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38节

  陈志谷跟王军正一直在非常认真地听着,其他人听了两段之后,也就没有再关心。

  这些曲子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普通的配乐段落而已。

  等到B面放完之后,陈志谷看了看周彦,没有说一个字,又继续翻到了A面。

  陈志谷是一个专断的人,但并不急躁,现在这种情况,他并不会急着下定论。

  其实这些曲子写的都很不错,陈志谷能够听出来周彦的音乐功底,但是这些曲子又没什么特别的,因为都是短段落,本身就听不出什么东西来,也没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如果只是这样的片段,想要说服陈志谷启用一个学生当电影的配乐指导,恐怕还不够。

  A面前面的空转有点长,大概过去了二十秒,才听到周彦的声音。

  “序号,《风筝》。”

  这道声音结束之后,磁带又空转了接近十秒,才听到音乐声响起。

  刚开始,这段跟B面的那几段似乎没什么区别,都是钢琴独奏的小段子。

  就在陈志谷以为,这首《风筝》跟B面的那些小段落一样的时候,忽然出现了小提琴的声音。

  在小提琴的声音进来之后,这首曲子给人的感觉一下子变了。

  陈志谷不自觉地眯了眯眼睛,办公室其他人也都看向了这边。

  这是放到现在为止,收录机里面第一次出现钢琴以外的乐器音,这本来就比较引人注目,而且小提琴起来后的这段旋律非常抓耳,让人一下子就能听进去。

  但是惊喜还在后面,曲调跟着小提琴缓缓推进,情绪慢慢推到一个小高点的时候,小提琴声音慢慢减弱,最后停止。

  之后是一段长达二十秒的钢琴间奏。

  间奏过后,又一个乐器的声音进来了……是大提琴!

  大提琴声音浑厚丰满,在叙事方面更有优势,当大提琴出来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感觉曲调的情绪像是被一双大手推着,走向了更高点,比刚才小提琴进入的时候更加澎湃。

  陈志谷再次看向周彦,这一次,他的眼神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虽然曲子到现在只听了一小段,后面还不知道有多长时间,但是这首曲子的丰富度超过了他的想象,他试着在脑海中联想《天堂回信》的故事,随后发现,这首曲子确实很适合《天堂回信》,这种忽然失去依托的悲伤情绪,恰如电影中孙子失去了爷爷之后的空落。

  配合着剧本故事,他也生出了很多感慨。

  之前他看到王军正改出来的剧本时,就被故事中的亲情打动,他也会想起自己的小孙子,虽然他跟自己孙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和剧本中不同,但是感情是相似的。

  而另一边,王军正已经没有办法好好站着,她低着头,双手撑在桌子上,像是双腿泄了力气一样。

  王军正的养父跟电影里面的爷爷一样,也是一名邮电职工,所以在剧本的改编过程中,王军正倾注了很多对自己养父的感情。

  爷孙之间相处的很多细节,也都源自王军正自己的记忆。

  甚至可以说,她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献给自己的养父。

  王军正本来就是个非常敏感,容易落泪的人,之前在改《天堂回信》剧本的时候,她就是一边改,一边哭,好多剧本上都能看到泪渍。

  在听到周彦这首曲子的时候,那些过往的回忆,再次如潮水般涌现出来,冲击着她的心脏,也冲击着她的泪腺。

  当曲子的第二段响起的时候,王军正再也忍不住,一颗泪珠夺眶而出,落在了桌上。王军正不敢去擦,只能坐下去,低着头,掩饰着自己的失态。

  这时办公室里面没有人注意王军正,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首曲子上面。

  这是什么曲子?

  新曲子么?

  这个年轻人跟这曲子有什么关系?

  陈厂长为什么要放这首曲子?

  每个人都在猜测。

  陈恺歌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也是扬起了眉毛。

  这首曲子好啊,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他看了看周彦,想到周彦是赵季平的助理,心里也生出一种猜测,难道《天堂回信》找赵季平当配乐指导,这首曲子是赵季平写的?

  但是又有点不像,这首曲子跟赵季平的风格不太一样。

  ……

  一首曲子结束,已经是五六分钟过去了。

  在磁带空转的时候,一只手直接按住了暂停键。

  陈志谷将磁带退出来,然后对着周彦露出一丝笑容,“周彦,来一趟我办公室吧,小王,你也来。”

  王军正偷偷擦了把眼泪,点头,“好。”

  虽然她努力控制,但是谁都能听出她声音有点嘶哑,像是哭过。

  随后王军正就带着周彦,两人一起跟着陈志谷去了他办公室。

  刚到厂长办公室,王军正就眼神坚定地说道,“厂长,如果你不同意让周彦担任《天堂回信》的配乐指导,那这部电影我就不拍了。”

  陈志谷看了王军正一眼,忽然笑道,“你觉得,我现在还会拒绝你么?”

  王军正露出惊喜的表情,“厂长你同意了?”

