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97节

  周彦原本以为他们三个就是在人群里面充人数就行,但是拍摄之前,吴子牛将他们三个拉到一旁。

  “余先生,你一会儿演篾匠。”

  余桦有些诧异,“我演篾匠?还是个重要角色。”

  史铁笙说道,“意思是让你演个死人。”

  “还没死呢。”

  “那也跟死了没区别。”

  吴子牛说道,“你不用担心,篾匠全程闭眼就行了,也没什么特别的。至于周导,你就演篾匠的儿子……”

  周彦扯了扯嘴角,“你让我演他儿子么?”

  听到周彦演自己儿子,余桦还挺高兴,“演戏嘛,周彦你也是专业演员,这对你来说不是很正常么。”

  周彦翻了个白眼,早知道不提客串这一茬了,平白被余桦这家伙占了便宜,瞧给余桦高兴的。

  史铁笙因为行动不便,所以没有分配到露脸的角色,在人群里面充当围观群众。

  余桦这个爹也不是好当的,为了让他显老,妆造组给他头发喷了白漆,还给他脸化成蜡黄的样子。

  到了拍摄的时候,现场开始走戏,周彦这个角色前面啥也不用做,就在旁边哭丧着脸看乡头跳大神就行了。

  等到葛悠演的姚想来质问乡头,周彦就带着家里人把葛悠轰走。

  虽然戏份不多,台词也不多,但还是需要一些演技的。

  周彦毕竟已经演过几部戏,所以完成的很好,至于余桦,这家伙啥也不要做,躺在地上装死就行了,完成的也不错。

  这场戏看着简单,但是镜头很多,调度也不容易,所以半天拍不完,第二天还要继续,几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不要来回跑了,就在片场歇一晚上。

  晚上吃过饭,余桦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一副扑克,带周彦他们玩二打一。

  一直到八点多钟,余桦忽然说道,“要不,我们出去散散步?”

  周彦甩出一个“三带一”,然后看了眼外面黑漆漆的夜,“这么晚了,去散什么步?”

  余桦,“三个八管住,现在月色正好,正是赏月的好时候。”

  史铁笙,“要不起,你们出去吧,我在屋里待着。”

  周彦:“我也要不起,要不你自己一个人出去,我们俩在家。”

  “三个三,结束。”余桦把手里最后的牌扔到桌子上,然后起身推着史铁笙的轮椅往外走,“咱们一起。”

  “你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史铁笙挣扎了一下,发现没用,便随余桦去了,周彦无奈,也跟着一起走出去。

  村里面晚上点灯的都不多,虽然有月色,但外面视线并不好。

  周彦忍不住嘀咕,“这步有什么好散的。”

  余桦却劲头十足,推着史铁笙就往村东头走,大概走了百来米,余桦停住了,然后猫着身子往一个菜圃里面走。

  “你这是……”

  周彦忽然反应过来,余桦这家伙竟然是来偷菜的。

  也就过了半分钟,余桦就从菜圃里面走了出来,他手里多了几根黄瓜。

  还没等他说话,远处传来几声狗叫,余桦吓的一激灵,抱着黄瓜就往他们住的地方跑。

  周彦看着余桦一溜烟跑了,赶忙推着史铁笙跟在后面跑。

  他还不敢跑太快,农村的路不平,轮椅跑起来不太稳。

  村里面的狗,一旦有一个叫了,其他也会跟着叫,没一会儿,狗叫声就此起彼伏,随着越来越响的狗叫声,周彦他们三个人的心也跟着提了上来。

  等他们回到住处,周彦反身将门关上。

  看着余桦手里的黄瓜,周彦都无语了,上次在涿市的时候,跟着三兄弟出去偷玉米被逮住,这次跟余桦他们一起,竟然差点又因为偷黄瓜被逮住。

  今天晚上要是被逮住,那人可丢大了。

  怪不得余桦中午问黄瓜,原来是早就盯上了。

  余桦喘了几口大气,然后跑去将黄瓜洗了,给周彦跟史铁笙一人分了一根。

  “啧,真甜。”

