 《神秘国度》

  找坐位坐下之后,周彦问了旁边夏刚一句,“滕文季怎么也在?”

  夏刚对周彦跟滕文季之间的事情不了解,他笑着给周彦解释,“滕导调到咱们厂来了,前两天刚刚到,以后都是同事了。”

  周彦眯了眯眼睛,他没想到滕文季竟然调到燕京厂来了。

  滕文季到燕京,对周彦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周彦后面还要跟燕京厂合作,而且可能还不止一部电影,之前他跟燕京厂上下关系处的都不错,也就是跟夏刚之前因为《大撒把》的事情闹得有点隔阂,但两人关系还算可以。

  滕文季现在来了,说不准会给他使绊子,主要滕文季是四代导演,在内地电影院还是有些关系,真要给他使绊子也容易。

  不过周彦倒也不怵滕文季,因为他的基本盘不在内地电影圈,甚至电影圈都不能算他的基本盘。

  周彦跟旁边的夏刚还有陈恺歌聊了一会儿,酒菜上桌,宴席开始。

  在座的,不论男女,基本上都端了酒杯,饭局开始,陈志谷端起酒杯先开了口,“今天也是机会难得,刚开年,大家出外勤的比较少,也算到的比较齐了。正好滕导也来了我们厂,这顿饭也算是欢迎宴了,来,大家一起先走一个。”

  等到大家酒杯放下,滕文季笑着说道,“感谢陈厂长的安排,也感谢各位的热情,我初来乍到,有很多地方还不了解,还望在后面的工作中,各位能够多多指教。”

  今天是燕京厂导演们的聚会,正好欢迎滕文季,不过滕文季一句话就把饭局定性为专门欢迎他的了。

  “来,我敬各位一杯。”

  说罢,滕文季就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他一站,其他人当然也不好再坐,周彦也跟着站了起来,不过酒杯碰了碰嘴唇,没喝。

  前面几杯,大家都是一起喝的,后来就是各自找人对战。

  滕文季刚来,大家自然是敬他比较多。

  周彦原本想从右手边的陈恺歌开始打圈,不过看他们挺忙的,也就不按照顺序来了,逮着谁得闲就找谁敬一杯。

  到后来,周彦跟全场都喝了,就是没找滕文季喝。

  周彦想着,我不找你,你也别来找我,咱们都相安无事。

  但是让周彦没想到的是,滕文季竟然主动端起酒杯跟周彦说道,“来,周导,我敬你一杯,你虽然不是咱们燕京厂的,但你跟咱们厂合作过几个项目,也是老朋友了,你以后还是要多多关照我这个新人啊。”

  滕文季笑眯眯的,看起来挺客气,但他一上来就说周彦不是燕京厂的,把周彦给定性成了外人。

  后面的话也挺谦虚的,但是话里面带了软刀子。

  周彦知道滕文季话里藏针,倒也无所谓,他笑着说道,“滕导是行业老人,之前又在长安制片厂深耕那么长时间,你的经验,漏出来一点点就够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了。现在滕导来燕京厂,我们这些年轻导演肯定是要跟在你后面多学习的,争取跟在滕导后面,让燕京厂更上一层楼。”

  滕文季笑眯眯地说道,“周导过谦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后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之后滕文季也没说什么,跟周彦喝了一杯就找其他人去了。

  酒喝到后半场,多数人都带着些酒意,喝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大家开始聊天。

  一开始聊的都挺好,基本上都跟电影有关,后来聊到人物塑造的时候,滕文季笑着说道,“说起人物塑造,我想到一个故事。”

  “滕导给我们说说?”

  “说是有一个庄稼汉,进城之后想要买避孕套,但是又忘了避孕套怎么说,他就站在药店柜台前转悠半天,柜台后面的女售货员看他老是转悠,就好心问他要买什么,这庄稼汉指了指裤裆,说,小姐,有没有卖装这玩意的塑料袋?”

  原本周彦以为滕文季要说正儿八经的故事,却没想到竟然是个荤段子,这荤段子出来之后,现场很多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未必是每个笑的人都觉得好笑,只不过滕文季说了个笑话,其他人配合一下。

  几个年轻女同志没什么特别表现,像她们这个年纪的姑娘,肯定也是最反感荤段子的,但她们大概也习惯了,现在很多饭局都有荤段子,特别是滕文季这个年纪的人,就喜欢在饭局里面说这玩意。

首节上一节186/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