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26节

  “不是厂子,是厂子里面的一个仓库,思齐哥你不会跟我说这个思源外贸跟你有关系吧。”

  霍思齐笑道,“虽然我们的名字都有一个思,但思源外贸跟我没啥关系,这个思源外贸是林业赵局长的外甥沈思源开的。估计电子厂里面的人不知道你是谁,所以宁愿得罪你,不敢得罪沈思源。”

  “你跟沈思源认识?”

  “认识,不太熟,这个仓库你要不要?”

  “当然要,我可以跟他们公平竞争。”

  “老三你还真是有赤子之心,如果让沈思源知道你身份,你觉得他还敢跟你争么?他有什么资格跟你争?这事就这样吧,我跟他说一声,让他别掺和就行了。”

  听到霍思齐的话,周彦也没再矫情,“那就多谢思齐哥了。”

  “谢我干什么,是你自己太低调了,虽然你们周家在金陵,但也不是什么小鱼小虾能碰你们的。”

  “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多谢你,我平时心思都在音乐跟电影上,其他的顾不上,要不是你,我连思源外贸这家公司的底细都不知道。”

  “这就是兄弟的作用,这事你就别操心了,等着消息吧。另外呢,其实还挺巧,我也有事情要找你。”

  “什么事情?”

  “这周末有个朋友来燕京,也是电影业的,到时候一起吃个饭。”

  “谁啊。”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我回头再通知你。”

  “行,我等你通知。”

  挂了电话之后,周彦把大哥大还给姜霞,“等消息吧。”

  ……

  第二天,周彦他们就接到了李修海的电话,让他们再去一趟厂里面。

  再次见到周彦,李修海脸上堆满了笑容。

  虽然不知道周彦是怎么搞定思源外贸的,但是昨天周彦他们走后,过去没多久,他就接到沈思源的电话,说是要退出仓库的竞争。

  李修海问沈思源什么原因,沈思源啥也不说。

  这事实在太巧了,让李修海没办法不浮想联翩,这周彦到底是什么来头,能这么快速地搞定沈公子?

  不得不说,周彦可真是太低调了,之前一直不显山不露水,每次见面都是客客气气的。

  没了思源外贸的掺和,事情就简单多了,双方很快就把电子厂仓库的租赁合同给敲定下来。

  签了合同之后,李修海非常高兴。

  他们的那个仓库,在厂子的东北角,距离生产线比较远,现在厂子效益不行,这个仓库也基本上用不到了。

  这样一个等同于废弃的仓库,却能租给周彦他们收租金,对厂子来说是好事一桩。

  仓库定下来之后,周彦就让姜霞忙着搞装修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工程,不过前期仓库没租下来的时候,姜霞已经在筹备这事,所以能省下不少时间。

第169章 我们失败了

  装修的事情,主要交给姜霞联系安排,不过周彦自己也比较上心,毕竟他需要的装修对声乐要求比较高。

  特别是像录音棚的改造设计,他自己必须时刻关注。

  主要是现在内地很少这种专业团队,很容易翻车。

  现在周彦的业务渐渐多了起来,姜霞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周彦也在考虑,要不要再招几个人。

  招人是早晚要招的,后面工作室成立了,肯定是要有人的。

  后面两天,周彦一边忙着装修的事情,一边又盯着《第六感》的剪辑,中间霍思齐又打来一个电话,告诉他礼拜天下午五点半在明桥酒店见面。

  礼拜天下午,周彦到了明桥酒店。

  包厢里面有两个人,霍思齐跟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青年人,这青年人除了发际线比较高之外,看着很精神。

  看这人的长相,周彦感觉在哪儿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

  一看到周彦,霍思齐就冲周彦招手,“你来的正好,我们刚聊到你呢。”

  等到周彦走过去,霍思齐笑着跟周彦说,“来,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个是三哥。”

  随后他又指着周彦,跟青年介绍,“这个是三弟。”

  这奇奇怪怪的介绍,把周彦搞得也有点迷糊,什么三哥三弟的,听着都拗口。

  那三哥笑着向周彦伸手,“三弟,我是三哥。”

  他坐着的时候,给人一种书生的感觉,但这会儿站起来说话,却无形中带着一点江湖气息。

  周彦跟他握了握手,“三哥好。”

  霍思齐说道,“其实三哥也是我们瞎叫的,按理说,咱们叫一声三叔也不过分,三哥父亲韩老爷子跟我们家老爷子之前还是战友。”

  男人点头,“霍老爷子是我父亲老领导。”

  “三哥现在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担任厂长,你们也算是同行了。”霍思齐又说道。

  听到韩老爷子跟峨眉厂这两个关键词,周彦不自觉地挑了挑眉毛,他终于想起来眼前这个男人是谁了。

  韩三,未来中国电影集团的老总,中国电影市场改革的先锋。

  周彦不禁感慨,圈子是真不大,这都能碰到。

  “坐吧。”

  三人坐下之后,韩三坪说道,“周彦,我对你可是久闻大名了,《想飞的钢琴少年》在内地、香江、台岛以及霓虹都卖的很好,特别是霓虹,我得到的消息是,这部电影在霓虹的票房已经超过了十四亿。”

  周彦点头肯定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嗯,配给收入是十四点五亿霓虹币。”

  霍思齐问道,“这个配给收入是什么意思?跟票房有什么关系,还是跟我们这边的拷贝收入一样?”