  周彦翻了个白眼,接过黄瓜咬了一口,这黄瓜一点都不甜,不过水分挺足的。

  一直到他们三个把黄瓜解决掉,外面的狗叫声才慢慢停了下来。

  ……

  第二天上午,没有拍昨天下午那场戏,因为考虑到光线,所以吴子牛把那场戏都安排在下午。

  上午周彦他们没什么事情,三人就在附近逛了逛。

  站在村东头,正好能把将军坨尽收眼底,景色还是蛮不错的。

  美景看着,小风吹着,余桦一脸惬意,“虽然离城里面只有几十公里,但是这边要比城里面惬意多了,没事可以多出来逛逛。只可惜啊,如果这时候能听到乐队演奏《万里的长城》之类的曲子,就更好了。”

  余桦现在听过现场之后,耳朵一下子刁了,回家听音乐的时候,都嫌弃自己的随身听。

  “其实我更想听周彦的独奏。”史铁笙说道。

  听到史铁笙说想听独奏,周彦笑道,“你们要想听也可以啊,我车里面有笛子。”

  他车里面备了几根竹笛,不过都是些品质一般的玩意。

  余桦眼睛一亮,“我们当然想听,这么好的景色,配上音乐,那实在太美妙了。”

  周彦点点头,“行,你们等我一会儿,我去车里取。”

第156章 遥远的旅途

  周彦取过笛子回来的时候,余桦跟史铁笙一人拿着一根黄瓜在啃。

  “你又去……借黄瓜了?”

  “光天化日的,我能干那事?”余桦指了指旁边石磨上面的竹篮子,“后厨的师傅送来的。”

  周彦走过去伸头看了看,还真是,竹篮里面放了大概有七八根黄瓜,看起来还是洗过的。

  “后厨的人怎么送黄瓜来?”周彦疑惑道。

  不过他手倒是不自觉地摸到了篮子里面,选了根最长最绿的出来。

  “应该是吴导跟人说了,余桦对黄瓜感兴趣吧。”史铁笙说道。

  昨天吃午饭和吃晚饭的时候,余桦都问了黄瓜,吴子牛见他对黄瓜感兴趣,就让后厨多采购了一点,给余桦他们送来了。

  余桦把手里的黄瓜啃了一半,又说道,“不过有一说一啊,虽然这里的黄瓜比较原生态,但是要说好吃,还是北三环边上的黄瓜好吃。”

  “北三环边上?”

  余桦点点头,“嗯,就在燕京制片厂旁边,有一大块农田,他们那里的黄瓜是真好吃。”

  燕京制片厂旁边……周彦扯了扯嘴角,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里的田应该是农科院的,好家伙,余桦连农科院种的黄瓜都偷过?

  真是歹毒啊。

  余桦将一根黄瓜啃完,拍了拍手,问周彦,“今天吹什么曲子给我们听啊?你的独奏我们还是第一次听。”

  周彦跳到旁边石磨上坐好,“等我吃完再说。”

