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39节

  但既然李旭东都开口了,也确实不好拂了对方面子。

  ……

  下午,赵季平骑车去了长安制片厂,见到了周星驰以及彩星公司的总经理杨国辉。

  见到赵季平,两人都非常客气,杨国辉也是把赵季平一顿吹捧。

  不过赵季平却直接表示,自己不太适合给喜剧配乐。

  杨国辉原本以为事情应该挺简单的,没想到赵季平的态度竟然这么坚决。

  “赵先生,报酬你放心,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听到杨国辉说起报酬,赵季平皱了皱眉毛,“并不是报酬的事情,我确实没有给喜剧片配乐的经验。”

  杨国辉跟周星弛相互看了一眼,后者开口说道,“要不,赵先生你先看看剧本?”

  周星弛对剧本很有信心,他觉得赵季平看过剧本之后,肯定就会改变主意。

  听到周星弛这么说,赵季平只能点点头,“那就先看看剧本。”

  虽然周星弛名气非常大,但是在赵季平眼中,他不过是个喜剧演员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赵季平之所以愿意过来,还是因为长安制片厂的面子,他跟长安制片厂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曾经有过很多次美好的合作。

  随后周星弛把剧本拿出来,给赵季平看。

  拿到剧本之后,赵季平越看,眉毛就皱的越厉害,他完全不知道这个剧本写的是什么玩意,乱七八糟的,故事一点都连不起来,很多台词也是看的他一头雾水。

  看完剧本之后,在周星弛他们期待的目光中,赵季平摇了摇头,“不好意思,恕我没办法接这个活。”

  听到这话,两人原本期待的目光变成了失望。

  周星弛还想说什么,赵季平叹了口气说道,“两位,我单位还有点事情,得回去了。”

  说罢,他跟李旭东说了一声,就起身告辞了。

  等到赵季平走后,杨国辉看着一脸失望的周星弛,“要不,我们换一个配乐指导?”

  周星弛摇摇头,“我还想再试试。”

  ……

  之后的两天,周星弛每天都给赵季平打个电话,试图说服赵季平。

  赵季平也被周星弛弄得有点烦了,就说道,“周导,这世界上那么多音乐人,为什么一定要找我呢?”

  “因为我真的非常喜欢你的音乐,特别是《霸王别姬》里面的配乐。”

  听到周星弛提到《霸王别姬》,赵季平忽然笑了起来,“那你可以找周彦啊,《霸王别姬》的配乐是我跟周彦一起做的,我能做的,他也都能做。而且周彦还配了你们香江的电影《青蛇》,他应该比我更加合适。”

  “但周彦的经验还是不如你丰富。”

  其实周星弛真考虑过周彦,因为《霸王别姬》的配乐指导有赵季平跟周彦两个名字。

  但是权衡之后,周星弛还是选择了赵季平,因为他认为赵季平的经验更加丰富。

  《红高粱》、《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每一部电影都是赵季平的招牌,而且这些电影的配乐风格也跟周星弛想要的一样。

  而周彦呢,他独立做配乐指导的电影太少了,而且风格也跟周星弛想要的没有那么契合。

  “周导,你太小瞧周彦了,他的才华超乎你想象,这两天的新闻你看了么?周彦在燕京成功举办了三场音乐会,每一场都引起轰动,我建议你去把他的音乐都找来听一听,你就会发现,他的风格非常多样。”

  这时,周星弛有点被赵季平说服了,主要是赵季平的态度实在太过坚决,一点说服的希望都没有,如果赵季平没办法说服的话,那周彦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听周星弛不说话,赵季平就知道有戏,他趁热打铁地说,“周彦冬天要去霓虹举行音乐会,他在霓虹非常出名,如果由他来担任你新电影的配乐指导,说不定对你开拓霓虹市场会有帮助。”

  不得不说,赵季平这招很厉害,一下子就说到了周星弛的心窝里。

  试问,哪个导演不希望能够开拓海外市场?

  沉吟了一会儿,周星弛说道,“那你能把周彦的联系方式给我么?”

  “没问题,你手边有纸笔么,记一下。”

  “嗯,稍等。”

  等到周星弛记完了号码之后,赵季平笑着说道,“周导,祝你马到成功。”

  “多谢。”

  挂了电话之后,赵季平也是松了口气,他真是被周星弛给磨烦了,现在把包袱丢给周彦,他轻松很多。

  “周彦啊,周彦,别怪我不仗义,实在是没办法。”

  ……

  “阿嚏”

  周彦正在琴房写《第六感》的配乐,忽然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心说这两天真是越来越干了,鼻子跟嗓子都很痒。

  过了好一会儿,客厅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放下笔起身去接。

  “喂,你好。”

  “你好,请问是周彦么?”对面传来一道香江味很浓的普通话。

  “嗯,我是,你哪位?”

  “我是周星弛。”

  周彦还以为听错了,“谁?”

  “周,星,驰。”周星弛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自己的名字重新报了一遍,他以为自己口音太重,周彦没有听清楚。

  “哦,周导啊,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周彦奇怪道。

  “我有一部新电影,想要邀请你担任配乐指导。”

  周彦眯了眯眼睛,问道,“什么样的电影?”