  韩三坪解释道,“配给收入既不是票房,也不是拷贝收入,而是发行商能拿到的钱,一般情况下,配给收入占电影票房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这么算下来,《想飞的钢琴少年》在霓虹的票房能达到二十多亿霓虹币?”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那确实挺好的。”

  韩三坪呵呵一笑,“不仅仅是挺好的这么简单,比你想象的还要好很多,这么说吧,华语电影这么多年来在霓虹票房超过这个数字的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A计划配给收入也就十七亿霓虹币,只比《想飞的钢琴少年》多两亿多霓虹币。”

  “这么利害?”霍思齐一脸诧异,“我之前只知道周彦的电影卖得挺好,没想到会好到这个地步。”

  听到韩三坪跟霍思齐解释这个,周彦也是暗自点头,韩三坪确实是有能力的,一般人对霓虹的市场了解并不多。

  别说一般人了,现在就是去燕京制片厂随便拉个人出来,恐怕也没几个能搞清楚那边的配给收入是什么意思,更别说知道那边这些年的票房数据了。

  周彦自己也谦虚道,“电影在霓虹那边表现这么好,我们其实也挺意外的,在其他地方就要差不少了。”

  听周彦提到其他地方,韩三坪问道,“电影在欧洲表现怎么样?”

  “一般般,不过也算是我们预期之内。”

  韩三坪点点头,“这都很正常,国内电影在欧美市场现在也没什么特别成功的案例,一步一步来吧,能走出国门就非常好了。燕京制片厂这两年出来的电影还是有市场号召力的,最近正在热映的《霸王别姬》表现也非常好,我现在也挺期待这部电影在国外的成绩。”

  《霸王别姬》上个月底就在内地上映了,周彦他们还去电影院看了一场,如韩三坪所说,这部电影很火爆,不出意外的话,在内地三四千万的票房是稳拿的。

  因为有奖项的加持,后面在国外表现应该也不会太差。

  周彦记不得《霸王别姬》的票房有多少,但现在看来,汤臣这一波又是大赚特赚了。

  韩三坪说燕京厂这两年出的电影表现好,但真正的赢家还是汤臣,大部分的钱也都给汤臣赚走了。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周彦问道,“三哥这次来燕京有什么事情?”

  “两个事情,第一个,燕京这边有个会,我来参加,第二个,峨眉厂跟嘉禾有一个合作,我顺便来谈谈。”

  “嘉禾?”周彦意外道。

  看到周彦一脸的意外,韩三坪也挺奇怪,“嘉禾怎么了?我看你挺意外的。”

  周彦摇摇头,“没什么,我前些天还碰到嘉禾的人了。”

  “侯鑫么?”

  “嗯,就是侯鑫。”

  “那就没错,这次也是他来跟我对接的。”

  “峨眉厂要跟嘉禾合拍电影么?”

  韩三坪点点头,“嗯,他们对中俄列车大劫案有些想法。”

  中俄列车劫案是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情,这也就过去几个月而已,看来嘉禾那边是想要蹭这波时事的热度。

  这种情况在香江很正常,香江那边有些导演,专门就逮着最新的社会热点拍新闻。

  这部电影周彦看过,前半部分还行,后面情节就有些跳脱,整体观感一般,他看的是未删减版的,里面的肉戏比较多,多到有点过了。

  可能导演是想通过反反复复的qj镜头来表现出案件真实的一面,以此来刺激观众的感官,但周彦觉得,电影就是电影,是需要有侧重点的。

  想要表现出案件的真实,有很多方法,未必要一直拍女性被qj这一点,虽然吸引眼球,但是对整部作品的呈现会有影响。

  “事情谈妥了么?”

  “谈到一半吧,他们找了写《中俄列车大劫案》的艾安军,准备根据艾安军的那篇文章来改编。”

  周彦点点头,就没有再往下问,这事跟他也没什么关系。

  随后他们又聊起电影的事情,韩三坪不仅仅是制片厂领导,现在也还在一线工作,这几年也编、导了一些作品。

  去年上映的电影《毛zd的故事》,就是韩三坪自己编、导两手抓给做起来的,这部电影还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因此,在电影专业方面,周彦跟韩三坪的共同话题有很多。

  关键是韩三平是个敢闯敢干的人,想法非常大胆,而周彦偶尔提出的一些想法,正好对韩三坪的胃口。

  霍思齐对电影专业的东西不了解,他也不插话,就笑眯眯地看着周彦他们聊,偶尔碰到感兴趣的,就会问上几句。

  一顿饭宾主尽欢,韩三坪因为这两天在燕京还有公务,所以就没喝多少酒。

  通过后来的聊天,周彦也知道了韩三坪这次过来具体是干什么了。

  他这次来参加的会议,是广电部组织的,各大电影厂都有参加,会议内容是讨论市场经济下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

  这样的会议,原本应该是制片厂的厂长来参加的,不过开会前峨眉制片厂的厂长生病了,所以作为副厂长的韩三坪临时顶了上来。

  听到韩三坪透露的一些会议内容,周彦知道,中国电影改革的脚步是越来越快了。

  吃过饭,韩三坪就告辞了。

  送走韩三坪之后,霍思齐又拉着周彦回了包厢,“老三,你怎么看?”

  周彦不解,“看什么?”

  “看这次韩三坪来参加的这个会。”

  周彦想了想,说,“中国电视市场正在困境之中,上头想要找出路吧。”

  霍思齐给自己点上一根烟,“以你专业的角度来看,他们要找的出路是什么?”

  周彦斟酌着语句说,“想要找到出路,肯定是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国内现在拍电影的权利都在各大制片厂手里,民营企业想要参与,只能通过合拍的形式。”

  “所以你也觉得,后面上头会放权给民营企业?”

首节上一节226/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