  “同意了。”陈志谷点点头,又看着周彦,一脸的感慨,“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周彦,你今天给我实实在在地上了一课。”

  周彦之前并不知道陈志谷的态度,不过刚才听到王军正的话,也大概能够猜到,对于自己担任《天堂回信》这件事情,陈志谷之前肯定持反对意见的。

  因此,周彦心中也对王军正生出一点感激来,看来在这件事情中,王军正帮他争取过。

  “厂长您说笑了。”

  “是你谦虚,你有这样的才华,难怪王导会坚持要给你机会展现,后面《天堂回信》的配乐就要拜托你了。”

  陈志谷的专断,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当他的判断出现改变的时候,他的专断就会发生改变,他现在认为,周彦就是《天堂回信》的最佳人选。

  当然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陈志谷还会像之前那样表现。

  因为他知道,周彦这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周彦这样的表现,即便是央音的学生。

  周彦笑着点头,“厂长放心,《天堂回信》的配乐工作,我会认真对待的。”

  “那就多谢了。”陈志谷笑了笑,又问起了赵季平,“赵老师最近怎么样?有日子没见他了。”

  “最近都好,上一个项目已经忙的差不多了。”

  周彦没说上一个项目是什么,不过陈志谷知道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随后两人又简单地聊了几句,陈志谷也没什么要说的,周彦跟王军正就告辞了。

  ……

  走出陈志谷办公室之后,王军正笑道,“周彦,你今天的表现真让我惊喜,那首《风筝》实在太适合这部电影了。”

  “我也是看完剧本之后,有感而发。”周彦笑着说道。

  “刚才陈厂长说的话,我也要说一句,你今天真是给我上了一课。”

  其实对于配乐执导这事,最开始的时候王军正并没有太重视。

  她认为,配乐于电影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但是现在她认为,好的配乐,对电影的改变是巨大的,刚才她在听《风筝》的时候,脑子里面竟然有了新的画面。

  在原本的分镜头中,最后放风筝的画面是晴天,但是刚才,听着曲子,她脑海中再次浮现出放风筝的画面,背景竟然是雨天,雨点重重打在风筝上,让风筝吃力地摇摆着身体。

  现在她在考虑,是否要将分镜头改一下。

第58章 我负责考验他(第一更3.2k)

  周彦并不知道王军正已经在想着改分镜头了,他笑着说道,“后面电影拍出来之后,配乐还是会根据成片修改的,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珠市拍摄?”

  “下个礼拜三出发,拍摄大概要两个多月。”

  “那得有段日子见不到了。”

  王军正点点头,“嗯,等回来之后,就要麻烦你多来厂里面了。”

  “应该的。”

  听王军正说他们下个礼拜要去珠市,周彦还感觉挺可惜的。如果这部电影在燕京拍摄的话,那他没事可以去拍摄现场观摩观摩。

  到现在,除了他自己拍的短片《蚁蛉》,周彦只参与过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制作,对电影行业的了解基本上也都来自于张一谋的团队。

  别的导演是如何拍戏的,跟张一谋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表现手法,又是通过怎么样的手段体现的?

  这些东西周彦都比较好奇。

  走到导演部办公室门口的时候,王军正忽然停下脚步,“对了,薪酬的事情,你看你是直接跟我们走手续,还是先找个单位挂靠?”

  周彦想了想,说,“以我个人名义吧。”

  还是自己单干比较好,编制什么的他也不在乎,关键是挂了单位之后,赚到的钱大头要分给单位,个人只能拿到工资。

  一个月百十来块钱,周彦可不干。

  王军正一点都不意外,这两年自己单干的人越来越多了,“也行,以你个人名义签的话,总共是一千四百块钱,你看可以么?”

  周彦点点头,“没问题。”

  王军正笑了笑,“那好,明天还要麻烦你再来一趟,把手续给办了。”

  一千四百块钱不少了,这还是王军正为自己电影争取到的配乐预算。

  也就是这两年行情好了不少,才能有这么多,要是搁在两三年前,能有这一半就算不错了。

  赵季平当年配《黄土地》的时候只有三百块钱,《红高粱》六百,到了《菊豆》的时候则是八百块。

  也就《大红灯笼高高挂》因为是内地跟台岛合拍,资金比较充足,所以赵季平拿到的片酬要多一点。

  这两年影视剧的片酬都在涨,而且不同地方差距很大,特别是香江、台岛的资本进入之后,不同项目之间的片酬差距太大了。

  同样一个演员,在不同剧组,片酬可能要差上百倍,甚至都还不止。

  像拿巩莉来说,如果她去香江拍电影,拿到的片酬会是几十上百万,但是在内地,最多也就一千多块钱一个月,而且大部分还要上缴单位,自己只能拿到编制内的工资,一百来块钱。

  如此大的差距,自然让演员感到心里不平衡,也慢慢地有演员开始选择自己单干了。

  跟王军正约好了明天来办手续的时间,周彦就拿着磁带回了学校。

  ……

  周彦走了之后,陈恺歌凑到王军正旁边。

  “王导,刚才是什么情况?厂长放的那些曲子,是你们新电影的配乐么?”

  王军正看了眼陈恺歌,笑道,“你打听这个干什么?你们《霸王别姬》的配乐指导不是已经定下来是赵老师了么?”

  陈恺歌挠了挠头,说道,“,我就是好奇问问,刚才那首《风筝》挺有意思的,我就是想不出来,哪个配乐老师是这样的风格。”

  “你不是认识周彦么?他没跟你说啊。”

  王军正刚才看到周彦跟陈恺歌打招呼,还以为周彦跟陈恺歌是因为《霸王别姬》认识的,但是现在看陈恺歌问这话,好像跟周彦又不怎么熟。

  陈恺歌扬了扬眉毛,原来他叫周彦啊,这下名字记住了。

  “我之前在长安制片厂见过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他给赵老师打下手的。”

  王军正笑道,“他现在是《天堂回信》的配乐指导了。”

  “他?”陈恺歌一张黑脸上浮现出惊讶的表情,“是配乐指导,不是配乐助理?”

首节上一节38/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