  “是跟西游记有关的,不过故事要颠覆一丢丢,我们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大话西游》。”

  听到周星弛找自己配大话西游,周彦扯了扯嘴角,周星弛怎么会找自己来配这部电影?

  周彦迅速在脑海里面想了想,他有什么作品跟这部电影很契合么?

  而且他记得,这部电影的配乐是赵季平。

  “周导你现在在哪儿?”

  “我在长安这边。”

  一听周星弛在长安,周彦就问,“那你怎么不去找赵季平?”

  听到周彦这话,周星弛翻了一个非常大的白眼,这些音乐家到底怎么回事,怎么都想着把活推给别人?

  还是说,他们真的看不起自己的电影风格?

第175章 特别节目

  其实也不怪周星弛会这么想,很多人对喜剧片就是有天然的偏见。而且赵季平跟周彦的表现,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

  周星弛也比较坦诚,他如实说道,“其实我先找到的赵先生,他拒绝了我,然后向我推荐了你。”

  听到周星弛这么说,周彦微微一笑,周星弛是真的一点都不圆滑啊。

  这要是换个人,听到自己只是第二选择,心里估计不会很高兴,谁也不愿意当备胎。

  周彦倒没有觉得被冒犯,不过给《大话西游》配乐这事,他也有些犹豫。

  这部电影赵季平配乐挺好的,周彦对电影里面配乐印象最深的两首是《小刀会序曲》跟《芦苇荡》。

  《小刀会序曲》是著名音乐家商易写的,这首曲子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之前胡金泉拍《龙门客栈》的时候就用过,《芦苇荡》则是赵季平为电影量身打造的。

  沉吟片刻,周彦问道:“周导,你们这部电影什么时候开拍?”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夏天七月份左右开始拍摄。”

  时间上倒也还行,周彦点点头,“那我先看看剧本,再决定吧。”

  “没问题,我让人送剧本给你。”

  “好,看过剧本,我们再聊。”

  挂了周星弛的电话之后,周彦又给赵季平去了个电话。

  接到周彦的电话,赵季平一点都不意外。

  他还有点不好意思,“我实在是被他缠的没办法,只能推给你看看了。”

  “你看过剧本么?”周彦问。

  “嗯,看了,剧本也不完整,乱七八糟的,我实在是一点想法都没有。”赵季平无奈道,但凡剧本稍微正常一点,碍于长安厂的面子他都接下来了。

  没有打电话之前,周彦就知道,赵季平肯定是瞧不上这个剧本的。

  其实很正常,估计不仅仅是赵季平这样想,长安制片厂那边应该也看不上这个剧本。

  长安厂之所以愿意跟周星弛合作,自然也是看中了周星弛的票房号召力。

  这几年周星弛可谓是如日中天,全国就找不到一个能比周星弛扛票房的人,最离谱的就是去年,香江年度票房排行榜前五名,都是周星弛主演的电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以说,只要有周星弛参演的电影,票房都有保障。

  如此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谁能够拒绝?

  不过长安厂的算盘可能要落空了,《大话西游》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刚开始也是一片骂声,直到好几年后,这部电影才慢慢火起来的。

  “你答应他了么?”赵季平问道。

  “还没,我说要先看看剧本。”

  “嗯,先看看剧本再拒绝,礼数也到了。”虽然赵季平向周星弛推荐了周彦,但他压根不觉得周彦会接这个活。

  因为这个剧本,实在过于离谱。

  周彦可是刚刚在燕京开了三场音乐会,长安这边的电视台都报导了音乐会的盛况,如今的他会给这样的“文化垃圾”配乐么?

  “文化垃圾”这个说法,并不是赵季平说的,而是他跟长安厂的制片主任何颂聊天的时候,听何颂说的。

  赵季平不看好这次长安厂跟周星弛的合作,也跟何颂的态度有关,这电影都还没拍呢,长安厂这边就对电影抱有这样的看法,后面的合作能顺利么?

  他之所以跟周星弛推荐周彦,是想转移周星弛的注意力,即便周彦不答应,或许周星弛也不好意思再转头来找他了。

  “我先看看剧本,也不是说就一定不接。”

  赵季平有些诧异,“你还真有想法啊。”

  “你要是真接了这个活,也算是帮了长安厂的大忙了。”如果没有周彦,这个忙最终可能还是需要他来帮。

  “谈不上帮忙,我要接,也是自己想接。”周彦笑了笑,又说,“这电影如果我真接下来的话,我想让赵嶙再给我当配乐助理,正好拍摄时间也是夏天,不会耽误他的学业。”

  “你呀,你呀,又要让我跟他妈一个夏天见不到他人,上次他回家,黑了不少,他妈妈好一番心疼。”

  赵季平看似在抱怨,语气中却充满了高兴,去剧组锻炼对赵嶙来说肯定是好事情。

  上次赵嶙回来,赵季平也感觉儿子成长不少,不仅仅是说话做事变得更稳重了,音乐的学习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把儿子交给周彦,他也是一万个放心。

  “那也只能怪赵嶙这小子太优秀了,他在《活着》剧组当配乐助理的时候,工作做得非常好,而且自己还写了几首曲子,质量都挺高的,有一段我觉得挺适合,准备放在电影里面。”

首节上一节239/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