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29节

  随后周彦又接到了好几通电话,无一例外都是问申奥的,最后,周彦干脆把自己家的电话线给拔了,专心写起曲子。

  他把曲子写成了一首钢琴四重奏,并且还在即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变,像是不停接电话的吵闹,跟史铁的无声,都被他放了进去,而且是同时出现的。

  这次他选择的四个乐器是钢琴、两把小提琴以及一把中提琴,曲子开始的时候是一段钢琴引子。

  在这一段,钢琴作为主角,跟其他三个乐器之间有来有回地对话,但是很快,其他三个乐器的声音越来越急躁,而钢琴却突然沉默。

  后来钢琴声音再次出现,却变得充满期待跟憧憬,慢慢体现出来了一种野心,最后同样是踌躇满志。

  花了两天时间,周彦把这首钢琴四重奏写完,第二天傍晚,周彦拿着谱子去到了学校音乐厅。

  这会儿乐团正在排练《节日序曲》,周彦没有打扰他们,而是坐在下面静静地听着。

  等到《节日序曲》排练结束之后,周彦走到舞台上面,开口说道,“各位,这次中秋晚会,我们的表演曲目可能要做一些调整。”

  团长方秀一脸疑惑,“周彦师兄,这到中秋晚会也就四五天的时间了,怎么现在突然换曲子了?”

  李碧茹无所谓道,“换曲子就换曲子呗,是要换什么?要不就换《夜莺》吧,周彦师兄你在主位,还能亮亮相。”

  “要不换《暗香浮动》也行,师兄上去给我们炫个技。”

  “要不就《永远同在》吧,来点风格不一样的,不是说邀请了不少校外嘉宾么?来点这种曲子,对他们比较友好。”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来《假如爱有天意》呢?”

  “过中秋,这首曲子不合适吧。”

  “要不《窃喜》,听着挺开心的,《多线程》也行。”

  “这两首俏皮是挺俏皮的,但是太短了,不适合。”

  ……

  听到要换曲目,乐团的成员们也没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还兴致勃勃地讨论要换什么曲目,他们都觉得,要换曲目,也肯定是从他们平时排练的曲子里面换。

  等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周彦忽然举了举手上的本子,“我们这次演奏新曲目。”

  原本议论纷纷的乐团成员们,顿时愣住了,齐齐朝着周彦看了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讶。

  换曲目就算了,这竟然还要演奏新曲目?

  但是愣过之后,一部分人忽然反应过来。

  “师兄又有新曲子了?”

  “好耶,又能听到师兄的新作品了。”

  不过也有人担心,“不会是跟《永夜》一样的曲子吧,那时间不够啊。”

  “是啊,《永夜》我们才刚刚排出点样子来呢。”

  听到他们的担心,周彦说道,“当然不会太难,这就是一首钢琴四重奏,几天时间,对你们来说完全足够了。”

  听到是钢琴四重奏,好多乐团成员又失望起来。

  既然是钢琴四重奏,那么钢琴肯定是定下来了,另外还有三个乐器,大概率是提琴,其他乐器已经没什么希望了。

  而且就算是提琴,他们乐团提琴组这么多人,也分不过来。

  周彦没管他们的失望,把谱子交给方秀,“你来安排人。”

  方秀点点头,“好的,师兄。”

  她翻开谱子看了看,没看到名字,又问,“师兄,这首曲子叫什么?”

  “《燕京无声》。”

  听到这个名字,方秀也没多问,就开始研究谱子。

  周彦这边还要去跟晚会的组委说一下改曲目的事情,这事不难,不过他要去通知一下。

  等到周彦走了之后,其他人瞬间朝着方秀围了过来。

  “团长,四重奏除了钢琴还有什么乐器啊。”

  “我报名啊,团长。”

  方秀看了举手的男生,白眼道,“你觉得钢琴四重奏里面,还有你铜锣的位置?”

  “团长,我报名,大提琴有吗?”

  方秀摇头,“没有,就是钢琴,两把小提琴,以及一把中提琴。”

  “我我我,中提琴给我啊。”

  “团长,我比较善于打突击。”

  ……

  梁宇一路走到央音,感觉今年的中秋并没有多么喜庆。

  也可能是他的错觉吧,但是他总觉得之所以如此,跟申奥失败也有关系,这次的申奥失败,似乎给燕京城蒙上了阴影。

  主要之前太过大张旗鼓,又是全民动员,现在失败之后,反噬也很明显。

  假如申奥成功了,今年的中秋肯定会更加热闹吧,因为不仅仅明天是中秋节,后天还是国庆节,不仅仅民众高兴,政府也会大办特办。

  不过到了央音的音乐厅,梁宇却忽然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到处都是观众,演奏者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央音的中秋晚会还弄得挺正式的,每个嘉宾都会收到一张邀请函。

  周彦还邀请了何振梁,不过何主席比较忙,就没有过来。

  在人群里面看了看,梁宇先看到了孙秦,便走了过去。

  “孙导。”

  看到梁宇,孙秦笑道,“梁主任,你也来啦,你座位号是多少?”