  余桦点点头,从旁边拖来一根木桩充当板凳坐下,然后盯着远处的将军坨看。

  将军坨不是什么高山,但是嵴很多,再配上蓝天白云和早晨的阳光,令人心旷神怡,偶有几只飞鸟从山林中飞出来,鸣叫几声又盘桓着几圈,然后飞走了。

  周彦他们所在的位置,跟将军坨的中间,有一大片田地,这会儿已经有村民在田地里面劳作,吴子牛他们在西头,离这里大概有四五十米远,正在商量着下一场戏该怎么拍。

  把手里的黄瓜啃完之后,周彦先试了试手里的笛子。

  这笛子品质真的一般,但品质差也有个优点,就是不心疼,四合院那边倒是有几根好笛子,但都是放在盒子里面装着,平时不怎么拿出来用。

  倒是这些质量不好的笛子,随手就能往后备箱一扔,裂了也无所谓。

  其实按照周彦现在的身家,几百块钱的笛子也不用太珍惜,就算每天换一个也要不了多少钱,但是这个玩意不仅仅是钱的事,看到好笛子坏了,不管怎么样周彦都是要心疼的。

  简单试了一下,周彦就开始正式吹了。

  他吹的第一首是《永远同在》,这两天他正在改这首曲子的谱,也比较熟悉,就随手吹出来了。

  《永远同在》这首曲子,用笛子独奏挺合适的,而且曲调悠扬、轻松,很契合眼前这惬意的景色。

  余桦他们都听过《永远同在》,但竹笛独奏还是第一次听到,都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听着曲子,看着眼前的将军坨,史铁笙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日出雾散,云气空,竹笛中飘出去的音符,随着将军坨的山脊悠然浮动,让原本就很美的景色又增趣不少。

  刚才余桦说眼前的景色缺了音乐,史铁笙还没有多大感觉,此刻竹笛声真正响起的时候,这种感觉忽然就生出来了。

  音乐真是一样神奇的东西,它单独出现就足以表达情感,引起内心的共振,而它跟其他东西放在一起的时候,又总是能够产生美妙的反应。

  田间劳作的村民们,平时很少能够听到丝竹之声,这会儿忽然听到悠扬的竹笛声,纷纷停下劳作,杵着锄头或者铁锹,看向周彦他们的方向。

  他们村里其实也有音乐家,村西头有个老秀才,平时就爱拉个二胡。

  老秀才不是真的秀才,只不过读了两年高中,在村里属于文化人,就得了个外号“老秀才”。

  这老秀才的二胡也不是从小就会,只学了几年,通常也只会拉那么几首曲子,但在村民眼中,已经属于音乐家了。

  至于竹笛,大多数村民只在电视上看过。

  这里距离天安门直线距离也就三十多公里,但跟城里面完全是两个世界。

  音乐还有一个神奇的点,就是包容性强,即便是寻常不怎么接触音乐的老百姓,听到周彦吹的曲子,同样能引起共鸣。

  正在带人布置现场的吴子牛他们听到音乐声,也朝村东头看去,剧组不少人知道周彦是个音乐家,但没有多少人看过周彦的演奏,就连吴子牛也只在收录机里面听过磁带而已。

  副导演徐志岩笑眯眯地说道,“你们有耳福了,能听到周指导的现场演奏,听说他的音乐会,一张票卖大几百块钱呢。”

  葛悠说道,“可不是嘛,大清早,咱们就赚了几百大洋,听到这笛声,感觉整个人都舒坦起来。”

  “去听音乐会还不算难得,因为有钱还是可以听的,但在山野之间听到周指导演出,可是很难得的,有钱也听不到。”

  “确实如此。”

  场务小刘说道,“这首曲子跟梅艳芳的《伴我同行》好像啊。”

  “这首曲子是《永远同在》,梅艳芳的那首《伴我同行》就是改编这首曲子的。”陈红说道。

  吴子牛看了眼陈红,“小陈你还挺了解的。”

  “周指导的曲子,我都听过呢。”言语间,陈红还有点小小的得意。

  吴子牛拍拍手,说道,“大家听周指导演奏,也不要耽误手里的活啊,来,动起来。”

  也不用他嘱咐,剧组众人也都没有耽误手里的活,反而因为听到音乐,做起活来轻快了许多。

  其他人在干活的时候,吴子牛拉着副导演徐志岩说道,“你去让杨尉把机器开了。”

  徐志岩愣了一下,疑惑道,“现场这准备还要一段时间呢,这么早就开机么?”

  吴子牛指了指周彦的方向,“让杨尉去拍周导吹笛子。”

  徐志岩立马明白了,“好,我这就去跟杨尉说。”

首节上一节197/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