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401节

  他不是简单地能弄响,而是真的可以演奏曲目的那种,至少也可以说是入门了。

  周彦平时肯定没有太多时间花费在这些乐器上面,所以也就说明周彦在乐器方面的天赋极强,只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熟悉一件乐器。

  他们也在心中感叹,果然像周彦这样的天才作曲家,都有特别的能力才行。

  周彦要是不走作曲的路子,就算是当个演奏家,也是有出路的。

  当然了,作曲家跟演奏家之间,一般人还是更倾向于当作曲家,很多演奏家在中后期,也会尝试自己创作。

  毕竟大家都知道,作曲家的作品有希望流芳百世,但是单纯的演奏家,却很难青史留名。

  江山代有才人出,演奏者换了一茬又一茬,经典的作曲却还是那些。

  因此,对于周彦没有在演奏这条路继续往前走,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惜的。

  ……

  跟管弦乐队的这些人交流了接近两个小时,周彦便起身告辞。

  不过他没有离开民乐团,而是跟着何健国去找了团长俞松林。把周彦送到之后,何健国也没留,直接就走了。

  周彦跟俞松林寒暄了几句,就直接提出了想要借王次珩跟魏玉茹。

  听到周彦要借人,俞松林十分爽快,只是问了个大概时间,就直接拍板了。

  “借,别说是借两个,你把我们团都借去也没问题。”

  周彦笑道,“这次肯定不用借这么多人。”

  俞松林一下子听出了周彦的弦外之音,“意思是,后面还要借?”

  “借是肯定还要借的,但借多少,怎么借,现在不确定。”

  俞松林眯了眯眼睛,“没问题,你想借人,只要提前跟我说就行,不要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

  “这一点团长请放心。”

  两人聊了一会儿,俞松林忽然说,“俞嘉在你们团里面,给你添麻烦了。”

  “俞嘉?”周彦愣了一下,没有立马反应过来。

  俞松林笑道,“俞嘉是我女儿。”

  听到俞嘉是俞松林女儿,周彦非常诧异,因为他压根不知道这件事。

  俞嘉是钢琴乐团民乐队的一员,今年刚上大三,也是民乐队的中坚力量。

  这俞嘉也太低调了,父亲是民乐团团长,竟然一点风都没有透出来。

  “怪不得俞嘉的中阮水平这么高,原来是有家学。”

  俞松林摆摆手,“她还有的学呢,希望周老师多多鞭策。”

  “俞嘉表现很好,已经是乐队的琵琶首席了。”

  听到周彦夸自己女儿,俞松林还是挺高兴的,他笑呵呵地说,“俞嘉要不是已经成为首席,我还真不好意思跟你说这事。”

  周彦点点头,如果俞嘉不是琵琶首席,这时候俞松林说破他们之间的关系,那周彦就要犯嘀咕了,是不是俞松林有什么想法。

  既然俞嘉已经是首席,周彦也没有办法给更高的“照顾”,俞松林说破关系就变得正常很多。

第279章 第一次,票没卖完

  两人聊了一会儿,周彦便起身告辞,俞松林挽留道,“这一会儿就饭点了,你要不吃过中饭再走?”

  周彦笑着婉拒,“团长不用客气,我回去还有点事情,后面我应该会经常过来,团里的食堂我应该不会少吃。”

  “我们食堂肯定是比不上你工作室了。”俞松林笑呵呵地说,“俞嘉提到好几次你们工作室的食堂了,把你们食堂的伙食夸上了天,把她妈妈都说的吃醋了。”

  周彦调侃道,“那她还是回家频次太高了,下次我带他们到国外多待一段时间,她就知道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

  “哈哈,那倒也是。那行,既然你有事要忙,我也就不强留了,我来送你出去。”

  “团长留步吧,我自己走就行。”

  ……

  中午吃饭的时候,俞松林看到王次珩跟魏玉茹他们坐在一起,便笑着走了过去。

  “都在啊。”

  “团长。”

  一看俞松林来了,唐风立马把自己位置让出来,坐到了边上。

  俞松林点点头,也没客气,直接在中间坐下,他先看了一圈,确定都是民乐队的,随后开口道,“这次的节目你们要重视起来,它不仅仅是春晚节目,而且还是跟周彦合作。现在周彦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他可不比那些知名流行歌手的热度低,咱们这个节目可能会成为讨论度最高的一个演奏类节目。”

  何健国笑道,“团长说得是,我们刚才还在讨论后面的排练。”

  “今天上午周彦也来了,你们交流的怎么样?”俞松林问道。

  “团长放心,我们交流的挺好,周彦师弟本来就是个好相处的人,之前我在学校跟他打过交道。”唐风说道。

  “其实这个我倒确实不担心,如唐风所说,周彦是一个非常好相处的人,他才华横溢,又非常低调,为人处世也很老道。”夸了周彦一句,俞松林继续说道,“后来他又来我办公室,跟我聊了一会,除了节目之外,他还说了一件事情,就是想从我们团借人。”

  听俞松林说周彦要借人,众人纷纷看向王次珩。刚才周彦在音乐厅,就说过这个事情。

  没想到效率这么高,已经跟团长提过了。

  王次珩开口道,“周彦确实提了这个事情,我一切都听团里面安排。”

  “这是好事情,团里面自然不可能对你们有任何掣肘,只要你们自己愿意去,团里面肯定是支持的。”

  王次珩这时候也就不矜持了,“团长,我肯定是想去试试。”

  “好。”俞松林点点头,又看向魏玉茹,“玉茹,你呢?你怎么想?”