  梁宇掏出邀请函看了看,“1-25,你知道在哪儿么?”

  “1-25啊,就在我旁边,我24。”

  梁宇点点头,他跟孙秦位置挨在一起,应该是周彦特意安排的。

  坐下之后,梁宇转头看了看,随即问孙秦,“今天来的嘉宾里面,你有认识的么?”

  “我刚才看到了陈恺歌,还有燕京制片厂的几个人。”

  “哦,陈恺歌啊,最近挺出名的。”

  《霸王别姬》在内地上映两个月了,观影人次已经超过了一千万,成绩非常好,主要是这部电影在欧洲拿下大奖,这几个月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还经常有陈恺歌的采访。

  “好像巩莉也来了,刚才在门口远远看到一眼,不过没见她进来。另外应该还有几个演员,不过我也不认识。”

  “这马上就过节了,你们台应该有不少活动吧,你不在台里面盯着?”

  “台里面的节日节目,也不需要我操心。”

  “孙主任应该很忙。”

  “他当然忙。”

  ……

  孙秦没有看错,巩莉确实来了,不过她跟周彦在后面聊天,还有陈恺歌也在。

  陈恺歌说道,“我可是放了厂里面的活动,来你这里的,够不够意思?”

  “那是,陈导演现在名满天下,能来应邀,我是倍感荣幸啊。”

  “小意思,不过晚会结束之后,你不安排喝顿酒?”

  “放心,桌子都给你们定好了。”

  巩莉问道,“今天上台么?”

  “有一个节目要上台。”

  “是不是独奏?”

  “今晚没有独奏。”

  “那可惜。”巩莉遗憾道。

  周彦看了看手表,笑道,“演出快要开始了,你们入座吧,我去乐团那边看看。”

  “行,我们自己过去,你忙自己的吧。”

  周彦把他们送到厅里面,然后转身朝后面去,不过刚走两步,就看到了余桦。

  余桦整个人看着有些萎靡不振,黑眼圈很重。

  周彦调侃他道,“带孩子不容易吧。”

  余桦叹了口气,“带孩子我还真没帮上什么忙,但就是很累,太熬人了,说实话,我今天一个人跑出来,还挺开心的。”

  “前期就是难熬,过段时间就好多了。”

  “说的跟你带过孩子似的……铁笙呢?他来了么?”

  周彦转身朝着史铁跟陈希米的方向指了指,“来了,跟嫂子坐在那边,你的位子也在旁边。”

  “行,我过去了,你忙去吧。”

  余桦走到史铁跟前的时候,陈恺歌跟巩莉也在旁边,正跟史铁聊天。

  陈恺歌跟史铁是认识的,他之前拍摄的《边走边唱》就是改编自史铁的《命若琴弦》。

  余桦凑过去之后,巩莉又跟余桦打了个招呼,“余桦大哥,你来啦。”

  “嗯,你也来啦。”余桦点点头,又跟史铁夫妇打了个招呼。

  听到来的人是余桦,陈恺歌也很感兴趣,事实上,他对著名作家都很感兴趣,包括对周彦,也是因为看到周彦写的小说之后,心态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作家这个身份的光环太强了。

  别看陈恺歌现在意气风发,但是在史铁还有余桦的面前,还是比较谦逊的。

  陈恺歌还恭维勒余桦几句,表示自己是余桦的忠实读者,非常喜欢余桦的《细雨中呼喊》。

  巩莉在旁边掩着嘴偷笑,因为《霸王别姬》,这几个月她跟陈恺歌可没少见,也能感受到陈恺歌现在是越来越骄傲。

  像今天这样,陈恺歌先恭维别人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大部分的情况,他都是等着别人恭维他。

  余桦对这些恭维不感兴趣,他反倒问起了陈恺歌,“陈导有没有孩子?”

  陈恺歌愣了一下,随即摇头道,“没有。”

  “哦。”余桦有些失望。

  他是指望从陈恺歌那边学习一些育儿经验,巩莉跟史铁没孩子他都知道,所以就只能寄希望于陈凯歌了。

  史铁帮忙解释道,“余桦家刚来了个小子,他最近也是被折磨的够呛。”

  “恭喜恭喜,虽然我没生过孩子,但是这方面还是有些了解的,这孩子刚生下来头几个月是最关键的,千万不能喝牛奶粉,必须喝母乳,不然的话,孩子身体里面缺少重要元素……”

  看到陈恺歌这个单身汉针对育儿话题侃侃而谈,余桦不禁撇嘴,这个陈导,是个吹牛高手。

  陈凯歌他们吹了一会儿牛,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因为晚会要开始了。

  到了七点钟,晚会正式开始,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上台说了一段开场词,然后就介绍节目开始了,过程非常简洁,甚至没有领导上台致辞的环节。

  今晚的第一个节目是一场原创歌剧《彩云追月》的选段,这一段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嫦娥追月之前,后羿跟嫦娥的最后一次对话。

首节上一节229/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