  “我?”魏玉茹面露惊讶,她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她的事情。

  “是啊,周彦跟我开口借了你跟次珩两个人。”

  这事有些突然,魏玉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

  俞松林摆摆手,“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这次必须要去,这也算是团里面给你们的任务了。”

  听到俞松林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魏玉茹便颔首道,“团长,我没问题。”

  “既如此,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后面钢琴少年乐团那边应该会有人跟你们接洽,出国肯定有手续要办。这次你们两个跟着周彦去国外表演,可不仅仅代表你们个人,更是代表了我们民乐团,甚至往大了说,也是代表了咱们中国的民乐。”

  说到这里,俞松林感觉自己把调子唱得太高了,便又说道,“不过你们也不用太有压力,用平常心对待,把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就行。”

  “团长,我们明白了。”

  虽然俞松林后面找补了,但是压力已经给出来了,王次珩跟魏玉茹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压力。

  民乐团之前几乎没有出国的机会,虽然两人的表演经验都十分充足,但是这次跟着钢琴少年乐团一起去美国演出,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何健国出过国,也参与过比较大的演出,他笑着说道,“未知总是让人产生担忧,但是只要经历过一次,你们就不一样了。”

  这是何健国的经验之谈。

  当年没出国之前,何健国也是忐忑不安,总怕去了国外露怯,但是真正经历过了之后,他整个人就变得非常自信。

  去了国外,他就发现,外国人并不比他们多条胳膊或者多条腿。

  虽然欧美的整体音乐氛围跟水平比国内确实要高,但是把他们这些佼佼者放到国外去,跟那些外国乐手们同台竞技,一点都不差。

  那种信心,是没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俞松林也点头道,“健国说得没错,是这个道理。”

  其实俞松林自己感受不深,但是在女儿身上,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俞嘉在跟着钢琴少年乐团出国演出之后,舞台演奏的水平提升非常快,整个人坐在台上的气场都变得不一样。

  他们在家里聊天的时候,俞嘉也提到过,去了国外之后,她发现,原来他们的演奏也能征服国外的听众,因此在文化上,她由内而外地产生了一种自信心。

  知道魏玉茹跟王次珩都要去美国,唐风还挺羡慕的,“什么时候咱们团也能出国巡演就好了。”

  何健国看了眼唐风,心说这小子还是年轻,哪壶不开提哪壶,就现在民乐团这个情况,能在国内发展好就算不错了,还去想国外巡演的事情。

  俞松林笑了笑,“次珩跟玉茹不是开了个好头么,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唐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这话说得不太合时宜,便找补道,“是啊,有一就有二,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欧美不说,霓虹我感觉还是很有希望的,《神秘国度》里面的曲子在霓虹特别受欢迎,说明霓虹对我们的民乐是非常感兴趣的。”

  “嗯,我也听说,周彦在霓虹的演出每场都爆满,他们民乐队的演出也非常受欢迎。”

  “暑假周彦在伦敦的音乐会,好像也有民乐节目吧?”

  俞松林点头道,“是的,每次返场都有。”

  “这可见周彦对民乐的推广很用心啊。”

  “确实。”

  众人聊着聊着,也是越聊越高兴。

  因为王次珩跟魏玉茹要去美国的事情,让他们非常振奋。

  虽然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去,但至少是能够看到希望的。

  ……

  之后的一段时间,周彦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去民乐团,跟管弦乐队一起排练《故宫的记忆》。

  民乐团排练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音乐厅基本上是随便用的,因为近期管弦乐队要排练的节目很少。

  上午他们管弦乐队用场地,下午就让民乐合唱队用,而民乐合唱队也不是天天都有排练任务,平常队员练声也不会到音乐厅来练,他们有自己的练功房。

  不得不说,乐器还是要多练,多学。

  这几年周彦的竹笛水平一直没什么进步,但是跟着王次珩他们练了一段时间,甚至有种要突破的感觉。

  王次珩师从大师,又善于搞创新,在曲笛以及梆笛的技巧互用上面,研究非常多,排练的时候,周彦跟他学习到了很多。

  他首创了“卡腔”、“滚奏”等新的竹笛技巧,并且非常大胆地将小梆笛所擅长的大段连续吐音和大跳运用在曲笛的演奏上面,这些东西让周彦受益匪浅。

  甚至因为王次珩研究出来的这些新技巧,周彦还对自己之前写的《暗香浮动》进行了修改,而有些地方的修改,就是为了让曲子能够更好的运用这些创新技巧。

  这可把王次珩给高兴坏了,创造新的技巧,其实还是为了让吹奏的表现力更强,但并不是什么曲子都适合用这些技巧的。

  很多曲子,如果刻意用这些技巧,反而本末倒置。

  但是周彦这样为这些技巧量身打造出的曲段,却让这些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王次珩自己平时也会干这种事情,演奏家最后都有一颗创作的心,王次珩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的作曲水平够不上周彦,所以总改不出来效果。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周彦的曲子改过之后,王次珩吹起来非常舒服。

  乐团也有专门的作曲,但是说实话,水平并不如周彦,至少在笛曲的创作上是这样的,而且乐团里面的作曲,基本上也不会为了王次珩去专门作曲。

  从王次珩学习竹笛到现在,还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这时候他才知道,有一个作曲高手跟他合作,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以至于后来,王次珩对《暗香浮动》这首曲子越吹越喜欢,每天排练之外,都在练习这首曲子。

  而这段时间,周彦可不仅仅改了《暗香浮动》,还改了《穿越时空的思念》。

  为了让这首曲子更加适合魏玉茹的中阮演奏,周彦在原曲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相较于原本的《穿越时空的思念》,修改后的版本曲调要更加复杂,技巧运用更多。

  之所以能够改好,也是因为这段时间她跟魏玉茹交流也挺多,从而对中阮这个乐器的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

首节上一节401/751下一节尾节目录